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闽东三年墓的形制及墓文化因素_第1页
长沙闽东三年墓的形制及墓文化因素_第2页
长沙闽东三年墓的形制及墓文化因素_第3页
长沙闽东三年墓的形制及墓文化因素_第4页
长沙闽东三年墓的形制及墓文化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闽东三年墓的形制及墓文化因素

在研究中国早期佛教的引进方法时,有三种理论。一个是西北,另一个是西南,另一个是东南(1)。考此三说,无不以考古学材料作为重要实物。此乃自汤用彤先生后,在文献稽考基础上出现的新现象。然此三说所据之考古材料,总无法细致于较为具体的年代,遑论各区域考古材料之对比。今以“白毫相俑”这一学界认可的早期佛教传播器物为介入,以一不西不东不南不北之长沙地区为例,探讨早期佛教在长江中游地区的传播,兼谈早期佛教传播的路线与研究方法。一、该墓的随葬物范围从1952年到1958年近7年的时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清理工作队配合长沙市郊的基建,发掘了各时代墓葬共4600余座。湖南省博物馆在《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上介绍了其中的两晋、南朝、隋代墓葬共计47座。在这些墓葬中,就有长沙地区的晋墓27座。较多数量的墓葬集中在长沙地区,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长沙从汉到晋的社会变迁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实物资料。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晋墓中发现了“白毫相俑”,此为研究汉晋变迁这一时期长沙地区的社会信仰变迁打开了实物分析之门。而对这批实物资料的分析研究,将其建立在考古学的基础上,是有益于探讨早期佛教传播的。“永宁二年”墓就是这批出土“白毫相俑”墓葬中的一座。永宁二年为公元302年,即西晋惠帝间,但可惜的是,因受当时考古报告编写的限制,“永宁二年”墓材料被分散介绍,故有必要对其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墓葬文化因素进行复原,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观察该墓的早期佛教因素。该墓未被盗扰,故随葬器物的情况能完整地反映实际情况。发掘报告认为,该墓随葬器物大多沿墓室四周放置,没有什么规律,随葬器物的摆放位置未作具体说明。我们根据墓葬发掘报告所提供的平面图、器物介绍、图版以及所附《墓葬登记表》,对该墓的随葬器物介绍如下。该墓共出土器物40件,计有陶骑俑17件,陶立俑11件,陶坐俑5件,陶车1件,陶羊圈1件,陶仓1件,陶猪圈1件,陶壶2件。各随葬器物基本上分布在墓室四边近壁处。陶骑俑在墓室的四壁下均有布置;陶羊圈、陶猪圈以及陶仓摆放位置比较明确,集中布置于墓室的西北角;陶壶位于墓室的中部。其它如陶骑俑、陶立俑、陶坐俑基本上墓室四角,呈线状分布,也应具备一定的摆放规律。在这些陶俑的中间,也就是墓室北壁的几近正中的位置,摆放了一件陶车。显然可以看出是以陶车为中心的仪仗组合。该墓随葬品总体面貌比较单一,显示出了以俑为中心的器物组合,这为我们以此为介入,分析其中的早期佛教传播因素提供了一个比较单一清晰的组合背景。宿白先生在其1972年编写的《魏晋南北朝考古》讲义中,已经注意到了长沙“永宁二年”墓的特殊,并将其作为典型墓例进行介绍。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墓,兹将宿先生的介绍转录如下:墓室长3.94米,宽2.8至3.06米,略作扁方形,前设长1.2米的甬道、墓室壁有灯龛,四隅有灯台。墓室右侧置棺,随葬品共40件,除位于右后隅表示庖厨所在的三件陶明器(仓、羊圈、猪圈)和二件陶壶外,都是陶俑。陶俑分两组,一组绕壁环置,有骑俑、立俑和坐俑;另一组在墓室中间,前一马,后一车,左右列骑俑和立俑。坐俑作执笔写状,应是墓主人属吏,立俑多持刀、盾,骑俑马胸前挂甲,俑手执策,更多的是握刀,这些约是墓主人的家兵或仪仗,仪仗中还有马上持管、角等乐器的鼓吹。俑群布局和立俑、骑俑的姿态,都突出的表现了浓厚的军事气息2。在“永宁二年”墓中,早期佛教传播的因素出现在该墓随葬的陶俑上。这就是该墓的“白毫相俑”。在立俑中,有M21:21、M21:8、M21:27、M21:39、M21:14以及一件持便面俑,骑俑中的“白毫相俑”有M:37等,跪坐俑中有M21:14、M21:20等。(图二)这些俑的额部正中均有突出之圆点,即“白毫相”。