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侦办孔子的圣人境界观_第1页
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侦办孔子的圣人境界观_第2页
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侦办孔子的圣人境界观_第3页
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侦办孔子的圣人境界观_第4页
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侦办孔子的圣人境界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侦办孔子的圣人境界观

中国是一个崇拜圣人的国家。无论是反观以哲学、历史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理论型文化,还是考察以礼仪伦常、风俗习惯为要素的中国传统大众型文化,都会发现“圣人”的无所不在以及圣人观念的强大统摄作用。儒家学说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孔子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源头。孔子关于圣人境界的思考,经过长时间的文化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以及历代儒者的苦心提倡教化,完全浸入了中国人的意识深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在孔子看来,“仁”就表现于“人伦日用”之中,因此处理人伦世务正是人格全面发展的实质所在;人生的最高价值就在于通过自我修养获得完美的道德和学问,并把这些道德和学问应用于社会国家,治国平天下,亦即“内圣外王”。内圣“其旨在于内足以资修养”(梁启超语),即所达到的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关于实现圣人境界的过程,孔子有一段人们所熟知的文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以下只注篇名)。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看作是孔子成圣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看作是孔子成圣的深化过程。孔子的“知天命”为“天人合一”的求真阶段,“耳顺”为“情景合一”的得美阶段,“从心所欲,不逾矩”为“知行合一”的行善阶段。“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孔子实现圣人境界的基本途径,本文以此为引发,对孔子的圣人境界观念作粗略的探讨。一、学思结合,立身处世所谓“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宇宙人生的一种认识和了悟,这无疑应当归纳为“求真”的范围。《论语》把《学而》放在首篇,就反映了突出求真的地位和意义。朱熹注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四书集注》)。可见,“求真”是达到圣人境界的门径。首篇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这既反映了孔子对求真的重视,也是他关于求真态度与方法的言简意赅的说明,把好学求真看作是人生的最大乐趣。求真不只是好学,而且要好思,学思结合,合而为一。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是孔子关于学思结合以求真的著名论述。这些话虽然是强调学思结合,但并不等于说,学就是思,思就是学。正因为学思有异,才提出学思结合。一般说来,作为学,指人的感性认识活动而言,如读书、记笔记、多闻多见、寻师访友等活动。孔子认为,好学必须开动脑筋,“心如其意”。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在孔子“九思”中,思明、思聪、思温、思恭等,可以说是讲耳目之知与思的关系。但其中所说的思忠、思敬、思问、思难、思义等,就不是耳目之知了,且有了理性认识的意义。例如,思义之“义”,就不是指个别、具体的东西,而是一般、抽象的东西了。所以,“见得思义”,“行义以达道”,就是孔子所说的闻道境界了,也就是通过学、思进入了体道获真的境界。孔子的“道”当为天道和人道的统一。比如,孔子提出“与命与仁”(《子罕》)的新命题,正是强调二者的统一。一方面是说对当时进步思潮的接受,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提倡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从现实生活和政治遭遇中,看到了一种人力无可奈何的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最可贵的是,孔子认为这种“天命”是可以认识的,通过后天的“志于学”,达到“不惑”而进入“知天命”的境界,并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这样看来,孔子心目中的“天命”,说到底里面所包藏的无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而且关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孔子抱定了尽人事以待天命的态度,在“不怨天,不尤人”的心境下,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不懈努力,而达到“仁者不忧”(《子罕》)、“仁者必有勇”(《宪问》)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二、审美境界是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六十而耳顺”,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说:“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他解释说:“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杨先生的解释也许是符合孔子原意的。