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与新石器时代叠压关系_第1页
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与新石器时代叠压关系_第2页
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与新石器时代叠压关系_第3页
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与新石器时代叠压关系_第4页
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与新石器时代叠压关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忠县中坝遗址与新石器时代叠压关系

一、第三,有助于厘清各方关系自1993年三峡水库淹没方案的实施和大规模文物保护的救援活动以来,重庆渝中区先后引入了一些明末清初文化的名称。赵斌福先生在1993年的调查过程中提出了“老关庙下层文化”的名称,并对其基本特征、分布范围和年代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王欣根据对忠县六公嘴遗址的调查和大规模发掘资料的分析,以及与相关遗址的比较,称之为“六公口一期”。之后,孙华根据1997年对六公口遗址的挖掘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五公口文化”的名称。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两个“文化”在渝东三峡库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中影响较大,谈及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每每会被提及,但这两个“文化”间的关系,因为缺少直接的地层叠压证据和在文化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发掘者和研究者也都各执一词。随着三峡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虽然对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也进行了发掘工作,但由于资料公布的滞后,给开展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方面的研究带来了一些影响,忠县中坝遗址目前看来是渝东三峡库区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它不仅地层堆积厚,延续时间长,出土遗迹、遗物非常丰富,而且提供了许多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间重要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解决一些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奠定了基础。现以中坝遗址发现的地层叠压关系为基础,就它与老关庙遗址下层和哨棚嘴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间关系略做论述,不当或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二、土壤特征、陶瓷特征和花期1.中坝遗址早期地层划分该遗址位于忠县县城正北6公里干井河两岸的台地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海拔135-148米。遗址最早发现和试掘于20世纪50年代末,1987年重新发现,此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单位多次进行复查,199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试掘75平方米,1997年至200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6次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8000平方米,在1998、1999、2000、2002年度发掘中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层、遗迹和遗物。中坝遗址最先是在1998年度Ⅱ区发掘中发现关于老关庙遗址下层和哨棚嘴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间的叠压关系的,同年又在Ⅰ区的发掘中得到印证,此后,再在1999年度和2002年度的发掘中多次发现相同的地层叠压关系,现举例如下(本文只涉及新石器时代部分的地层关系。—表:叠压;→表示打破):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层堆积厚达数米,根据土质、土色划分的地层多达数十层,出土的遗迹、遗物非常丰富,为全面认识和把握渝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揭露出土的数十组地层以及地层和遗迹间相互叠压、打破的关系,为开展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地层依据。笔者对199811、199912年度发掘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将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初步划分为三期8段12组(一组分两段3组;二期分三段5组;三期分三段4组)。基本上建立起了渝东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分期断代的标尺。第一期陶器陶质以夹粗石英颗粒为主,泥质陶很少。陶色以灰陶为主,次为红陶、黑陶和褐陶,但在较大型的器物上,大多陶色不匀。纹饰经菱形绳纹为主,次为细绳纹、绳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划纹和菱形绳纹组成的复合纹,凹、凸弦纹、镂孔等较少。素面陶占一定比例,有少量磨光陶。