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银行理论的创立信息不对称与中介信息基础理论
现代银行理论是在不断创新、信息经济学和权利价值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制定的。现代银行理论的创立解决了诸如金融中介机构(FIs—FinancialIntermediaries)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信贷配给、流动性转换、期限转换、银行监管、借款人融资渠道及市场微观结构等方面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下面六个方面予以阐述。一、信息不对称interpersonal1960年,格雷(Gurley)和肖(Shaw)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oneyinaTheoryofFinance)一书中给FIs下了最初的定义:“从事金融合同和证券买卖活动的专业经济部门。”托宾(Tobbin)在60年代指出了金融中介机构之所以愿意而且能够发行间接证券的三个原因:①FIs专门从事资金融通活动,具有规模经济,降低了交易成本;②政府对FIs的监管降低了风险;③FIs提供了多种金融技术(Financialtechnology),如信息网络、评级等,提高了市场效率。但是,Gurley、Shaw和Tobbin强调的都是FIs的“资产转换”(QAT—QualitativeAssetTransformation)功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金融中介与共同基金等直接金融的区别。随着金融中介资产的日趋多样化,金融中介是否混同于共同基金以及它有无继续存在的必要性的问题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思考。以下重点讨论LP模型和Diamond模型。70年代以来发展的信息经济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金融中介本质是一种能够提供优质信息的产业。利兰德与派尔(LP—LelandandPyle,1977)对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建立的信息框架中,信息不对称构成了交易的主要成本。他们的研究形成了中介信息基础理论,即甑别单一资产或项目级别,然后向投资者出售各种组合债券。LP的理论要点是:FIs向股东传递借款人信号的成本低于借款人直接向股东发出信号的成本。LP在其相关论文中,首先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FIs存在的理由。其分析要点如下:(1)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贷款者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只能根据借款者过去的平均信息设定贷款条件,这对那些高于平均条件的优良借款者不利,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2)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贷款者从事有关信息的生产。但是,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要求,与贷款者自己生产信息相比,将这一活动委托给某一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代理人(agent)或机构来做更为有利。(3)与单个借款人相比,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和交流资产信息。这就是LP认为FIs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原因。LP理论的缺陷是它从贷款者与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出发来讨论金融中介的必要性,在存在逆向选择的经济环境中,如果贷款者与FIs之间以及FIs与借款者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说对于FIs本身如果也有信息生产的问题的话,间接金融机构与借贷双方直接见面相比,似乎成本更高。因此,LP对FIs存在理由的论述仍然是不充分的。戴尔蒙得(D.Diamond,1984)在其经典论文中对上述问题做出的回答认为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对借款者进行持续的监督(monitoring),并且这种监督是由FIs代替贷款者进行的,如果资金被分散投资于很多收益相互独立的项目时,监督成本接近于零。这样,在LP模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容易解决。Diamond模型假设一个经济体中有n个投资项目,收益均不确定,有N>>n个投资者,每个投资者拥有一个单位的禀赋进行投资,在不存在FIs的情形下,投资者可以通过监督,包括事前对贷款的评估和事前对货款质量的审核来获取信息,假设每个投资者需支付监督成本K收集信息,则投资者的监督成本为NK。