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史(明清文学)主讲人:范学亮范学亮其人范学亮(1968—),男,汉族,范氏家族后裔,山东省临沂(古琅琊郡)人,兄弟姐妹七人,排行老四。教育工作背景——
1988年9月—1992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1992年7月—2006年9月,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师范学校(今临沂大学费县分校)任教,高级讲师。2006年9月—2009年7月,广西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元明清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9年7月—今,在唐山学院文法系任教。主讲《书法》、《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
特长——书法;写作职业理想(信念)——本人崇尚朱自清、闻一多、叶圣陶等老一辈集教学、科研、创作于一身的文学大师,并矢志力行之!
2006年9月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
1、范学亮《“断肠人”就是那个“瘦马”——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主题新解》,《名作欣赏》(中学阅读版)2008年第2期,P4—5。2、范学亮《一“哭”二“闹”三“上调”——兼论“二进”所揭示的主题》,《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P24—27。3、范学亮《“文心雕龙”释义》,《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P17—19、57。4、范学亮《<红楼梦>脂评中“囫囵语”的内涵探析》,《语文学刊》2007年第11期,P27—30。5、范学亮《贾宝玉“情不情”内涵探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第1期,P32—33。6、范学亮《文不对题为哪般?——<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主题探寻》,《阅读与写作》2008年第6期,P23。7、范学亮《“弟”,“阿姨”与“琵琶女”》,《名作欣赏》(中学阅读版)2008年第7期,P7。8、范学亮《淡妆浓抹,小中见大——<端午的鸭蛋>写作视角赏析》,《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9期,P30—31。9、范学亮《同是“此声”别样情——查慎行、蒋士铨、商盘诗比较赏析》,《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5期,P46—47。10、范学亮,《商盘与性灵派袁枚关系考》,《名作欣赏》(中旬刊)2010年第5期,P41—42。11、范学亮,《于连的悲剧根源与小说主题探微》,《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P23—25。12、范学亮,《也谈“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7期,P33—34。13、范学亮,《“她”指代“绿水”吗?》,《阅读与写作》2010年第4期,P8。14、范学亮,《<荷塘月色>通感例说》,《阅读与写作》2010年第8期,P14—15。15、范学亮,《“慨当以慷”说“慷慨”》,《阅读与写作》2010年第12期,P24—25。16、范学亮,《修身必先学诗——从“兴于诗”看“诗”的教化作用》,《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4期,P28。17、范学亮,《商盘笔下的查氏“水西园”所蕴含的文献价值》,《名作欣赏》2011年第5期,P52—55。18、范学亮,《天地之和——从“成于乐”看孔子的治国理想》,《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6期,P30—31.19、范学亮,《“哀感顽艳”涵义辨析》,《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8期,P28.20、二、即将、有待出版的著作、作品1、商务印书馆编《元明清散曲鉴赏辞典》(本人分工撰写沈永隆、沈逢吉、弘晓、王维新四位作家的10篇作品);(即将出版)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商盘旅桂诗研究》(梁扬、范学亮合著);(有待出版)3、诗集《整整齐齐的日子里》。(有待出版)三、已经发表文学作品1、范学亮,散文《更行更远还生》,《山东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6期,P24。2、范学亮,诗歌《青黄不接》(外二首),《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4期,P40。文学的生命
——“《山里红》卷首语”兼写在《中国古代文学》课之前文学的生命范学亮这个时代最不需要文学,这个时代最离不开文学。当今文学的矛盾、尴尬处境是文明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必然付出的代价。它使我们重新思考:文学到底意味着什么?诗言志。文以载道。文学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崇高境界,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它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之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孔子非常重视“诗教”的作用,他本人也是一个哲人。诗的想象与哲学的思维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建构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中国是诗的国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爱好诗歌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富于想象力的民族,一个富于创造力的民族,一个充满着青春的浪漫气息的朝气蓬勃的民族。记得小时候背诵过一首诗:“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磨剑”是为了行侠仗义,是为了铲除世间的不平事,这是何等的豪气,又是何等地英雄。