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拉丁美洲概述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1.gif)
![15、拉丁美洲概述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2.gif)
![15、拉丁美洲概述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3.gif)
![15、拉丁美洲概述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4.gif)
![15、拉丁美洲概述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88a3086fbb429e4dd6a3dd2a8a02c37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丁美洲概况【教与学目标】1.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2.主要地形区及分布。3.主要河流: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4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5.矿产资源的分布及特点。6.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主要的河流、地形区。7.能够在图上指出主要气候区的分布,能分析气候的形成原因,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8.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地位。9.能够以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一、位置与范围1、范围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图〕。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80°W30°S40°W0°2、位置〔1〕经度看:位于35ºW-115ºW之间,纬度看:55ºS-32ºN之间。赤道横穿北部,大局部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二、自然区域特征〔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①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海地岛西的国家海地是世界最不兴旺国家之一,东部国家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星期天、休息日〞。旧说哥伦布于15世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现以旅游业为主。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
〔不同成因〕类型: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多属火山岛;巴哈马群岛属珊瑚礁。西印度群岛上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面积较大。1492年,哥伦布最初来到西印度群岛,误认为是东方印度附近的岛屿。不久,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了真正的印度。以后,人们便把这些位于西半球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条件优越:
位于低纬,属热带草原气候。每年6月一10月为湿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名。西印度群岛具有种植甘蔗的良好自然条件,如①大局部地区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下层是肥沃的火山土。②在甘蔗生长后期和收割期,适逢干季,既便于收割,又能提高甘蔗的含糖量。古巴的蔗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三,蔗糖出口量占世界前列。过去,古巴有“世界糖罐之称〞。②南部: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在海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印第安人点燃的烽火〕,因此这个岛屿也就被称为“火地岛〞。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南端港口城市,是阿根廷火地岛区的行政中心,世界最南的城市,该港是阿根廷和其他国家去南极考察的前方基地,考察船都在这里补充燃料和食品。乌斯怀亚城(55°S、68°W)。合恩角:南部群岛的最南点就是闻名世界的合恩角,其经过的经线67ºW〕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2〕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连通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①中美地峡〔中美洲〕: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该地区又叫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7个国家。它们以农业为主,盛产香蕉和咖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有“香蕉国〞之称。咖啡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的经济支柱。②巴拿马运河:A.位置: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巴拿马境内,大致西北东南走向。B.通航能力:它是凿通河流的分水岭而建成的。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宽150米至304米。可通航5万一10万〔7.6万〕吨级轮船。船只通过运河,先要经过三道水闸,把船只升高26米;离开运河时,再经过三道水闸,把船只降到与海面相同的高度。船只航行在运河上,好似越过一座水桥。这种运河被称为水闸式运河。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C.历史:巴拿马运河是1880年由法国最先开工开凿的。1901年美国与巴拿马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由美国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永久租让权〞。美国在运河区驻有军队,建立了军事基地。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根据1977年美巴两国签署的新“巴拿马运河条约〞,巴拿马运河于1999年底全部归巴拿马所有。D.作用〔意义〕:缩短航程14500千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如使纽约和旧金山之间的航程缩短了约14500千米。④世界三大运河比较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大洲分界线南、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内部所属国家巴拿马埃及德国避免绕行航线麦哲伦海峡好望角缩短航程14500千米。8000-10000千米370~650千米两端港口科隆、巴拿马城塞得港、苏伊士(陶菲克港)布伦斯比特尔科克港、基尔
