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传播学的社会行为_第1页
论音乐传播学的社会行为_第2页
论音乐传播学的社会行为_第3页
论音乐传播学的社会行为_第4页
论音乐传播学的社会行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音乐传播学的社会行为

一、中国音乐传播的专业背景及现状在古代文献《吕春秋谷歌》中,“葛天的音乐,三人都骑着牛,足以唱八首歌”。从中我们了解到原始艺术“歌、舞、乐”的综合,这也是最早的音乐表演,但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传播。在音乐传播考察中,“音乐传播”的传播学意义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最简单的表现是主体将音乐作品以特定的形式传送给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当音乐接受者的生理感官接受了这些音乐信息并产生心理效应后,又将某种反馈信息(心理效应后的情绪表现)传递给传播者。①音乐传播学是音乐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修海林在他的《音乐学领域中的传播学研究》中曾提到:“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音乐传播已从历史上口耳相传的“口语传播”、体语传播、光电传播、图式传播阶段逐渐过渡到神奇的电子媒介传播方式,当然,口传心授在目前依旧大量存在,尤其是民间音乐中。例如生活在西藏中印边界的珞巴族,他们是我国境内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仅有三千人左右,还有六十万珞巴族同胞在印战区生活。珞巴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本族内就是依靠珞巴语来进行交流和音乐的传播的,像他们的民歌《贾金甲》(音译),就是一种叙事性的民歌,曲调采用同一段旋律,不同的歌词来重复演唱。当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人群都已经受惠于电子媒介所带来的新的音乐传播方式,即使是生活在西藏偏远地区的一些村民也逐渐被城市化,也在体验着新媒体(手机听歌)这种全新的音乐传播方式。有关音乐传播理论研究和音乐传播学学科建设,在中国整个音乐学领域中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这和当代视听传媒技术、网络传媒技术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相关专业迅速兴起的态势密不可分。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建立与“传媒”、“传播”相关的专业与学科,据笔者了解,1994年武汉音乐学院首开“大众音乐传播学“课程;1998年南京艺术学院设立本科音乐编导专业方向,并与2000年更名为音乐传播专业方向;2000年中央音乐学院创建“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并从2001年开始将本专业纳入本科招生计划;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成立音乐传播方向。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星海音乐学院的社会音乐管理专业,中央戏剧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中央戏曲学院的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上海音乐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③陕西师范大学于2009年创办并招收第一届音乐文化学专业本科生,音乐文化学专业是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陕师大综合学科优势而创办的新兴交叉应用学科。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新增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于2013年九月开始招收本专业的本科生。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开设了音乐传播和艺术管理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南京艺术学院在此领域算是起步较早,2006年已经开始招收音乐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二、“东南角”电子乐队的基本情况在中国音乐学院第三届艺术实践周暨第四届北京传统音乐节的活动中,有一场特别的演出吸引了我,就是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程伊兵老师指挥他所带领的“513教室”电子乐团在校阶梯教室的演出。他们用自己手中的iPhone、iTouch和iPad分别表演了《管弦乐队印象》和《城市·北京》等曲目,现场效果似一个完整的乐队,这种新颖的演绎方式对电子音乐了解不多的我来说,感觉新鲜和震撼。首先简单介绍一下“513教室”电子乐团,“513教室”电子乐团(Classroom513e-LIVEORCHESTRA)是由中国音乐学院的程伊兵老师发起,成立于2009年的一个实验乐团。该乐团的建立,旨在探索和实践电子音乐的各种舞台表演形式。“513教室”同时也是一个教学乐团,成员均来自电子音乐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排练和演出,训练学生们基本演奏技能,相互之间更好的配合。iPhone、iTouch、iPad这样的便携数码设备,在“513教室”电子乐团的手中,摇身一变成为演奏音乐的乐器。i-Phone、iTouch的触摸屏及三轴陀螺仪,在演奏员们手臂、手腕的移、摆、晃、甩动及各种指按下,在OSC协议的框架里,经无线路由、MAX将信号传送并触发MSP和Csound,实时计算出的声音从预先定位的四声道音箱中喷薄而出,或电子、或原声;或扑朔迷离、或腥风血雨……这复杂的一切,皆缘自他们手中小小的iPhone和iTouch,只需安装一个软件,便可以演绎出令人震撼的音响。