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_第1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_第2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_第3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_第4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奇的地球内部,

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科学家是靠什么探测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的?学习目标1.地球的内部圈层2.地球的外部圈层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各层的特点。(重点)明确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圈层间的相互关系。(重点)了解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课标要求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区域认知:依据地理要素,判断地球的圈层结构,

并能够知道每个圈层的突出特征。2.综合思维:依据地震波的不同类型,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结构特点。3.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描述地球各圈层和人类活动的关系。4.地理实践力:观察、识别、描述与地球圈层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教学目标自主学习1、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式是什么?2、此方式的分类及特点?完成下列表格自主阅读:地震波有横波(secondary地震波,简称S波)和纵波(primary地震波,简称P波)之分基础梳理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质灾害-----地震

知识拓展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地震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即使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一般来说,震级大于5级为破坏性地震地震构造示意图地震波横波(S)纵波(P)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地面感受——水平晃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地面感受——上下颠簸震源震源破坏较大基础梳理当地震发生时,你在教室有什么感受?

海上的人又感觉如何呢?AB上下颠簸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到实践中用】2021年9月16日凌晨4点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了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了解,此次地震被成功预警。给成都市提前49秒预警、重庆市提前31秒预警、泸州市6秒预警。【到实践中用】【到实践中用】思考:地震被成功预警的原理?【到实践中用】如何利用横波和纵波的性质勘探地下的油气资源?地震波的速度会随着其所经过的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经过一个界面时,若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也突然下降,则极有可能从岩石构造进入了石油矿藏。【到实践中用】思考:

合作探究深度\Km结合p22图,探究科学家是如何根据地震波

速度变化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深度\Km(1)地震的纵、横波在地面以下约

千米处传播速度明显变化。怎样变化?(2)地震的纵、横波到了地面以下的

千米处,传播速度又明显变化。怎样变化?332900(增快)纵波:

横波:

突然下降

完全消失

(3)为何约33千米和2900千米深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明显变化?(物质的性质不同)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在探究中悟】深度\Km探究:如何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划分地球内部圈层33km2900km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横波波速都明显增加。莫霍界面古登保界面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在探究中悟】探究呈现氧硅铝铁钙钠钾镁(1)地壳组成元素: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地幔地壳上层:硅铝层(较轻)下层:硅镁层(较重)60-70KM33KM6KM均厚17KM高厚低薄■地壳的厚度

规律——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基础梳理2.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和岩石圈的范围很容易混淆,差别如图所示:岩石圈——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地壳:地表至莫霍界面

(0-33km)岩石圈:地表至软流层(0-80km)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幔900KM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圈层。以900Km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物质状态:熔融固体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约离地面80千米处)(2)地

幔基础梳理2.地球内部圈层外核内核物质组成:可能是极高温高压下的铁和镍。物质状态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

内核:固态(3)地核基础梳理2.地球内部圈层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33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1、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2、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可能呈固态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核心归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0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物圈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D3.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A.地幔、地壳、地核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2.地震发生时,在鄱阳湖船上的人们感觉到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C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4.莫霍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6.岩石圈位于(

A.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C.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D.莫霍界面以下,软流层以上5.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

A.约6千米

B.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C.约33千米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ABB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7.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可能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8.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9.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上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D内外核之间10.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厚的是(),最薄的是()A青藏高原B死海C马里亚纳海沟D贝加尔湖DBCAC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1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B12.联系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是()

A.大气圈B生物圈C岩石圈D水圈B13.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叫做岩石圈。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成岩石圈。C.岩石圈的平均厚度为17km。D.岩石圈的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B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