如果由一个单一的金融中介来对每个项目进行监管,则其成本为nK,由此可见,由FIs进行“代理监督”(DelegatedMonitoring)可以避免多个私人投资者监督成本的简单重复,从而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再假定为了确保项目厂商能够支付投资回报D,当厂商不能支付D时,要遭受非货币罚金P的惩罚,且P足以保证D的支付。设π(D)是任一项目现金流小于D的概率,当FIs同时投资于多个资产项目,且这些资产项目的现金流量呈独立正态分布时,资产越分散,FIs总体资产组合现金高于偿付承诺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即当n足够大时,有Min[NK,nPπ(D)]>[nK+nPπn(D)],Diamond认为“惩罚成本”和监督成本一样是最终需由借款人负担的融资成本,而FIs的介入能导致融资成本的趋降,因此中介化是帕累托(Pareto)改善。Diamond模型是迄今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FIs存在理由做出的最合理解释,但是该模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①FIs的最优规模无限,而现实生活中是有限的;②其假设条件——各个资产项目之间收益不相关,也与现实不符。根据Diamond模型,Miller和Thakor(1985)指出:银行通过分散投资,可以利用投资项目之间现金流的相关性获得“横截面”信息的再利用价值,降低代理监督成本(delegatedmonitoringcosts)。但是,他们也认为由于FIs联盟中每一个代理人的努力状况是无法监督的,而且FIs内部无成本的相互监督不可能实现,由于搭便车(freerider)现象,FIs会产生内部激励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FIs规模扩大而带来信息共享的优点,因此FIs的最优规模是有限的。二、风险行为—信贷配给信贷配给,即贷款人基于风险和利润的考虑,往往附加各种条件,而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机制发放贷款。它表现为两种情况:(1)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一部分申请人可以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人被拒之门外,即使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无法得到贷款。(2)借款申请人的借款额度要求只能得到部分满足。这就引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当借款人愿意支付高额利息时,银行还会惜贷?1981年,斯蒂格利茨和韦兹(SW—StiglizandWeiss)在其著名论文《不完美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CreditRationinginMarketwithImperfectInformation)中对信贷配给作了深入的研究,指出造成信贷配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事前信息不完全是信贷交易发生前银行缺乏辨别顾客风险状况的充分信息。这时,如果银行在基础利率上增添“风险补偿费”使利率上浮,则风险较大的借款人愿意接受贷款而不可能拖欠,比较安全的借款人往往放弃借款申请,产生“逆向效应”。(2)事后信息不完全是由于监督成本昂贵使得银行难以获得信贷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的充分信息,接受较高利率的顾客在获得贷款后,必然追逐高风险项目,产生“道德风险效应”。因此,银行采用非价格手段来配给资金,当信贷市场上出现信贷需求大于信贷供给时,银行会把利率定在市场利率水平之下,限制那些信用低下,愿意承担高利率的借款者,以改善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三、银行存款契约的复合化趋势资产转换的类型之一是期限转换,银行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是“短借长贷”,这种期限转换相对存款人索取权,银行资产缺乏流动性,因此存在风险。在Diamond-Dybvig的两期模型里,投资者被假定为在事前(t=0)无法知悉自身在t=1及t=2时的消费偏好,如果投资者选择将自身禀赋直接投资于非流动性的长期资产项目,在t=2期项目完成后,将获得期望为k的投资回报;如果投资者在t=1期时出现消费(流动性)需求,该投资项目将被迫提前清算而迫使投资者接受极低的偿付收益I<1。作为可替代的投资方式,FIs提供如下形式的存款契约:t=1时,投资者获得收益I1*≥1;t=2时,收益I2*>I1*≥1。假设投资者的消费需求为独立分布,则两期分布概率分别为P和(1-P)。FIs为保证支付承诺的实现,将存款总额的Q部分投资于回报率为1的短期流动性资产,将其余(1-Q)部分投资于长期非流动性资产以获得收益k>1。通过计算,只要同时满足PI1*=Q和(1-P)I2*=k(1-Q)式,银行存款契约就可以保证下面(1)式的成立。(1)式表明存款契约可为消费者提供比无FIs存在时更好的风险分担。