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侠逊纪念馆陈列展览文本_第1页
谢侠逊纪念馆陈列展览文本_第2页
谢侠逊纪念馆陈列展览文本_第3页
谢侠逊纪念馆陈列展览文本_第4页
谢侠逊纪念馆陈列展览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谢侠逊纪念馆陈列展览文本中国棋王谢侠逊前言谢侠逊(1888-1987),原名弈算,字宣,号卿元。1888年生于浙江平阳腾蛟硐桥头。自幼天赋聪颖,刻苦好学,6岁从父学棋,9岁研习棋谱,棋艺大进,称雄乡里。13岁力挫温州市象棋高手,遂在棋坛崭露头角。1916年谢侠逊离开家乡,赴沪谋事,在平阳同乡黄溯初的帮助下,进入《时事新报》营业部工作,并兼任象棋专栏编辑。从此开辟出一爿棋坛新天地。在上海市举办的象棋比赛中夺得桂冠,后被全国象棋界推为“棋坛总司令”。谢侠逊是我国现代象棋运动的开拓者。他倾其毕生精力,为弘扬中国象棋文化而呕心沥血,辛勤耕耘,著述甚丰。棋书多达17种,均采传统之精华,扬时代之新貌,填补了象棋领域的多项空白。品高艺精,棋诗双馨,诚为谢侠逊一生写照。他关心时局,情系家国,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奋不顾身两度奔走南洋,遍访菲、马、新、缅、印尼等国,向广大侨胞作抗日救亡宣传,并募捐劳军济难,成效卓著。谢侠逊在下棋之余,不忘以诗记史。他国学深厚,文才俊逸,留下了大量旧体诗词和名联佳对。无论是咏史、忧国、募捐、劳军,还是庆祝、酬答、记游、揽胜,无不洋溢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谢侠逊以他的棋艺人品交游遍天下,不仅是跨越中国历史近一个世纪的棋王,还是著名社会活动家。他与国共两党高层人物李宗仁、周恩来皆为至交,与海内外一大批知名人士也交谊甚笃,在美国、法国、东南亚等许多国家都深具影响。同为平阳同乡、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周瑞金先生如此评价谢侠

逊:棋臻化境,诗有造诣,寿至百龄,此实乃20世纪中华一奇才也!为纪念谢侠逊对中国象棋事业的突出贡献,1995年家乡腾蛟镇党委政府决定筹建“百岁棋王碑林”。1998年碑林落成,六十余座碑刻荟萃了我国近现代一批名人、伟人的墨迹,反映了谢侠逊爱国爱乡致力振兴棋艺的光辉一生。2007年,中国谢侠逊棋院在故居平阳县昆阳镇雅山村金鱼山脚奠基。规划总占地2万多平方米,分设三个功能区。本馆为教育区纪念馆,陈列有关棋王的生平文物,展示其精神风范,彰显其文化内涵,以供后人高山仰止,追慕先贤。1、棋乡神童名噪东瓯千年古镇象棋之乡腾蛟镇位于温州市平阳县西北部,其名寓意“山川毓秀,腾蛟起凤”,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千年古镇。腾蛟自然风光秀美,早在东晋年间,永嘉太守谢灵运就曾慕名游览过此地,并在《游名山记》一文中描述了赤岩山独特的风貌。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的五大景区之一,大小景点近百处。腾蛟人文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数学泰斗苏步青、现代温州人物画鼻祖苏昧朔等都是腾蛟这方水土孕育的英才。腾蛟还是远近闻名的棋乡。古时腾蛟地处偏远,民风淳朴,雅俗共赏的象棋成为当地民众最喜爱的娱乐活动,历数百年而不衰。1998年,腾蛟镇因象棋活动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棋才辈出,而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象棋之乡”。这是我国迄今唯一一个乡镇级“全国象棋之乡”。少年侠逊棋中神童光绪十四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1888年10月1日),谢侠逊诞生在腾蛟镇凤巢乡硐桥头村的一户普通农家。父亲为他取名宣,因属卿字辈,名为卿元。后因他小时好象棋、精算术,取“弈算”二字的闽南方言谐音“侠逊”作为他的字。谢侠逊在棋乡浓厚的棋风熏陶下长大。谢父虽是目不识丁的贫苦农民,却痴迷象棋。谢侠逊6岁时跟着父亲学象棋,9岁时研读偶然得来的象棋古谱《韬略玄机》,进一步领悟了弈理,大大提高了棋艺,很快就打遍平阳无对手。13岁时,谢侠逊在乡亲们的鼓励和资助下,只身赴温州市区,挑战当时瓯江流域棋艺水平最高的陈笙。