“白毫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据《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三《方广大庄严经》载仙人阿私陀(Aista)指出佛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在“三十二相”中,其第四即为“眉间毫相,白如珂雪”3。汉苍梧太守牟子作《理惑论》,其中有牟子与问者关于佛“相好”的对话。问者:“云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何其异于人之甚也?”4。从时间上来说,汉晋墓葬随葬的陶俑上出现“白毫相”应无疑义。无疑,上述“永宁二年”及其随葬“白毫相俑”的发现,为我们借此分析长江中游的早期佛教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较完整的实物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其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而且有明确的墓葬纪年。二、长沙晋墓出土“白程序”所反映的早期佛教传播状况长沙“永宁二年”及其随葬的“白毫相俑”的研究工作,可以基于两点展开工作。其一,即是长江中游甚至整个长江流域均有发现的“白毫相俑”;其二,就是将“永宁二年”墓与长沙地区的晋墓进行比较。而这两点考虑,就目前而言,均有比较科学的考古工作作基础。依据质地,各地出土的白毫相俑可分为泥质和青瓷两种白毫相俑。泥质陶白毫相俑又可分为泥质黄陶和泥质红陶,其主要见于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如忠县涂井5号蜀汉崖墓中的击鼓俑,俑三髻,以带相系,中髻饰花一朵,额前眉际有白毫相,其质地为黄泥陶。青瓷白毫相俑器表施有青、绿、青绿、黄等色釉,部分俑施釉多有脱落。青瓷白毫相俑主要见于长江中下游的武汉江夏、黄陂滠口、湖南长沙以及安徽马鞍山佳山三国至晋墓中。依据服饰,长江上游的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中的白毫相俑与长江中下游的白毫相俑有一定的区别;而长江中下游三国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白毫相俑与湖南长沙晋墓中的白毫相俑又有一定的区别。四川涂井蜀汉崖墓白毫相俑头饰一般有双髻系巾、三髻系带、山字形髻、平顶宽沿帽等,部分白毫相俑髻上插花,其衣有圆领、交领,一般为长裙、长衣。长江中下游三国时期墓中白毫相俑有头戴尖帽和盘发束带两种,其衣一般为交领,着短裙,膝下双腿露出。长沙晋墓出土的白毫相俑除与武汉、马鞍山佳山古墓出土的头戴尖帽和束发盘带的白毫相俑相似外,尚有着冠白毫相俑,其衣多交领,领宽而长,衣较短,双腿几露出。依据姿式形态,长江流域各地出土的白毫相俑又有一定的区别。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中出土的白毫相俑有舞俑、乐俑、操作俑、侍俑等。武汉黄陂滠口古墓中有武士俑、操作俑、徒手俑等,徒手俑均有一定的姿式;武汉江夏流芳共出土28件俑,报告认为“大多数眉间有白毫相”。依据姿式,江夏流芳的白毫相俑有持刀武士俑、操作俑、跪拜俑,另有一些俑徒手表现各种姿式;安徽马鞍山佳山东吴墓和武昌莲溪寺东吴墓的白毫相俑姿式一致。两墓共出6件白毫相俑,各俑均跪坐,双手握于胸前;长沙晋墓出土的白毫相俑有持刀立俑、持盾立俑、持便面立俑、跪俑以及一些徒手表现各种姿式俑。从上述各地出土的白毫相俑分析,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的白毫相俑多乐舞俑;武汉江夏流芳、黄陂滠口东吴墓与长沙晋墓的白毫相俑均有武士俑及徒手表现各种姿式俑;莲溪寺东吴墓和马鞍山佳山东吴墓的白毫相俑如出一辙。依据上述比较,我们认为长江上游的忠县涂井蜀汉崖墓中的“白毫相俑”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有一定差异。(图三)而就长沙地区“永宁二年”墓中的“白毫相俑”而言,又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孙吴墓葬中的“白毫相俑”有一定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俑的种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白毫相俑”基本上是坐俑和立俑,而“永宁二年”墓中却出现了南方地区的几不见的骑马乐俑及骑吏俑。其二,俑的身份地位。长江中下游甚至长江上游地区的“白毫相俑”多见表现劳作等内容,其陶俑的身份应该处于社会的底层;长沙“永宁二年”墓中的陶俑除表现劳作等底层身份者外,尚出现了类似于仪仗、属吏等身份的陶俑,“白毫相俑”的身份地位要比三国时期的为高。