港沟通的海洋太平洋与大西洋(加勒比海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红海)北海与波罗的海凿通的地峡中美地峡(巴拿马陷落带)苏伊士地峡日德兰半岛南部〔3〕山地纵列分布,高原、平原相间排列①西部安第斯山脉:拉丁美洲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高大、绵长,全长9000多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它的形成是由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山间有盆地高原,并多火山和地震。①南美大陆的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利〕诺科〔克〕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由亚马孙河的泥沙冲积而成。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铁矿资源丰富。拉普拉塔平原主要位于阿根廷境内,草原广阔,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牧牛〔肉牛为主〕业兴旺。2、气候:湿热为主的气候〔1〕拉丁美洲气候的突出特点是湿热。①热:拉丁美洲大局部位于赤道附近——热,大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除山地地区外,拉丁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大于0℃;②湿:拉丁美洲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湿,大局部地区降水在1000mm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大洲东侧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得湿热的气候特点更加突出。拉丁美洲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拉丁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东面迎风地带、巴西高原的东南迎风坡〕;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西侧〕,温带气候面积较小。西部山区为垂直变山明显的高山气候。拉丁美洲西侧太平洋沿岸有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这是由于山地紧逼海岸,使得热带沙漠只能沿海岸南北延伸,西侧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沙漠大向北延伸。30ºS-40ºS西岸狭窄地带为地中海气候,40ºS以南西岸狭长地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巴西高原南部和拉普拉塔平原东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拉普拉塔平原西部为温带草原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为温带沙漠气候。〔3〕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影响明显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②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于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分变化规律。③安第斯山脉南段〔40º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④广阔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而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温和。分析:A.从纬度位置看:拉丁美洲热带面积广阔〔南美大陆北宽南窄呈倒置的三角形,赤道穿过北部较宽广部位〕,赤道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气流上升,降水丰富;B.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西洋,含有大量的水汽;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阔的原因:答案: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B.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有大量水汽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C.东侧的巴西暖流增温、增湿⑤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东侧〔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气候,都是因为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和暖流增温增湿的同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3、水文:世界最大河〔1〕水文特征:拉丁美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缓,航运便利。〔2〕三大河流及分布: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它们的中下游都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3〕亚马河-世界是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长6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年河。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50ºW,0º〕。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阔,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3〕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它位于位于安第斯山脉中段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海拔3800多米。印第安人一向把的的喀喀湖奉为“圣湖〞。4、自然资源:丰富拉丁美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森林、草场、水及水能资源和海洋水产特别丰富。〔1〕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和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2〕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例如: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4〕海洋资源:秘鲁附近的海域由于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饵料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场之一。〔5〕生物资源: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蜂鸟等。人们往往把行动缓慢比喻成乌龟爬,其实树懒比乌龟爬得还要慢。树懒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一生不见阳光,从不下树,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吃饱了就倒吊在树枝上睡懒觉,可以说是以树为家。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极其缓慢。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似假设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
大食蚁兽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种以白蚁为食的无齿哺乳动物.它没有牙齿,有一个很长的嘴,当长嘴前端的鼻子嗅出白蚁的气味以后,便启动锋利的前爪刨开蚁封,直捣白蚁窝,趁白蚁惊慌逃窜时,它便伸出长约30厘米的舌头,利用舌上的黏液粘住白蚁,送进嘴里,囫囵吞食.
它们食量很大,一天能吃20000只。目前已被列为濒临绝种的动物。在拉丁美洲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样子很特别的鸟,叫巨嘴鸟。它体长70多厘米,可是嘴长却有22厘米,几乎是整个身躯的1/3,嘴宽到达8厘米,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嘴。这样大的镰刀嘴与身躯的比例很不相称,显得特别笨重,真叫人为它的脖子担忧,怕那粗壮的嘴会把颈骨压断。其实不然,它的嘴虽然体积很大,但是很轻,还不到30克重。他们拥有如此聪明的大脑.在接受人类的实验时,可以正确的选择工具,可以熟练的完成任务,可以聪明的交换砝码,可以团结的合作觅食,可以平均的分配战果.他们在事物匮乏的季节可以用大脑判断隐秘的食物,可以跑几千里地去用大石头砸开坚果,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警告同伴不同敌人的临近,甚至可以使用石块来击退豹子.
