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家库》简文《谋发》补证_第1页
《盗窃家库》简文《谋发》补证_第2页
《盗窃家库》简文《谋发》补证_第3页
《盗窃家库》简文《谋发》补证_第4页
《盗窃家库》简文《谋发》补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盗窃家库》简文《谋发》补证

张家山《两年法律》中的《贼法》包含了家庭保护的内容。考察有关律令,有益于认识当时社会性别关系的若干特征。其简文为:(1)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三二(2)妻殴夫耐为隶妾三三(3)妇贼伤殴詈夫之泰父=母=主母后母皆弃市四〇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释文写作:(1)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三二(2)妻殴夫,耐为隶妾。三三(3)妇贼伤、殴詈夫之泰父母、父母、主母、后母,皆弃市。四〇这三条简文,整理小组未作注释。(P139-140)简(1)说,如果“妻悍”,“夫殴笞之”,只要不使用“兵刃”,“虽伤之”,亦无罪。也就是说,男子施用暴力若不使用“兵刃”,则可以因“妻悍”的前提免予追究。而“妻悍”的具体判定方式,则未可知。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中有“黥妾”条,也说到女子“悍”。我们在这里引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的释文:黥妾爰书:某里公士甲缚诣大女子丙,告曰:“某里五大夫乙家吏。丙,乙妾殴(也)。乙使甲曰:丙四二“悍,谒黥劓丙。”.讯丙,辞曰:“乙妾殴(也),毋(无)它坐。”·丞某告某乡主:某里五大夫乙家吏甲诣乙四三妾丙,曰:“乙令甲谒黥劓丙。”其问如言不然?定名事里,所坐论云可(何),或覆问毋(无)四四有,以书言。四五整理小组译文写到:“爰书:某里公士甲捆送大女子丙,控告说:‘本人是某里五大夫乙的家吏。丙是乙的婢女。乙派甲来说:丙强悍,请求对丙施加黥劓。’审讯丙,供称:‘是乙的婢女,没有其它过犯。’县丞某告某乡负责人:某里五大夫乙的家吏甲送来乙的婢女丙,说:‘乙命甲来请求对丙施加黥劓’请询问是否和所说的一样?确定其姓名、身份、籍贯,曾犯有何罪,再察问还有什么问题,用书面回报。”(P155)从简文看,秦时制度,妾“悍”,是可能要处以“黥劓”之刑的。我们还注意到,对女子”悍”的控告,似乎是不需要提供证据的。“爰书”对于其“悍”的具体情节,亦未有说明。司法官员对于被告“其问如言不然”,即“请询问是否和所说的一样”,看来是很难依据供辞判定罪名的。对于这种情形,推想最终很可能往往只是凭借原告的诉辞定罪。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也有涉及“妻悍”的条文:妻悍夫殴治之夬其耳若折支指胅问夫可论当耐七九其释文作:妻悍,夫殴治之,决(决)其耳,若折支(肢)指,胅澧(体),问夫可(何)论?当耐。七九整理小组又有译文:“妻凶悍,其夫加以责打,撕裂了她的耳朵,或折断了四肢、手指,或造成脱臼,问其夫应如何论处?应处以耐刑。”(P112)对照张家山汉简《贼律》,可知“夫殴治之”,即“夫殴治(笞)之”。以汉律和秦律对照,可以看到律文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汉律对所谓“妻悍而夫殴笞之”的情形,于丈夫似更为宽容。简(2)说,“妻殴夫,耐为隶妾”这一处罚,似乎是不必强调任何前提的。也就是说,对于“妻殴夫”的惩治,是完全无条件的,并不似简(1)所说,还需要区分不同的背景、原由和形式。显然,这一简文,是典型的维护绝对夫权的律条。简(3)说,妇对于“夫之泰父母、父母、主母、后母”如若“贼伤、殴詈”,则一律处以“弃市”之刑。这一规定,体现了维护宗法秩序的法律原则。而“妇贼伤、殴詈夫之泰父母、父母”辈,也确实严重违背了孝道。分析以上律文,一方面可以看到对家庭中“妻”“妇”一方的压抑,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到相应法律的成立,是因为当时社会存在这些法律所针对的现象。《汉书·谷永传》:“……内则为深宫后庭将有骄臣、悍妾、醉酒、狂悖卒起之败。”明确说到“深宫后庭”之中的“悍妾”。“深宫后庭”,其实是扩大了的特殊的家庭。著名的冯衍之妻北地任氏女的故事,也是典型的例证。《后汉书·冯衍传下》写道:“(冯)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老竟逐之,遂壈于时。”