最后以一胜一负一和的战绩轰动东瓯棋坛,从此被誉为“棋中神童”。1902年,陈笙得意弟子、26岁的林弈仙专程赶到平阳与15岁的谢侠逊对弈。二人下了两天,各有胜负,不分上下,棋逢对手。从此二人结下一生的棋缘。为谋生计只身赴沪1906年,读了几年私塾的谢侠逊,考入省立温州初级师范学校。仅读三个月,就因父亲离世、经济拮据,被迫辍学。1908年,谢侠逊报考小学师资被录取。后在平阳江南白沙、北港胡门和城西龙河等小学执教,业余仍不忘研究象棋。1916年,由于生活所迫,29岁的谢侠逊赴上海谋生。这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2、棋坛司令威扬四海参赛夺冠扬名棋坛1916年,谢侠逊在上海结识了时任《时事新报》总经理的温州名士黄溯初。在黄溯初的帮助下,谢侠逊进入该报当办事员,兼任象棋专栏编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的象棋活动蓬勃发展,上海是当时象棋活动发展的中心。1918年,上海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盛况空前的象棋大赛(上海市个人象棋赛)。来自全国的六十多名象棋高手云集上海,异常激烈地角逐比赛,谢侠逊受邀参加并荣获冠军。30岁的谢侠逊一时间扬名全国棋坛,慕名学习者纷至沓来。筹备发起全国大赛1920年,谢侠逊组织有关单位的9支象棋队,举行了上海市第一届队和队之间的团体赛,并出任总指挥;1921年,比赛增加到14个队;1922年,增加到16个队。从此上海的棋赛从个人赛发展到队和队之间的团体赛,后又发展到县和县、省和省以及大区和大区(如华东对华南或华北)之间的比赛,推动了全国象棋运动的蓬勃发展。1928年3月,经谢侠逊和马海洲等的筹备发起,在上海四川北路青年会举行了首次全国象棋大赛。谢侠逊匠心独具地创制出挂式大棋盘和大棋子,解决了大型比赛棋盘小、棋子小、参赛棋手喜静与观众的围观之间的矛盾。这种方法后来被上海国际象棋会(时称万国象棋会)会长英人杰克逊观摩考察后仿制到国际象棋中。谢侠逊还设计出能够和很多人对弈的车轮战,每人一次可同时对弈二十来局,满足了许多业余象棋爱好者期盼与高手直接对弈的要求。棋界公推棋坛司令为了进一步推动象棋活动的开展,棋界人士倡议成立象棋总司令部。1927年元旦,由常州棋手费绵钦撰写的诙谐电文《丁卯元旦通电》刊发在上海《时事新报》,推举谢侠逊为“棋坛总司令”。一时间各地棋手纷纷响应,表示拥戴。经再三推辞不得,谢侠逊2月2日于《时事新报》上刊发通电,宣告就任“总司令”,并仿照国民革命北伐军番号,委任“前敌总指挥”“军长”“师长”等职。被委任者也纷纷写谐趣文字,报告就职。国际象棋推广首功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人大批进入,国际象棋也被带进了中国。1903年,上海成立“万国象棋会”,入会者皆为英、美、德、法、意俄等国人。而谢侠逊成为第一个中国籍会员,并担任理事。他积极推广国际象棋,在编著的《象棋谱大全》一书中,用了一百多页的篇幅介绍国际象棋,还组织在上海的17个国家的棋手赴杭州表演国际象棋。谢侠逊棋艺日渐精湛,多次参加国际象棋比赛,1935年获国际象棋大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人。笔耕不辍棋书等身谢侠逊生平笔耕甚力,著作颇丰,编著棋书17种。1916年,《国耻纪念象棋新谱》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谢侠逊、潘定思编著,平装大32开套印,1册82页。这是我国第一本铅字印刷的棋谱。1919年,《象棋围棋新谱》由上海中华图书集成公司出版。谢侠逊、张澹知编著。平装32开,1册55页。1920年,谢侠逊从象棋古谱《七星聚会》和《象棋诀着谱》中,精选三百多残局,由丹麦友人葛麟瑞译成英文版中国象棋谱《象棋七星聚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平装大32开,1册88页。这是第一部英文版中国象棋谱,将中国象棋推向世界。《象棋谱大全》(初集、二集和三集,每集四卷)谢侠逊编著,上海中华书局分别于1927年4月、12月和1929年7月出版。平装32开,共十二卷12册。这是谢侠逊花费了六年(1922—1927)时间,广为搜罗、考证破译、详加校评的鸿篇巨制,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象棋书,不仅辑录了当时已发现的明清棋谱,而且囊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象棋高手创作的残局和当时驰骋棋坛的名家对局。