新奇的形式、炫目多彩的视频画面在温度、湿度传感器、动作捕捉传感器(Kinect)以及MIDI调音台的实时控制下,随动态的音频一起舞动。那多种媒介水乳交融地配合从而表现出的是极具震撼力的效果,观看兴奋之余,也触发了自己对新媒体环境下音乐传播及电子音乐的一些思考:1.新媒体技术及其审美价值音乐的保存和传承从古时的口传心授,口口相传到乐谱记录媒介的出现,经历1878年爱迪生成立世界上第一家录音公司,之后全面进入唱片记录媒介时代,再到世界史上第三次浪潮的到来,电子记录媒介、计算机网络媒介和数字移动媒介的相继出现,无不印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事实。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音乐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和革新。21世纪是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高科技时代,新媒体环境在社会各个层面形成。广义上的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游戏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新型信息媒介的总称。”狭义的讲,新媒体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配合音响、视频、图像和文字等信息处理的周边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在数字化、网络化,大众化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各行业以数字化信息为终端,大规模的向用户提供行业信息的载体”。④电子乐团在利用手中新媒体技术进行各式各样的演出,甚至是古典音乐曲目的重新演绎,除了效果震撼,形式新颖之外,能否真正带来心灵上,精神上的愉悦?还是仅仅呈现出乐音的速度、强度和长度?演出实验价值之外是否还具有审美价值?这是值得拷问的。我们在关注高难度的技术和原创、新颖的形式之余,实际上对于耳朵的需求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的。像“513教室”电子乐团这样利用新媒体作为介质和载体来成就音乐作品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与其不同的是,他们更多的具有一种娱乐价值,而非音乐传播学价值和实验价值。例如网上就有所谓的“iPhone女”自弹自唱ladygaga的《pokerface》的视频;“座机哥”利用两部座机电话上的数字按键来演奏莫扎特的《A大调奏鸣曲》;各种版本的《江南style》让鸟叔一夜之间红遍网络,歌曲取材自韩国的本土文化,但在对其文化背景不熟悉的西方国家也越来越流行,并引起了国际媒体广泛的关注。还有利用软件在手机或iPad上即时弹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且一音不差,我们如何看待这种音乐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常态化的现象呢?新媒体使得音乐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削弱了人的情感的重要性。音乐通过无线电媒介,已经失去了音乐的原真本质,而人性化的真实表达和传递音乐,是音乐传播的本质核心。音乐作品的真正启示,是和真人、真实的音乐表演(指尖触弦、触键、肢体的运动、面部的表情运动、体位的运动等)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媒大学曾遂今教授曾指出:音乐表演者在处理这些音乐信息的同时,在启动另一种情感机制。即,他没有机械、刻板的进行音乐音符、语言音响外壳的陈述,而是通过非言语交流手段如面部表情、目光、姿势、手势、体位动作等恰当的、得体的、微妙的运用来强化音乐形象的表达。这些非言语交流手段与音乐融汇成了综合的、听视结合的艺术信息,表现着音乐形象的完美与深化并力图叩响受传者心灵共鸣的钟声。只有在“近距离、面对面”的条件下,受传者才能接收到这种综合的艺术信息。⑤2.音乐传播的交互化(1)音乐风格题材多元化。文化的多元性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提倡“文化的相对主义”,而非用“我文化”代替“他文化”,同样这种思潮也融入到音乐艺术的领域当中。那么,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如何体现?一方面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新媒体的传播克服了传统的单一的传播模式,而是一种综合的、多样化的传播。例如,我们在听到乐音的同时,既可以看到现场乐队的演奏,也可以有画面同步的播放(例如久石让、宫崎骏动漫作品视听音乐会),还可以看到乐谱,包括旋律的走向(笔者去年10月曾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看过名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的音乐会,现场的室内乐一边演出,我们可以同步的看到幻灯片上旋律的运动。)这是一种全息化的传播模式。说到根源,新媒体音乐艺术传播的历史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在其背景下成长起来的。(2)音乐创作主体的多样化。新媒体使音乐艺术创作主体变的更为丰富,除了艺术工作者,艺术院校的学生之外,任何一位有热情,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成为艺术作品的生产者。我们可以随便下载伴奏录一段歌,然后通过音频软件修改人声,加效果器,缩混之后上传到网上,与大家分享,而且现在手机上有了类似“唱吧”这种软件,使我们的共享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在网络音乐平民化的创作和欣赏中,创作者只体验“我歌故我在”的生存快感,受众也无须思索作品的微言大义。这种主客体角色界限的模糊和互换本身也是新媒体所带来的。音乐人许巍曾经说过:“在这个时代,不要说你的音乐被埋没”。