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11古诗二首课题古诗二首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会认“首、踪”等9个生字,会写“首、无”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3.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词语、古诗大意。4.多元识字。5.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首、踪”等9个生字,会写“首、无”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识字解题,谈话导入。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教学“首”。知道这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划出来,读一读。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识字入题,从而引入古诗。】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课件出示2)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相正音。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课件出示5)(1)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课件出示7)诗画对应,教学“踪迹”。(课件出示8)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等3幅图片说说这都是谁留下的踪迹。练习说话: 是 留下的踪迹。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通过对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四、诵读积累。通过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里了,你能背吗?(课件出示9)小娃撑,偷采回。不解藏,浮萍开。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谁还能背?撑,采 。藏 , 开。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课件出示10)配乐背诵古诗。五、写字。(课件出示11)出示田字格中的“首”和“采”,观察它们所在的位置。教师范写,强调书写难点。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注意三个点笔画的方向。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设计意图: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设计意图:写字难点的讲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重点字的指导,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书写,规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板书内容小娃偷采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不解一道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踪(zōnɡzhōnɡ)萍(pínpínɡ)泉(quánqán)露(loùlù)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参考答案:1.踪(zōnɡ)萍(pínɡ)泉(quán)露(lù)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3.C、D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词语、古诗大意。2.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大家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板书:《小池》)
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这首诗是谁写的?(杨万里。)(板书:杨万里)(课件出示13)老师简介: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数是描写自然景物的。2.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3.集体认读生字:(课件出示14)无树爱尖角(板书:无树爱尖角)学生边读,老师边将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4.交流记忆方法。5.集体反馈。(1)熟字带生字:对—树用—角友—爱(2)编儿歌记忆:二儿——无上头小下头大——尖6.再读古诗,看谁把字音读得准。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1.(课件出示15:《小池》)听老师范读,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甲:夏天的景色,因为荷花在夏天开放。学生乙:夏天的景色,因为夏天的蜻蜓最多见。(板书:夏天蜻蜓)2.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些景物,你还从诗中看出有什么景物呢?学生甲:有泉水。学生乙:还有树。3.那还有没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泉眼、晴柔。)老师简单讲解: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口,晴柔就是晴天的美好。4.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找到小伙伴,再读读古诗。(课件出示16:《小池》)【设计意图:简介作者,识记生字,扫清阅读障碍。】【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元识字,自主识字,体现教材的特点。】【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的理解感悟,自主学习诗句的词句。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齐声诵读,更能读准节奏,总结全文,积累语言。】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四、诵读古诗,课后延伸1.齐背古诗《池上》《小池》。2.请每个学生收集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板书内容泉眼惜 小池树阴爱生动有趣生机勃勃 小荷露蜻蜓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shǒuxiānàixījiānjiānjiǎocǎiyònɡdàshù()()()()()二、区别字组词。踪()原()何()青()粽()泉()荷()蜻()三、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小池泉眼,爱晴柔。小荷才露,立上头。
【答案】一、首先爱惜尖尖角采用大树二、区别字组词。踪(跟踪)原(原来)何(如何)青(青草)粽(粽子)泉(泉水)荷(荷花)蜻(蜻蜓)三、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尖尖角早有蜻蜓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2.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3.古诗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课前导入中让学生背诵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池上》,创设了学习古诗的氛围,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完成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4.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的时候,还可以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法,并向别的同学学习新的识字方法。小学生总是对新的事物感兴趣,更多的识字法使得学生能体会到识字的乐趣。5.在学完《小池》后,再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一起讨论,加深感悟夏天的美好景象。课外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学习积累古诗。这样就不是为了教古诗而学古诗,而是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不足之处:1.课堂环节的设计,再生动活泼一些,加入一些游戏活动的因素,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古诗的朗读指导不太到位。教师的范读做得不够好,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池上》和《小池》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是叙事,后者是写景。《池上》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菜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小池》从“小”处入手,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作者介绍】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技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歌四时词》《播秧歌》等写出农民的艰辛和欢乐。【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界定池塘和湖泊的方法颇有争议性。一般而言,池塘是小得不需使用船只而多采竹筏渡过的。另一个定义则是可以让人在不被水全淹的情况下安全横过,或者水浅得阳光能够直达塘底。池塘也可以指人工建造的水池。通常池塘都是没有地面的入水口的。它们都是依靠天然的地下水源和雨水或以人工的方法引水进池。因为如此,池塘这个封闭的生态系统都跟湖泊有所不同。池水很多时都是绿色的,因为里面有很多藻类。在亚洲,池塘常见于庭院,小区之内;而在欧洲,池塘经常见于城堡之中;在加拿大,水资源丰富,池塘很常见。【其他资料】描写夏天的古诗: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认真读一读,写一写。首角无采爱尖二、比一比,再组词。首采自菜无角天用阅读能力大提升三、课文整体梳理。《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生动逼真地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憨厚可爱的形象。四、重点段落品析。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这一句的意思是。思维创新大拓展五、读一读,注意画出停顿。池上