今天,在远离理想、崇高、神圣、高雅等词语的今天,我们这些“磨诗”的人,恐怕再也不敢有剑客的自豪与自诩了。但我不时地想,我们“磨诗”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的一些无病呻吟之作,我们的一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作,是否太重个人感情的渲泄?我们缺乏的是为我们的民族、时代、人民立言的大气之作。大器总是晚成。只要我们这些爱好文学的青年们,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谁说不久的将来,我们之中不会出现一个伟大的作家呢?况且,我们每一个人对文学的执着,对最美的祖国语言文字的抒写,本身就是一种挚爱,一种悲壮,一种捍卫,尤其是在“呕呀啁哳”之声充斥于国人的今天。古人云“有德者必有言”,“器大者声必闳”。愿我们在有着几千年载道传统的中国文学的殿堂里,在世界上最美的祖国语言文字的大花园里,提升我们做人与作文的境界。(2000年1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对古代文学史教材的了解与选择1、权威高校教材(通史教材)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4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华书局。郭豫衡著《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著《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断代史教材王瑶《中古文学史论》褚斌杰《先秦文学史》程毅中《宋元话本》、《唐代小说史》、《宋元小说研究》严迪昌《清诗史》《清词史》3、专题文学史(一般按体裁分类的文学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程毅中《中国诗体流变》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小说、诗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作品选教材: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3编6册)二、大文学观的视野——文史哲的合一哲学对文学的影响:先秦诸子散文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代作家的影响。儒家思想与杜甫;道家思想与陶渊明;佛家思想(禅宗)与王维。历史学著作对文学的影响:先秦历史(叙事)散文对后世叙事文学的影响。《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文学价值。历史使人明智,哲学使人深刻,文学陶冶人的情操。历史求真;哲学(儒、释、道)向善;文学求美。三、注意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论(文学批评)的结合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另有一卷本)四、解读作品的问题1、要“知人论世”以李白《独坐敬亭山》与柳宗元《江雪》为例。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注意涵咏功夫与人生阅历以杜甫诗歌(与李白对比)为例。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3、要注意文学“史”(内在发展规律)的脉络与体现,前瞻后顾,描述出承传流变的过程。以“山水田园诗”为例。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范成大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官场;启示性(写意)、神似;道家物我合一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山水—赏心;写实性(描摹,摹象)、形似;叙事(出游)-写景-说理(玄言尾巴)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水田园的合流;形似与神似的合一;画意、禅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主人公:隐士—农人五、主流与非主流问题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元戏曲考.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启功:先秦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喊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明清诗是仿出来的。以诗歌为例:唐诗与宋诗【明】陈子龙《秋日杂感,客吴中作十首》(其二)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清】蒋士铨《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赵翼《论诗五首》(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授课计划(48课时)明代文学——(23)明代诗、文、词、曲、民歌(10课时)《三国演义》(2)《水浒传》(2)《西游记》(2)《金瓶梅》(2)明代拟话本小说(《三言》《二拍》)(2)明代戏剧与汤显祖《牡丹亭》(3)清代文学——(25)清代诗、词、曲、文(10课时)清词与纳兰容若(2)《聊斋志异》(2)《儒林外史》(2)《红楼梦》(2)清代戏曲与《长生殿》(3)《桃花扇》(2)近代文学概述(2)
明代诗文、词、曲、民歌明代前期诗文明代中期诗文明代后期诗文明代词明代散曲与民歌诗歌回顾:《诗经》——楚辞(屈原《离骚》)——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文人诗(三曹与建安文学、阮籍《咏怀诗》、南朝齐梁诗(沈约永明体)——唐诗——宋诗——元明清诗(清诗中兴)“文”回顾:先秦叙事散文与诸子散文汉赋:西汉大赋、东汉抒情小赋、南朝骈体赋、唐朝赋、宋代文赋汉代史传散文:《史记》、《汉书》汉代政论散文:贾谊、晁错唐宋散文八大家元明清散文明代前期诗文一、诗文概况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明初阶段和永乐至成化阶段(1368—1488)。(一)明初代表人物是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其中宋濂、刘基以散文创作见长,高启则在诗坛独领风骚,他们对明代诗文影响甚大。他们生逢乱世,作品蕴涵着比较充实的现实内容,有着恢弘的境界与慷慨的意气,在风格上也表现了雄浑雅正的气度。