事实上,音乐通过各种方式无孔不入。正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异类相杂,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使之繁衍不息这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3)音乐传播过程交互化。新媒体可以把现场演出的东西通过互联网进行即时传播和互动,继而得到受众群体最快的反馈。例如,每一届的CCTV青年歌手大赛,在某位选手比赛后,马上会有观众打进热线,请监审组评委有针对性的作答。传播过程当中的即时互动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现在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会玩手机微信,而微信的朋友圈中可以随时发布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与你的朋友共享,前后时间差也不过就是几秒钟而已。这种音乐传播的速度恐怕在这个世纪初是谁也没有预想到的。除此之外,上面提到的“唱吧”和国外目前手机下载率非常高的一个基于音视频发布的软件“VINE”都是能体现音乐传播交互化最好的例证。(4)音乐营销方式娱乐化。新媒体音乐艺术海量的信息资源,在满足我们众多欣赏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对对象做一个理性的甄别、选择和抽取。对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的网络音乐传播也逐步转型,它的特点就是对技术的高度依赖。例如,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歌曲,像《老鼠爱大米》、《伤不起》、《那一夜》、《爱情买卖》、《香水百合》、《小三》、《猪之歌》等,也利用新媒体的平台“登堂入室”,对于这些“网络红歌”,红不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因为数字技术。这些符号不能简单地概括为流行音乐,只有有品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才得以长时间流传和保存,优胜劣汰从来都是真理,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强大的资源库里,它的搜索引擎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同时也成就了不少网络歌者。网络音乐用率真、感性、碎片式的声音消解着审美领域中既有的话语权威,带给进入虚拟审美空间的人们最简单的快感式审美体验。有人认为这种欣赏快感是低层次的,是谈不上美感的。然而,快感和美感本身没有优劣之分,真正的美感是融合了各种复杂审美心理快感之后的美感,它带给人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沉醉。⑥(5)音乐信息的可持续化。这里的延续,主要是人类传承意义上的一种延续。新媒体为我们长时间的保存有价值的音乐艺术(主要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提供了可能。它就像是一个数字化的图书馆。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最早启动“数字化典藏”的中国音乐学院正在为这方面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传承下去,当然这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配合,事实上这也是为后来人,甚至是全人类做贡献,因为文化是无国界的,或许在两百年以后,我们还能听到阿炳《二泉映月》的原始录音,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技术对音乐艺术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6)音乐传播内容大众化。新媒体音乐艺术形式的改变,引起大众群体消费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无远弗届使得音乐传播的途径从传统的剧场、音乐厅,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家庭中,走到了互联网的屏幕前,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快消费时代”,那么大家可能更多是把对象当成一种娱乐大餐,而不是艺术的饕餮盛宴,也无暇去慢慢消化对其的理解和评价;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便捷使艺术接受群体的范围不断扩大,音乐艺术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例如去年红遍中国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便是如此。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从一个选秀节目走出来的吴莫愁去年演出和广告吸金1.3亿也充分证明了这点。音乐传播在这个环节中也充分发挥了作用。我们通过某一首歌认识了这个人,认识了这档节目,喜爱上了这档节目或是认可某位评审中肯恰当的点评,也同时见证了从学员到明星的蜕变过程,这其中音乐是联系选秀者本人、媒体以及观众的重要纽带。当下的我们就生活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随时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机参与其中,与之相伴。每天在公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一边走,一边插着耳机拿手机听歌的人,音乐传播的方式如此多样。新媒体早已“绑架”了我们的五官。甚至我们可以边听音乐,边点击屏幕,同步收看歌词或者浏览其他网站。从传播路径到营销路径的改变音乐传播生态环境的改变令人堪忧。新媒体音乐传播方式对传统音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