从而,我们可以据此观察出长沙“永宁二年”墓及其随葬的“白毫相俑”所反映的早期佛教传播状况。西晋晚期的长沙,其佛教信仰传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据“永宁二年”墓,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概括。其一,佛教传播因素的表达仍然与三国及此前时期的表现方式一致,均是在实物资料中以佛教造像的某个特征来表现,即“白毫相”。其二,佛教传播因素已经存在于一个多阶层的社会中。即既有劳作者,也有属吏,甚至还会有身份更高者。这反映了佛教传播的不断发展。其三,长沙地区作为荆南的一个交会之点,在宗教信仰传播方面,已经与长江流域渐趋一致。从这一点上也反映了两晋之际,甚及此后的东晋,长沙地位愈显重要,这与长沙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是分不开的,宗教信仰应该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佛教传播问题上,我们能够依据长江流域的“白毫相俑”分析出“永宁二年”墓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当我们将其置入长沙地区的汉晋墓葬序列中去考虑时,我们不仅会对“永宁二年”墓产生新的认识,而且就其所反映的早期佛教传播的研究也会进入另外的视阈。从平面形制而言,“永宁二年”墓为扁方形的单室砖墓。这样的平面形制在南方汉晋墓葬发展序列中是不常见的。就以长沙地区的晋墓为例,长沙地区的东晋墓多为长方形单室墓,其西晋墓中常见前后室等多室形制墓葬,像“永宁二年”墓这样的近似方形的墓葬,在南方地区是不多见的。那么,单就墓葬形制而言,它的文化因素来自何方呢?宿白先生在其所编讲义中已经注意到了此问题。宿先生认为,湖南长沙地区发现的方形单室墓以及陶车马和陶俑的随葬当渊源于中原地区2。此后,韦正先生在其论文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7。笔者赞同两位先生的看法,需要补充的是,长江中游地区的西晋墓葬,不仅仅在长沙地区发现了中原地区的墓葬文化因素,湖南安乡的刘弘墓,以及湖南常德的晋墓,其墓葬形制也具有明显的中原墓葬文化因素。“永宁二年”墓中的随葬品也明显地表现出中原气息,特别是其中的鼓吹俑,这是在南方地区不见的,大量的见于中原北方地区的十六国北朝墓葬中8。三、问题一:“白吾”墓石是否属中国及晋时期佛教传播的实践按照汤用彤等先生的观点,佛教在汉代已经传入汉地9。如此,就时代而言,“永宁二年”墓所纪年的西晋,当已处于佛教传播发展的一定阶段中了。该墓所处地点与复杂的墓葬文化因素,使我们不得不提出,其“白毫相俑”所反映的早期佛教传播因素的来源问题。尽管已经进入西晋,但于一处于长江中游地区的考古材料,来分析其中的佛教传播,我想,会对早期佛教传播的路线与方法的研究产生“反打”的。南方地区墓葬中的中原文化因素基本上反映了墓主人的文化渊源。如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据《晋书·刘弘》记载,刘弘“少家洛阳,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后因旧恩起家。其仕宦经历大致可以分出三个阶段,其初为京官,历太子门大夫、率更令、太宰长史等;后由于甚得张华看重,得为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领乌丸校尉。刘弘在北方的工作应该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后得封宣城公。西晋太安年间,因张昌作乱,刘弘转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从此开始了他在南方荆州的活动,直至卒于襄阳10。刘弘基本上是北方人,与西晋的都城洛阳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墓葬也体现出了与南方地区墓葬的不同。西晋及两晋之际,在长沙地区活动着大量的北方中原地区人氏。视刘弘为祖舅的应詹,曾一度担任长沙北面的南平郡太守,在平杜时也曾在长沙活动过。据其本传记载,应詹是汝南南顿人11。如果我们再结合西晋统一以后对南方地区的管理,以及两晋之际大量北人南迁,其经南阳、荆州而长沙,甚至岭南,也是迁移的重要路线。如此,我们也可以推测认为,“永宁二年”的墓主人来自北方中原地区。就墓主人而言,我们实在无法知道他的真实信仰,但大量的随葬“白毫相俑”使我们有理由推测墓主人的信仰态度。至少,就那些带有“白毫相”的陶俑而言,他们的信仰中应该包含有早期佛教传播的因素。更何况那些骑俑还是南方地区不见的呢?