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驯鹿》《冬猎》。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学过程: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3、欣赏《驯鹿》(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4、欣赏《冬猎》(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第三课时

《长城放鸽》

教学目标:

1.

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常规练习:

1、以聆听前奏导入

学生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教师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歌曲教学1、出示曲谱

2、听琴试唱歌谱。

3、有感情的读歌词。

4、学唱歌曲。

5、完整演唱。

6、用竖笛吹奏。

7、师生小结

下课小结

第四课时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唱歌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用多种艺术形式体验冬天在雪地里锻炼的欢乐情景.

2.在听赏与跟唱歌曲《踏雪寻梅》时.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冬天的情景,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快乐演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教学难点:

感受与理解音乐,大胆地进行演唱与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冬之景

1.

师生律动《铃儿响叮当》

师:欢快的音乐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四十分钟吧!

2.

名言: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源泉。

——冼星海

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千变万化六个瓣。

一夜北风花盛开,飘呀飘呀落下来。

师: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小天使?

生:小雪花

4.

欣赏视频《雪花的快乐》师:雪花蕴含着我们的热情与渴望,浓缩着人类艺术的精华。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诗人——

徐志摩的音乐诗歌《雪花的快乐》吧!5.

板书《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师:片片雪花从天而降,它像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师板书)

(二)、冬之礼——学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1、听赏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师:想一想冬爷爷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歌曲的情绪怎样?

2、朗诵歌词

师: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礼物吗?冬爷爷为什么要送礼物给你们呢?他有什么愿望?请大家一起朗诵歌词吧。

3.

师热情范唱

4.

掌握节奏

师:你们发现旋律中,那种节奏用得最多?(学生讨论)

2/4

X

-

︱X

X

X︱

X

X

X_

-‖

师生拍手练习节奏

师:节奏模仿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生:模仿了马车上的铃铛声,表现力小朋友收到冬爷爷的礼物后,高兴的心情。

5.

学生听唱歌曲两遍,自己试着学唱歌曲第一段

师:让我们音乐声中感受一下收到礼物后的快乐心情吧!

6.

师生分析旋律的特点

师;第一段旋律共有两乐句,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同头异尾

师:大家发现第二段旋律的音区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旋律有这样变化?要表现什么?请同学们再唱一遍,然后回答。

生:音区变高,表现了小朋友勇敢、坚定、不畏严寒的意志,旋律的舒展表现了小朋友洁白无瑕的情怀。

师:太棒了,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和纯洁的情怀去迎接小雪花吧!

7.

学生随琴齐唱歌曲

8.

学生以多种方式表演唱歌曲

师生接唱

小组唱

男女比赛

领唱

学生个人上台展示并演唱

教师激情鼓励,并评价,让学生之间评价。

师:同学们不但收到了冬爷爷的礼物,还记住了冬爷爷的叮嘱。老师也被你们的歌声给打动了,让我也和你们一起去迎接小雪花吧

师生一起走进儿歌,再次感受歌曲的快乐。

纷纷扬扬小雪花

姿态万千好潇洒。

不辞辛苦为大家,

勇敢锻炼意志发。

(三)、冬之乐——听赏与跟唱《踏雪寻梅》

师:冬天是寒冷的,但意志坚强的人却不畏严寒,尽情享受着冬天的美丽和快乐。让我们随着《踏雪寻梅》的歌声,边听边唱,走出教室,走进冬天,去雪中锻炼意志,共享欢乐,共度好时光吧!

