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上思县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甘蔗产量的措施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1.gif)
![影响上思县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甘蔗产量的措施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2.gif)
![影响上思县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甘蔗产量的措施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3.gif)
![影响上思县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甘蔗产量的措施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4.gif)
![影响上思县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甘蔗产量的措施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643c2df7a51e6357f62abfca947d1ab4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上思县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甘蔗产量的措施
上思县是广西南部优势甘蔗区的一个大县。甘蔗年产量为400万公里,不仅是一个县,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收入渠道。然而,目前上思县可用于种植甘蔗的土地已接近极限,因此将来甘蔗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单产,如何提高甘蔗单产已成为当前上思县甘蔗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1甘蔗生产单位产量近年来,上思县甘蔗种植面积和糖料蔗总产不断增加,2007/2008年榨季种植面积3.46万ha,糖蔗总产323.2万t,2008/2009年榨季种植面积达4.00万ha。甘蔗单产从1994/1995年榨季的45.6t/ha增加到2007/2008年榨季的93.5t/ha(农业产量),位居全区第1,特别是农垦昌菱糖厂农场蔗区2007/2008年榨季平均产量低。可见上思县甘蔗中低产田面积大,甘蔗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影响上思县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2.1气候因素2.1.1研究对象据防城港市气象局1963~2008年的气象资料显示(以下气象数据均来自防城港市气象局),上思县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48h;1~4月光照相对较少,日平均日照时数为3.4h;5~12月每月平均日照时数都在140h以上,平均日照时数6.0h,其中7、8、9三个月日照时数最长,日平均达到6.6h。评价:上思县的光照条件除甘蔗苗期偏少不利甘蔗分蘖外,十分有利于甘蔗生长,特别是7、8、9月长日照时数更有利于甘蔗在伸长期快速生长,能获得较高的产量。2.1.2冬季低温种类及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上思县1月平均温度为12.9℃,其余各月平均气温均在14℃以上;从4月份起,日平均气温≥20℃,5~9月日平均气温≥25℃;10~12月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平均温度低于10℃以下的天数年平均为19.2d,主要分布在1、2月份,占全年的83.7%,全年≥10℃的积温达到7500~8000℃。年平均出现霜冻次数为4.6次,主要集中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2月下旬。1963~2008年的45年间出现低于2℃以下的低温天气共有21年,发生概率为46.7%,其中有6年连续4d以上低于2℃;低于0℃为7年,发生概率为15.6%,其中有2年连续2d、有1年连续3d低于0℃;低于-1℃为4年,发生概率为8.9%;低于-2℃为1年,发生概率为2.2%。评价:除12、1和2月温度偏低,不利于露地甘蔗新生幼苗生长外,其他各个月气温均适合甘蔗生长所必需的温度条件,尤其是4~11月温度符合高产栽培必需条件,而10~12月较大的昼夜温差更是有利于甘蔗蔗糖分积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另一方面,上思县冬季低温的灾害性天气相对较少,虽然霜冻天气造成甘蔗轻度寒害概率较高但损失小;中等寒害概率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重寒害概率更低,低于10%,严重寒害属偶然发生。近年来,气温升高,寒害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所以霜冻对上思县甘蔗高产栽培影响不大。2.1.3月降雨分析统计资料显示,上思县年平均降雨量为1235.6mm,雨量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0%。