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赐萧瑀诗古诗跟读(三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赐萧瑀诗古诗跟读篇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赐萧瑀》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李世民赐给萧瑀的一首诗。这首诗盛赞萧瑀的仁德。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知人善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立的草,在猛烈动乱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⑴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⑵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⑶板荡:动乱之世。
⑷勇夫:有胆子的人。
⑸智者:有见识的人。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杀害李世民未成,又向李渊诬陷李世民。李渊听信后,计划教训李世民。在萧瑀的据理力劝下,才消去了教训他的念头。不久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在萧瑀的劝解下,才把政权交给了李世民。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与房玄龄、魏征等大臣合不来,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指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653),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顽强,谁是忠诚可靠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称赞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杂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简单混杂于一般的人,其特别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透露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繁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赐萧瑀诗古诗跟读篇二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在狂风中才能识别出坚韧的草木,在乱世里方能分辩出忠诚的臣子。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有聪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子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韧性、忠诚、道义、仁爱,萧瑀为人臣而有此四,得皇上评价如此之高,又更何求?萧瑀为官,艰苦危难之中,不随波逐流;意志顽强,不迷失方向;由于充满仁爱之心,便永远能把握大义。然新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与之不睦,其终难更有作为,岂不惜哉!
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称赞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杂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简单混杂于一般的人们:其特别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而意志不够顽强的人,往往会迷失方向。
两句诗表达同样的道理,但“疾风知劲草〞以比说理,形象生动,因而也最广为人知。今天人们往往只知道前一句而湮没了后一句,常用它比喻危急时刻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
赐萧瑀诗古诗跟读篇三
赐萧瑀
朝代:唐代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疾风中可知哪是韧草,动乱里可识谁是忠臣。
英勇之人岂能深识道义?只有智者才一定满怀仁爱。
韧性、忠诚、道义、仁爱,萧瑀为人臣而有此四,得皇上评价如此之高,又更何求?萧瑀为官,艰苦危难之中,不随波逐流;意志顽强,不迷失方向;由于充满仁爱之心,便永远能把握大义。然新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与之不睦,其终难更有作为,岂不惜哉!
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称赞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杂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简单混杂于一般的人们:其特别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山砂项目砂石资源采购合同6篇
- 2025年房产买卖居间服务合同规范样本
- 动漫教育发展:2025年《动漫欣赏课》课件展示2篇
- 2025年度个人汽车交易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纳税担保期限与税务合规合同
- 2025年度个人与公司间的借款逾期罚息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餐饮原物料绿色配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含租金支付方式)2篇
- 2025年度新型电梯销售及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3篇
- 2025年度门面租赁合同租赁双方权利义务协议4篇
-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表
- 肩袖损伤护理查房
- 设备运维管理安全规范标准
- 办文办会办事实务课件
-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语文)试卷
- GB/T 14600-2009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征求业主意见表
- 房屋买卖合同简单范本 房屋买卖合同简易范本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