就文献记载而言,在汉晋之际,南方地区的佛教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依据正史及佛教典籍,长江中下游即吴地汉末三国时期始有佛教传播。根据梁慧皎撰写的《高僧传》卷第一的记载,康僧会于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初达建业(今南京),其“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并取得孙权的支持,“由是江左大法遂兴”。同书记载天竺人维难亦于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与同伴竺律炎至武昌(今鄂城)传法句经13。由此可见,长江中下游在三国时期即有佛教的传播。但正史及佛教典籍于蜀汉时期的佛教传播记载则无。汤用彤先生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列有“三国佛教史实与传说”一节,其中记载有魏、吴两地的佛教传播的情况,但于蜀汉期佛教传播的记载却无片言。黄忏华先生在其《中国佛教史》中亦仅述说了魏、吴两地的佛教传播情况14。三国时期的蜀地有无佛教,地方史志的记载和佛教典籍的记载有很大的区别。根据吴焯先生对四川早期佛教传播文献的梳理,在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四川大邑即已有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所建寺院15。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考虑南方地区的早期佛教传播是可能的。如果单就“白毫相俑”而言,其基本上是出现在长江流域。而且“永宁二年”墓中也有部分“白毫相俑”与长江流域三国时期的“白毫相俑”的身份一致。如此,长沙晋墓中的“白毫相俑”应是延续了长江流域的信仰传统及表现方式。长沙晋墓中的M22也随葬有一些“白毫相俑”,从墓葬形制到随葬器物都可以与“永宁二年”墓对比。荣新江先生在其《陆路还是海路?》一文中总结认为,佛教从西北经陆路传入汉代中国的说法最为合理,并进一步指出其在进入中国之后,与初期道教及中国传统方术相结合,佛教图像受到盲目崇拜。荣先生认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教,真正意义上的佛教是东汉末年安世高来洛阳后,通过翻译佛经和教授弟子而传播开来的16。以一考古发掘之“永宁二年”墓所表现出来的信仰的复杂性,可以说,就其佛教传播因素的来源,我们仍不能确指,其中出现了身份较高者,又有着浓郁的中原北方气息,但又有着明显的南方传统。它们到底处于佛教传播的哪一个阶段呢?接着荣先生的总结,“永宁二年”这一科学发掘的材料,在反映长江中游西晋时期的早期佛教传播,便显得复杂了。这样,对我们而言,曾经从文献到考古资料,再到现在仍津津乐道考古发现在早期佛教传播研究中的重要性,似乎要重新审视了。大量的看似时代确凿的考古实物资料的出现,仍然不能给我们描绘出早期佛教传播的清晰的路线图。其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其一,就是对早期佛教传播路线的理论和学术平台的构建,打消早期佛教传播路线非此即彼的讨论,以实物资料及科学文献说明;其二,就是必须对现有考古材料重新断代。考古材料大时期的断代,在史前考古中尚可,在历史时期考古中断代还是细一点、具体一点好。长沙“永宁二年”墓有明确的纪年,其在早期佛教传播研究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永宁二年”墓在发掘报告中编号为21(M21)1,该墓位于长沙市南郊金盆岭,为一平面呈扁凸字形砖室墓。墓葬平面由甬道和墓室组成。根据汉晋砖室墓形制特征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估计M21应该是有墓道的,但是当时的考古报告未有说明。甬道并不位于墓室壁的正中,而是位于墓室壁的偏东南方向,长1.2、宽1.14米。墓室两壁略向外弧,使墓室平面整体呈近方圆形,墓室边长达到3米左右。在墓室的一壁上有券顶小龛。墓室的顶部一坍塌,残高约2.35米。报告根据墓砖的情况推测为券顶,我们根据长江中游地区此类墓葬保存较好的实例,如湖南安乡地区的刘弘墓等情况,估计长沙“永宁二年”墓结顶形式应为四隅券进式。墓底平铺墓砖两层,上层平铺成人字形,下层用碎砖杂乱铺成。墓壁采用三平一竖砌法,上叠四次后起券,在墓室四角距墓底1.54米处,各有一平砌的砖,伸出壁面。原报告认为其用途不明。我们以为,墓室四角所置伸出的墓砖其用途约有二,其一为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