[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参考答案:一、略二、一首自己采花白菜无法天地一角用处三、白居易儿童四、宋杨万里小荷叶水里的荷花还和小孩子一样,刚刚一点点。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六单元【单元内容概述】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和《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课文编排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古诗二首》描绘了夏天的美景,《荷叶圆圆》表达了夏天的情趣,《要下雨了》通过童话的方式说明了夏天的气象常识。课文编排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儿童诵读和积累。语文要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古诗二首》要引导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初知古诗大意;《荷叶圆圆》要能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要下雨了》学生能自主尝试运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三篇课文层层递进,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单元内各部分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生活与文本连接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的内容。【单元核心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2.从不同角度体会夏天的特点,感受夏天的美好。【单元任务群目标】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本单元45个生字和1个偏旁,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生字。2.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4.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带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5.读积累气象谚语、背诵课文。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能运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摇篮、潮湿”等词语的意思。2.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的韵味;能分角色读好文中的对话。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2.实践活动:(1)认识包装袋上的生字。(2)感受阅读的乐趣,分享夏夜的美好。【单元任务群设计】11古诗二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思维能力: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审美创造: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课前解析】关注课文构成:本课由两首古诗构成,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池上》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藏匿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小池》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极富情趣。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夏天”。配合古诗,文中配以的两幅中国画清新雅致、意境悠远,画中景物与古诗景物一一对应,诗画的美妙融合,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还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的熏陶。关注字词学习:本课要求会认12个生字,可采用加一加、声旁加形旁、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组词、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来识记。要求会写的字有七个:“首、无”都是独体字,“采、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树”是第一个要求写的左中右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左中右各部件的位置,做到“两边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靠紧”,再观察部件间的穿插避让。在学习写字的同时要提醒学生,独体字变成部件后,笔画要有变化。关注背诵:古诗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积累古诗词。【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和“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解诗题,知作者1.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喜欢夏天什么呢?预设1:喜欢,夏天可以去游泳。预设2:喜欢,夏天可以吃冰激凌。教师过渡: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因为美丽的荷花就在夏天开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和夏天有关的古诗。(出示课件3)教师出示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猜猜看,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荷花。(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荷花的照片和大家分享。教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预设1:我也想去看一看。预设2:哇,好美啊!(出示课件5)教师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古诗二首》,到美丽的荷塘欣赏一番。教师讲解课题:古诗二首的“首”是一个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识记生字“首”。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诗人白居易用一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儿,描绘了一个有趣的画面。我们今天学习第一首《池上》。生齐读课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上。板书:池上【唐】白居易(出示课件7)教师结合课件简单介绍作者白居易。(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二、初读古诗(出示课件8)教师点击播放古诗范读,教师引导: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完圈一圈会认字。学生朗读,圈画生字。(出示课件9)出示本课会认字,引导学生逐字认读:朗读过古诗,我们来认识一下里面的生字。(出示课件10)教师引导:这些生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同学们看看它们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吧!(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字理识字:同学们来看这个字“采”,它是一个会意字,它就像是一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实。因此它的本义是用手指或者指尖轻轻摘取。学生组词并认读。(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熟字组新词:现在我们来用刚学的生字组词吧!(出示课件13)完成生字大转盘游戏:认识了生字,我们来玩一个大转盘游戏吧,看看这些生字你都认识了没有。(出示课件14)教师引导朗读:同学们真棒,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我们不仅要把诗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感。我们来听一听朗读录音,你能正确划分节奏吗?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指名读出节奏感。教师继续引导:请你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预设:我想象到了一个孩子划着船的样子。预设:我想象到了一池荷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书写生字,读懂古诗,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三、再读古诗1.理解古诗。(出示课件15)教师引导:你们看,这幅图中的小孩儿撑着小船在池塘中干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相机理解词语。小娃:小孩儿。小艇:小船。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孩儿,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预设学生回答:想摘一点白莲。(出示课件16)教师引导:图中的小孩和你们一样,也想摘点白莲,他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小男孩)偷偷地采摘了白莲往回走。板书:偷采归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教师引导:想一想,你偷偷做过什么?