①李贤注:“《衍集》载衍《与妇弟任武达书》曰:‘天地之性,人有喜怒,夫妇之道,义有离合。先圣之礼,士有妻妾,虽宗之眇微,尚欲逾制。年衰岁暮,恨入黄泉,遭遇嫉妒,家道崩坏,五子之母,足尚在门。五年已来,日甚岁剧,以白为黑,以非为是,造作端末,妄生首尾,无罪无辜,谗口嗷嗷。乱匪降天,生自妇人。青蝇之心,不重破国,妒嫉之情,不惮丧身。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古之大患,今始于衍。醉饱过差,辄为桀纣,房中调戏,布散海外,张目抵掌,以有为无。痛彻仓大,毒流五臧,愁令人不赖生,忿令人不顾祸。入门着床,继嗣不育,纺绩织纴,了无女工,家贫无僮,贱为匹夫,故旧见之,莫不凄怆,曾无悯惜之恩。唯一婢,武达所见,头无钗泽,面无脂粉,形骸不蔽,手足抱土。不原其穷,不揆其情,跳梁大叫,呼若入冥,贩糖之妾,不忍其态。计妇当去久矣,念儿曹小,家无它使,哀怜姜、豹,当为奴婢。恻恻焦心,事事腐肠,讻讻籍籍,不可听闻。暴虐此婢,不死如发,半年之闲,脓血横流。婢病之后,姜竟舂炊,豹又触冒泥涂,心为怆然。缣縠放散,冬衣不补,端坐化乱,一缕不贯。既无妇道,又无母仪,忿见侵犯,恨见狼藉,依倚郑令,如居天上。持质相劫,词语百车,剑戟在门,何暇有让?百弩环舍,何可强复?举宗达人解说,词如循环,口如布谷,县幡竟天,击鼓动地,心不为恶,身不为摇。宜详居错,且自为计,无以上书告诉相恐。狗吠不惊,自信其情。不去此妇,则家不宁;不去此妇,则家不清;不去此妇,则福不生;不去此妇,则事不成。自恨以华盛时不早自定,至于垂白家贫身贱之日,养癕长疽,自生祸殃。衍以室家纷然之故,捐弃衣冠,侧身山野,绝交游之路,杜仕宦之门,阖门不出,心专耕耘,以求衣食,何敢有功名之路哉!”冯衍的文章,饱含对“悍忌”之妻的深切怨愤。其行为如书中所说,“谗口嗷嗷”,“持质相劫”,往往有如“桀纣”,于是“痛彻仓天,毒流五臧,愁令人不赖生,忿令人不顾祸”,形成了一种精神折磨,以致家中如同“剑戟在门”,“百弩环舍”。既然有“张目抵掌”之说,则未必不至于“妻殴夫”的程度。特别是对于婢女的迫害,确实有以暴力方式进行肉体摧残的行为:“暴虐此婢,不死如发,半年之闲,脓血横流。”②然而“妻悍”如此,冯衍却不能利用简(1)所见“夫殴苔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的法律条文,进行报复,只能“至于垂白家贫身贱之日”方才出之,以致有“养癕长疽,自生祸殃”的慨叹。这除了其妻出身“北地”,自有边地强悍之风,而冯衍本人性格弱点亦明显,只能“恻恻焦心,事事腐肠”,不能决绝了断的因素之外,或可推想,当时法律对于“妻悍”的惩处形式,至少在实际实行方面,可能已经与西汉初年有所不同。任氏因“忌”而“悍”,即主要是对情感竞争中的同性对手表现的凶悍残虐,在史籍中还可以看到多例。如吕后“人彘”故事①以及阳成昭信“靡烂望卿”故事②,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虽然这些行为与张家山汉简《贼律》“殴夫”一类有所不同,但是其“悍”的形式,我们在分析有关律文时依然可以参考。《唐律疏议》卷二二《斗讼》有“妻殴詈夫”条:诸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须夫告,乃坐。死者,斩。[疏]议曰: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假如凡人以他物殴伤人内损吐血,合杖一百,加凡斗三等,处徒二年。此是计加之法。“须夫告,乃坐”,谓要须夫告,然可论罪。因殴致死者,斩。媵及妾犯者,各加一等。加者,加入于死。过失杀伤者,各减二等。[疏]议曰:依令:“五品以上有媵,庶人以上有妾。”故媵及妾犯夫者,各加妻犯夫一等,谓殴夫者,徒一年半;殴伤重者,加凡斗伤四等。“加者,加入于死”,若殴夫折一支,或瞎一目,凡斗徒三年,加四等合绞,是名“加入于死”。“过失杀者,各减二等”,谓妻、妾、媵过失杀者,并徒三年。假如妻折夫一支,加凡人三等,流三千里,过失减二等,合徒二年半;若媵及妾折夫一支合绞,过失减二等,合徒三年。自余折伤,各随轻重,准此加减之例。即媵及妾詈夫者,杖八十。若妾犯妻者,与夫同。媵犯妻者,减妾一等。妾犯媵者,加凡人一等。杀者,各斩。余条媵无文者,与妾同。[疏]议曰:媵及妾詈夫者,杖八十。“若妾犯妻者,与犯夫同”,谓殴者,徒一年半;死者,斩。“媵犯妻者,减妾一等”,殴者,徒一年;伤重者,从重上减妾一等。“妾犯媵者,加凡人一等”,谓殴者,答五十;折一齿者,徒一年半之类。“杀者,各斩”,谓媵及妾犯夫及妻,若妾犯媵,殴杀者,各斩。