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件第 6 章_第1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件第 6 章_第2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件第 6 章_第3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件第 6 章_第4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件第 6 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公司版权所有第六章阅读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

第一部分精读课的教学要点第一节汉语语音教学第二节汉语词汇教学第三节汉语语法教学第四节汉字教学一、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以示范和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二)从易入手,由易到难;(三)温故而知新;(四)突出难点,有的放矢;(五)音形结合,加深印象(六)对症下药,适时纠正发音二.声韵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一)声母b/p、d/t、g/k、j/q、z/c、zh/ch

1.对比描述法;发音时尽量把发音动作放慢动作,有意识的将送气的时间拖长一些,然后再发声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体会到两者的不同:bàp~àdàd~àgāikāik~āi

2.气息感应法:

拿个纸条放在嘴前,发送气音时气流较强,纸条会被吹动,或者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气流强弱3.拼合法:把送气音看成:不送气+(h+韵母)。如:b+ha=pa

(二)声母l/r1.对比法

这两者区分的关键是,发擦音“r”,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但不接触;而发边音“l”,舌尖不单要碰到上齿龈,而且要紧张用力顶住上齿龈。

2.过渡法

用一个容易发的音引出另一个相关的难发的音,在语音教学中经常使用。例:sh带出r的音。

3.夸张法

要求学生发音时,舌尖尽量用力顶住上齿龈,并拖长一段时间再发韵母,如l—la。

4.适当的练习:分辨、填空、判断正误、听后模仿。(三)声母p/f、f/h

1.夸张演示法针对韩国学生容易把f音发成p音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夸张口形的方法,给学生示范并让他们模仿。注:学生单单模仿f音并不难,但是一旦与韵母拼合成音节,就容易被其母语的习惯力量牵走发成p音,因此我们最好不单练f声母,而应该结合音节和词语来进行练习。2.循序渐进法

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先教授容易发容易的音,因为h声母根据相拼的韵母的不同,受到干扰的程度就不同,纠正难易也有别。如h与a韵母及以a开头的韵母相拼时,干扰比较少;而h与u开头的韵母相拼时,干扰较大。3.对比演示法

至于有些学生习惯性地把汉语h声母发成喉音【h】,老师告诉学生喉音的发音部位比汉语h声母靠后。(四)声母z/zh/j、c/ch/q、s/sh/x

1.手势法

五指并拢,两手手心相对,上面的手指稍弯曲代表口腔上颚,下面的手指表示舌头,用指尖向上或伸直的动作表示舌头的动作。

2.对比法

针对有些学生把zh、ch、sh发成j、q、x的情况,除了讲明它们部位以外,还要提醒学生发zh、ch、sh时不要把舌头前伸或抬高;针对有些学生把zh、ch、sh发成z、c、s的情况,我们引导学生找准发音部位正确发出zh组音后,还要指出zh组与z组的最大区别,就是舌头与上颚接触位置的前后。

二.韵母学习中的常见偏误与教学技巧(一)单韵母方面的偏误

1.单韵母发音不到位。2.发圆唇相似音时常常不到位。(二)复韵母方面的偏误。

1.开口度不够。2.主要元音响度不够。3.因拼写符号而误读。4.发音动程不够。(三)鼻韵母方面的偏误很多学生发en时,不少人发成鼻化音,鼻音过重。

(一)单韵母i:

整体认读法

就是不要单独教舌尖元音,而是让他们结合声母直接读出。他们的发音与声母z、c、s、zh、ch、sh、r一样。(二)单韵母u/ü

过渡法:让学生先发i,然后舌位不动,将嘴唇逐渐变圆,直到发出ü,然后可以加快动作,进行i-ü交替练习,使学生慢慢习惯圆唇的动作;会发ü之后,由ü引导u音,u与ü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舌位的前后不同。(三)复韵母中介音i/u/ü

1.温故知新法

针对学生丢掉介音u、ü以及把介音ü换成i的问题,我们建议温习单韵母u、ü的发音。这首先与单韵母的发音质量有关,发音时把圆唇音发得到位些,那么发介音时可以纠正的。

2.对比指点法

针对学生加介音的,我们用对比的方法给他们指点,让学生了解他们母语中的r与汉语声母r之间不同,让他们逐渐改正发r时不必要的圆唇的习惯。

(四)鼻韵母n/ng1.增音法

学生容易混淆的是in和ing。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按照语音原理,在发后鼻韵母ing时,中间有意识加入一个过渡音,即ing实际读音应该是i-eng。2.带音法

老师在教前鼻音韵母时,可以由发音部位相近的复元音韵母引入,再带出鼻音来,如,在教an之前先复习ai,然后再发an。三、声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1.五步声调调型图2.手势法3.头式法4.声带控制法5.五线谱图法6.对比法7.带音法第二节词汇教学一、词汇教学的内容1.词语的形、音、义。2.词语的用法。3.构成词的语素意义。4.汉语的构词法。5.词语的语境知识。6.汉语的网络联想词群。7.词语的文化意义。5.用旧词解释新词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旧词解释新词可以有效地摆脱学生用母语来翻译、理解词义的局限,并可以巩固学过的词汇A:词语的用法的差别

6.用同义词或近义词解释

第一,两词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

第二,两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

第三,两词的用法上的不同,如搭配对象、适用语体等

7.用反义词来解释新词在讲解新词的时候,可以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反义词进行对比,使学生掌握词义。宽敞——狭窄热情——冷淡清楚——糊涂安静——淘气三、课文生词的处理

