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平衡教案6篇_第1页
相平衡教案6篇_第2页
相平衡教案6篇_第3页
相平衡教案6篇_第4页
相平衡教案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相平衡教案6篇

相平衡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说明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

同学设计试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

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索: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缘由。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力的平衡

1、试验:让同学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假如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由于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索: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争论:由于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假如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约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肯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对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假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当满意什么样的条件呢?

〔1〕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

〔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让同学依据给出的试验器材设计试验。

〔3〕提示:讨论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掌握其他条件不便,既“掌握变量法”。

〔4〕选择合理方案,让同学分组进行试验。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观测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b、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测现象。〔小车象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c、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d、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贯线上。

依据试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5〕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贯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例题:重力为6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a、确定讨论对象:木块

b、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支持力〔n〕

c、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静止平衡状态

d、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关系:二力平衡

e、依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n=g=6n方向:竖直向上

练习:

〔1〕看课本图122,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假设电线的拉力为2n,那么灯重力是多少n?

〔2〕看课本图124,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假设伞和人总重500n,那么他们说受的阻力是多少n?

〔3〕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假设向前的牵引力是1000n,那么阻力是多少n?方向如何?

此时汽车只受这两个力吗?是“二力平衡”吗?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

判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肯定处于静止状态。〔〕

总结: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那么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那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有两种状况:可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状况,也可依据受力状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拓展:“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一课三练:基础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一、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假如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约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贯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相平衡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按快慢节奏过平衡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敢于挑战,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3、熬炼平衡技能及快速反应技能。

4、能依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预备:

音乐、平衡木假设干。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t:今日我带来了一段很特别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2.幼儿自由走平衡木。

小结:刚才你们在平衡木上走圆场的时候手都伸平了,走得稳稳的,很棒。

3.幼儿示范各种方法走平衡木,老师抓典型讲解要领。

t:你们刚刚是行走过了平衡木,那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过平衡木呢?〔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跟着在原地练习。〕

t:现在请你们选一种方法来过平衡木。

4.幼儿练习。

t:你们刚刚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1〕没困难——你们真厉害,都能稳稳的过平衡木。

〔2〕有困难——那你选一种最稳、最安全的方法再来过一次平衡木。

t:这一次我有一个新的要求,请你们听好我的哨声有节奏的过平衡木。

5.听音乐,比较两段音乐旋律。

t:下面我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你们听一听哪里快、哪里慢?

6.幼儿分别依据快、慢的音乐选择走的方法进行练习。

〔1〕慢音乐——原地练习两个动作,要求根据音乐节奏;娴熟后再上平衡木练习。

t:请你用分合的方法,有节奏的来走一次平衡木。

t:你还可以用你喜爱的方法再走一次。

〔2〕快音乐——径直上平衡木练习。

t:这次音乐变快了,你能又快又稳又安全的走过平衡木吗?好,来试一试吧!

7.老师示范完整的表演。〔加高平衡木:两低一高〕

t:你们都能稳稳的走过平衡木,真厉害!我也很想来试一试,你们可要看认真啦!

t:你们刚刚发觉了什么?

t:平衡木加高了,我刚刚走了几个慢的?听到什么音乐后亮相?

t:你会做一个很帅气的亮相吗?〔老师喊口令,幼儿自由做出亮相的动作。〕

8.幼儿尝试跟音乐完整表演两遍。

9.幼儿坐在平衡木上进行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我依据本班幼儿年龄爱动这一特点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在预备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预备材料,制作青草、小路,还有路边的小花,我还选用了幼儿能够接受的高矮适中的平衡木,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相平衡教案篇3

目标

练习在平衡木上行走,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通过活动使幼儿的胆识得到熬炼。

体验游戏中相互合作的欢乐及获得胜利的满意。

进展幼儿的动手技能和制造力。

预备

体操运动员进行平衡木竞赛的录像。

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欣赏我国体操运动员进行平衡木竞赛的录像。

2、请幼儿扮演体操运动员,走过平衡木。老师在一旁观测,哪些幼儿已完全自如地进行活动,哪些幼儿虽能独立活动但动作还很笨拙,哪些幼儿还不能独立地进行活动,在此基础上,予以幼儿不同的指导和援助,重点指导那些没有志气登高的幼儿。

