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中语文必修4第4单元第12课同步课时训练_第1页
12高中语文必修4第4单元第12课同步课时训练_第2页
12高中语文必修4第4单元第12课同步课时训练_第3页
12高中语文必修4第4单元第12课同步课时训练_第4页
12高中语文必修4第4单元第12课同步课时训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eq\a\vs4\al(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白:告诉,报告B.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别:分别隔离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之:代词,代苏武D.武复穷厄厄:困窘解析:选C。“之”指代“野鼠、草实”。eq\a\vs4\al(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天雨雪,武卧啮雪 B.羝乳乃得归C.乃幽武置大窖中 D.武能网纺缴解析:选C。C项中的“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禁闭,A、B、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eq\a\vs4\al(3.)下列对该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段主要写单于和卫律为了胁迫苏武投降,对其进行摧残。B.苏武面对摧残从容对待,到北海牧羊,不忘使节身份,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生存。C.该段内容对单于弟於靬王大加赞赏,赞扬了於靬王胸襟宽广,开明大方的性格特点。D.本段内容虽然包含的时间跨度大,但作者在写作中注重运用概述,运笔简约,使整篇文章表现得详略得当。解析:选C。原文只是介绍了於靬王非常赏识苏武,对苏武曾进行物质上的帮助,并未大加赞赏和赞扬。eq\a\vs4\al(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也不会因威胁而屈服,就禀报给单于。(2)苏武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节上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了。二、语言运用eq\a\vs4\al(5.)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上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②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④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汉书”应用书名号。②缺宾语,在后面加上“的事迹”。③去掉引号里面“威武不能屈”后的逗号。④语序不当,“经常”应放在“运用的”前面。eq\a\vs4\al(6.)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的第一部分《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设计一段心灵独白,字数在60~90字之间。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恸心酸。心灵独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唉!茫茫草原,不见其边,梦中汉家何时还?不畏风刀霜剑,甘愿饮血吞毡,我苏武宁死不屈,挺立天地间!闻家母归天,妻离子散,谁知我在此尝尽辛酸!塞上寒风起,笳声令心酸。忠心如可鉴,我命不足怜,敢筑孤冢向中原!课时作业一、基础考查eq\a\vs4\al(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畔主背亲 B.请毕今日之C.空自苦亡人之地 D.律知武终不可胁解析:选D。A.“畔”同“叛”;B.“”同“欢”;C.“亡”同“无”。eq\a\vs4\al(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当:抵押B.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论:商讨C.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穷厄:陷于困境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栽培,提拔解析:选B。B项,“论”应为“判罪”的意思。eq\a\vs4\al(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 B.且陛下春秋高C.欲因此时降武 D.单于募降者赦罪解析:选D。A.古义:抵押;今义:(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B.古义:年纪;今义:春季和秋季。C.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所以。eq\a\vs4\al(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因泣下霑衿 B.欲因此时降武C.反欲斗两主 D.尽归汉使路充国等解析:选A。A项,动词作名词,眼泪;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eq\a\vs4\al(5.)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信义安所见乎 B.何久自苦如此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子卿尚复谁为乎解析:选C。C项为判断句,其他为宾语前置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辟弗能得。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做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怜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选自《汉书·张安世传》)eq\a\vs4\al(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识:通“志”,记住B.绝勿复为通通:通报,举荐C.其人来谢,安世大恨恨:遗憾D.是以能殖其货殖:增加解析:选B。B项,通:交往,往来。eq\a\vs4\al(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君而不可,尚谁可者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B.①其封安世为富平侯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①为子延寿求出补吏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D.①送以轻车介士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解析:选A。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B项,①副词,表祈使语气,可不译;②代词,他、他们。C项,①介词,给、替;②介词,表被动。D项,①介词,用;②连词,因为。eq\a\vs4\al(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①君之功高,明主所知②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③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④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⑤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⑥上疏归侯,乞骸骨A.①②⑤ B.②③⑤C.①③⑥ D.②④⑥解析:选B。①说的不是张安世;④说皇上对安世的态度;⑥是说安世因生病要告老还乡。eq\a\vs4\al(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C.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解析:选D。D项,“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有误,原文是“上以为北地太守”。eq\a\vs4\al(10.)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2)将军作为皇上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却没有推荐士人,评论的人都认为这样做值得讥讽。参考译文:张安世表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关系作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说:“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军。”皇帝也想任用他。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见皇帝,摘掉官帽叩头说:“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替大将军霍光的职位,恳请您稍加哀怜,来保全我的性命。”皇帝笑着说:“你说得太谦虚了。如果你不能够胜任这一职务,还有谁能够胜任呢!”安世再三推辞没能成功。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谢的道理?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住。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下是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绝了,没有答应。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幕府长史升了官,安世问他自己的过失。长史说:“将军作为皇上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却没有推荐士人,评论的人都认为这样做值得讥讽。”安世说:“皇帝贤明,对于臣子中的贤与不贤分得很清楚,我修养自己罢了,怎么能够了解士人并推荐呢?”他要隐藏名声疏远权势就是这样。张安世自己发觉父子地位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替儿子延寿请求外出做官,皇帝让他做了北地太守。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然而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绸,夫人自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元康四年的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说:“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的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今速求去,是待朕不厚,而忘旧恩,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希望将军多吃点饭,找医生看看,安心养神,来辅助我。”安世又勉强主持事务,到秋天去世。皇帝赠给他印绶,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谥号为“敬侯”。三、语言表达eq\a\vs4\al(11.)(原创)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中心,不超过15个字。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围绕苏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主题,侧重苏武精神的道德价值、苏武和苏武精神的历史考证两个方面,对苏武和苏氏家族相关史料,苏武精神的特点、表现与成因,苏武精神的道德价值与现代意义,各抒己见,开展学术探讨。大家的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