从10月起降雨量逐渐下降,11月降雨量为40.0mm左右,12月为全年降雨量最少的月份,只有15.0mm左右。11~12月两个月总降雨量在50.0mm以下的有28年,发生概率为62.2%,其中30.0mm以下的有17年,发生概率为37.8%;1~3月总降雨量在100.0mm以下的有34年,发生概率为75.6%,其中50.0mm以下的有12年,发生概率为26.7%;11月至次年3月平均降雨量仅29.4mm,降雨量只是丰水期的10%左右。评价:全年总降雨量能满足甘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但各月降雨量不符合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需要,5~9月降雨量偏多,造成土肥流失严重,冬春干旱较严重,不利于甘蔗后期生长和糖分积累,也不利于冬植和春植甘蔗幼苗露地栽培生长。2.2上思县甘蔗生产立地条件2007/2008年榨季,甘蔗栽培地赤红壤占64%,紫色土占16%,黄壤占2%,淹育性水稻土占10%,潴育性水稻土占8%。山坡地甘蔗土壤除少数沙质土外,绝大部分土壤酸性较大,土层比较深厚,粘粒较多,保水保肥力较好;只有10%左右的土壤为河流冲积母质沙土、沙壤土、石砾土,主要分布在明江河两岸,土层浅薄,漏水漏肥,不耐旱,但灌溉条件较好。经多年的试验得知,上思县甘蔗高产地地力产量93.0t/ha,中产地地力产量63.0t/ha,低产地地力产量37.5t/ha。评价:土壤偏酸,但不是制约甘蔗单产提升的主要因素,约90%甘蔗地的土壤符合甘蔗高产栽培的必备条件,只有约10%的高坡山地、沙质土或石砾土因土层浅薄、沙多泥少、漏水漏肥而不符合甘蔗高产栽培的要求。2.3明河的农业生产上思县旱地甘蔗占甘蔗种植面积的80%,水田甘蔗占20%。可灌溉面积1.07万ha,占植蔗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明江河两岸,其中旱地占10%,水田占20%。评价:可灌溉甘蔗地面积少,大面积甘蔗靠降雨或增加灌溉设施来满足甘蔗各个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2.4栽培技术2.4.1春植蔗种蔗化程度较低,且年生期生长缓慢,影响宿根蔗生长发育上思县常年宿根蔗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0%~70%,新植蔗面积占总面积的30%~40%,新植蔗中秋冬植蔗占20%~30%,春植蔗占70%~80%。榨季从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长达4个半月。由于人均植蔗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低,造成劳动力短缺,导致春植蔗种蔗时间较长,一般4月底才能结束;40%宿根蔗破土松蔸迟,往往要到5月才完成松蔸,部分迟至6月才完成松蔸,影响宿根蔗芽萌发和分蘖。评价:人均植蔗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低,春植蔗种植较晚,宿根蔗破垄松蔸迟,导致甘蔗生长周期缩短,拔节推迟,伸长盛期错过了光、温、水最佳时期,后期低温干旱,影响甘蔗产量。2.4.2品种结构不合理90%以上为高产高糖优良品种,主要有:新台糖系列的22号、16号、25号、26号、27号、台优等,粤糖系列的95/168、00/236等。主栽品种为新台糖系列,只有少量面积的粤糖系列,而在新台糖系列中,又以新台糖22号占绝对优势,近几年来,新台糖22号占总面积的90%以上,2007/2008、2008/2009年榨季更是占总面积的95%以上。新台糖22号自1997年大面积引入推广种植以来,已经成功引种11年,近两年已表现出明显的退化现象。评价:甘蔗种植良种化程度高,但主栽品种退化,品种搭配不合理,品种单一,早熟种少。2.4.3烧蔗叶的土壤15%左右的高产蔗区连续多年坚持蔗叶还田且施肥水平较高;85%左右的蔗区施肥水平较低,焚烧蔗叶,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透气性差,保水能力差。大部分蔗地施肥不平衡,偏施氮肥,少施钾肥造成甘蔗生长中后期严重缺钾,以施过磷酸钙为主,前期速效磷含量高,生长快,中后期速效磷被铁铝离子固定较多造成缺磷、缺硅,生长缓慢。评价:施肥不平衡,施肥时期不合理。3生产管理不平衡、出现的原因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影响上思县甘蔗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为冬春干旱严重、旱地植蔗面积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施肥不平衡、生产管理不及时等。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上思县甘蔗单产主要通过解决冬春干旱及提高机械化程度、合理品种搭配、平衡施肥等管理和技术措施,解决水肥和人工等主要限制因素,做到早种早管,促进甘蔗早生快发,使甘蔗生长盛期与自然条件所提供的光、温、水盛期相吻合,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因素。3.1多管齐下解决冬季干旱问题3.1.1蔗家园规划重建一是确立甘蔗主导产业地位,彻底放弃林浆纸速生桉产业,按照生态甘蔗家园规划重建上思县生态平衡,确保未开垦山地全部覆盖水源林,建设“绿色水库”;二是在已经开垦种植甘蔗的山地推广种植生物篱保持水土技术;三是主攻提高甘蔗单产,严格限制继续开垦山地种植甘蔗。