器物种类主要有缸、瓮、罐、盘、壶、钵、碗、器盖等。罐类器物种类较多(图一,下)。第二期陶器陶质夹细砂为主,早段尚有少量夹粗石英颗粒,中、晚段消失,泥质陶略有增加。陶色与一期无大变化。纹饰粗绳纹和粗戳划纹为主,复合纹种类减少,素面和磨光陶增加。器物种类同一期,新增豆、簋形器、粗圈足盘等,但罐类器物种类大为减少(图一,中)。第三期陶器陶质以夹粗砂为主,泥质陶很少。陶色以红褐陶和红陶占绝大多数,灰、褐、黑陶较少。纹饰以绳纹占绝大多数,其次有戳印纹、附加堆纹、弦纹、镂孔等,磨光陶比例增加。器物种类与二期基本相同,以缸、贴边罐最具特点(图一,上)出土陶器可粗分为缸、罐、瓮、壶、盆、盘、钵、碗、豆、器盖等10余类20余种器物,其中出土数量多,沿用时间较长,形制特征变化明显,具有分期意义的典型器物主要是缸、罐、盘口罐等,各期特征与变化规律分别如下:缸:一期器表施菱形纹绳纹、第3组菱形绳纹变粗糙;唇部由施绳压、绳切纹向施戳印纹变化,印痕逐渐变深。形制特征为敞口深腹小平底(底径约10-12cm)。1、2、3组侈口外张和侈口近直都有,结合以后各组观察,应为侈口外张变为较直。二期器表施粗绳纹、粗戳划纹;唇部变化最具分期特征,4、5、6、7、8组在唇部的变化表现在由唇部施较深粗戳印纹、发展到出现内沿、内沿消失、唇变薄与器壁变厚。整体形态特征为大口深腹更小平底(底径6-8厘米)。三期器表施绳纹,深腹尖底。9、10、11、12组变化表现在口沿与器底上;先是唇面压印浅绳纹,然后印痕加深变粗,施纹部位从唇面发展到外沿面,再到内沿面,形成锯齿状唇和较深凹槽;底由柱状变为杵状无纹,再发展为“V”字形有纹。罐:一期罐种类繁多,形制多样,总的来看,是从折沿向卷沿方向发展。斜折沿罐早期唇面朝上,然后向斜上发展。二期罐种类减少,卷沿多于折沿;三期口沿外沿面上多装饰戳印纹。盘口罐:盘口罐的变化表现在盘从深逐渐变浅;一期盘较深;二期盘较浅;三期浅盘。2.内部地层格架和文化层哨棚嘴遗址位于忠县忠州镇红星村6组长江左岸█井沟口右岸的三角形台地上,面积约3000平方米,台面海拔150-152米。该遗址发现于1957年,1958年再次调查该遗址14,1959年,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与四川大学历史系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15;199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试掘该遗址16,试掘面积25平方米;199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第三次试掘该遗址17,试掘面积约120平方米;1997、1999、2000、2001、2002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总面积4464平方米,其中重要的有1997年度和1999年度的发掘,但现在发表的材料只有调查、试掘和1997年度发掘资料。1994年试掘,文化层最深可达5-6米,最多可划分22层,发掘者对发掘所获材料进行整理、研究后,将新石器时代部分分为一期2段。1997年度的发掘,文化层深达5米,最多可划分为20层。孙华先生将地层对照后,归并为8个地层组,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各组地层包含物的变化进行了分期,将新石器时代部分分为一期3段。第1段的陶器夹砂陶略多于泥质陶,夹砂陶主要为红褐色,次为黄褐色,灰褐、黑灰、青灰和纯红色较少;泥质陶主要有青灰和红褐色,另有少许黑皮陶。纹饰较多,约占71%,以小菱格纹和细绳纹为主,另有少量线纹、附加堆纹,瓦棱纹、水波纹等。器物种类主要有缸、盆、壶、罐、钵和少量纺轮(图二,下)。第2段陶器中夹砂陶的比例大大增加,约占97%。陶色、纹饰与第1段大致相同,但菱格纹数量增多且变大,附加堆纹减少。器种类也主要有缸、盆、壶、罐、钵,但缸的数量增多,壶的数量减少(图二,中)。第3段陶器陶质与第2段相同,陶色中,夹砂褐陶比例明显增加,约占85%。纹饰比例减少,约占45%,以粗绳纹为主,菱格纹减少,附加堆纹很少,还有少量戳纹等。素面陶明显增多,约占55.4%。器物种类同前外,新出现簋,仍以缸,盆最多(图二,上)。哨棚嘴遗址1999年度及以后的发掘资料略有披露18。遗址文化层堆积十分深厚,最深处达8米左右,将遗址文化层合并为10组(即10大层),哨棚嘴一期:第7-10组遗存,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其中第1、2段特征比较接近,称“哨棚嘴文化”;第3、4段特征大同小异,属邻近的忠县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暂将其称作“羊子若(中坝)文化”。在哨棚嘴遗址的发掘中,最重要的是1994年拭掘和1997、1999年度的三次,以后的发掘都没有超出以前发现的范围。其中,94与97年度的发掘收获大体相同,1999年度在往年发掘的地层深度之下,发现了年代更早的地层和遗物,而且,这些遗物的特征,明显要早于以前的发现,与大溪遗址四期B组陶器相同。3.次发掘的形制该遗址位于奉节县白帝镇瞿塘村长江左岸草堂河口左岸的台地上,面积约4000平方米,海拔150-182米。遗址发现和试掘于1993年末,1994年再次试掘,1995年吉林大学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19,总计发掘430多平方米。发掘者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陶器特征,将其分为下层、上层两期,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陶器陶质以夹砂陶为主,多夹颗粒状白色石英或云母,泥质陶数量极少。陶色以红褐色居多,灰褐、黑褐及灰色次之,粗砂陶火候不匀,局部泛灰或泛黑。陶器器表除少数素面外,绝大多数都有纹饰,其中绳纹最多,网格纹、三角纹、人字纹、阴弦纹、蓝纹、戳印纹及附加堆纹数量很少。器物以直口或敞口为主,侈口器较少,基本不见敛口器,底部多为平底或尖底,圈足器极少,不见三足器,器类主要以大口深腹缸、罐为主,存在一定数量的壶、盆、钵和少量的碗、豆、器盖等(图三)。三、关于中坝遗址的界定从上述遗址出土陶器与分期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关庙下层文化”不论从陶系、纹饰还是器物组合与形制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超出中坝遗址第三期的范畴;而1997年度发掘的“哨棚嘴文化”第一期3组,也大体与中坝遗址的第一期相当。