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主题课程教学的探索
主题课程根据儿童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将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作为一定级别的一门学科,并将各种教育方法和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加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帮助儿童适应生活和社会。它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完整的结构体系。学龄前智障儿童一方面与普通学龄前儿童一样,一切从兴趣出发,喜欢游戏,好动好玩;同时,他们又有一些不同于普通学龄前儿童的特性,比如感知事物迟缓、范围狭窄,认知事物主动性不强、兴趣不高,注意发展水平低,沟通能力和社会技能弱。针对智障儿童的特性,我国内地医疗、教育、心理、社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发了一些课程,并付诸教学实践。但总体来看,基本是分学科而非整合的。在教学方法上的研究也局限于基础性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示范法和口授法。这些方法因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将智障儿童看作被动学习与“施教”的对象,教学效果不佳。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的主题课程教学是指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能力和身心发展需要,围绕一个主题,综合运动、感知、认知、言语交流、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等多个领域设计活动,有目的地运用音乐游戏的方式来组织主题教学,激发、调动儿童学习兴趣,唤起儿童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在一定的教学场景和时空中展开行动,以提升儿童知识、能力的过程。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尝试探索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主题课程教学。1对象和方法1.1音乐游戏课程教学对象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进行教育康复的3~6岁智障儿童30名,分为:(1)实验组(n=15):接受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主题课程教学,其中男性10名,女性5名;平均年龄(4.38±0.66)岁;(2)对照组(n=15):接受常规主题课程教学,其中男性9名,女性6名;平均年龄(4.67±0.6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教育方法1.2.1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运用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自编的《0-6岁智障儿童康复教育发展性课程评量手册(试行)》,对30名智障儿童进行评定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通过对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长、短期目标进行排列、分类、概括、整合,结合节日和季节的变化、儿童贴近的事物、身边发生的重大活动及一些简单的文学作品等生成“快乐的节日”、“秋天来了”、“交通工具”、“动物世界”、“寒冷的冬天”等月主题,由月主题层层分解形成周、日主题,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网。1.2.2配合“快乐的之际”编排不同的音乐游戏根据月、周、日主题,设计一系列节奏鲜明欢快、内容简短直观的音乐游戏,如:配合“快乐的节日”编排《买月饼》和《五彩的气球》;配合“秋天来了”编排音乐游戏《树叶沙沙沙》和《切西瓜》;配合“交通工具”编排《小火车》和《小司机》;配合“动物世界”编排《大猫小猫在唱歌》和《小老鼠》等。1.2.3音乐游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课程设计为每周5次,每次30min,为期20周的团体教学。在30min课程中,音乐占60%,游戏占30%。为每次主题课程制定半结构式的固定流程,具体为常规部分、导入部分、新授部分和结束部分。常规部分借助音乐律动或音乐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认识、介绍自己,向同伴问好,如改编的《坐好歌》、《点名歌》、《你好歌》等,激发儿童的兴趣,调动儿童参与积极性;导入部分借助音乐场景、已熟悉的音乐节奏吸引儿童注意力,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儿童思考;新授部分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或多个阶梯音乐游戏学习新知识、新经验,增进理解,使智障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断延长,如语言领域的主题课《大猫小猫在唱歌》,通过改编的音乐游戏“击鼓传花”和“开火车”掌握“喵喵喵喵喵”的节奏;结束部分运用各种各样的音乐游戏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在自然轻松愉快情境中结束课程,如音乐游戏《大猫小猫动起来》。1.2.4思考问题导入新授,巩固知识对照组儿童实施主题课的时间、次数以及具体流程与实验组一致。每堂主题课主要运用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示范法和口授法等基础性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具体为:常规部分借助简单明了的语言指令进行师生问好,认识自己,如“小朋友,站起来”、“小明请举手”、“小手放在小腿上”等;导入部分主要借助叙述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儿童思考问题,如:“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想不想看?”“今天天气热,想要凉快,怎么办呢?”;新授部分围绕主题,通过口授法、直观教学法和讲授法传授新知识,如语言领域的主题课《灯》,出示各种灯,示范开、关灯,引导儿童模仿表达“灯”、“这是灯”、“老师开灯”的词语;结束部分结合提问引导儿童回顾本堂课的内容,以讲授方式将所学知识点总结巩固。教学实施者从业年限一致,教学能力水平基本相当;实验过程均采用封闭式教学,未涉及家长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干预。1.3评估方法采用学生学习态度观察评量表、情绪行为量表、沟通行为量表和社会技能量表于课程前后分别进行测评。