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分析_第1页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分析_第2页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分析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治疗中,通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状动脉硬化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后再狭窄(sr)一直困扰着医生和科研人员。据资料表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型术后再狭窄高达50%,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高达20%~30%,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仍然达5%~10%。如何预防RS已成为当前心脏病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但是,对于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证候危险因素分析少见报道,我们对143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危险因素分析。1数据和方法1.1冠心病患者合并症的发生率我们于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和抢救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内科、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4个单位,共收集了143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其中再狭窄患者100例,未再狭窄患者43例;男性114人,占79.72%,女性29人,占20.28%,平均年龄(61.17±9.99)年。合并高血压病者62例,占43.36%,平均病程(11.74±8.96)年;合并糖尿病者51人,占35.66%,平均病程(9.33±7.51)年。诊断为稳定心绞痛13人,占9.09%;不稳定心绞痛125人,占87.41%;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5人,占3.50%。1.2特征诊断冠心病心绞痛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等2002年联合议定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0年制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制定。②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标准:所有入选病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1支或冠脉主干直径狭窄≥70%,或冠脉左主干直径狭窄≥50%;冠脉造影上显示为1支或以上冠脉主干直径狭窄≥50%,但≤70%,则应有造影时冠状动脉痉挛或有急性Q波心肌梗死病史。③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及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血瘀证诊断参照1986年11月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痰证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代码》。1.3ci术后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病例的诊断应符合上述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②所有入选病例均为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③患者同意接受调查;④年龄在35~75岁之间。排除标准: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②充血性心力衰竭;③重度心律失常;④重度肺功能不全;⑤未控制的高血压(1周内静息偶测血压≥140/90mmHg);⑥糖尿病未达到一般控制标准者。1.4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0中文版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数据资料。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采用SAS6.1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危险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2结果2.1e,土壤弱化5.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常见证候要素有(按频数大小排序):血瘀(0.80)、气虚(0.78)、阴虚(0.52)、痰浊(0.49)、阳虚(0.43),等等。而寒凝、气滞、血虚、湿邪等证候较少见。冠心病介入术后未再狭窄的患者常见证候要素有(按频数大小排序):血瘀(0.79)、气虚(0.72)、阴虚(0.33)、痰浊(0.30)、阳虚(0.26)、热蕴(0.23)等等。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组的痰浊证、阴虚证、阳虚证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未狭窄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2危险因素分析在全部观察的143例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中,以冠脉再狭窄(再狭窄=1,未狭窄=0)为因变量,性别(男=1,女=0)、年龄、糖尿病(有=1,无=0)、高血压(有=1,无=0)、高血脂症(有=1,无=0)、吸烟(有=1,无=0)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自变量中的吸烟(P=0.006)、糖尿病(P=0.029)、高脂血症(P=0.032)的OR(优势比)值分别为:OR吸烟=3.542,95%CI为1.448,8.667;OR糖尿病=3.135,95%CI为1.121,8.767;OR高脂血症=3.270,95%CI为1.108,9.655。提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见表2。2.3中医证对再狭窄影响最以冠脉再狭窄(再狭窄=1,未狭窄=0)为因变量,以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热蕴、湿邪、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均是=1,否=0)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自变量中的血瘀(P=0.014)、痰浊(P=0.033)、气虚(P=0.043)的OR值分别为:OR血瘀=3.136,95%CI为1.264,7.780;OR痰浊=2.808,95%CI为1.087,7.256;OR气虚=2.430,95%CI为1.029,5.735。提示中医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是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其中血瘀证对再狭窄影响最大。结果见表2。3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病机及病机目前关于冠心病介入术后中医证候特点有多种观点。陈可冀院士等认为冠心病患者施用介入手术治疗,从中医角度属于外源性创伤,其病理过程与中医学的“心脉痹阻”“心脉不通”有类似之处,属于“血瘀证”范畴。邓铁涛认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可归属于中医“祛邪”治法,具有“活血破瘀”之功效,冠心病PCI术后则以本虚为主,加之PCI术的“破血”作用,易耗伤正气,故本虚症状较前还可能加重。正气不足,邪必所凑,气血不能调和,瘀血、痰浊内生,再次瘀阻脉络,发为胸痛。因而PCI术后的病机特点是本虚为主,兼有实邪。还有学者认为PCI术后中医证型主要是气虚和气阴两虚。本研究发现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证候要素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主要是血瘀、痰浊,虚证主要是气虚、阴虚、阳虚。并且本研究还发现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较未狭窄的患者有所不同,即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的痰浊证、阴虚证、阳虚证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未狭窄患者。目前,关于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存在多种观点。鹿氏等研究发现RS的发生与置入支架总数、术后血瘀证计分呈正相关,与药物涂层支架个数呈负相关。Lau等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RS的危险因素,还有学者发现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年龄是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RS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RS的危险因素,中医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也是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RS的危险因素,其中血瘀证对发生RS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表明RS除了主要与血瘀证成强正相关外,还与痰浊证、气虚证成强正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提示我们在临床防治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中应坚持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