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_第1页
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_第2页
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_第3页
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_第4页
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重难点综合提高题一: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说出图中海拔在200米以下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特征.题二:豫北某村原有村民680人,耕地970亩,主要种植蔬菜和粮食。目前,村内建有工业园,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村内户户通天然气、互联网,有学校、医院、敬老院、超市、宾馆等设施.该村修建公路与国道和高速公路连接。该村规划人口规模6万至10万,让村民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概括城镇化过程中该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1)人口增长特点:(2)人口再生产模式:(3)人口迁移特点:题三: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卡塔尔:波斯湾重要石油出口国,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人,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1)说明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俄罗斯: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5200万!(2)简述俄罗斯人口逐年减少带来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题四: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第1、2题。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出生率(%)4。44。34。34。3死亡率(%)2。01。71。61.41.该国处于图中的()A.阶段ⅠB。阶段ⅡC.阶段ⅢD.阶段Ⅳ2.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题五:材料: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省区年代山东省青海省1990年8439万446万2000年9079万518万(1)比较两省人口增长特点的不同。(2)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题六:据图描述加拿大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原因。题七: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题八: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2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题九: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2)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4)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的正负效应。题十:材料:贵州、四川、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婚姻迁出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3省合计迁出56.7万人,主要是条件艰苦的石灰岩地区的新娘迁出,形成了我国西南部壮观的“喀斯特新娘输出区”,这些新娘的主要目的地是华东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诸省的农村。分析“喀斯特新娘”从西南地区迁出的主要原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题十一: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题十二目前中国是世界番薯种植第一大国,番薯已成为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也成为平衡膳食结构,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营养食物。资料一:番薯在明朝中期从美洲引入,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番薯耐旱抗涝,亩产可达三千公斤以上,是我国明清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料二: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攻关项目,2004年实现了亩产800公斤,2011年实现了亩产900公斤,计划在202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资料三:国家粮食局局长称,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600亿公斤以上,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讲义参考答案重难点综合提高题一:人文地理特征:耕地面积大,种植业较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人口在30万以上的较多;铁路线较稠密;矿产资源丰富,工业较发达.题二:由乡村景观转变为城镇景观;人口规模增大;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农业用地比重下降(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逐渐完善,地域联系增强。(答对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题三:(1)外籍人口的大量迁入;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人口老化,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鼓励生育;接纳移民.题四:1。B2.D题五:(1)山东省人口增长数量高于青海省,人口增长率低于青海省。(2)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题六:分布不均,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大地区:地处平原,气候温和;工农业发达,城市集中;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小的地区:气候寒冷,经济落后,开发历史短.题七:1.C2.B题八:1.D2.A题九:(1)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2)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显著提高;西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没有提升.(3)临近港澳,对外资吸引能力比较强;中部地区城市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较好;省会城市广州的辐射作用(任答一点即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资收入高;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就业机会多.(4)机械增长。正效应:提供充足劳力;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负效应:资源供给压力加大;环境污染加剧;产生社会、治安等问题(任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