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ahp的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还缺乏明确、统一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概念,但对工业集群竞争力的解释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因子理论。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代表,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4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即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和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同时还包括机会与政府两个辅助因素。要素观认为,关键要素的质量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决定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二是结构说。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结构观点认为,集群内企业间存在采购、生产、技术、市场等关联,同时存在基于声誉、友谊、互赖和利他行为的竞合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是一种拥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学习属性的网络组织,功能差异化程度、网络密度、网络凝聚力、网络集中度、网络基础设施质量等构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而纵向结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集群内3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体,包括企业层面、集群组织层面和国家层面。三是能力说。张辉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两种能力,即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李君华等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直接表现为由竞争性治理机制所推动的集群持续创新能力。Pekka(2004)强调从集群提高生产率和创新绩效、发挥正的专业化效应、推动正的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增强企业间协同作用、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等5个方面的能力来理解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观”强调产业集群的功能导向,即强化集群与环境的关系能力,引导内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励参与市场竞争,优化集群的整体绩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领域看,主要涉及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有关具体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仅见张雪梅运用钻石模型对福建省生态农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剖析,而对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本文尝试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适合于生态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提升和打造生态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具有人的思维分析、判断和综合的特征,能把复杂的问题决策化。其基本思路是把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然后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诸要素的综合评价值,并据此进行决策,是一种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1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1指标体系的定义原则1.1.1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评价标准的确定生态农业竞争力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及其组合效果的影响,对其评价必须采用系统设计、系统评价的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完整性,所选指标要反映其建设过程和效果,要涵盖生态、经济、社会各项指标。1.1.2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应尽量减少运用中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过程及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但是完全遵循客观性,会造成很多指标无法达到评价的目的。生态农业竞争力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指标的设立必须考虑评价所需各种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收集难度,并且指标体系的大小要适宜。因为指标体系层次过多、条目过细,则会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纠缠不清;指标体系层次过少、条目过粗,则不能完整地体现产业集群的综合水平,所以评价指标应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1.1.3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立由于生态农业竞争力的许多影响因素属于定性指标,无法用定量指标描述,而这些因素又是必须考虑的,故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来建立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1.1.4评价目的和评价指标一方面该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完整地、多角度地反映生态农业的综合水平以及发展状况,并且评价目的和评价指标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另一方面该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发展性,可以根据具体产业的特征及产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做到灵活运用。1.2准则层的构成在遵循“要素—结构—绩效”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依据层次分析法,本文把研究对象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分准则层3个层次。其中目标层为生态农业竞争力(A);准则层包括主体层(B1)、要素层(B2)、组织层(B3)、产品层(B4)和效益层(B5);分准则层则具体反映准则层的多项指标,根据生态农业形成及其维持所需的条件与要求,共确定22个2级指标(C层)和66个3级指标(D层)(表1)。由表1可知,生态农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建设的参与主体、生态农业发展所需的要素、生态农业发展所需的网络组织、生态农业产品和生态农业的效益实现程度5个相互关联与影响的层面。1.2.1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与问题的关系主要解决“谁来发展”的问题,同其他一切社会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首先亟需解决的就是发展主体的确立问题,这是生态农业发展最为基础的环节。