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层水砂充填采矿中的渗流规律研究
由于回采安全、回收率高、对地表生态破坏小等优点,充采过程中的许多复杂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近年来,许多复杂的工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充采将成为未来地下金属矿床开采的主要趋势。水砂充填采矿法是将选矿厂尾砂或者河砂通过水力管路以一定浓度从地表输送至采场进行采空区充填的一种采矿方法。水力输送过程中要求充填料浆含水较高,以便提高输送速度,防止堵管。在充填采场内多余的水通过预先布置的脱水井重力自流疏干,要求疏干时间尽可能短,以便满足接续作业的支撑强度要求。充填体的疏水时间与其渗流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充填体渗流特性的研究对于生产人员选择合理的尾砂粒径、充填层厚度和脱水井布设间距、提高疏水效率有重要意义。1渗透时间模型的建立1.1实际剖面流近似求解一般情况下,充填采场内会按一定的间排距布设脱水井,含水较高的水砂充填料浆进入采场后,多余的水分通过重力自流至脱水井内,从脱水井下部预设的管路排出。由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中充填层的厚度不大,而且在疏水过程中充填体上方没有受到外部应力的作用,其渗流规律类似于地下水渗流中无压含水层的非稳定流。它的顶部边界是潜水面,在非稳定流的过程中潜水面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降低),因此假设的单元体如图1所示。但是要精确求解此类问题比较困难。充填体内水的渗流是流向脱水井的,从其流动剖面可以看出,潜水面是一条曲线,过水断面也是曲线,在该曲线上任一点的流速qs是处处相等的。由于渗流流动的水面坡降很小,可以采用裘布依假设(图2)近似求解,即假定在垂直过水断面上任一点的流速是处处相等的,而且流线均为平行直线。在流线上,水流的流动服从达西定律,有qs=-Κ∂φ∂s‚(1)qs=−K∂φ∂s‚(1)式中,φ=p+ρgz,由于充填体上部无外部应力,故p=0。记h=ρgz,有qs=-Κdhds.(2)qs=−Kdhds.(2)由图2可知,dx和ds之间存在一个夹角θ,则有dhds=sinθ,dhdx=tanθ.dhds=sinθ,dhdx=tanθ.当θ→0,则tanθ→0,sinθ→0,即有sinθ≈tanθ,式(2)可变为qs=-Κdhdx.(3)即在水的渗流过程中,忽略了z方向的流速分量,把实际剖面流是x、y、z三维流动问题简化为x、y二维问题。按照质量守恒的原理,在无源汇项的情况下,有ΚhdhdxΔy+ΚhdhdyΔx=S∂h∂tΔxΔy,(4)式中,K为充填体的渗流系数,S为比储水系数,h为水头高度。式(4)可变换如下:∂∂x(Κh∂h∂x)+∂∂y(Κh∂h∂y)=S∂h∂t.(5)渗透系数K和比储水系数S均为常数,有Κ∂∂x(h∂h∂x)+Κ∂∂y(h∂h∂y)=S∂h∂t.(6)又h∂h∂x=12∂h2∂x,(7)式(6)可变换为Κ2∂∂x(∂h2∂x)+Κ2∂∂x(∂h2∂y)=S∂h∂t.(8)由于充填体为颗粒均匀的尾砂或河砂,所以可将其简化为一维问题求解,去掉式中含有y的项,有∂2h2∂2x=2SΚ∂h∂t.(9)故最终数学模型确定为{∂h∂t=ΚS∂∂x(h∂h∂x)h(x,)=h0∂h∂x|x=0=0,h|x=L=0.(10)令K/S=N,则有∂h∂t=Ν∂∂x(h∂h∂x).利用有效容积法对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对i=1~m,有m×m的矩阵方程:[1+Ν1hn+11-Ν1hn+11-Ν1hn+121+2Ν1hn+12-Ν1hn+12⋯-Ν1hn+1m-11+2Ν1hn+1m-1-Ν1hn+1m-1-Ν1hn+1m1+3Ν1hn+1m]⋅[hn+11⋮hn+1i⋮hn+1m]=[hn1⋮hni⋮hnm],(11)式中,Ν=ΚS,Ν1=ΝΔtΔx2,h0=h1,hL=0.1.2透系数、比储水系数及充填体厚度的确定对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离散之后,得到式(11),其中的渗透系数K、比储水系数S和充填体厚度hi在特定的矿井生产条件下是相同的,因此在方程中均作为常数来处理。用MATLAB编写计算程序,采场内充填体的疏水模型如图3所示。2固结特性分析由于渗透系数表征充填体的渗流特性,比储水系数表征充填体的固结特性,所以在实验室采用SLB-1型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渗透试验仪对所采集尾砂进行渗流和固结试验,试验装置原理如图4所示。2.1传统渗流力学中达西定律的表述由于充填采场内充填体的水渗流属于重力自流,并无很大的外部应力作用于充填体,因此不考虑实际流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非线性特性,仍沿用经典渗流力学中达西定律的表述方式q=-ΚJ=-Κ∂p∂x.