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中华文明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达百万年、漫长且不断发展的结果。“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的教学内容,展示了我国从原始社会走向早期国家的过程。从我国境内的考古发掘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华文明具备大河流域文明产生、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的一般特征,同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过程也有鲜明的特点。将教材的小标题调整后联结起来,本课的内容结构非常清晰,呈现如下:石器时代金石并用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部落到国家→早期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①结合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考古出土文物、文化遗存、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以及文献史料,在时空情境中感知、探究历史发展进程的速率,思考生产工具制造、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变化规律,进而了解、认识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与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掌握早期国家政治建设历程与特点及生产生活成就。教学目标:原始社会部分:1.观察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知道在中华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如星星之火且发展愈加多元;2.通过考古出土文物,如石器、手工工具及制品的比较分析,与教师互动探究原始社会发展的原因;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比较姜寨聚落与良渚古城,同时观察对比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陶寺遗址的位置分布和文物特征,思考、认识中国古代原始社会诸多文化遗存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身份地位不平等、阶级分化的现象趋势;4.通过解读时间轴,探讨历史时间变化速率,深刻理解生产力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夏、商、西周部分:1.结合时间轴,梳理国家管理制度;2.结合地图,观察三代统治疆域的变化;3.运用教材相关内容和教师提供的材料,比较、分析、探究夏、商、西周的制度变迁,认识、理解国家管理及治国思想的进化发展,体会国家形态不断发展的趋势,感悟这一时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教学重点:1.原始社会的特征和社会分化;2.早期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文明国家的出现;2.早期国家治理的发展趋势和历史意义。二、教学设计导入:据目前研究可知,中国远古人类大概出现于170万年前,假设,中国这片土地上在当时没有人类居住会怎样?我们会在这里探讨从170万年前至今的发展历程吗?我想是不会的,所以是人类的存在与发展赋予了时间意义—历史的内涵。“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对这句话稍加调整,就是流长必有源、枝茂要看根,是170万年前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人类开启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历史,历史因人而有意义,那么就让我们一探究竟。设计意图: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起始,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但是激发探究也要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即为历史的思考。从本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年代久远且与现实的联系比较弱,跟学生建立共情的思维点比较困难。所以深度思考内容的历史价值,笔者认为本课其实也是一堂解谜课,要解一解原始文明如何影响了夏、商,甚至西周,要看一看当时“人”是如何生存发展的。也即“人”赋予了如此久远的时间以意义,而这个意义如何决定着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材料1:问题:旧石器时代持续不少于170万年,新石器时代则持续了不到1万年的时间,使用了数百万年的打制石器,在“短短”几千年内突破为打磨结合的样式,结合教材和材料,比较新、旧石器两个时期中华先民的分布、生产工具与手工制品,思考期间原始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中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相关基础知识,在初中历史有比较详细的讲解,教学中不必过多涉及。这部分的教学核心在于帮助学生通过考古发现,认识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动力和特征,进而探究、初步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趋势,即从简单劳动到复杂生产,不断走向高级的过程。特别是理解农业的作用,“自从人类发展了农业与牧业,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群相当程度地定居于一地,也有余力启发心智活动”。①基于生产力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农业的出现,使用了数百万年的打制石器在几千年间又发生新的突破,此后,生产工具变革越来越快,人类走向定居、文明日益发展、历史发展进程加快。落实在学法上,即引导学生从时空入手,梳理出上述变化,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思维。材料2: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南北长1910、东西宽约177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城墙宽20~145米。保存最好的北城墙部分地段高约4米;其他地段多呈断续台地状态保存,一般残高2米多;西墙北段由于靠近东苕溪,早年被修筑大堤时取土挖掉,残高约0.3米。城墙内外均有护城河,水路为主要交通方式。共有8座水城门,每面城墙各2座;在南城墙的中部还发现1座陆路城门。城内中心区域为莫角山宫殿基址,占据了古城十分之一的面积;江家山、皇坟山、桑树头(双池头)等人工堆筑的高台为城内重要的建筑基址;位于莫角山遗址西北部的反山遗址为王和贵族的墓地。