1.归类2.扩展

(1)意义归类就是根据生词的意义,把意义相关或者相近的词语放到一起

(1)意义归类根据生词的意义,把意义相关或者相近的词语放到一起。请、大号、T恤衫、比、顶、棒球帽、就、镜子、裤子、肥、时髦、短、瘦、减肥《跟我学汉语》第二册23课表示服装鞋帽:T恤衫、棒球帽、裤子;表示尺寸和数量:大号、顶;描写衣服大小:肥、瘦、短;跟健美有关的词语:时髦、减肥;其他词语:请、比、就、镜子

(2)语法分类根据词性,把将要学习的生词分成几类

(1)意义归类根据生词的意义,把意义相关或者相近的词语放到一起。

次、决定、全家、野餐、早晨、地图、风景、发现、知道、白天、晴、高、低、温度、阴、雨《跟我学汉语》第二册15课(3)音节归类音节归类,可以根据四步来进行:课前要求学生准备,读生词表;上课时老师可以先读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让学生听,同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拼音记录下来;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词根据音节分类,并且说出这些词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翻开课文,对照生词表,把记录这些词的汉字写下来

(4)话题归类将意义相关、可以出现在共同话题的词语排列在一起进行学习。谈论球赛:球赛、裁判、迷、进攻、防守、耐心、急躁、赢、精彩受伤、治疗、住院、看望、友好2.扩展把小的语言单位扩大成更大的语言单位(1)单音节向双音节扩展(2)由词向短语扩展(3)词语向句子扩展(4)句子向语段

第三节语法教学一、语法教学的原则1.精讲多练2.深入浅出3.分散难点4.注重用法二、教师应该了解的语法理论知识和语法观念(1)传统语法

运用传统语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a.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能依赖形态变化;b.汉语的名词、动词都是多功能的,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在词类教学中不能过分将词类和句子成分联系在一起;c.应该充分重视传统语法的句本位思想。(2)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三个平面理论发端于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和研究,其首倡者是胡裕树、张斌和范晓。三个平面理论认为,语法是一个上位概念,它包含着句法、语义、和语用。

敢:名词/代词(人)+敢+vp同意:名词/代词(人)+同意+CLAUSE认为:名词/代词(人)+认为+CLAUSE在这个学校里,都老师对学生非常热情。我进去的时候,还她睡在床上。他房间里左边有一个书架,还右边有一个书架。他一回来,就我们走了。老张喝醉了酒小王穿好了衣服。他摔断了腿。老王喜滋滋的炸了盘花生。老王脆脆的炸了盘花生。老王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王冕死了父亲。昨天我去了南京路。这个字我不认识。小张身体很好。那部电影我看过。歌我爱听周杰伦的。青岛咱们多住几天。这种人我见的多了。点心我吃了。这次考试他差点不及格。这次考试他差点儿及格了。他的钱包差点被小偷偷走了。他的钱包差点没被小偷偷走了。(3)配价语法配价语法理论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斯尼耶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价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引进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词语的数目。零价动词:地震、刮风、下雨;一价动词:病、醉、休息、游泳二价动词:爱、采、参观、讨论三价动词:给、送、参观、讨论(4)认知理论很多语言现象很难从句法结构或者语义关系等形式的或规则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的,这时就不但需要甚至只能深入挖掘语言现象背后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认知基础,才能得到比较合理准确的解释。大清早的你就出门了?大过年的,别老忙工作了!大星期天的,你还加班?大复活节的/大感恩节的/大妇女节的/大星期三的四、语法教学常用的方法(1)简化法(口语法)《说汉语》第18页关于“越来越”的解释为:“越来越”表示事物发展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越来越”表示当时间延长了,

事物发展的程度也增加了。

(2)提纲法(概括表示)“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动词短语的类型又有好几种:动词、副词加上动词、动词加上名词或名词短语、副词加上动词,再加上名词或名词短语,等等。”

汉语句子中的谓语构成有下面四种情况:①动词②副词+动词③动词+名词/名词短语④副词+动词+名词/名词短语。(3)归纳法先举出例句,然后从中归纳语法形式、意义和规则。我大学毕业10年了。同学们来中国三个月了。张老师工作一年了。S+VP+时量+了

常常1.小时候,我常常去那个地方玩。2.现在我常常跟中国朋友在一起聊天。3.明年我到中国留学后,我肯定会常常给你发邮件的。从意义上说只是单纯表示动作、行为经常发生;从用法上来说,不管动作或行为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都可以用常常来说明意义被动句:1.饭做好了。2.衣服都洗干净了。3.作业写完了。4.我到教室时门已经开了。1)被动句的主语是人也可以是动物,而意义被动句的主语通常是没有生命的事物;2)被动句中的“被”字后的动作发出者有时要表示,有时不要;而意义被动句的动作发出者一般不必或无法指出来;3)被字句大多用于不愉快或受损害的事情,而意义被动句没有这方面的限制。(1)误带宾语:如:*作为班长,他经常帮忙我们。

*她唱得很好,大家都鼓掌他。

*昨天我们谈话了很多事情。

(2)动态助词“着、了、过”位置放错。如:*我们都鼓掌着欢迎他们。/我看见他时,他正跑步着。

*我们下课了就去操场踢球。/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我们见面过。/我从来没有撒谎过。(3)重叠形式有误。如:

*爷爷饭后经常散步散步.*他对点头了点头了。(4)结果补语位置有误。如:*上课完,我们去看电影吧。*理发完我去洗澡。

(5)时量补语位置有误。如:*我们洗澡了一个小时。

*她生病了三个星期。(6)带情态补语时有误。如:*她唱歌得非常好。

*她跳舞得非常出色。(7)趋向补语“起来”位置有误。如:*他突然鼓掌起来。

*我同屋一感冒,就发烧起来。(8)动量补语位置有误。如:*他结婚过两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