(12)在式(12)中,假定孔隙压力梯度是均匀的,即J=p1-p2L,这里p1,p2表示的是试样两端的孔隙压力,L表示试样的长度。而流量Q是容易测量的,所以渗流速度q可以由计算得到。这样渗透系数就可以根据渗流速度和孔隙压力梯度的值,并应用达西公式计算得出。基于以上假定,得到的渗透系数是1个常数。2.2储水系数测试在经典渗流力学和地下水文学等工程学科中,将比储水系数定义为孔隙流体压力下降(或升高)1个单位时,从多孔介质中排除(或吸收)的水的体积。在这里,假定尾砂颗粒是不可压缩的弹性体,那么从外部测得的多孔介质体积变化就是孔隙体积变化。对于多孔试样,有Vt=Vs+Vp,(13)式中,Vt为多孔介质体积,Vs固体(尾砂颗粒)体积,Vp孔隙体积。在假设固体颗粒不可压缩的条件下,ΔVt=ΔVs+ΔVp=ΔVp‚(14)ΚpΔVpVp=σ-αpp.(15)又Vp=nVt,有ΚpΔVpnVt=σ-αpp.(16)式(16)就是比储水系数测试的原理方程,式中总应力σ=σr+σθ+σz3,且σr=σθ.σr、σθ、σz分别为潜水面径向、切向、z向应力;ΔVp就等于排出三轴腔的水量;Kp、αp是由实验确定的参数。将式(16)变换得到ΔVp=nΚp(σ-αpp)Vt.(17)考虑到充填体松散易变形的特性,现将比储水系数定义为总应力增加1个单位,孔隙压力下降1个单位,从充填体中排出的水量。令Kp=1,αp=1,即为充填体的比储水系数,有S=ΔVp=n(σ-p)Vt.(18)3充填体渗流规律以中国有色集团红透山铜矿为例,红透山铜矿采用上向分层水砂充填采矿法开采矿石,为了满足生产接续的要求,需要充填采场内多余水份快速疏干,以满足接续作业对充填体强度的要求。采集现场充填尾砂,通过实验室测定其渗透系数和比储水系数,结合生产现场充填采场内充填层厚度和脱水井的布设间距,研究各个参数对渗流效率的影响及充填体的渗流特性。保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中的1个参数,得出某一特定参数影响下充填采场内充填体的渗流效率曲线,见图5~图8。图9为充填体内水渗流潜水面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5可以看出,随渗透系数不断增大,充填体渗水效率也逐渐提高,渗流时间逐渐缩短,故增大充填料的粒径有助于提高充填体脱水效率。由图6可知,比储水系数与充填体的渗流效率成正比,比储水系数越大,充填体的渗流时间越短。图7表明,由于分层充填采矿中充填层厚度本身较小,重力压降不大,故充填层厚度对渗流效率的影响不大。图8说明充填井布设间距越小,所需脱水时间越短,故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当适当减小脱水井的设置间距。图9为充填体内水分疏干的渗流规律,可以看出充填体中潜水面随时间不断下降,但是当水头高度越小时,单位水头下降所需的时间越长,这是由于重力压降也随之减小的缘故。这也是渗透系数、脱水井布设间距与渗流时间的关系为非线性的原因。4充填体渗流效率的测定(1)建立充填体渗流的微分方程,利用有效容积法进行离散后得到矩阵方程,并用MATLAB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2)给出了实验室准确测定渗流系数和比储水系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通过改变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说课稿 追车人
- 2025SRV汽化烟道热喷涂合金防护层施工合同
- 2025民间融资合同范本
- 14《母鸡》(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驾校培训合同范本
- 2025商品购销合同(超市类)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 图形的运动(二)1.2画对称图形说课稿 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选修3
- 陶土板幕墙施工方案
- 游乐场植物墙施工方案
- 法医病理学课件
- 职代会提案征集表
- 介绍uppc技术特点
- 物业工程工作分配及人员调配方案
- 《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最详细
- 《黑骏马》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2023年物理会考真题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 盘扣式悬挑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 劳动防护用品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高中教师业务知识考试 数学试题及答案
- GB/T 9290-2008表面活性剂工业乙氧基化脂肪胺分析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