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温里药_第1页
中医药学概论-温里药_第2页
中医药学概论-温里药_第3页
中医药学概论-温里药_第4页
中医药学概论-温里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节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丁香、小茴香、胡椒、细辛温里药1.定义:凡以温散里寒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温里药。2.特点:味辛,性温热。入脾胃,温中散寒止痛;入肺,温肺化饮;入肾,温肾助阳;入心,温阳通脉、回阳救逆;入肝,暖肝散寒止痛。3.注意事项:温里药多辛热燥烈,实热证、阴虚炎旺、津血不足者禁用;孕妇慎用。附子附子-原态附子-饮片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应用】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1.回阳救逆用于亡阳证。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附子2.补火助阳用于阳虚证。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可应用。3.散寒止痛用于寒痹证。本品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

附子【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干姜干姜植物干姜药材干姜饮片干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效应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1.温中散寒用于腹痛,呕吐,泄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干姜2.回阳通脉用于亡阳证。有温阳守中,回阳通脉的功效。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3.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喘咳。本品辛热,入肺经,善能温肺散寒化饮。干姜【用法用量】煎服,3~9g。【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