但是,自古以来却也有很多种解释,例如李充说,“耳顺”是“心与耳相从”,这大概是杨先生的解释所本。孙绰似以玄学来解,他说:“耳顺者,废听之理也,朗然自玄悟,不复役而后得,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是一种超验的混然而得大全之理的境界,是一种内在的充实。大概也是解释得通的。照现代解释学的看法,凡是对前人思想的“解释”都有解释者的意见在内,还有一个解释循环的问题。当然,解释和被解释的思想中总会有某种联系,否则也就无所谓“解释”了。历来对孔子思想解释大概都是这样。朱熹对“六十而耳顺”有一个很有点特色的解释,他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四书集注》)。“声入心通”当和声音有关系;“知之之至”,即言超于“知天命”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和“知天命”的境界有不同的,它是“不思而得”的境界。那么,这种“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汤一介先生认为:“这大概是一种直觉的审美境界,所得到的是一种超乎经验的直觉意象”。这一解释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解释,当然也不能说全无根据。孔子对音乐有很高的修养,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三月不知肉味”自是“不思而得”的一种妙不可言的极高的美感境界。孔子自己对他所达到的这种境界所作的说明是:“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同上)。想不到听音乐竟能达到这种境界。无疑,这是一种美感的享受。审美境界说到底是一个“情景合一”的问题。“情景合一”是由“天人合一”派生出来的,它是要求人们以思想感情再现天地造化之工,故亦是“天人合一”的表现。孔子有一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朱熹注说:“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四书集注》)。这说明,人的心情与外在的景物有着一种内在的关系,人的精神状态不同,对自然山水的“乐”也就不同。其原因在于,自然外物同人的心理结构在某一点上呈现出“全息”的特征,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可能激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亦即美感。正因为孔子对此深有感触,才得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结论。孔子这类形象化的语言还有不少,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等,都贯注于对自然美的愉悦之情,进入了一种审美境界。进而,孔子充分注意到了美的感化作用。他的美学思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可以兴”,孔安国释为“引譬连类”(《论语集解》);朱熹释为“感发志意”(《四书集注》)。这两种注脚各有侧重,但意思是相通的,又可相互济补。前者是强调离不开审美对象,这就是诗中对“鸟兽草木”等自然万物的生动描写,后者则是强调诗人面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而抒发着真挚感情。在孔子看来,“《诗》可以兴”是指这种审美对象可以激起人们的“好善恶恶”之情。“可以观”,无论是“观风俗之盛衰”(《论语集解》),还是“考见得失”(《四书集注》),都是以“安以乐”、“怨以怒”或“哀以思”(《诗大序》)的感情为基础的。就是说,正是感情这一媒介连起了“《诗》”与“观”之间的纽带。“可以群”,孔安国释为“群居相切磋”(《论语集解》),这是有道理的,也就是了解《诗》作者彼时彼地的思想感情,才能为之感动、为之振奋,才能以诗人之情相互砥励。“可以怨”,孔安国说是“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即指《诗》本身的社会作用。恐怕这一点未必符合孔子的本意。孔子则是从学《诗》的角度谈《诗》“可以怨”的。《诗》中有大量的怨诗,孔子大抵看出了《诗》的这种发泄苦闷怨恨之情的特殊作用,才提出了“《诗》可以怨”的问题,实际上是让人们通过诗人“怨”情的体验,来感受他们的“恶恶”之情。可见,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说,其中“一以贯之”的就是人的感情,他的初衷就是要通过《诗》的美来感染、陶冶人们的感情,以消除原始的动物性的“野情”,使人们的境界得以净化和升华。总之,孔子强调“美”、“德”相统一的实质,就是利用“审美境界”的感化功能,去为伦理道德服务。因此,孔子的理想境界再向前发展,就升华到“既尽美又尽善”的“行善境界”了。三、宗教舞的结构孔子把“言行一致”视为道德上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在孔子的思想中,把“知”和“行”能否统一看作是关系到做人的根本态度问题,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善”。“知行合一”是孔子行善的最完美境界,恐怕这也正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底蕴。朱熹注“从心所欲,不逾矩”时说:“矩,法度之器,所以为方者也。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四书集注》)。这“安而行之,不勉而中”正是在“知真”、“得美”之后所达到的“知行合一”的“行善境界”。“从心所欲,不愈矩”,按照朱熹“安而行之,不勉而中”的解释,无疑也包含了“审美境界”。不过,在孔子的思想中,一方面注意到美与善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注意到美与善的区别。这一思想突出表现于他对“韶乐”和“武乐”的评价中。孔子认为,尽管《武》乐结构庞大,场面宏伟,洋洋大观,从艺术性来看是“尽美”了,但从内容来看尚“未尽善也”(《八佾》)。