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4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1页
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4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2页
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4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3页
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4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4页
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4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的顽强1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的权力斗争3洋务派创办近代海军4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影响5实业救国思潮出现6综合7一、选择题1.(2019·四川名校诊断)如图所示现象()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解析:B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A项错误;从题图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从1845年至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逐渐减少,列强认为是在中国的侵略权益过少造成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导致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项错误。2.下表是根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的近代农产品出口情况一览表。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时间农产品出口总值占全部出口贸易总值比重1893年2842.3万元15.6%1903年8949.6万元26.8%1910年23195.7万元39.1%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深 B.出口贸易以农产品为主C.占据国际贸易优势地位 D.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解析:A从材料信息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产品出口比重大幅增加,这说明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故A项正确。3.(2019·山东日照一模)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A.洋务派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识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C.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解析:C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至洋务运动开展期间,汉族地方官僚实力膨胀,湘军实力不断壮大,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与不安,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目的是减轻清政府对湘军存在威胁中央集权的猜忌与疑虑,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与洋务派的世界意识缺乏与否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安庆内军械所是军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排除B项。材料与曾国藩对西学的认识无关,排除D项。4.(2019·江西上饶一模)如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A.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B.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C.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D.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解析:A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获取和解读漫画中信息,漫画中水缸无水,官员在开掘“海军港”这口井,形象地讽刺了清政府临急抱佛脚建海军港的可笑又可悲的行为,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可知清政府的政策是只顾眼前,缺乏长远眼光,A项正确;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与漫画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而此漫画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C项;仅有一口“海军港”水井的挖掘不能得出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排除D项。5.(2019·湖南怀化一模)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主要说明()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解析:D根据材料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改变现有的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符合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这体现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故选D项;A项仅是说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态的一种历史事实,B项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的表述,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是一种现象,而不是说明历史为什么选择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排除C项。6.(2019·北京朝阳区模拟)1890年,马建忠提出“富民说”,强调“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开采矿山,以保证财富常聚而不散。作者意在()A.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B.呼吁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支持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D.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亡解析:D材料只是马建忠的经济思想,没有涉及民族意识,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反帝爱国运动,排除C项;材料中的“富民说”反映了要求兴办实业,同列强进行商业竞争,挽救民族危亡,故选D。二、非选择题7.(2019·安徽合肥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世纪中期欧洲和中国移民的对比分析能力。第(1)问,首先要注意“移民”这一概念应包括国内迁移和向国外移民两种类型。根据19世纪中期欧洲和中国的时空定位进行分析,欧洲此时正在开展工业革命,可以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改进新式交通工具的方面进行概括。另外,欧洲强国积极对外殖民,也促使大量移民流入亚非拉地区。而此时中国正面临列强侵略,自然经济解体。第(2)问,对比不同之处需考虑到,19世纪中期欧洲的海外移民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而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外移民主要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虽然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欧洲移民背景和影响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移民活动都会产生一些共同的作用,共同作用可从经济发展、生存空间、文化融合等角度概括。答案:(1)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