生听赏与跟唱《踏雪寻梅》走出教室。

(四)、结束全课。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吹起羌笛跳锅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羌族。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朗读歌词。(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作伴奏,声音相似的可只选其中一种,例如三角铁与碰铃、舞板与木鱼。(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律是“××│×××│”,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其余学生随伴奏带歌唱,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1)根据录像或图片,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最好将教室里的课桌撤掉,学生可以在原位学习舞蹈动作。)(2)随录音做动作。(3)边唱边跳。(4)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5)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歌声欢快地跳起锅庄舞。5、小结: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欢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但这仅仅是开始,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摇手。(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唱。(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阿喽喽》。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1、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2、学唱歌曲《阿喽喽》(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3、学唱歌谱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3/4拍,课本中已经提示,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如边唱边挥拍,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子的图式挥拍。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下面是方案之一,供参考,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演唱,确定最佳方案。(齐)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男领)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女齐)你信不信?(男领)哎!(齐)你哟信不信啰?唱第二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第三单元唱大戏第一课时《看大戏》教学内容:唱歌《看大戏》。教学目标: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2、学习歌曲《看大戏》(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2)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戏曲的音乐?(3)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4)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5)完整演唱歌曲。3、欣赏学生提供的音响材料可以用听赏判断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第二课时《花木兰》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3、小组介绍:豫剧(1)发展历史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2)艺术特点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3)音乐特点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著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在豫剧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大致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所谓并用,一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假声行腔,俗称“阴阳腔”。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真假声。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4)代表剧目《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长》《打金枝》等。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6、小组介绍:河北梆子(1)发展历史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850年)。山陕梆子是由到河北经商的商人带来的,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逐渐增多,导致河北梆子这一新剧种的形成。(2)艺术特点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3)音乐特点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曲牌五十余首,管乐曲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以及为人物舞蹈动作伴奏。背诵古诗《木兰辞》

第三课时

《西湖美》

教学目标:

感受江南文化及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会由越剧填词的歌曲《西湖美》。

教学重点

在越剧欣赏中能学唱越剧调填词歌曲《西湖美》。

教学难点

能用越剧语言演唱歌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练声

连音练习

模唱练习

二、感受西湖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说苏杭是哪里呢?学生回答。

2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吗?请谈一谈对西湖的印象。学生交流

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观看课件(背景音乐西湖美)

4、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5、历代的文人雅士来到西湖禁不住诗兴大发,留下千古名句,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有关西湖的诗句)

6、配乐朗诵西湖美歌词

三、体验学唱

1、初听范唱

2、复听歌曲

3、听旋律,注意间奏

4

、填词演唱

5、重难点教唱

6、集体演唱

四、越剧欣赏

1、怎样让歌曲唱出越剧的味道呢?同学们了解越剧吗?

2、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3、学生交流自己品出来越剧味道,师小结简单介绍越剧特点。

4、在歌曲《西湖美》中找一找越剧的影子,从歌词的字数、间奏来体会歌曲的戏曲特点,学生交流。

5、师生运用吴侬软语学唱歌曲,配伴奏音乐

6、学生表演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师小结。第四单元影视音乐第一课时《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内容: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教学过程: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师:同学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2)教师简要介绍。(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第二课时《迎春》《纸风车》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2、欣赏电视剧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3、音乐小编辑。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的能力。2、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3、通过音乐小编辑,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师:这节课我们先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大家分成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在演唱时,请大家注意音准以及两个声部的和谐,而且要唱得优美些。生:演唱歌曲。2、欣赏《迎春》《纸风车》(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2)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3)教师总结。3、欣赏《风》(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介绍《英雄》剧情。(3)播放《英雄》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4)请学生谈一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首作品?为什么?(6)教师总结。4、音乐小编辑请同学自由组合,分别为这四个场景配乐,并增加模拟音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表演。

第三课时

《送别》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

2.基本发声方法在歌曲《送别》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单独或自由组合同伴上台演唱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发声在《送别》中的运用

2.歌曲情感的把握

“外”“涯”“角”几个开口音高音吐字的口腔位置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气息支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发声复习:

火车传递游戏(母音:U)

吐丝训练(快吐、慢吐)

回声练习(Ma、La、Ha)

2、练声曲

①哼鸣练习:

5

4

3

2

|

1

-

||

恩(Nu)

②连音练习

1

2

3

4

|

5

4

3

2

|

1

-

||

Mi

Ma

练习提示:

练习一: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

练习二:注意口腔打开,母音在腔体内变化,感受气息的支点作用讲授新课:

1、新歌教学

①欣赏示范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多媒体播放音乐,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②母音跟唱,熟悉曲调(哼鸣,U)

③朗读歌词,将歌词带入,咬字正确。

深入学唱歌词,从中找出发音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效的练习加以解决。(“外”“涯”“角”几个开口音高音吐字的口腔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④完整演唱歌曲