k>I2*>I1*>1(1)存款契约尽管改善了无FIs存在的不完全市场,却只是一个不甚理想的平衡,存在挤兑(BankRun)问题。如果在t=1期需要提前消费的投资者比例超过了P,则投资流动性资产的存款资金Q部分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提现要求,银行将被迫清算(1-Q)部分的非流动性资产。而原本打算在t=2期消费的投资者意识到银行由于资产清算而无法到期偿付I1*,受银行顺序服务原则SSC(sequentialserveconstraint)驱使,他们会产生尽早提款的冲动,从而引发银行挤兑风潮。Diamond-Dbyvig模型的缺陷主要在于:①没有明确导致存款人改变提现“信念”的诱因,认为任意随机事件,甚至太阳黑子的异常活动都可能成为提现的导火索。②资产清算成本和SSC原则是使银行挤兑成为一种“自生成”(self-fulfilling)过程的诱因,只要有足够多的存款人提现,对银行偿付能力的担心会使其他存款人也加入挤兑。基于不对称信息的Chari-Jagannathan银行挤兑模型指出:银行挤兑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使存款人不能分辩来自于高成本长期资产信息的冲击和提前提款存款者的冲击而造成的。对他们而言,明智的选择是加入挤兑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加区分的提挤风潮会“传染到其他健全银行,甚至引发系统性的金融恐慌(FinancePanics)。Chari-Jagannathan由此得出两结论:第一,在有噪声的理性预期均衡下,存在一些参数值意味着一个银行挤兑均衡的达成。在该均衡中,因为不能区分两种排队提款的状况,即使那些并不寻求提前消费的代理人都会力图提前提款变现。第二,当银行挤兑均衡达成后,通过限制提前提款者至最小预期比例的推迟兑现行为,将会提升代理人的预期收益。四、银行间借贷。在一般交易合同中,Bhattacharya和Gale(1987)通过使用两期的Diamond-Dybivig模型指出:虽然每家银行被提出的存款额是随机的,但整个经济范围的提款并没有整体的不确定性,在t=1期期末时,如果一家银行提款需求超过了它投资于短期流动性资产中的收益,即PI1*>Q时,它可以从银行间市场拆入资金偿付。因为不存在总体不确定性,t=1期期末的提款需求可从短期流动性资产投资的收益中偿付。然而,Bhattacharya和Gale认为由于搭便车的问题,每家银行都有可能减少Q,将它们的另一部分存款分散到更高收益的资产中去,在t=2期偿付。这样,寻求银行间的借贷来对偏好进行冲击保险,银行间的协调就必须通过一个更为复杂事先规定的次优合约来克服这种免费搭车问题。Bhattacharya和Gale认为最优存款合约在一些可能的条件下应包括有限的银行间借贷份额和一个低于最优状况但取正值的短期流动性资产投资份额。五、银行挤兑—SSC存在的必要性问题Diamond和Dybivig在《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Bankruns,depositinsurance,andliquidity,1983)一文中认为SSC是造成银行挤兑的主要原因,它强迫商业银行采取措施以应付流动性风险。Calomiris和Kahn在《活期存款在构建最优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的角色》(Theroleofdemandabledebtinstructuringoptimalbankingarrangement,1991)一文中认为SSC解决了存款监督中的搭便车问题。由于有SSC,没有保险的存款者会监督银行避免承担过度的风险,因为当行使监督的存款者发现问题之后会引发银行挤兑,同时他们也是第一批提款者,而搭便车者因为在排序队列中的后面而得到的期望支付应该要少。在C-K模型中,银行挤兑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观点甚至认为存款保险是不必要的,将它们与前面D-D模型中挤兑造成浪费的观点综合起来是困难的。这个矛盾被Peters在《为什么活期存款要受SSC的约束并且只被部分保险?》(Whyaredemanddepositssequential-service-constrainedandpartiallyinsured1995)一文中得到解决。Peters认为银行挤兑是事后无效但在事前约束管理层是有效的。SSC增加了监督管理存款者的边际支付,提高了银行挤兑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对于约束管理者来说又太大了,导致了过多的事后无效率。Peters提出部分存款保险可以降低存款者的边际支付从而降低了银行挤兑发生的可能性,但应该调整存款保险的水平,使挤兑的可能性不高于激励管理者与存款者要求相一致时所需要的挤兑可能性。六、银行投资风险银行的资产转换职能使银行面临着挤兑的风险,而消除挤兑的核心在于防止那些并无流动性需求的存款人参加挤提。基于这一构想,研究者们提出了下列建议:推迟兑现(suspensionofconvertibility)和存款保险(DepositInsurance)。推迟兑现是指在存款人提现要求超过一定数额后,暂时中止银行变现的功能。它的理论依据在于如果存款人的流动性偏好呈独立分布,那么存款人提前变现的概率几乎就是一个可以确定的P值,因此只要在事前承诺不对超过Q部分的银行存款提现,那么就能够在事后消除银行的挤兑均衡。