—刘斌、王宁远:《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②问题:大家看一下教材第3页临潼姜寨遗址复原图说明,结合教材,说一说从社会生产组织能力和社会结构来看,良渚古城遗址与姜寨遗址相比有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于强调公有和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意味着什么?设计意图:姜寨遗址临水而建,聚落外围环绕具有防御功能的围沟,公社内尚未出现贫富分化。但是良渚古城则出现了城墙遗存,同时通过墓葬的发掘,体现出其社会组织已从平等变成了不平等,出现了核心和从属,有了集中领导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了由简单到复杂的社会文明化进程,原始社会正在走向解体。这部分的学习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认知原始社会这一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对前一部分教学的深化。材料3:王巍教授指出:“良渚古城成功申遗(编者注:良渚古城遗址在2019年成功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不仅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远古中国,也提供了一项东方文明的判断模式:有国家、王权、大都会、宫殿、社会分化、高等级手工业……玉器美、宫城之盛。……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引自新华社新媒体:《良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③问题:历史进入到距今5000年,良渚文化所在地,城市出现、社会分化、阶级产生、公共权力扩大,可以看到原始社会出现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公共权力被社会上层掌握,文明国家形态已然呈现,但这只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其他地区呢?结合下列遗址的位置分布和材料,从空间上思考,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材料4:陶寺大墓殉葬成套庙堂礼乐器、漆木器,反映了比红山文化更高一级的国家形态。—苏秉琦:《中华文明起源新探》设计意图:从时间起源的维度看,良渚文化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但是时空观念不可分,那么从空间维度看,中华大地上整体的发展如何也需解决。利用东北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和山西陶寺遗址,特别是非常具象的女神头像、C型龙、墓葬、彩绘龙盘等,可以展现当时其他地区的先民同样能够完成大体量重要建筑群的修建。另外,两处遗址从墓葬及其随葬品看,规模和等级也差异明显。积石冢越是大墓作为随葬品的玉器越丰富,这些玉器为墓主人生前使用,是墓主人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的标志物;陶寺遗址高等级墓葬内也可见棺底铺满丰富而精致的陪葬品,比如成套的庙堂礼乐器、漆木器,尤其是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仅从王级大墓中就出土了四件,规格很高,是墓主人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和标志物。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除良渚文化外,红山文化和陶寺遗址的出土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贫富分化、阶级分化的出现,这都表明以往原始聚落的独立与平等关系正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明显的从属关系,这种关系也意味着集体之上出现了公共权力,预示着中国即将迈入国家的门槛。探究:图4中有几种划分时间的方式,标准分别是什么?大家整体观察和计算一下在此期间原始社会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相隔的时间。结合原始社会整体的发展历程,你有怎样的认识?设计意图:雅克·勒高夫认为:“将时间切割成各个时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切割不是简单地按照年代进行,它应该也体现出过渡、转折的理念,甚至要突出前一时期的社会、价值同后一时期的不同。”①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的复杂程度,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它的变化却是多层的,体现在区域分布、生产工具、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管理多个方面,每个阶段都有不同。引导学生观察时间的划分,理解其标准内涵,有助于全面把握、认识原始社会的变化发展。特别是从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的每一个发展节点,旧、新石器时代各自的时间跨度,在教学中很可能一笔带过,但是历史的时间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是有“韵律”的,要帮助学生观察每一个阶段相隔的时间在缩短,时间变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由此形成了非常有价值的时空思维情境,打开了学生深入思考其中原因的大门。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进一步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原始社会的演变历程,最后形成科学的历史解释。问题:内蒙古河套地区、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红山文化、陶寺遗址、良渚文化,实证了中国私有制的产生,此后,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各部落间结成部落联盟,最著名的就是被我们尊称为华夏始祖的黄河流域炎黄部落联盟,首领采取禅让的方式进行更替。约公元前2070年,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代替了禅让,这一关键转变,若从早期国家演进的角度看,意味着什么?(学生讨论后)追问:大家注意教材学思之窗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②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其实我们发现关于历史现象,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结论和认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设计意图:启的继位,打破了禅让的权力转移方式,标志着由“天下为公”进入到“天下为家”的时代,沈长云先生认为,这得益于禹“长期担任领导治水的职务在众族邦中树立了自己及自己家族的权威,由原来的夏后氏部族的首领继任为部落联合体的首领,再发展成为君临众族邦之上的拥有世袭权力的夏代国家的君主”,①由此,出现了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公共权力。