⑤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1.演唱提示:

1、用缓吸缓呼的换气方式,控制气息的过渡流失。

2、“道”“拂”“浊”“声”“之”“涯”“角”“余”高音用相应的母音逐一解决。

3、高音乐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4、表达出歌曲婉转,抒情的情感。

2、拓展训练

①小组成员分别演唱《送别》

②演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③教师做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方案。

训练提示:

1、要求学生单独或自由组合同伴上台演唱。

2、开展互评时,可再次聆听示范曲,找差距,建立好的声音回响。

3、歌曲综合练习

①《故乡的小路》

②《半屏山》

③《我有玩具大家玩》

④《小篱笆》

进行儿歌表演。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巩固练习了气息、哼鸣、连音等几种基本的发声方法,并且运用这几种发声方法演唱了歌曲《送别》,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发声方法的同时体会歌曲的内涵,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唱一次《送别》。

第五单元

古韵新声

第一课时

《梅花》

教学目标:

1.深情的背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2.使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有进一步了解,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

1.深情的背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2.十六分音符切分的节奏及演唱时旋律的音准。

3.结合古诗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听歌曲,感受意境。

配乐读诗导入:看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梅花)

你们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梅花呢?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所以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无数的诗句,或咏梅言志,或借梅寄情,比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2.

聆听歌曲,有感情朗读诗句。(二)歌曲教学

1.看曲谱听旋律,学习歌谱。

导言:刚才的背景音乐就是我们要学习歌曲的旋律,我们一起看着曲谱聆听一遍歌曲的旋律。(默唱一遍旋律——试识乐谱)

2.解决难点:

导言: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冬天非常寒冷,一阵风吹过,有两朵梅花随风飘落,我们一起来听老师弹奏的旋律,听一听梅花落到哪个音上了?

指导:两个音的音高不一样,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唱一唱)

3.唱曲谱:

导言:这段旋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自己对旋律的感受再来演唱一遍曲谱。

4.加词演唱:

导言:这样好听的曲子加上这样有韵律的诗,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我们来唱一唱。

5.演唱歌曲(演唱第一乐段)

学生看曲谱演唱,听完后看到问题解决。

注意咬字清晰,每一个字的归韵

如“墙”字的ang,“寒”字的an...

老师演唱第一、二乐句,学生模仿演唱。

6.对比旋律线:

分析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旋律线,进行旋律线对比,体会情绪不同。

从旋律线中感受音乐情感,唱出感情。

指导:气息的连贯、语气的亲切,特别注意高音的气息支持,把声音送出去,再送回来的感觉。

找出最能表现梅花坚强性格的一句?

“凌寒独自开”

读这一句诗并演唱。指导:在唱“凌寒”时不要把声音冒出去,而要借“数枝梅”的音高唱出,这句主要是抒发出情感,唱出赞美之情。

7.介绍曲作者:

导言:听了同学们的演唱,然我感受到了,你们都像一个一个古代的小诗人,你们想知道这么动听的曲子是由谁来作曲的吗?

介绍曲作者——郑秋枫

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歌曲,我们来说一说郑秋凤作曲家作曲的风格是亲切,自然,真实的反应艺术作品,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冬天美丽的画面,在雪白的雪中出现了好多鲜艳的梅花

(三)拓展

师:正是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和梅花有关的艺术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下面让我们在欣赏梅花绘画作品的同时,朗读一首我们曾经学过的描写梅花的诗词。有很多诗歌都是赞美梅花的,我们来欣赏一首由毛主席谱写的诗词《卜算子

咏梅》

1.同学配乐朗诵

2.同学小结从梅花身上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通过唱梅、颂梅你们从梅花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预设: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坚强不屈,这也正是同学们所要学习的品质。

结束语:同学们: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文化,古诗新唱正是对我们民族音乐和文化的传承,在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会学习到更多好听的古诗歌曲,最后让我们再来演唱一遍《梅花》来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第二课时

《梅花三弄》《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2、使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特点、风格等知识。

3、

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5、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1、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

2、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2、提问:中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导入课题。

3、介绍有关古琴的知识引入新课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二、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1)播放《梅花三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视频。

(2)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古琴音色有什么特点?曲调有什么特点?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意境?