活动延伸

随着活动的开展,渐渐增加难度,鼓舞幼儿听音乐,自由选择动作(如侧平举、叉腰、上举等)。

相平衡教案篇4

二力平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约的问题。

技能目标:

1.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

仔细观测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测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育同学的分析归纳技能。

通过观测试验引导同学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意的条件。

3.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技能。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说明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留意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技能。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试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培育同学树立用试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试验实事求是的科学立场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肯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约的受外力平衡的状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贯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同学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详细事例,让同学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育同学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最末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同学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讨论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试验讨论问题,再对试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试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肯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肯定律中“不受外力”的非常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同学探究自然规律的爱好,培育同学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试验是使同学掌控知识的关键.为了更简单从试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纳如图9-3-1所示的试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技能.

4.最末的小结应由同学对牛顿第肯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中学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同学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试验与思索的观测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表达了从简约到繁复的讨论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们每天都要见到的讲桌、课桌、在平直马路上行驶的列车为例,首先让同学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其分析受力状况,从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点,让同学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进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这样从同学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同学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到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了物理与同学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着重培育了同学的观测技能和分析、归纳技能。

我觉得这节课的胜利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应同学理解和体验,提高同学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当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予以确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同学,多给他们制造表现机会,曾强同学学习爱好和信心,让每个同学的技能和素养都得到提高。

相平衡教案篇5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控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约的问题.

3.通过试验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分析综合技能、判断技能.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肯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由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新课教学

[板书1]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假如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状况最简约,我们先来讨论这种状况.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肯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肯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对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意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试验来讨论.

[板书2]

2.二力平衡的条件

[试验1]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如图1所示〕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假设干钩码如图2所示.

讨论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观测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相互平衡呢?

[试验2]如图3所示,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相互平衡的.假如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试验3]装置与图3相同,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相互平衡需要满意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贯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试验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试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同学进行试验,老师巡察、指导,用投影仪打出试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需要满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贯线上.

[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贯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大量试验说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需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贯线上.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老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依据同一贯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应会依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依据物体受力状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如图4〕,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定〕讨论对象:电灯.

〔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

〔判〕运动状态:静止.

〔找〕两个力的关系:相互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贯线上.〕

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

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

(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

(3)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重力、阻力〕

(4)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阻力〕

例2.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讨论对象:汽车.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

两个力的关系:f>f,两个力不相互平衡,f合=f-f.

运动状态:不能处于平衡状态.

结论:汽车在f合作用下将做加速运动.

当f=f,f<f时汽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请同学们分析.

例3.如图5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向上拉示数为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答:支持力是2牛.

3.布置作业

(1)思索题:课本第108页“想想议议”.

(2)书面作业:课本第108页练习1-4.

(3)做做看:课本第112页巧找重心.

〔四〕教法说明

1.讲解并描述物理规律的课,一般分四步进行:(1)观测现象提出问题;(2)通过试验讨论问题;(3)分析、概括得出规律;(4)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表达物理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使同学懂得根据讨论、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来认识、处理问题会更有效.

2.教法上采纳边提问,边试验,边争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同学参加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同学领悟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测、分析的训练,培育同学的观测、试验技能,分析、概括技能.

3.对传统的二力平衡试验装置进行改进,使演示的现象更直观、鲜亮,便于从试验现象导出结论.为使更多的同学能看清现象,可在试验装置后放一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物理第一册.

相平衡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在高低不一的平衡木上做各种动作,进展幼儿的平衡技能。

2.具有初步的大胆进行身体活动的技能。

二、重点和难点

从平地上的平衡走改变到肯定高度和宽度上的平衡木走及进行各种动作的平衡练习,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