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油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_第1页
印楝油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_第2页
印楝油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_第3页
印楝油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楝油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因此,印度-巴基斯坦次大陆和南亚-南亚干旱地区的木本植物也被称为印度-巴基斯坦。由于印楝全身是宝,被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称之为“解决全球问题之树”、“天然药库”。印楝还被国际上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杀虫植物,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国际林联等推荐为东亚、南亚和非洲的优先发展树种。印楝油(neemoil)是印楝树的种子提取物。印楝油有3种传统制备方法,随着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即采用CO2超临界流体从印楝种仁中提取印楝油,此法能获得较多的油脂和三萜类化合物。印楝油含有7种化学成分,主要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及其甲酯,含量最多的成分为18-碳酸甲酯。印楝油在南亚及东南亚地区被用作民间医药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常用于麻风病、肠道蠕虫病、呼吸系统疾病、便秘、血液疾病、风湿病、胆道感染、溃疡、子宫炎、牙龈炎、搔痒和慢性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印楝油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寄生虫、抗微生物、解热镇痛、抗炎、免疫调节、抗溃疡和促进伤口愈合等。目前对印楝油毒理学方面的研究相关报道极少,仅见于殷中琼报道了印楝油的氯仿提取物作为抗生育剂,属无毒类抗生育药。随着对印楝油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需要对印楝油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此,笔者进行了印楝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毒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物印楝油由成都绿金公司惠赠,通过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纯度在99.9%以上。1.2实验动物选用性成熟昆明种小鼠,体重为18~22g,用常规方式饲养,自由采食。购于原四川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1.3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印楝油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的LD50。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在预试验的基础上,设5个染毒剂量组:45.0、36.0、28.8、23.0和18.4g/kg组。对各剂量组进行一次性经口灌胃给药,给药后观察并且记录小鼠的摄食、饮水、呼吸、活动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d,计算LD50。对死亡小鼠及观察期满处死的小鼠进行剖检,若发现异常组织或脏器则做病理学检查。1.4固定剂量法检测k采用固定剂量蓄积毒性系数法,评价印楝油对小鼠的蓄积毒性。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两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试验组小鼠以1/5LD50剂量每日灌胃,阴性对照组小鼠不予任何处理。当试验组累计发生一半动物死亡,即可终止试验。计算累积总接触剂量LD50(n),根据此公式计算K值进行评价:K=LD50(n)/LD50。若接触剂量累积达到5个LD50剂量,试验组动物死亡还未达到一半,可终止试验,此时计算出K>5。固定剂量法试验期为25~100d。在给药期间观察小白鼠的精神、食欲、饮水及死亡情况和有无异常反应。给药结束后,剖检各组小鼠,对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小鼠的每周饲料利用率以及脏器系数进行分析比较,若发现异常组织或脏器则做病理学检查。1.5处理数据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和显著性t检验。2结果与分析2.1急性ld-md最高剂量组小鼠染毒后第50min,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畏寒扎堆,逐渐瘫卧,第3h左右开始出现腹泻症状,6h内9只死亡。其余剂量组的中毒表现同上,但中毒程度随剂量递减而减轻,24h内存活者基本能恢复正常。具体死亡记录见表1。对各组死亡小鼠和观察期满存活的小鼠进行处死剖检,发现急性中毒死亡小鼠肠道内有大量液体充盈、肠道肿胀,其余组织或脏器无明显异常。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可得印楝油对小鼠的经口LD50为31.95g/kg,95%可信限为27.73~36.06g/kg。根据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印楝油属实际无毒物质。2.2累积毒性试验2.2.1汉植物叶片残留毒性小鼠给药后第28d,对照组20只小鼠全部存活。