纺锤树:是南美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树于很家纺锤,最大直径可达数米。能贮存雨季时吸收的大量水分。以适应干季时的需要。波巴布树: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是典型的长寿树木。树高约25米,树干直径可达10米,树冠直径有100多米。波巴布树的体内积存着大量水分,能适应炎热的干季。果实为长椭圆形,汁多味美,猿猴喜食,所以又称“猴面包树〞。树皮可以用来制绳和造纸。三、人文区域特征1、居民〔1〕人种复杂拉丁美洲人种复杂,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其次是白种人、印第安人〔黄种人〕和黑人。成因分析:拉丁美洲当地居民原为印第安人。16世纪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殖民者大量侵入;他们又从非洲掳掠、贩卖黑人,来这里的矿山、种植园当奴隶。此外,还有少数为来自亚洲的印度人、华人和日本人。几百年来,白人、印第安人、黑人等互相通婚,他们后裔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今日拉丁美洲的混血种人。拉丁美洲人口有4.8亿〔1996年〕,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有的是印欧混血种,有的是黑白混血种,等等。〔2〕两种主要语言: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3〕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拉丁美洲是各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小的一洲,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匀,①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区经济兴旺,气候条件好,开发历史较早,人口稠密;②广阔的热带雨林地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地区,由于条件恶劣,人口稀少;③热带地区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上。如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就位于海拔2200米的墨西哥高原上,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中部。〔4〕人口增长迅速①拉丁美洲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②城市化开展较快,大城市畸形开展,墨西哥城、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都超过1000万。其中墨西哥城的人口为2200万〔含卫星城〕〔2005年〕,是目前世界最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大城市中占第一位。2、迅速开展的经济〔1〕拉丁美洲均为开展中国家: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现代工业不兴旺,许多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如古巴的蔗糖、中美〔洲〕一些国家的香蕉、咖啡、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牙买加的铝土等。〔2〕局部国家现代工业开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局部国家现代工业开展迅速,如:巴西〔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石油工业〕、智利的铜和硝石等。
〔3〕拉丁美洲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咖啡、香蕉、可可、甘蔗等。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小麦需要进口。阿根廷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大量出口小麦、羊毛等农畜产品。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比较突出。南美主要国家〔一〕巴西1、位置与面积:〔1〕地处热带:巴西位于拉丁美洲中部偏东,绝大局部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2〕国土面积大: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五位。2、巴西地形:巴西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平原。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占了全国面积的1/3,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巴西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属于热带草原气候。①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一个较为古老的高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表起伏较小〔平缓〕,海拔不高〔地势较低,600-900米〕。②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南北高向中间降低,并且由西向东〔东北〕倾斜,广阔而低平的冲积平原。覆盖着世界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热带雨林。3、巴西气候: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部沿海有一小块热带雨林气候。4、水文:亚马河-世界是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长6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年河。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1〕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人口到达1.7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广阔的北、中、西部地区人口很少,东部沿海占人口的90%,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原因: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开发历史较早,经济兴旺。〔2〕种族、语言、宗教:巴西种族复杂主,白种人占一半以上,其次是混血种人,占40%。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3〕城市化水平高:城镇人口比重达70%以上。人文地理图巴西的纬度位置和地形图巴西的人口分布〔4〕巴西主要城市及分布:城市分布和人口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①圣保罗市: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是人口最多的城市,②里约热内卢: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③巴西利亚:巴西的首都,位巴西高原中部,全国政治中心〔与经济分开的典型城市之一〕。巴西经济地理特征〔1〕工业:①巴西工业开展迅速,现代工业兴旺,工业体系完整,是南美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②巴西煤、铁、锰等资源丰富,在丰富的资源的根底上,③巴西开展了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核电、通讯、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也已到达世界先进水平。④重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主要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⑤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巴西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电站。〔2〕农业:①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②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巴西农产、矿产和城市分布产区,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③蔗糖、大豆、咖啡等大量出口。④畜牧业兴旺,牛肉大量出口。小麦进口②深刻影响地球上的碳氧平衡。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深刻影响地球上的碳氧平衡,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③调节全球的水平衡。