注云“余条媵无文者”,谓上条“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之类,妻、妾相犯及犯夫,当条无文者,各与妾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唐律中有与“妻殴詈夫”对应的“殴伤妻妾”条文,同样见于《唐律疏议》卷二二《斗讼》,而列于“妻殴詈夫”条之前: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死者,以凡人论。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疏]议曰:妻之言齐,与夫齐体,义同于幼,故得“减凡人二等”。“死者,以凡人论”,合绞。以刃及故杀者,斩。殴妾,非折伤无罪;折伤以上,减妻罪二等,即是减凡人四等。若杀妾者,止减凡人二等。若妻殴伤杀妾,与夫殴伤杀妻同。皆须妻、妾告,乃坐。即至死者,听余人告。杀妻,仍为“不睦”。过失杀者,各勿论。[疏]议曰:“若妻殴伤杀妾”,谓殴者,减凡人二等;死者,以凡人论。注云“皆须妻、妾告,乃坐”,即外人告者,无罪。“至死者,听余人告”,余人不限亲疏,皆得论告。“杀妻,仍为不睦”,妻即是缌麻以上亲,准例自当“不睦”,为称“以凡人论”,故重明此例。“过失杀者,各勿论”,为无恶心,故得无罪。有学者提请人们注意唐律相关内容中的这一特点,“妻妾媵殴夫罪,依情节及后果之不同,不但有科刑之差别,亦有罪名之差异。具体言之即是:凡妻妾媵殴夫不伤或殴而致伤者,各入‘十恶’之‘不睦’;凡妻妾媵殴夫致死者,各入‘十恶’之‘恶逆’(参见《名例律·十恶》条……)。按‘不睦’者常赦不原,‘恶逆’者决不待时。此与夫殴杀妻始入‘不睦’,殴杀妾不入‘十恶’恰成鲜明之对比,体现出唐律夫优越于妻,妻优越于妾媵之原则”(下册P1551-1552)。而张家山汉简《贼律》有“妻殴夫”条却未见对应的“夫殴妻”条,相反却有明确的“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的内容。无论是当时律文没有与唐律类似的有关“殴伤妻”及“殴妾”的内容或者是抄录《二年律令》的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墓主不重视此类条文,都可以理解为更突出地体现出“鲜明之对比”,更突出地体现出“夫优越于妻”之原则。前引简(3)写道:“妇贼伤、殴詈夫之泰父母、父母、主母、后母,皆弃市。”而《贼律》中简三七:“子牧杀父母殴詈父=母=假大母主母后母及父母告子不孝皆弃市。”整理小组释文作:“子牧杀父母,殴詈泰父母、父母假大母、主母、后母,及父母告子不孝,皆弃市。”两相比照,子“殴詈泰父母、父母”等和妇“殴詈夫之泰父母、父母”等,处罚都是同样的。然而唐律则与此不同。《唐律疏议》卷二二《斗讼》有“殴詈祖父母父母”条:诸詈夫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杀者,流三千里;伤者,徒三年。……[疏]议曰:子孙于祖父母、父母,情有不顺而辄詈者,合绞;殴者,斩。律无“皆”字,案文可知:子孙虽共殴击,原情俱是自殴,虽无“皆”字,各合斩刑。……又有“妻妾殴詈父母”条:诸妻妾詈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徒三年;须舅姑告,乃坐。殴者,绞;伤者,皆斩;过失杀者徒三年,伤者徒二年半。[疏]议曰:妻妾有詈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徒三年。注云:“须舅姑告,乃坐。”殴者,绞;伤者,皆斩,罪无首从。过失杀者,徒三年;伤者,徒二年半。与张家山汉简《贼律》比较,“殴詈祖父母父母”和“妻妾殴詈夫父母”的处罚,唐律都较汉律为轻。而“妻妾詈夫之祖父母、父母者”以及“殴者”、“伤者”,“过失杀者”、“伤者”,又罪减一等。可见,汉代律令对于“妇”,对于“妻妾”的约束,显然更为严厉。这一认识,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汉代社会生活的真切情状,无疑是有益的。刘俊文先生在分析《唐律疏议》卷二二《斗讼》“妻妾殴詈父母”条时指出:“类似此律之规定,汉律似已有之。”并举《太平御览》卷六四〇引《风俗通义》所载汉司徒鲍宣(当作鲍昱)断决南郡女子何侍搏姑一案为例:南郡谳:“女子何侍,为许远妻,侍父何阳,素酗酒,从远假求,不悉如意,阳数骂詈,远谓侍:‘汝翁复骂者,吾必揣之。’侍曰:‘共作夫妻,奈何相辱,揣我翁者,搏若母矣。’其后阳复骂,远遂揣之。侍因上堂搏姑耳再三。下司徒鲍宣,决事曰:‘夫妻所以养姑者也,今聓自辱其父,非姑所使:君子之于凡庸,尚不迁怒,况所尊重乎?当减死论。’”刘俊文先生说:“据文可知,汉法妻妾殴击丈夫之祖父母、父母罪当减死,其刑重于常犯而轻于子孙殴击祖父母、父母之罪。唐律此条以妻妾殴击丈夫之祖父母、父母加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