试验组有4只雄鼠与3只雌鼠死亡,存活小鼠13只。眼观和病理剖检各组小鼠均未见异常变化。经测定,蓄积系数K>5。根据蓄积毒性评价标准,印楝油的蓄积毒性为轻度毒性。试验期间,试验组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2.2.2两组的饲料利用率由表2可见,在给药后第1周,试验组的饲料利用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2周,试验组的饲料利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3周,试验组的饲料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第4周,试验组的饲料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28d内给予小鼠1/5LD50及以下剂量范围内的印楝油对小鼠的饲料利用率无影响。2.2.3《清咸水歌》载由表3可知,在印楝油的蓄积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小鼠心、肝、脾、肺、肾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在28d内给予小鼠1/5LD50及以下剂量范围内的印楝油对小鼠的脏器系数无影响(P>0.05)。Themeanwith*is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thatinthecontrolgroupatthesametime3讨论3.1急性毒性指标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试验是评价外源化合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急性毒性试验是药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第一步,具有了解受试物急性毒性强弱的作用。LD50是评价受试物急性毒性强弱以及比较其急性毒性大小的一个常用指标。LD50数值越大,则表明受试物急性毒性越弱、越小;反之,急性毒性就越强、越大。有文献报道,印楝油对大鼠和兔有一定急性毒性,内服LD50分别为14.1、24.0mL/kg;对怀孕早期大鼠有致流产作用。印楝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较小,只有在高剂量时才出现高度兴奋、个别死亡的情况。印楝油氯仿提取物对大鼠几乎无毒,其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经皮LD50>5000mg/kg,对家兔皮肤、眼黏膜无刺激性。本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的印楝油对小鼠的经口LD50为31.95g/k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五级毒性标准可知,印楝油属于实际无毒物质。3.2蓄积性毒性的测定外源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经过代谢转化后以代谢产物或者以未经代谢转化的原形母体化学物质排出体外。但是当化学物质反复多次染毒动物,而且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某些部位。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大多数蓄积作用会产生蓄积毒性(accumulativetoxicity)。蓄积毒性是指低于一次中毒剂量的外源化学物质,反复与机体接触一定时间后致使机体出现的中毒作用。外源化学物质在机体内所产生的蓄积作用是引起亚慢性毒性作用和慢性毒性作用的基础。人们在外源化学物质毒理学评定的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受试物的蓄积毒性强弱作为评估它的毒性作用指标之一,也是制定卫生标准时选用安全系数大小的重要参考依据。至今国内外关于印楝油的蓄积毒性试验研究报道几乎为空白。本试验采用固定剂量蓄积毒性系数法测定的蓄积系数K>5。根据蓄积系数分级标准,判断印楝油基本无蓄积毒性。急性毒性与蓄积毒性试验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印楝油使用安全,为以后的亚慢性毒性试验和特殊毒性试验剂量的选择与产品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3.3对饲养的影响饲料消耗量是喂饲染毒时确定染毒剂量的关键参数,也是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重要指标。一般药物会影响动物的饮水量与摄食量。在分析评价药物对动物摄食量的影响时,通常以饲料利用率进行比较。饲料利用率即动物每摄入100g饲料所增加的体重。如果印楝油影响动物食欲,则每日进食量减少,体重增长会受到影响,但饲料利用率不一定改变,如果印楝油干扰了动物对食物的吸收或代谢,虽然不一定影响食欲,但体重增长却很缓慢,因而饲料利用率会有所改变。在蓄积毒性试验中测定的试验组与对照组饲料利用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在28d内给予小鼠1/5LD50及以下剂量范围内印楝油对小鼠的饲料利用率无影响。3.4印蔗油在不同剂量印酒中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脏器系数,又称脏/体比值,指某一脏器湿重在100g体重中所占的质量。一般用于心、肝、脾、肺、肾等实质器官。在排除称重前的失水及年龄、性别、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后,如果脏器系数增大,表明有充血、水肿、增生、肥大等变化;脏器系数减小,表明脏器可能出现萎缩、退行性等变化。脏器系数的比较结果在药物毒性试验中被看做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检验结果一定程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