3.1.2存水资源整合,以提高水的水、电一是建立农业气象站,建立干旱监测、预警系统,了解旱情动态,合理调配水资源;二是蓄洪补枯,继续兴建水库工程;三是开发利用丰富水资源,建设提水引水工程;四是在平原蔗区开挖水塘和建立地头水柜;五是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施肥技术。3.2推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3.2.1中迟熟种以糖厂为单位合理搭配早、中迟熟甘蔗品种,一般早熟品种应占20%,中迟熟品种占80%。早熟品种重点推广粤糖00/236,中迟熟种仍以新台糖22号为当家品种,但要进行优良单株选育,提纯复壮。同一熟期品种要安排在同一乡镇同片种植。早熟种由于产量偏低应提高10%~15%的收购价。3.2.2春植蔗适宜种植期冬植蔗适宜种植期为12月至翌年1月,春植蔗适宜种植期为2~3月,最迟不能超过4月中旬,冬植蔗面积应占70%~80%,春植蔗面积应占20%~30%。3.2.3推动甘蔗早生快发积极推广先进甘蔗机械化技术,用足用活农机补贴政策,大力推广机械化砍运蔗、犁耙开沟、深耕、破垄松蔸、培土施肥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用工,实现早种、早破垄松蔸、早施肥、早管理,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尽力调节甘蔗生长盛期与上思县自然条件所提供的光、温、水高峰期相吻合,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候资源。3.2.4保肥、透气性深耕深松能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甘蔗生长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甘蔗根系的发育和吸收较多的养分和水分,提高抗旱、抗倒伏能力,是甘蔗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深耕深松要达到40~50cm,种植沟深35cm,沟底宽20cm。3.2.5蔗叶还田覆盖改造成年据谢金兰的研究,蔗叶还田覆盖有利于蔗田保水,有利于甘蔗进行光合作用,延长甘蔗的伸长期;提高土壤N、P、K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矿物养分,改良土壤酸碱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容重降低,通透性提高,有利于甘蔗生长。所以蔗叶还田覆盖是解决冬春植蔗干旱的有效途径,也是改良土壤的最有效方法,能有效提高甘蔗单产。据2006年在昌菱农场试验,蔗叶还田覆盖比没有蔗叶还田覆盖的甘蔗单产提高10.1%。目前上思县只有20%左右的蔗地采用蔗叶还田技术,因此,蔗叶还田技术推广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3.2.6钾和中微量元素酒精发酵液喷淋加地膜覆盖能减少水分直接蒸发,能增加土壤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能建成地膜覆盖下的保水、保温、增肥、杀虫生态小系统,有利于甘蔗萌芽生长。据2006年在昌菱农场试验,酒精发酵液喷淋加地膜覆盖蔗茎产量提高12.8%,增产效果明显。3.2.7料施用量及施肥方法与时间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延长甘蔗伸长生长盛期、增加蔗茎长度、提高甘蔗单产的有效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供用电合同范本(电力工程设计)
- 2024-2025年中国双摄像头手机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度智慧农业科技合作型合同型联营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桐木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桑蚕养殖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入团申请书600初三
- 2025年度食品级玻璃罐体定制加工与检测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手机输入法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工业用大口径热水水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星光漆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解决方案
- 2022年全球及中国肥胖人口数量及肥胖带来的危害分析:预计2025年中国超重及肥胖人数将突破2.65亿人图
- 2022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无菌技术操作-PPT课件
- 公司办公室5S管理规定(实用含图片)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 JTT888-2020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_(高清-最新)
- 某天然气公司场站设备管理制度
- 临时码头施工方案
-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
- 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