该书由梁启超题字,出版后再版9次,发行达数百万册,被公认为“我国象棋史上一大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新编象棋谱》(四卷)谢侠逊编著,上海大成书店于1934年1月初版,3月再版。平装32开,四卷4册。《南洋象棋专集》(三卷)谢侠逊编著,上海中华书局初版于1937年9月,平装32开,三卷3册。《海内外象棋新谱》谢侠逊著,重庆天地出版社初版于1943年12月,另一版本为正风出版社初版于1945年9月,均为平装32开,三卷1册180页。《金鹏梅花决着棋谱》谢侠逊编著,正风出版社出版于1946年10月三版,铅平装32开,1册140页。《象棋新谱初编》谢侠逊编著,温州仿宋印刷局初版于1950年8月,平装32开,1册38页。《新编象棋谱第一种吴著梅花谱》谢侠逊编著,温州仿宋印刷局初版于1951年6月,平装32开,1册14页。新编象棋谱第二种橘中佳趣》谢侠逊编著,温州仿宋印刷局初版于1951年6月,平装32开,1册24页。《象棋初步》谢侠逊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初版于1955年8月平装48开,1册109页。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对局选注》谢侠逊等编著,人民体育出版社初版于1957年6月,平装32开,1册202页。象棋心得》谢侠逊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初版于1956年12月,平装32开,1册155页。象棋研究(适情雅趣)残局专集》谢侠逊编著,哈尔滨市体委初版于1982年10月,平装32开,1册188页。《象棋指要》谢侠逊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初版于1983年9月,平装32开,1册430页。这是谢侠逊对其90年棋坛生涯的实践总结。《象棋谱大全》1985年2月,谢侠逊于98岁高龄,将绝版已40多年的成名作《象棋谱大全》结构顺序做了调整,写了新“序”和“声明”,分辑五册,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发行百余万册。光大棋艺奖掖后进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谢侠逊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推荐、上海市市长陈毅签署加入上海文史馆,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棋类协会副主席、第一届全国象棋锦标赛裁判长、北京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棋类竞赛委员会副主任、象棋赛总裁判长、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等。不顾年事已高,仍欣然应邀作象棋表演赛,指导各类比赛,进行象棋讲座等,不遗余力培养新人,推动象棋运动。3、以棋为戈情牵家国巧制棋局比附时局1901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举国震惊。年仅14岁的谢侠逊创造性地排出黑方八个棋子直追红方主帅的一个棋局,名曰八国联军”。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传来,谢侠逊心情激动地排出“凸”字形“鄂军起义”残局,附题名“匹夫倡议武昌城,扫尽鲸鲵草木惊”。该局中,黑方拥有双车双炮一马,红方只有车马炮和三兵,实力相差悬殊。但红兵首先出击并取得胜利,象征弱能胜强。谢侠逊将此残局投寄《时事新报》很快发表,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棋局。不久他又将前拟“八国联军”残局投寄,加上题解。报纸以征答形式发表,吸引了许多爱国棋手参与。1916年,激于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及称帝图谋窃国之举,谢侠逊与棋友潘定思共同编纂了《国耻纪念象棋新谱》。