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认识图形》教学计划_第1页
2023年《认识图形》教学计划_第2页
2023年《认识图形》教学计划_第3页
2023年《认识图形》教学计划_第4页
2023年《认识图形》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认识图形》教学计划《相识图形》教学安排1

(一)教学内容

初步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主要是直观相识,初步感受特征,能够分辨和区分。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结合直观和操作活动相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建立表象。

教材首先出示鞋盒、粉笔盒、魔方、易拉罐、笔筒、足球、玻璃球等学生熟识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态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四种立体图形。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很多这方面的早期阅历,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察,初步感受到形态是物体的众多属性之一,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的形态相同,有的形态不同,形态相同的物体可以看成一类。

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对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直观的分辨、区分。每种图形的相识包括实物图、模型图和图形名称三个层次,符合儿童从详细到抽象地相识事物的认知特点。先让学生通过视察形态相同的几种实物,从直观上相识到虽然这些实物在材料、大小、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形态相同。然后逐步数学化,抛开这些实物的其他属性,只考虑形态这一属性,抽象出一般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指明这种一般模型叫什么图形。

最终,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球形。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其应用性。并且,每个学生可以说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有很大的开放性。

“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通过滚圆柱、推长方体、搭积木、转球、摸球等活动,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感性的、初步的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平面和曲面的区分。并通过让学生相互说一说操作的感受,培育初步的沟通实力。

“做一做”的第2题,为学生供应了一个嬉戏的范例,要求学生在看不见实物的状况下,按指定的形态摸实物。使学生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加深对所学图形的相识。

《相识图形》教学安排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试验教材数学第一册P32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相识物体。

教学目的

学问目标:通过视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分辨这几种物体。

技能目标:

1、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和视察事物的实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用数学进行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具、学具打算

1.形态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便利袋)。

2.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教学重点

初步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够分辨和区分这些物体。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观念,比较它们的不同特征,并能正确分辨。

教学设计

一、设疑激情

(上课前,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一个便利袋,每个便利袋里都放了各种形态的物品。这些物品分别是球、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态的包装盒等。每个小组物品相同。)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特意为大家打算的礼物。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呢?

1.看一看(引导学生初步视察)。请每个小组的同学细致看一看袋子里原委有些什么东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把袋子中的物品倒在桌子上,然后仔细地视察桌子上的物品。)

2.说一说(引导学生沟通、探讨)。同学们看过这些物品后,请你在自己的小组中向其他同学说一说你们的礼物是什么,他们的形态分别是怎样的。(各小组进行沟通探讨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3.提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和操作。)桌子上的全部物品中,有没有形态相同的物品呢?老师现在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态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各小组的学生将桌子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将外形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这样,每个小组的桌子上出现几堆不同形态的物品。)

二、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分一分:按老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察。

b.汇报。(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探讨结果。)

老师:谁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它们的形态是怎样呢?

学生: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通过从各小组汇报的状况来看,不管每个小组分的对不对?老师先不让大家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请同学们再细致看看桌子上的全部物品,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C.揭示概念。

老师:每种形态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中出示物体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摸──感知特点。

a.感知球和圆柱

①活动:请同学们细致看一看,再摸一摸、滚一滚你手中的球和圆柱,把你的感觉先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②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知大家,你现在觉得球和圆柱分别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学生先视察,然后用手摸一摸并滚一滚桌上的球,亲自感知球的特性。)

生:(学生用手摸一摸瘦长的圆柱,再摸一摸、比一比粗短的圆柱,发觉它们也是上下一样粗,两头也是平平的圆面。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能分辨什么是圆柱了。)

③学生把球和圆柱放在袋子里。

④老师举反例,粉笔是圆柱吗?为什么?

b.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

①活动:请同学们再细致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你手中的正方体、长方体,又有什么发觉呢?

②汇报。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挚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师总结:

师:你们的视察实力真强,说的真不错。

①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②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也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同正方体一样,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但是,与正方体不同的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是一样的。

(3)现在请同学们把全部的实物重新放在袋子里面。

3.分辨物体

a.摸一摸。(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课本第33页第2题。)同学们,你们情愿和老师一起做嬉戏吗?嬉戏是这样的:老师说出图形的名称,请同学从桌上里摸出相应形态的物品。

b.出示课题。

今日我们一起相识了物体(板书:相识物体)它们的形态是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

4.分辨立体图形

①选图形。老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的图片(大小不同),学生把它们贴在对应的名称下面。

②数图形。(课本第36页第2题。),数一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③选图形。(课本第37页第5题。),动手画一画,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5.联系实际。

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态是今日所学的四种图形呢?

三、活动

1、搭学具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打算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汇报。探讨好了,就用你们的聪慧、才智和灵活的双手起先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察)

2、汇报。

《相识图形》教学安排3

(一)单元教材分析

初步相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由于在现实中学生干脆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相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相识这一部分学问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学问的引入——学问的教学——学问的应用,符合学生驾驭学问的规律,在学问的引入和应用上,要留意体现数学学问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学问中,应考虑到学生相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终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态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学问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相识这一部分学问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驾驭的学问.主动主动地探究新学问。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意不同特点学生的须要。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分辨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