1.4统计分析2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各项阶段得分情况两组教学前,学习态度、情绪行为、沟通能力、社会技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各项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表4。3前智教育成效改善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的主题课程教学,使学龄前智障儿童的情绪行为、学习态度、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技能都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在情绪行为方面改善幅度最为显著。3.1音乐游戏激发智能活动智障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情感幼稚,表现单一,经常在情绪上出现哭闹行为,甚至对同伴进行攻击,不善于观察和接受语言的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照组儿童在接受传统的指令教学,如:常规练习时发出“站!坐!看老师这里!”等指令时,智障儿童往往出现东张西望、互相推拉、到处乱跑等不听指令的现象,不易形成稳定、正确的常规行为习惯;实验组儿童借助改编的音乐游戏《坐好歌》、《快乐歌》和《你好歌》,通过音乐先激发智障儿童愉悦的内心体验,能迅速地吸引儿童参与到活动中,停止一些哭闹和自我刺激行为(如咬衣领、卷手指和玩凳子等);通过拍手、跺脚、握手和拥抱等途径满足了他们的感官需要,更多地引起儿童对活动的关注,成功地培养他们一些正常的行为。通过运用音乐游戏式的主题教学,能够使儿童感受到教学活动的有趣,并且积极参与、表现自我,主动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交往方式,以正常的行为代替异常行为,并不断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3.3通过节奏和乐器弹结构训练儿童,扩展了儿童的言语交流能力学龄前智障儿童语言发育迟滞、发音不清、语言理解能力差、词汇少、语言量少、语言运用的质量差,导致主动沟通行为的意识差。对照组借助简单明了的语言指令进行师生问好,认识自己,如“小明,到了没?”智障儿童往往只会用一个字表达,沟通行为方式单一;而实验组将儿童的名字通过节奏和乐器弹奏,填入歌词中,边弹边说“小明|小明|你在|哪里|拍拍|小手‖”儿童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能引起对活动的兴趣,被吸引到活动中来,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活动的意义,对言语的理解能力提高,并且会模仿教师的念白或歌唱发出声音,从而促进了儿童的主动言语交流能力,扩展了儿童的词汇量。再如:主题教学《大猫小猫在唱歌》,对照组通过讲解、口授、示范来掌握大猫小猫的节奏,儿童主动沟通行为很少或几乎没有,而通过边弹边唱改编的儿歌《大猫小猫在唱歌》,让儿童多次欣赏、模仿,渐渐熟悉歌曲,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唱出每一句的开头部分,留下空白让智障儿童说出和唱出后面部分,刺激主动发声,学习运用语言,从而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运用音乐游戏式的主题教学,能激发儿童兴趣,突破了单一的沟通行为方式,引导儿童主动表达,激发交流欲望,不断提升语言能力。3.4音乐游戏情境创设,培养了刑动性的素质和能力由于语言能力差,学龄前智障儿童不能有效地与别人交往,经常表现出胆小、依赖、冲动等特征,在团体里不能与同龄儿童融洽相处。在实验组中,教师把音乐游戏作为一种手段,使儿童和周围事物、人物之间建立起感情,使他们逐渐快速接受周围的事物,独立完成简单活动,学会处理简单关系,大方表现自我。比如,主题课程《幼儿园朋友多》设计的音乐游戏《找朋友》,通过情景创设,在音乐节奏中,他们开始时可能独自说唱或拍打节奏,或仅仅与教师共同玩耍;当他们逐渐熟悉周围的环境,教师通过音乐游戏引导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并握手、拥抱,学会与朋友相处的社会行为;逐渐引导其加入一个更大的群体,掌握正确地交往方式。再如,儿童在《可爱的小家禽》主题课中,通过设计《母鸡和小鸡》的音乐游戏,儿童扮演成小鸡和母鸡,在音乐节奏中找寻妈妈,他们或以“摇头、摆手”或以“牵手、拥抱”开展游戏,共同完成音乐游戏体验,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同伴、团体、社会的关系。运用音乐游戏式的主题教学,实验组儿童建立了强烈的交友需求愿望和求助的礼貌,增进了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学会了恰当的交友方式以及表达感情方式,而且能主动在团体中帮助他人,提高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团体关系融洽,情感得到升华。运用音乐游戏形式组织开展的主题课程教学,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学龄前智障儿童参与康复教学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使学龄前智障儿童的情绪行为、学习态度、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技能都得到明显改善,进而形成儿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并购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湖南旅游技师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4-2025年中国物流融资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厂房买卖定金协议书(含法律保障)
- 2025年度全国品牌形象重塑营销策划合同
- 2025年度土地租赁与转让合同范本
- 中国塔内填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临邑买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土地承包租赁与收益分配合同
- 2025年度合同管理专员岗位职责与职业规划合同
- 联合救治房颤患者的协议书
- 企业自查报告范文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 母婴护理的职业道德
- 《商务沟通-策略、方法与案例》课件 第二章 口头沟通
- 运灰安全管理制度模版(2篇)
- 2024年生态环境局公务员考试600题内部选题库(A卷)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的范文
- 《物权法》本科题集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件 学习情境6:电机控制系统检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