选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各丧权辱国和较大的政治事件,排成30个字形残局。每一局“着法”之外,都附一段“小史”和一首七律,深切述说爱国之忧。这是我国第一部用铅字印刷的象棋书。后袁世凯复辟帝制,“筹安六君子”助纣为虐,谢侠逊排制“卡”字形残局,并附注“筹安筹得乱哄哄,六君子原是六凶”,讽刺袁世凯称帝不成,进退维谷,“卡”在死地。初下南洋为国争光1935年,谢侠逊应新加坡华侨棋手张兆兰之邀,赴东南亚以棋会友。辗转半年多时间,先后在新加坡、槟城、雅加达、万隆等十个城市,与众多华侨高手对决。在总计241局棋中,创下胜175局、负13局、和53局的战绩,被当地侨胞和报刊誉为“象棋之王”“天才圣手”。谢侠逊的战绩还震动了当地国际象棋高手。英国驻马来西亚空军司令、全马国际象棋冠军亨特以及荷属东印度1927年国际象棋冠军溪简等人先后提出要与谢侠逊比赛国际象棋。本以中国象棋交流会友的谢侠逊毅然应战,最后击败了亨特,逼和了溪简,震惊国际棋坛。为挑战谢侠逊,英国政府特举办大型“银龙杯”国际象棋大赛,邀请德、美、奥等国高手参加,并多次派人向中国送来战书。中国政府派出谢侠逊和吴国良博士参赛。刚从南洋匆匆返抵广州的谢侠逊征尘未洗,立即参战。最终以胜18局、和1局、负1局的成绩折桂捧杯,大长同胞志气,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书赠“淪霊益智”。再下南洋为国募捐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谢侠逊通过上海亚美无线电台,致电全球象棋界同仁,痛斥日寇暴行,呼吁伸张正义,主持公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谢侠逊把家人送回平阳老家,只身赴南京寻求报国之路。当他得知国民政府正打算派五位巡回大使到海外向华侨劝募捐款时,毛遂自荐出使南洋。1937年11月至1939年3月,已念过半百的谢侠逊二下南洋,为国募捐。先后抵达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通过种种义赛形式,借象棋活动来宣传抗日救亡主张,筹募慰问伤兵和救济难民的款项。募捐活动取得巨大成功,共募得现款5000余万元,金银、珠宝、首饰无数。此外,南洋侨胞还承诺为抗战进行定期募捐,3300名技术人员接受征召,随谢侠逊回国投身抗战。棋振民心共抒国难南洋募捐归来,谢侠逊留在重庆,继续致力于抗战募捐工作。在大后方重庆、成都、贵州等地多次举行象棋劳军大会、反侵略棋赛大会、劝储棋赛大会等,同时还在重庆《大公报》、昆明《朝报》、贵阳《民报》继续编辑象棋专栏,撰写象棋评论,推广棋艺,团结民心,鼓舞士气,为中国抗战史书写了浓重而独特的一笔。在重庆期间,谢侠逊还和周恩来切磋棋艺,共同创作了“共抒国难”残局,经重庆《大公报》刊出后,引起很大社会反响,成就一段棋坛佳话。4、闲吟交友诗文抒怀诗文言志吟咏抒怀谢侠逊诗词文史功底深厚,惜为棋名所掩。一生所做诗篇不下千首,仅由其子谢瑞淡教授编注的《棋王谢侠逊诗文选》就收录了400余首诗,包括古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五种体裁。他的诗或咏棋咏史,或时事抒情,或朋友酬唱,或悼亡伤感,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如《出国誓师吟》《斥二十一条卖国条约》《赞台儿庄歼灭战》《颂侨胞爱国精神》等一大批烽火年代的诗作莫不如是。抗战胜利后,他又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内战独裁而呼吁。谢侠逊还精于联对。他撰写的楹联,笔触细腻,排比严正,将爱国和爱棋、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有名的是抗战时期,谢侠逊在昆明举行慰劳前方将士棋赛大会期间仿写的大观楼长联,共计180字:“三十二棋子,分列眼前。登坛作战,觉一时严重非凡。看士马奔腾,将兵汹涌,炮车直追,相象斜飞,龙争虎斗,无妨入手占先。趁白日青天,堪举办劳军竞赛。就炎疆瘴域,也可作抗战宣传。莫辜负谢安弈墅,王质烂柯,古代武功,中朝文化;五百兆华胄,尽归枰底。尝胆卧薪,望九世深仇早雪。溯台湾割让,高丽并吞,辽吉沉沦,热绥失陷,豕突狼奔,已到关头最后。凭枪林弹雨,应使他匿迹销声。奔碧血丹心,即乘此兴邦建国。且听那晋西偷营,鲁东劫寨,湘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