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概论_第1页
影视传播概论_第2页
影视传播概论_第3页
影视传播概论_第4页
影视传播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视传播概论绪论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二、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我们如何学习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章影视传播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

第三章影视传播的内容、形态和功能

第四章影视传播的符号和语言

第五章影视传播的接受和批评

我们如何学习这门课程请学会主动的学习预习、复习、质疑、提问、总结推荐书目1、袁智忠《影视传播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岳淼《影视传播概论与技巧》厦门大学出版社3、李艺《影视艺术传播与审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曹毅梅《世界电影史概论》河南大学5、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

新华出版社

6、郑征予《电视文化传播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7、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8、席巧娟电视传媒与传播文化大趋势中国书籍出版社轻松一刻:09广告班一广告脚本脑残体广告第三讲影视传播的属性和特征一、影视传播的审美特征◆电影与电视的审美特征差异二、影视传播的综合艺术属性三、影视传播的时空艺术属性四、影视传播的视听艺术属性

由于电影与电视有着相似的“语法规则”,都以影像为表现手段,讲述生命故事,因而“电视最终将取代电影”的观点络绎不绝。充分认识影视之审美差异性,准确划定双方“边界”,寻求相互的借鉴和融合,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苏联电影理论家罗·尤列涅夫:“电视所具有的一切艺术可能性,电影也都具备;电视的表现力在其本性上与电影相同;电影银幕与电视屏幕上的画面服从于同一种艺术规律。电影与电视———这是同一种艺术,是以各自形式再现现实的综合艺术。”日本学者江上照颜在《电视剧的基本问题》一文中强调:电影和电视之间,“与其说它们是本质上的差别,倒不如说它们是物理、机械方面的乃至社会的差别”。换句话说,电影与电视在艺术本质上并无不同。波兰人K·扎努西宣称,电影的帝国大厦已不复存在,但“仍然统治着整个文明世界,并以电视的形态实施着这种统治”。然而,电影与电视上述“同质性”毕竟是浮面的、形式的,认为电影终将为电视所取代,也早已成为一个破灭的神话。更多的理论家从电影电视形态的技术和艺术发展中,去看取影视深刻的差异性,并对电影电视的未来发展给予清醒、科学的审视。1、画面与影调的不同尽管电视技术在迅猛发展中,但在画面和色调的感染力上它仍难与电影相匹敌。2、电影电视观赏效果的差异因为十分巨大的电影画面,观众无法控制。在展示自然界的巨变时,尺寸给了人雄伟感、壮观感以及人对自然真切的无能为力感;而作为家庭物品,电视可以被随意移动、开关,给观众的感觉是可以控制它,无须畏惧它。3、影视题材和景别使用上的侧重电影题材通常要更浩大、更凝重、更奇伟,强烈的情绪和巨大的空间规模在电影那张巨大的幕布上往往体现得更充分。题材的选择决定了景别的选择,即电影通常较多地使用远景、全景和中景。电视艺术就题材而言,更倾向于微观世界———家庭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情感纠葛。伴随巨型屏幕和高清晰度电视等的出现,影视这种外在的差异正在日渐缩小。电影和电视更深刻、更内在的差异在于艺术形态及它给予观众的迥异的审美感受上。想想去参加比赛的影视广告应该多用什么景别?1、犹如天壤之别的“观看”。1)电影院是专用的观看的“小盒子”,黑暗、安静、固定座位。当强烈的光束从身后投射到前面闪烁的幕布上时,观众即开始“与世隔绝”,进入一个特殊的天地。

“集体观看”,形成了科兹洛夫所说的“能量场”。2)电视是在家里给观众提供信息,观众可以说是单独地和‘室内’地感受它的,而且照例是在没有完全排除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灯光明亮的客厅,开放的环境,观看极易受到干扰。而间断播出的方式,频频光顾的广告,使观众根本无法始终如一全神贯注。失去了“群众性”的孤独观看,亦让电视观众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不受“能量场”左右而任意使用频道选择按扭。比赛过程中高潮迭起,可比赛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别的不说,光几十秒的评委点评中就夹杂着1分半钟的广告。这状况,不得不让人觉得东方卫视的达人秀是广告中插播比赛。

【观众不满】:不如改名叫《中国广告秀》有网友调侃说:“还让不让人看广告啊?老是插播‘达人秀’!”

电影、电视的形态侧重截然不同。电影重在画面。适应“持续观注”需要,电影强化着“视觉的手段”。画面作为电影感染力的核心,在科技发展的作用下,日益被凸现出来。普多夫金曾要求剧作家要用“画面去思维”,而20世纪末叶,相当多导演则干脆把画面思维当作是“仅仅属于电影的”。完全不同的观看电视重在声音。电视欣赏是“开放式”欣赏,间断的播出、易受干扰的环境常常涣散观众注意力,中心画面的内涵和意义就被减损和抵耗了。画面既不能提供足够信息,又无法保证观众连续观看,电视声音的作用就突出出来。因此,电视“视”“听”结合的要旨是声画并举,其核心是声“举”画“张”、以声夺人,借声音制动“观看”。2、迥异的艺术审美体验。电影和电视相去甚远的“观看”,意味着南辕北辙的艺术接受选择,意味着绝不相同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意味着获取两种不同的审美享受。这几乎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庄严仪式/世俗动作,梦幻/现实,自由/理性,暗夜的人/光亮的人⋯⋯先来看某同学发我的广告脚本我要问:1、这个广告创意符合雀巢的广告主题吗?

2、这个广告创意符合雀巢的广告目的吗?

返回

我的建议:改变“口味诱惑”的老套路,想想怎么表现“灵感一刻”或者“美好一天的开始”。在这一点上,上次两个片子做的更好。二、影视传播的文化属性1、机器文化属性2、大众文化属性3、产业文化属性4、娱乐文化属性

电影是与生俱来的浑身沾满机油和铜臭的艺术。二战以来,电影越来越少履行文化功能和艺术功能,而突出了娱乐功能。前沿电影人努力将思想文化界的最新成果纳入到大众文化的商业体制里面来,尽可能吸收消化为自己的养分。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哲学宗教精神分析心理学数理逻辑学真情爱情生命的创痛娱乐、视觉奇观第四讲影视传播的内容、形态和功能一、影视传播的内容1、新闻资讯:新闻节目、取材于新闻的影视作品《东宫西宫》、《左右》、《三峡好人》、《安阳婴儿》、《可可西里》2、教育与服务:《健康之路》、《百家讲坛》、《致富经》3、审美娱乐:《快乐女声》、《中国达人秀》它们是服务节目,还是娱乐节目?为什么?二、电影传播的形态1、故事片2、纪录片3、美术片4、科教片四、影视传播的社会功能1、一般社会功能(1)搭建平台、传播信息(2)引导舆论、协调社会(3)文化传承、教育先锋(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催生民主,促进发展2、影视传播的负面影响(1)“麻醉”功能(2)信息“奴役”(3)娱乐“至死”(4)影视暴力(5)道德“毁灭”影像逻辑压制印刷逻辑影像的丰富刺激只能刺激脑部较原始的部分,不能帮助阅听人发展思考能力。

医学研究发现:大脑思考区域至少需要5到10秒来处理刺激,但很多影像,特别是广告每2、3秒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