至于启的继位方式,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这是很好的问题情境,可用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即历史结论不一定是唯一的,观点差异也是历史学科的魅力之一。从启的继位方式看,有一点没有争议,就是禅让变成了家天下,这是一个关键变化。进行追问,由具体到一般,深入思考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历史结论的得出,可强化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材料5:有了国家,并不意味中国已经统一在一个政治体系之下,甚至也还不在一个文化体系之下。夏的控制范围不大,大约只在黄河中下游,其他地区当是分别由各地的部族自己控制。—许倬云:《西周史》②问题:由现有材料可见,夏虽已有公共权力,但统治非常松散,代夏而立的商朝,又是如何管理国家的?卜辞中的侯有五十余个……大多臣服于商,故被商王征伐者少。甲骨文的伯有近四十个……从卜辞中看似侯、伯在商王朝无多大区别。卢方伯、二方伯、多伯(即很多个方伯),都是臣服商王朝的方伯。孟方伯炎是孟方首领名炎……因不臣服商而被征伐。大盂鼎铭文中亦有“殷边侯田(甸)”。这些都应是商王所封,拱卫和向王朝贡纳物产的外官。—李学勤主编,孟世凯著:《文明的历程—商朝》④材料7: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殷本纪》⑤问题:结合图5,根据材料对内外服制度做简要评价。设计意图:如果说夏朝的国家特征尚不明显,商朝与其相比,国家机器则更完备,且有关商朝的文物、文献,是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可由直观的地图和材料直接观察、解读并认识商王的国家治理方式:通过内外服制度强化了对周边地区的管理,地方的侯、伯臣服的同时需要纳贡,同时商朝的疆域也扩大了。“到西周从商人手上接下中原主人的地位时,古代的中国已不是仅有相当整合的文化,而且已有了相当充实的政治权力,以为更进一步凝聚的基础。”⑥但是内外服制度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商王依靠的是自身强大的实力,通过武力征服和威慑,一旦国力下降,地方诸侯便会脱离,所以其统治并不稳定。问题:商朝末年统治者无道,社会矛盾尖锐,自身实力下降,外服的周部族起兵,最终在周武王的带领下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史称西周。那么,西周如何管理国家?设计意图:历史时期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切割,历史现象是一步步积累发展而成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国家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要有“过程观”,培养大的历史视野,这样更有助于认识具体微观的历史现象。任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概括西周管理国家的制度。材料9: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师生互动,概括出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为后面教学做铺垫。用图的方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西周制度的变化,利于后面教学展开比较探究。材料10:题:请同学们观察图8,结合材料和教材,并回顾初中所学,简要介绍分封制和宗法制。材料1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于自己的地方政权,宗法制则按照血缘、嫡庶规范了贵族内部的地位关系,二者结合实现了政权和族权的结合、家国一体,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愈发紧密,西周的统治更加稳固。有学生也会质疑各诸侯还是有很大的相对独立性,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应主要从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观察,西周的制度与之前相比,国家的一体性和集中性无疑是加强了。材料14:一个以周王室为标志、代表的规模空前的华夏国家已粗具规模,初步奠立。——李学勤主编,张广志著:《文明的历程—西周》①问题:阅读教材及第7页的史料阅读和课后问题探究,说一说西周除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家国一体外,相应的经济和治国思想如何?材料15:井田制的特点是将“公田”与“私田”分开。生产者在“公田”上和“私田”上的劳动,在时间上和地点上都是完全分开的。农民把在“公田”上的收获交给公家(不管是王室、诸侯或卿大夫),“这是一种代役租的形式,也叫做劳动地租”。—李学勤主编,张广志著:《文明的历程—西周》②问题:1.西周的经济发展如何,请简要介绍一下,与原始社会有了怎样的不同?2.阅读教材第7页课后的问题探究,其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结合之前的历史演进,说明西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有什么历史意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梳理西周经济的发展状况,使其认识到伴随着政治的稳定,西周的经济特别是农业走向繁荣,而且井田制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与原始社会在所有制和分配方面有了很大变化,由此说明进入国家形态后的中华文明在经济上也有了进化和发展。教材课后的问题探究不应被忽视,要带领学生探究思考,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一次重要飞跃就是“民本”思想的萌发,统治者要依据“民情”来反省自己,要“保民”“安民”,某种程度上说明夏、商的灭亡和“国人暴动”的教训转化成了治国的经验,融入统治者的管理理念中。材料16: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许倬云:《说中国》合作探究:1.结合所学和材料,对夏、商、西周的国家建设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从原始社会到夏、商、西周,对于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请谈谈你的看法。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共同思考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的发展历程。进入国家阶段以来,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中原始社会色彩逐渐减弱,各项措施在尝试中调整进步,国家朝着集中统一的趋势发展、疆域也在不断扩大,这是文明的进化。从原始社会到夏、商、西周,中国历史的发展如何?这是一个较为开放的问题,在分析时教师要适时运用唯物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