如果仅就这两个“文化”的陶器特征看,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绝难互相涵盖。所以,在中坝遗址大规模发掘和发现地层叠压关系和中间环节以前,这两个“文化”的时、空范围和文化内涵及其关系等问题,发掘者和部分研究者限于当时的材料而各执一词,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自1998年度中坝遗址发掘发现重要地层叠压关系以后,笔者依据其中少量典型单位的材料撰写了《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初论》一文,及时向学术界公布了这一重要发现,将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分为三期,并因为其中第二期这一中间环节的发现,将一、三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同一考古学文化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进而认为应该将重庆三峡库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命名为“中坝文化”;随后,又结合1999年度发掘的新材料,撰写了《试析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分期》,进一步将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分为三期八段12组,并且从陶质、陶色、纹饰和器形等方面总结一些出土数量多、沿用时间较长、形制特征变化明显、具有分期意义的典型器物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笔者对重庆三峡库区近年公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材料略做梳理,撰写了《渝东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概论》一文,除了将重庆三峡库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谱系、内涵和年代及分布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外,重申应该将重庆三峡库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命名为中坝文化。经过多年的发掘,重庆库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阶段积累和发表的材料逐渐增多,孙华先生综合哨棚嘴遗址历年的发掘材料和库区公布的发现成果,修改了“哨棚嘴文化”的内涵,现在已经只指该遗址1999年度及以后发掘的早于1997年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和重庆三峡库区内与之时代相当、特征相同的其它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了。赵宾福先生根据近年重庆三峡库区的新成果,撰写了《重庆三峡库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新认识》21一文,将“老关庙文化”的内涵扩展到中坝遗址的第一、二期和哨棚嘴遗址1997年度发掘的第一期3段,甚至包括玉溪坪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赵宾福先生在同意将中坝遗址、哨棚嘴遗址1997年度发掘、老关庙下层及其它重庆三峡库区与此年代相当、特征相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识为同一考古学文化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将中坝遗址的第二期归入第三期。实际上,中坝遗址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只是由于整理工作的滞后,发表的材料有限,还不能很明确地反映出来而已。与此相比,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文化的命名问题。是将只有这一文化最晚阶段、而且只在该遗址的T1-T5的第(4)层一个地层出土仅有2562块陶片(用中坝遗址第三期的分期结果来观察,它们存在年代早晚的差别)、缺少遗迹种类、发现和发掘的时间较晚的老关庙下层作为这一文化的命名好?还是以发现和发掘的时间较早、地层堆积厚层次多叠压关系清楚、出土遗迹和遗物丰富、涵盖这一文化各阶段的中坝遗址来命名为“中坝文化”好?!关于玉溪坪遗址,它确实与中坝文化关系密切,是中坝文化的源头,但从陶系、纹饰、器物组合和形制特征的各方面观察,都与中坝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应该属于另一考古学文化(详见拙著《渝东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谱系概论》)。关于中坝文化的年代,也不像赵宾福先生推测的大约距今6000-5000年那么早。我们在中坝遗址1999年度发掘中采集的14C样品,已经在北京大学得出了检测结果,其中有8个是新石器时代的14C数据,如表一。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这8个数据的年代范围大致都在距今4500-4000年前后,其中DT0202(68)、(65)B层是我们新石器时代晚期分期的第二期晚段,DT0202(64)-(56)是我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三期,据此可以推测,中坝遗址第三期的年代当距今4500-4000年前后,第二期的年代当在距今4800-4500年前后,第一期的年代当在距今5000-4800年前后。综上所述,以哨棚嘴遗址1999年度新石器时代遗存下层为代表的遗存含有较多大溪文化晚期的因素,其陶质、陶色、纹饰和器物组合与形制特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