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第4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_第1页
中药炮制学第4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_第2页
中药炮制学第4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_第3页
中药炮制学第4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_第4页
中药炮制学第4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第一节炮制的分类方法雷公炮炙十七法三类分类法五类分类法药用部位分类法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

一、古代炮制学的分类1.三类分类法

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古代)净制、切制和炮炙(现代)2.雷公炮炙十七法

1.炮即将药物埋在灰火中,炒法。2.爁烘烤。3.煿以火烧物,使之干燥。4.炙①烤黄②炒③加辅料加热5.煨同现代的“煨”6.炒“熬”法,炒法。7.煅药物在火上煅烧。8.炼药物长时间的用火烧制。

9.制制药物之偏性10.度(1)度量单位(2)程度11.飞研飞水飞12.伏伏火或伏润13.镑刮削成极薄的片。14.摋破碎药材15.晒16.曝强烈曝晒17.露暴露

二、近代炮制学分类1.药用部位分类法药用部位功效《临床中药炮制学》2.五类分类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3.辅料分类法

4.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1)工艺为纲,辅料为目

净选加工炮制-饮片切制炮炙(炒、炙、煅、蒸煮燀其他制法)体现:a.工艺的系统性

b.辅料的作用

(2)辅料为纲,工艺为目王孝涛《中药饮片炮制述要》优点:突出辅料作用缺点:工艺重复第二节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一、辅料的概念在炮制过程中添加的具有辅助主药达到炮制目的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

分为液体辅料及固体辅料二、液体辅料多用于炙制、蒸制、煮制、淬制等。

1.酒又称酿、醇、酎、醅、醍性味:甘、辛,大热。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

黄酒:含乙醇15%~20%,炮制多用白酒:含乙醇50%~60%,炮制时减半使用酒酿:含醇2%。酒行药势,矫味矫臭浸药多用白酒,炙药用黄酒。酒炒制(酒炙)-当归、黄连酒蒸制-女贞子、地黄酒炖制-肉豆蔻酒淬制-阳起石目的:助溶、矫味、引药上行、协同药力

2.醋(古称酢、醯、苦酒,习称米醋)

乙酸4%-6%(1)性味功能

醋性味酸、苦、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2)炮制药物醋炒制(醋炙)-香附、柴胡、元胡醋煮制-莪术醋蒸制-乌梅、五味子醋淬制-磁石、代赭石、穿山甲、鸡内金醋提净-硇砂(精提)(3)目的:引药入肝经、增强药效、矫味、解毒、利溶出、杀菌防腐

3.蜂蜜

普通蜂蜜-含果糖、葡萄糖70%。用于炮制多炼制后用有毒蜂蜜-色泽较深、稀、有苦味、麻舌感一般蜂蜜的含还原糖量应不少于64%。(1)性味功能

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生者性凉,熟者性温。(2)炮制药物蜜炙甘草、远志、紫菀、麻黄等。

(3)目的

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疗效;解毒;缓和药物性能;矫味矫臭;缓急止痛。

4.食盐水(1)性味功能:

性味咸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臭矫味。

(2)炮制药物盐炒制(盐炙)-车前子盐蒸制-巴戟天盐淬制-石决明(3)食盐水炮制药物的目的在于:增强药性、解毒、矫味

5.生姜汁鲜姜捣汁、干姜煎汁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1药材:生姜:干姜=10:1:1/3(1)性味功能

性味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