预设:偷偷吃过糖;偷偷看漫画书。老师引导:你们真可爱,同样,这里的“偷偷地”也是为了说明孩子的可爱和顽皮。引导学生带着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读一读一二句。教师引导:小孩儿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是从哪儿知道的?学生默读后两句诗,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汇报交流:小孩儿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出示课件17)教师相机理解词语: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藏,隐藏,踪迹指的是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学生试着说一说诗意:(小男孩)不知道怎么隐藏踪迹。(出示课件18)教师引导:因为不知道怎么藏踪迹,所以怎么样了?学生回答:浮萍一道开。教师提问:你见过浮萍吗?预设学生在图片中找一找,教师讲解:“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板书:暴露踪迹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教师小结:可是小孩儿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行为。多么天真可爱的孩。板书:顽皮可爱纯真引导学生朗读诗句,读出喜爱之情。(出示课件19)教师引导:诗中的小孩儿多可爱呀,请你看图配诗读一读。(出示课件20)教师引导:同学们朗读得真好,现在听老师说诗意,你来读一读相应的诗句吧!(出示课件21)教师引导:诗句的意思大家也都掌握得很好了,现在伴着音乐读一读,读出韵律感。(出示课件22)教师引导:这首诗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也是非常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吧!(出示课件23)教师指导背诵。(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荷塘之美。同时进行心理体验,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深入体会诗中的情趣。)2.学写字。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的朗读和背诵都非常棒,我们再来学习两个生字的书写。(出示课件24)出示生字“首”:点、撇短而小,下边是长横,下方“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出示课件25)出示生字“采”:上下结构,上小下大,爪字头,“木”的横位于横中线,撇捺左右舒展。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提示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此环节让学生先观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会降低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四、课文小结(出示课件27)《池上》是一首叙事诗,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8)【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正确书写“无、树、爱、尖、角”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并能背诵积累。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泉眼、惜、爱、晴柔”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大自然中细小事物的和谐与情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出示课件29)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荷塘里看了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偷采白莲,这节课我们继续感受夏天的美好。跟着南宋诗人杨万里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塘去看一看。教师板书课题:小池【宋】杨万里(出示课件30)教师简单介绍作者杨万里。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理解古诗。(出示课件31)教师播放古诗视频,引导:请大家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完圈一圈会认字。学生朗读,圈画生字。(出示课件32)出示本课会认字,引导学生逐字认读:朗读过古诗,我们来认识一下里面的生字。课件出示生字:泉流爱柔荷露角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认字:(出示课件33)加一加:荷=艹+何露=雨+路(出示课件34)联系生活,看图识字。(出示课件35)字理识字:“泉”本义是“水源”,也指“地下水”。古文字形像山石间的一个泉眼。泉水由里往外流出。(出示课件36)教师引导熟字组新词:现在我们来用刚学的生字组词吧!(出示课件37)完成生字大转盘游戏: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玩一个大转盘游戏吧,看看这些生字你都认识了没有。(出示课件38)教师引导朗读:认识了古诗里的生字,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找一找诗中出现的景物。预设: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学生朗读,教师适时点评。三、再读古诗1.图文结合,理解诗意。(出示课件39)课件出示:泉眼无声惜细流教师根据课件动画,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理解词语。教师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教师相机讲解:“惜”就是“爱惜”,舍不得。教师提问:你是如何爱惜东西的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启发学生体会诗意: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板书:泉眼——惜(出示课件40)课件出示:树阴照水爱晴柔教师根据课件动画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树阴”是树木枝叶在日光下形成的阴影。“爱”是喜爱。教师提问:你喜爱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晴柔”就是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学生尝试说一说诗意:树荫映水面是因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教师小结:在这首诗的前两句里,诗人把泉眼和树荫都当成人来写了。水从泉眼里流出来,悄悄的,是因为泉眼舍不得细细的流水;树阴照映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喜爱晴天柔和的风光。板书:树阴——爱(出示课件41)课件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教师根据课件动画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小荷”是鲜嫩的荷叶。“露”是露出。“尖尖角”指初露水面还没有舒展开的荷叶尖端。(点击超链接展示荷叶尖端照片)解释诗意: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板书:小荷——露蜻蜓——立生机勃勃(出示课件43)朗读指导:请同学们结合配图找景物,读一读诗句。(出示课件44)教师引导:同学们朗读得真好,现在听老师说诗意,你来读一读相应的诗句吧!(出示课件45)教师引导:诗句的意思大家也都掌握得很好了,现在伴着音乐读一读,读出韵律感。(出示课件46)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这首诗吧!(出示课件47)教师指导背诵。(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插图、反复读诗”这种图文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既能降低难度,又能使理解环节变得有趣,结合教师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到位。)2.对比感悟。(出示课件48)教师指导:读一读,找一找,两首古诗的诗题和所描绘的景象中有哪些共同点?预设1:诗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与健康的桥梁探讨如何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恢复治疗中
- 白蚁防治合同范本
- Nifoxipam-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子商务的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 Ethaboxam-Intego-solo-生命科学试剂-MCE
- 磁性材料科技引领下的未来办公环境展望
- 1-Demethyl-phenazolam-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竞文化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研究
-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策略
- 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 2025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6人(京外地区岗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英语史》课程教学大纲
- 智能锁培训课程
- 安全环保法律法规
- 2025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气控制技术项目化教程 第2版 课件 项目1、2 低压电器的选用与维修、电动机直接控制电路
- 2025年上半年山东人才发展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护理查房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驻及合作协议3篇
- 【MOOC期末】《大学体育射箭》(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