(3)聆听《梅花三弄》的主题音乐,想象一弄、二弄、三弄所表现梅花的形象。

(4)唱一唱《梅花三弄》音乐主题,让《梅花三弄》主题音乐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5)讨论:“三弄”指什么?

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6)分段欣赏《梅花三弄》,引导学生想象各乐段表现的意境。

(7)全曲欣赏,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内涵。

三、欣赏古曲《渔舟唱晚》

(一)

理解乐曲:

(1)

纯听音乐,初步感受,充分想象。

(2)反馈、讨论

(3)板书课题,分析,介绍题目来源、作者及背景

(4)前部分欣赏,细节分析(二)

小结:

结构、音色、指套

(三)开端部分讲解

(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

(四)师总结。

第三课时

《静夜思》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学习四四拍的指挥手势。

2、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创造能力。

3、使学生体会歌曲思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及学会打四四拍指挥手势。

教学难点:

了解八分休止符、全音符、装饰音,并演唱准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到了晚上看到圆圆的月亮时,会想些什么?古代有一位诗人,在月圆之夜,不仅思念自己的亲人故乡,而且还写了一首诗——《静夜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根据李白的《静夜思》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板书课题

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1、

放录音,听歌曲《静夜思》。

2、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

配乐朗诵,体会感情。

教授歌曲,学习指挥。

1、师范唱,生小声跟唱。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较慢、节奏—舒展、声音—柔和、力度较弱,并使学生了解4/4拍)

2、

师教唱歌曲。师一句,生一句。

师适时讲解八分休止符,全音符,装饰音,并多加练习巩固。

3、

生随师琴声唱,师弹一句,生唱一句。

区分第二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和第三乐句的第一个音的不同,及表现感情的

集体唱,师弹琴伴奏。

5、指名唱。

分组唱,并分组用乐器伴奏。

学习四四拍的指挥手势。

(1)

师示范,生模仿。

(2)

师带着边指挥,边唱歌。

(3)

指名指挥,两边的学生乐器伴奏,老师弹琴伴奏。共同表演唱歌曲《静夜思》。

五、结束

同学们,唱得真好,可以当小歌星。“每逢佳节倍思亲”希望你们回去把这首歌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和思念。

第六单元

小小音乐剧

《东郭先生与狼》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段落模唱歌曲,为创作《东郭先生》的角色表演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

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讲《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二、范听歌曲:

在欣赏完乐曲之后,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组织孩子进行角色分析为表演做准备,而是请学生总结了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不要被畜生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三、反思质疑:

问:为什么东郭先生会被郎的花言巧语所蒙骗,而农夫却没有上狼的当呢?

孩子们对提到的问题很感兴趣,因为《东郭先生与狼》这篇课文他们在三年级就学过,只是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如:因为农夫知道不能相信畜生的话。

如:因为农夫知道狼是吃肉的。

如:因为东郭先生太仁慈了,心地太善良了。等等„„

学生回答这个答案时,我接受了这个意见,但同时提出疑问:你说东郭先生仁慈,很善良,难道农夫不善良吗?农夫还救过蛇呢,只是在被蛇反咬一口,经历这个血淋淋惨痛的事实教训之后,农夫再也不相信畜生的花言巧语了。还打了这样的一个比方:一只蚊子落在东郭先生的胳膊上拼命的吸血,东郭先生发现了:哪怕这只蚊子长得很漂亮,哪怕这只蚊子也会人言,哪怕这只蚊子也是苦苦哀求,你们说东郭先生会不会放过这只蚊子?(学生纷纷发笑,说肯定会打死蚊子)

师问:那这个时候东郭先生为什么会狠心地打死蚊子呢?他不是很善良,很仁慈吗?

四、此时又结合音乐剧,边问一边模仿东郭的书呆子气,让学生领悟„„

问1:东郭心肠软,赶紧跪下地,说一句,别客气,把那老狼呀嘛忙扶起,藏进书袋里。东郭先生还跟狼客气„„

问2:他自己做的决定,救了一个畜生,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