雨林还能吸纳、滞蓄大量的水分,并通过蒸发、蒸腾作用来促进全球的水循环,调节全球的水平衡。④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和人类医学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有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人类的健康与幸福直接依赖于生物多样性。雨林生物基因库是人类药品原料的重要来源和医学研究的宝库。〔2〕雨林系统复杂而脆弱雨林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但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土壤贫瘠,有机质的分解循环旺盛。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养分迅速被径流带走,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地表植被难以恢复,整个系统就会陷于崩溃。〔3〕巴西的热带雨林遭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③商业性的伐木;④转让土地;⑤采矿、水利和修路等建设;人类的开发是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究其根本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及由此产生的开展需求。〔4〕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保护是第一位。以合法的手段开发热带雨林,争取尽快改善当地人自身的生活无可厚非。但如果从全球的、长远的利益考虑,保护雨林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何使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而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的雨林开发与经营方式正是人们所探索的。从当前雨林破坏的严峻形势来看,保护是第一位的。〔5〕保护亚马孙雨林的方案与措施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④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时机⑦开展雨林生态农业,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二〕阿根廷1、位置与面积:〔1〕地处温带:国土大局部位于55º-南回归线之间和60ºW-70ºW之间。〔2〕国土面积: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2、阿根廷地形: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是拉普拉塔平原〔南部为潘帕斯草原,地处温带,冬温夏暖,有肥沃的黑土,是主要的农牧业区〕。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干旱少雨形成温带荒漠。阿空加瓜山南美洲最顶峰,海拔6964米的,世界最高的死火山,绰号“美洲巨人。3、阿根廷气候:西部为山地和高原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4、水文: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长5,58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阿根廷东部沿海的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是南美洲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和南美洲最大的港口之一。有铁路横穿大陆通往太平洋沿岸的圣地亚哥。阿根廷主要城市及分布:城市分布和人口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阿根廷经济地理特征:①工业门类较齐全。主要有钢铁、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②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铅、锡、石膏、硫磺等。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左右。沿海渔业资源丰富。③农牧业兴旺。国土面积的55%是牧场,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阿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粮仓肉库〞之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和葵花籽等。④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近年来,阿根廷已成为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主要旅游点有巴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大瀑布、莫雷诺冰川等。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1〕亚马孙雨的重要性-全球环境效应①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亚马孙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雨林系统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能够成为大牧场放牧业典型原因〔条件〕:〔1〕自然条件:①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②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③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2〕社会条件:①铁路的贯穿,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②海上冷冻船的创造,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③加强草场管理与建设:阿根廷人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④加强养业的科学研究: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潘帕斯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已成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寒带苔原气候
特征: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地形以丘陵为主,从事畜牧业和渔业。战略地位重要。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要冲,是通往南极的前进基地。岛上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在周围海底还蕴藏着大量令人羡慕的石油和天然气。〔三〕墨西哥〔1〕地形:境内的上地大多为山地和高原,总称墨西哥高原,东、南、西三面分别有马德雷山脉所环绕。沿海地带有面积不大的狭长平原。全国面积5/6左右为高原和山地。〔2〕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墨西哥高原中部,由于地势较高气候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气候炎热,沿海和东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海拔1000-2000米的中部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属草原气候。西北高原内部,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生长着耐旱的仙人掌,有“仙人掌的国度〞之称。墨西哥的居民、主要城市多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气候宜人的高原地区。3、人文区域域特征〔1〕矿产资源丰富墨西哥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它的领土轮廓像只羊角,所以人们称它为“多宝的羊角〞。①金属矿产丰富。墨西哥所产白银,一直居世界首位,因此也有“白银之国〞的称号。其他如金、铜、铂、铅、锌等的产量也多。②石油丰富。墨西哥沿岸的低洼地和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并已大量开采,成为世界石油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出口的石油多数输往美国。石油收入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2〕经济开展快,部门齐全。