这是因为,《武》乐的内容是歌颂周武王用战争的手段夺取帝位,主题是武装夺取政权。《武》乐中的将士身着铠甲,左手执干,右手握戚,勇猛地刺杀,充满了战争的气氛。这显然是不符合孔子的仁爱思想的。《韶》乐的内容是歌颂舜的功德,舜是通过“禅让”产生的部落联盟领袖,《韶》乐被原始祖先视为含有一种神圣性的宗教乐舞。乐舞的结构为九段,故有《九韶》、《九辩》、《九歌》之称,《韶》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一种多管吹奏乐器“箫”,所以又称《箫韶提》。《尚书·益稷》上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史记·夏本纪》载:“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韶》乐不但使人陶醉,甚至引来“凤凰”、“百兽”起舞歌唱。可见《韶》乐非常优美。孔子曾在齐国看到了《韶》乐的演出,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八佾》)。可见,孔子的“尽善”是“尽美”的极至,也就是说,“美”总应该和道德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朱熹注说:“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四书集注》)。看来,朱熹认为“善”可以包含“美”,“尽善”之所以高于“尽美”,这是因为“尽善”实为“尽善尽美”。我们可以想象出,“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所能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的一种感受的流露,它体现了真、美、善的统一。事实上,孔子终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是“成仁”,对此,孔子有一段令人极其振奋的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把“成仁”视为高于生命的信念,恐怕这就是真正意义上“安而行之,不勉而中”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关于“仁”字,郭沫若认为:“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的古书里找不到这个字,在金文和甲骨文里找不出这个字。这个字不必是孔子所创造,但他特别强调了它是事实”(《十批判书》)。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观念,这恐怕是无可非议的。但具体地说,由于孔子论述的复杂性,“仁”字到底是在什么意义上的使用,研究者大有莫衷一是之感,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视角,重新来审视孔子思想中的“仁”。基于孔子“特别强调”的事实,是不是可以认为“仁”在孔子思想中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说文》释仁:“亲也。从人从二”。反映了“仁”的本义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相互亲爱。最初,孔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的“仁”,其宗旨就是强调“爱人”。而后,孔子又把“仁”上升为一种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的精神,成为孔子思想中的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样我们来理解孔子思想中那些不能包括在“爱人”含义的有关词句,就能顺理成章了。孔子把一般意义的“爱人”思想提高到忘我、无私的精神境界,既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也是一种比较彻底的现实主义的态度。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知”与“行”的统一。这种知行合一的行善境界更体现在孔子的全部仁学思想当中。如,孝悌观念、忠君观念、与人为善观念、见义勇为观念、宽以待人观念、中庸观念、尊五美屏四恶观念、礼让观念、犯而勿欺观念、言行如一观念、诲人不倦观念,等等,在人伦日用之中陶冶、升华“仁”的完善境界。正因为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所以孔子和其弟子们便不以追求个人享受为目的,而能超越个人的享受来追求“仁”的完美人格。他们有不少是十分贫困的,但都能保持有发愤图强的乐观精神。颜回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孔子自己也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综上,孔子的这一由“知天命”到“耳顺”再进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过程,体现了真、美、善的统一。“五十而知天命”是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六十而耳顺”是追求“情景合一”境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追求“知行合一”境界。“天人合一”是属于对人生的“智慧”的层次,“情景合一”是属于对人生的“欣赏”的层次,“知行合一”是属于对人生的“实践”的层次。而这三者应当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做人既要了悟宇宙大化之流行,也要能欣赏天地造化之工,还要能在自己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再现宇宙之完美性。通过以上分析看,“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以强调人的修养为主要目的,可以说是孔子一生对“真”、“美”、“善”追求的总结,也是他对人们如何做圣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