这里主要设计了农户、农业龙头企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厂商或组织、消费者和政府5个2级评价指标,认为生态农业竞争力的形成需要五大代表性主体间的密切协调和有机组合,同时针对每一个参与主体又分别设计了其下属的若干3级指标。1.2.2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与要素主要解决“是否能够”的问题,认为生态农业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主体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固然重要,但如果缺少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必备要素,生态农业发展也必定是寸步难行、纸上谈兵。生态农业的基本要素应包括资源、资金、技术、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1.2.3生态农业的组织与技术主要是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换言之,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已经齐备,要素也具备,如何来实现其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这就必然涉及生态农业的组织问题。本研究认为对生态农业组织的评价应包括以下4个主要指标,即组织的网络结构、组织成员间的协作程度、组织的引导和组织的制度环境。1.2.4产品是有形的,其产品则是有形主要解决生态农业价值的实现载体问题,生态农业竞争力的形成不是凭空或主观臆造的,最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产品来实现,当然这种产品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为此,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特征,共设计了生态农业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产品价格和产品信誉(品牌)5个主要评价指标。1.2.5生态农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主要解决生态农业竞争力的外在显现问题,认为生态农业的效益决非是追求片面或单一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而应是三者的协调统一和有机整合。2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设计权重的选取是层次分析法具体应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研究对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是借助Dephi法(专家咨询法)进行,其中问卷主要根据表1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来设计。被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山东省17地市的农业系统负责人、山东省农业厅生态农业专家和相关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共计25人,共发放问卷25份,问卷回收率100%,事后经初步整理分析,剔除无效问卷5份,剩余有效问卷20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项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涵盖指标体系中的1级和2级指标,没有包含3级指标,其原因是:(1)生态农业竞争力的提出尚属新生事物,对其更深层细化的3级指标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考证和优化;(2)对3级指标的设计中既包含定性指标又包含可定量指标,且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不同区域由于生态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故应重点考察的指标也有所区别,因此需结合不同区域实际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3)从生态农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对1级和2级指标的研究已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从整体上看,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2.11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的权重根据被调查者对准则层(1级指标)的打分情况,求其平均值构造判断矩阵。现以其中一位被调查者的打分情况为例,求解其评价指标权重。矩阵A的数据用DPS软件处理后可得A的最大特征根λmax=5.1588,根据一致性检验公式CR=CI/RICI=(λmax-n)/(n-1)和Satty给出的随机一致性指标数值,可计算出CR=0.0354<0.1,表明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A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为(1.4310,0.4670,1,0.5610,2.6673),归一化为(0.2336,0.0762,0.1632,0.0916,0.4354),此即代表该被调查者对1级指标主体层、要素层、组织层、产品层和效益层在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向量分别为0.2336、0.0762、0.1632、0.0916、0.4354(表2)。同样,依照上述步骤,可得到其他19位被调查对象相应的权重向量。将上述所求得的20位被调查者的权重向量综合平均可求得1级指标最终的权重向量为W=(0.2371,0.1863,0.1589,0.1869,0.2308),即20位被调查者认为生态农业参与主体、要素、组织、产品、效益在生态农业竞争力中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2371、0.1863、0.1589、0.1869和0.2308。2.22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创体、w要素、组织、环境和效益分析同样道理,仿照上述方法,可以对应求出20位被调查者对生态农业参与主体、要素、组织、产品和效益5个准则层2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分别为W主体=(0.1590,0.2979,0.1327,0.1729,0.2374)、W要素=(0.2232,0.1919,0.2249,0.2215,0.1425)、W组织=(0.1675,0.2726,0.2338,0.3259)、W产品=(0.1490,0.2871,0.1478,0.1676,0.2484)和W效益=(0.2292,0.4865,0.2843)。2.3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层次分析法模型分析的基本步骤,利用上面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把2级指标与1级评价指标对目标层的权向量加权就可以得到其对目标层的权重向量,具体结果见表3。3生态农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权重首先,从本研究所构造的生态农业竞争力1级指标(准则层)看,20位被调查者认为对生态农业竞争力(目标层)影响最大的是主体层(0.2371),然后依次是效益层(0.2308)、产品层(0.1869)、要素层(0.1863)和组织层(0.1589)。笔者认为,这样一种调查结果能较好地符合事物发展的原貌,即生态农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拥有和形成一支从事生态农业经营的主体队伍,换言之,它们是生态农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离开了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生态农业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反过来讲,为什么要强调发展生态农业,是因为与其他一般性农业产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效益,而这种效益的取得是借助于生态农业产品这种载体来实现的,当然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需要在满足一定的要素和组织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其次,从每个1级指标(准则层)所反映的2级指标(指标层)的统计结果看:(1)主体层。