但实际P值是不确定的,事前规定提存上限意味着一部分具有正常流动性需求的存款人无法得到满足,而且,推迟变现只是对银行流动性压力的暂时缓解。与推迟兑现相比,存款保险制度不存在以上问题,在这一机制下,无论提前变现的存款人比例高低,监管当局都将对I1和I2进行偿付,因此存款人仅依据自身流动性的需求做出是否提现的判断。但同时,存款保险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Merton(1977,1981)认为存款保险可视为一种鼓励银行承担过度风险的看跌期权,因为设立存款保险后,银行经营者就会具有从事高风险级别投资项目的激励。作为存款契约利余收益的索取者(ResidualClaimer)可以从该投资项目的获利中得到全部好处,而股权的有限责任(limitedliability)性质又可以使他们避免承担投资项目失败的全部损失。事实上,存款保险等于赋予银行管理者一个卖出期权,使其可以在投资项目损失超过其投资额(资本额)上限时将该项目“出售”给存款人,如果经营顺利,他们可以获得投资项目的“上涨”收益。在资本额一定的前提下,投资项目风险级别越高,存款契约卖出期权的价值也就越低。在Byrant(1980)等人基于不对称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里,将存款人随时可能引发的挤兑威胁作为一种市场惩戒机构,以迫使银行管理者控制风险,改善经营绩效。在存款保险制下,由于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了足额担保,他们无需担心因银行投资失败而遭受损失,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将进一步激化银行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是对存款保险的合理定价。Chan、Greenbaurm和Hakor对此问题进行了考察:设存款保险费为P,银行存款为D,贷款为L,贷款回收概率为,回报为x,不能回收的概率为(1-),回报为Q,在合理定价的情况下,存款保险费等于预期损失,即:P(D())=(1-)D()(2)对求导可得:(3)银行利润为:(4)当银行利润最大化时,有,即:1-=(D())(5)由此可得:D()=0,即无论银行投资成功率为多少,银行存款恒等于0,这显然是荒谬的,因此,存款保险对风险敏感的定价是不可能做到的。一般来讲,银行投资成功率属于银行的自身信息,出于安全考虑,存款人如果想获取这种信息,必须支付一定的审计成本(auditcost)。一旦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人不必担心存款的安全性,而会更加注重存款的收益性,这就会引起货币资金过度流入风险银行,产生逆选择。由于存款保险的问世加大了银行的道德风险,监管当局寻求克服其风险的监管方法之一就是资本要求管制。银行作为一种特殊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首先有着市场化的资本要求。市场要求的银行资本比率是指在没有监管的条件下,使银行本身价值最大化的资本比率。影响它的因素包括:(1)债务利息的税盾收益(TaxShield),这是指债务利息和股本红利所面临的不同税收处理。税收的不同待遇使得金融机构倾向于高杠杆(Leverage)比率结构。但随着自有资本比率的下降,金融困难的成本就会上升。(2)金融困难的成本包括银行的破产成本。金融困难的成本部分由债权人承担,部分由债务人承担,但债权人在签订合同时会将这种预期考虑进去,将这个成本转嫁给银行股东,银行股东则通过降低自有资本比率来减少这种潜在的损失,这样就同因课税而提高自有资本比率产生了中和作用。(3)资产比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装饰装修合同范本
- 医院和药店合作协议书范本
- 商协会公司劳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服务协议
- 固定资产折旧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煤矿企业保洁保安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建筑设计与工程咨询合同
- 专业老鼠防治合同
- 施工合同权益规定
- 二零二四年度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合同:某智能科技公司与停车场的车牌识别系统协议
- 消防中控室值班记录表(标准通用版)
- 五年级英语上册素材-Module 1课文翻译 外研版(一起点)
-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预学单
- 富士施乐复印机扫描到PC设置方法
- 中小学幼儿园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管理办法
- 高效课堂做好笔记 课件-学习习惯的培养主题班会
- control-m作业调度系统操作手册说明书
- 三年级美术上册 《梦幻中的城堡》教育教学课件
-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流程图(最新)
- 煤矿运输“四超”物件安全技术措施
- 人卫版外科学小肠疾病第一、二、三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