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广场给排水设计_第1页
校园广场给排水设计_第2页
校园广场给排水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广场给排水设计

2002年9月,南华大学校园广场占地面积3.2.14万平方米,包括各种图案的绿地、游泳池、干池喷泉等。其设计标准较高,地势相对较低、较平坦,如按规范要求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1喷雾的补充水和喷射系统喷泉水质要求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的感官性状指标,水源选用自来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第2.10.2条要求,循环系统的补充水量采用循环流量的5%~10%,本设计的循环流量为1520m3/h,则补充水量为76~152m3/h。根据该地区喷泉雾化指标较低、挥发量较少的特点,设计时将补充水量适当取小一些,设计为50m3/h,几个月的运行表明,50m3/h的补充水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喷泉设计水流以丰满粗壮向上喷射为主,以不同形式、数量众多的其他喷头从不同角度向中间喷射为辅。根据喷头的布置情况,由喷头的工作参数(如喷射高度、流量等)经水力计算确定供水管道的管径、水泵的扬程和流量。旱池周围设万向直流喷头104个,可任意调整角度向中央喷射,中央设雪松喷头13个,从里至外分为10、8、6m三个高度向上喷射。在水池中心线上设雪松喷头24个,三层可调花喷头7个,玉缨银菇喷头2个,以不同高度向上喷射。为了使各种类型不同高度的喷头能独立喷射,提供不同形式的喷射效果,共设计4种类型的潜水泵16台。2喷灌设计喷灌强度的确定喷灌水源也采用自来水,要确定喷灌用水量则必须先确定允许喷灌强度,其值与土壤质地、灌水定额和水滴直径等因素有关。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并结合其他参考值,确定设计喷灌强度为8mm/h。广场绿地面积为9160m2,则喷灌用水量为73.28m3/h。领域内的供热方式,主要包括埋地式拉伸支在对广场中央的两条绿化带选择和布置喷头时,以不影响绿地的美景并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中规定的喷灌均匀系数≥75%和雾化指标为20~30kPa/mm的要求为原则,选用美国进口的埋地式伸缩喷头供水。两边的花草树木采用普通水龙头以人工浇灌方式供水,同时,普通水龙头还可提供广场的冲洗用水。由于喷泉用水与绿地喷灌用水一般不同时使用,故在计算广场总用水量时,各项用水量不累加,取较大值(即绿地喷灌用水量为73.28m3/h)为广场设计总用水量,又因绿地喷灌用水分地段进行,总进水管管径仍然按喷泉用水量(50m3/h)确定为DN100。3广场雨水排水管道设计南华广场位于衡阳市常胜西路的西端,市政排水管在此是起点,排水管道(DN1000)的管底埋设深度仅2.1m,由于暴雨时雨水排放按满流考虑,实际水面埋深仅为1.1m。广场最西端距排放口直线距离为368m,再加上管道转弯的长度总计约为455m,如果按平均坡度i=0.4%计算,管道的坡度降为1.82m。由于地面标高只有0.5m的坡降,即使按排水管道起端埋深为零计算,广场雨水排水管道末端的埋深也有1.32m,低于市政排水管道1.1m的埋深。特别是绿地排水,部分采用了暗埋盲管的排水方式,其管顶的覆土厚度应不小于0.5m,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显然无法排放雨水,为了解决此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地面集水时间取较高值地面集水时间是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第1个雨水口的时间,《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地面集水时间一般取5~15min,由于广场在暴雨期间人流稀少,取12min;起点雨水口上游地面流行距离取为100m,这样可充分利用起端地面径流排水,从而缩短排水管长度,减小管道埋深。满流时管道内流速由于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不会很长,故一般情况下雨水管道的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考虑,即h/d=1,且为了避免雨水所挟带的泥沙等无机物质在管渠内沉淀下来而堵塞管道,满流时管道内流速应不小于0.75m/s。而广场与城市相比面积较小,且泥沙等无机物质也较少,因此管道设计流速可取0.7m/s左右,设计充满度按非满流考虑,取h/d=0.7左右,以增大设计管径,这样可减小埋设坡度,从而减小管道埋深。dn60的排水管南华广场的绿化面积为9160m2,南北最大宽度仅为125m,按一般设计要求,可以只设计两条DN600的排水管,但为了解决雨水排放坡度不够的原因,在北侧增设一条DN600的排水管以将广场最远处雨水单独排放。多设一条排水管,虽然增加了基建投资,但与广场总造价相比其相对增加值非常小,不会造成多大影响。采取了以上措施后,管道的坡度降为0.96m,排水管道起端埋深可为0.66m,符合有关要求。4排水系统的安装对南北两边的绿地排除雨水的方式采用自然放坡排放,依据《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坡度为3%~5%。对广场中央两条绿化带,为了满足广场整体美观的要求,没有设计雨水排放坡度,而是采用地下设盲管排放雨水,具体参照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地下集水管的设计间距为5~10m,同时参照张永才在《足球场草坪的养护与管理》中提出的盲管垂直设计间距为7m、陈昌旺在《体育场给水排水设计探讨》中提出的设计间距为10m左右,再考虑到绿地对排水的要求相对于足球场较低,在最大降雨时不要求将水迅速排出,由此设计绿地排水盲管间距为12m,同时须满足:①种植地表向盲管方向的排水坡度>0.5%;②栽植土层厚度>30cm,密度为1.17~1.45g/cm3,总孔隙度>45%,非毛细管孔隙度>10%;③排水管采用DN100的厚壁PVC穿孔滤管。渗水层按滤料粒径级配大小分层铺设,如图1所示。经过几场暴雨的检验,按上述要求铺设的盲管排水效果较好,未出现长时间积水现象。5广场坡度不能满足排水要求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