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经济开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拉美经济大国之一。①墨西哥矿业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等。其中白银的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素有“白银王国〞之称。铋、镉、汞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重晶石、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碘、水银居第四位。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有“浮在油海上的国家〞之美誉。②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水稻、棉花、咖啡、可可等。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所以该国享有“玉米的故土〞的美誉。有“绿色金子〞别称的剑麻产量居世界前列。③主要饲养牛、猪、羊、马、鸡等,局部畜产品出口。④20世纪末,墨西哥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贸易国。墨主要出口商品为原油、汽车、汽车配件、咖啡豆、蔬菜、钢材及化工、机械产品。〔3〕墨西哥是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玛雅文明是古代印第安人的杰作,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它以玛雅文化〔公元4世纪一9世纪〕著称于世。玛雅人创造了古代美洲惟一的象形文字;通过长期观测天象,已经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运动规律,并创立了以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作为一年的“太阳历〞;创造了20进位的计算法,并已应用0的符号;他们还建筑了祭神用的巍峨的金字塔,建筑工程到达古代世界最高水平,能对巩固的石料进行雕楼加工;雕刻、彩陶、壁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仙人掌国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土,在仙人掌的2000多个品种中,墨西哥有一半以上,墨西哥人特别喜爱仙人掌,把它看作是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民族象征,并把它列入国徽之中。墨西哥农村人家房前屋后多种植仙人掌。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和歌曲也多与仙人掌有关。他们还把仙人掌的果实作水果,叶片作蔬菜食用,所以墨西哥素有“仙人掌国〞之称。墨西哥的国徽国徽上绘有鹰在仙人掌上吃蛇的图像说当年预言有这景象处即建都之地。〔5〕旅游业兴旺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原风情和人文景观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为墨西哥开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居拉美第一的旅游业已成为墨西哥主要创汇来源之一。墨西哥城、阿卡普尔科、蒂华纳、坎昆等均为著名旅游胜地。〔6〕民族语言:在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方面,它属于拉丁美洲地区。印欧混血种人占90%;印第安人约占10%。官方语言使用西班牙语。古印第安人金字塔
〔7〕人口与城市①人口:墨西哥有人口1.069亿〔2006年底〕,居世界第11位。全国将近一半的人口分布在中部高原的盆地之中。②墨西哥城:首都,人口2000万〔含卫星城〕,位于中部高原,海拔2240米。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四〕智利1、位置: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2、地形: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局部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1960年5月22日在智利发生一次8.5级的著名大地震。3、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枯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4、经济:
智利属于中等开展水平国家。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资源丰富,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矿之国〞。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铜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均为世界第一。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大渔业国。智利是是以经济开放而著称于世的贸易国家。5、首都:圣地亚哥,位于智利中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西距海边著名港口-瓦尔帕来索港约100千米。例题1:读世界某区域图〔图2〕,答复1~3题。1.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A.沿岸有寒流流经B.位于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C.位于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D.位于高山背风气流下沉区2.库鲁为世界优良航天发射基地,其不利条件是〔〕A.所处纬度较低B.天气现象多变C.人口密度小D.临近海洋3.假设某日城市①〔48°W,16°S〕昼长为12小时40分钟,那么城市①与城市②〔0°,78°W〕日出时间相隔为〔〕A.20分钟B.1小时20分钟C.2小时20分钟D.3小时20分钟ABC四、典型例题例题1:读拉丁美洲某国的人口分布示意图〔左图〕,答复〔1)~〔3〕题。(1)据图10说明该国人口的分布特征。图中A地区人口密度比周围小得多,简述其原因。〔6分〕①人口分布极不平衡;②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③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人口最密集;④北部、西部、中部地区,人口稀少〔每点2分,最多4分〕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不太适合人居住。(2分〕(2〕图10所示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对河流域的开发,严重影响了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开展,这违背了实现可持续开展应遵循的哪些原那么?(8分〕(3〕图10中流经B海域的洋流是。假设右图为B海域放大示意图,依据图例,在方框中画出流经的洋流和两条等温线,以正确表达出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6分〕亚马孙
公平性原那么、持续性原那么、共同性原那么〔每点2分,最多6分〕巴西暖流(2分〕〔1〕说明A地等温线分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8分〕例题2:读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6分〕〔2〕比较B、C两海域盐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等温线密集,南北延伸。〔4分〕受南北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央空调系统维修保养合同文本
- 海洋工程船舶租赁协议
- 2025年中外合资企业合同工劳动合同格式
- 2025年咸宁考从业资格证货运试题
- 2025年环保项目策划与推广联合体合作协议书
- 的家用电器供货协议书格式
- 2025年信息安全防护与技术支持合同
- 2025年农产品代理购销合同协议
- 2025年二手车转让合同协议规范样本
- 2025年个人名下车辆挂靠合作协议范本
- 2023年上海市秋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整理版)
-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路缘石安装一级安全交底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新)
- LS/T 1226-2022粮库智能通风控制系统
- 直线加速器专项施工方案
- 联苯二氯苄生产工艺及产排污分析
- 储能设备项目采购供应质量管理方案
- 美国房地产市场特征、框架与周期演变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