20位被调查者认为对生态农业参与主体的构成权重而言,农业龙头企业和政府的地位与作用最为重要,其权重分别为0.2979和0.2374,其次是消费者(0.1729)、农户(0.1590)以及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厂商或组织(0.1327)。其中有11位被调查者认为农业龙头企业的权重在0.3以上,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5%,有8位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的权重在0.3以上,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0%。(2)要素层。20位被调查者认为技术和资源对生态农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其权重分别为0.2249和0.2232,其次依次为人力资本(0.2215)、资金(0.1919)和基础设施(0.1425)。(3)组织层。20位被调查者的权重排序分别为制度环境(0.3259)、协作程度(0.2726)、组织引导(0.2338)、网络结构(0.1675)。(4)产品层。生态农业产品的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产品信誉(品牌)两个方面,其权重分别为(0.2871)和(0.2484),其次依次为产品价格(0.1676)、产品差异化(0.1490)、产品成本(0.1478)。(5)效益层。20位被调查者认为经济效益在生态农业效益层中所占权重最大(0.4865),其次是社会效益(0.2843)、生态效益(0.2292)。其中有14位被调查者认为经济效益在生态农业效益层中的权重在0.4以上,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0%。此外,遵循归一化后各指标权重的排序结果,可以根据所有2级指标对目标层(生态农业竞争力)的影响权重,把全部2级指标划分为重要指标(≥0.05)、次要指标(0.03~0.05)和一般指标(≤0.03)3类。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因子中,效益层是被调查者最为关注的准则层(1级指标),而在这其中,经济效益又是整个效益层中最为重要的指标(2级指标)。由此可以推断,尽管我国生态农业在发展目标定位上一再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性与同时性,但实事上,要做到三者的同步进行较为困难,生态农业所体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基础之上,如果离开经济效益片面追求所谓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很难行得通。在所有权重因子中,经济效益(C21)、农业龙头企业(C2)、社会效益(C22)、政府(C5)、质量(C16)、生态效益(C20)和制度环境(C14)被认为是重要指标,农户(C1)、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厂商或组织(C3)、消费者(C4)、资源(C6)、资金(C7)、技术(C8)、人力资本(C9)、协作程度(C12)、集群引导(C13)、价格(C18)、信誉(品牌)(C19)被认为是次要指标,而其他如基础设施(C10)、网络结构(C11)、产品差异化(C15)和成本(C17)被认为是一般性指标。4提高生态农业竞争力的一些建议4.1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具有不同的自然特性、产业特性。生态农业发展应结合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要素比较优势,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严格按照地域分异规律的要求进行,避免盲目性。具体包括生态农业建设总体布局、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综合效益分析、市场前景预测、组织管理形式、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化模式、区域协调以及生态农业制度创新等内容,这是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4.2生态农业发展宣传力度不够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户的参与,需要领导决策者的重视和参与,需要全民的参与。当前亟需解决的是生态经营与消费意识及能力的提升与培养问题,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否则发展生态农业也只能是一种口号或空谈。从总体上讲,农户和企业的生态经营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地方领导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及与经济发展内在联系的紧迫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舆论宣传缺乏力度,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缺乏应有氛围和环境。因此,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示范与推广,是生态农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当前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4.3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生态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离开了市场,生态农业就没有生命力,这是我国近30年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与历史教训。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以发挥其在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方面的作用与影响力。要把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生态农业集群的重中之重,加大行政推动与政府扶持力度,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重点农业企业。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寻求“公司+农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班合作协议书(5篇)
- 厨房的消防应急预案(5篇)
-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研究-洞察分析
- 新闻纸强度提升策略-洞察分析
- 元数据标准与互操作性-洞察分析
- 疫情后物流新趋势-洞察分析
- 微生物组与个性化医疗-洞察分析
- 同庆建筑风格的文化内涵解读-洞察分析
- 用户旅程优化路径-洞察分析
- 向妈妈承认错误检讨书(15篇)
- 《销售人员回款培训》课件
- GB/T 45008-2024稀土热障涂层材料锆酸钆镱粉末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物理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沈阳理工大学
- 应用数理统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农业大学
-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国企)2025年
- 肺癌的介入治疗护理
- 购物广场项目成本与支出分析
- 《NPI流程简介》课件
-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附答案
- 学生资助工作监督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