(二)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体:代表人物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都是台阁重臣,所作诗文以歌功颂德、点缀升平为主旨,多属酬答唱和、应制颂圣之作。饱含富贵福泽之气,雍容典雅,词气安闲。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以及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茶陵派:代表人物李东阳(1447—1516),以台阁大臣的地位主持文坛,湖南茶陵县(今属株洲市)人。论诗提出“诗学汉唐”、“轶宋窥唐”的复古主张,开启“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是明代诗歌从台阁体走向诗文复古的过渡。提出“宋诗深,却去唐远;元诗浅,去唐却近,”表现了对宋诗的不满。二、宋濂与刘基的散文创作(一)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属金华市)人。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他家境贫寒,自幼好学。(《送东阳马生序》)洪武初主修《元史》。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谪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重庆奉节)。坚守“道统”文学观:“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韩愈、柳宗元“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代表作有:人物传记《秦士录》、《王冕传》等;写景文如《环翠亭记》;赠序之作,如《送东阳马生序》。著有《宋学士文集》(又名《文宪集》)。(二)刘基(1321—1375)字伯温,晚号犁眉公,谥号文成。浙江青田(属丽水市)人。元末进士,至正二十年与宋濂同为朱元璋所召,后成为开国功臣,封诚意伯,官至御史中丞。有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五卷)、诗文集《覆瓿(bù)集》(20卷)《犁眉公集》(五卷)、词集《写情集》(四卷)。有四部丛刊本《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20卷﹐内收《郁离子》18章﹑文220篇﹑诗1184首﹑词233首﹑《春秋明经》42则。刘基《感怀》诗: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阮籍《咏怀》(82首)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刘基《即事》诗: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
★寓言散文熟知的寓言散文《卖柑者言》,讽刺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辣。寓言散文主要集中在散文集《郁离子》(共十卷)。《术使》(卷五):(文学史教材59页)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旦日,有老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鄙人学盖》(卷七):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桔槔(jiégāo,俗称“吊杆”,是一种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盜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贾人》(卷三):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水中浮草)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麋虎》(卷八):虎逐麋,麇奔而阚于崖,跃焉,虎亦跃而从之,俱坠而死。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故退而得虎,则有死而无生之冀;进而跃焉,虽必坠,万一有无望之生,亦愈于坐而食于虎者也。若虎则进与退皆在我,无不得已也,而随以俱坠,何哉?麋虽死而与虎俱亡,使不跃于崖,则不能致虎之俱亡也。虽虎之冥(愚昧),亦麋之计得哉。呜呼,若虎可以为贪而暴者之永鉴矣!”回顾:柳宗元寓言散文《三戒》《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链接:范学亮杂文随笔《王粲、驴叫与文人品格》王粲、驴叫与文人品格范学亮讲到建安文学,必然要讲到建安七子,讲到七子,必然要讲到被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讲到王粲,我总是要讲有关王粲的一个故事:相传王粲生前好学驴叫,死后,与王粲交往甚厚的曹丕到坟前祭奠他,让文武百官在王粲坟前学驴叫,以此作为对王粲的最好祭奠。王粲为什么要学驴叫?王粲少露才华,虽生逢乱世,但建功立业之心极强。曾流落荆州,想依附刘表,但不被重用,因此其诗歌多羁旅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大概此时形成了学驴叫的癖好。王粲也算是个文人,而且是生逢乱世的文人。其怀才不遇之叹、慷慨啸傲之状,我们可以想象。或许正是象王粲这样的文人的不幸遭遇、价值追求及其天生的个性,才形成了文人“驴”一样的品格。首先,驴倔犟。因此驴又被称为犟驴。而文人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生就地养成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撞到南墙不回头的倔犟性格。其次,驴善叫。因此驴又被称为叫驴。善叫就是善鸣。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最大的本事就是鸣不平。“物不得其平则鸣”,文人都有鸣不平的牢骚之癖。不幸的遭遇强化了文人“善叫”与“倔犟”的性格,而“善叫”与“倔犟”的性格又必然导致文人遭遇的不幸。想到驴,就不能不想起《黔之驴》中的那个驴的不幸遭遇:“黔”这个地方因为没有驴,有人就用船运来了一头驴。但却派不上用场,于是就把它流放到深山老林里去。老虎一看,真乃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于是就偷偷地看它到底有什么本事。一天,驴一声长鸣,把老虎吓得跑的远远的,以为驴要吃自己,很是害怕。但老虎细细察之,发现驴并无多大本事。于是老虎的胆子就大起来,便冲撞冒犯它。驴再也忍不住愤怒,便“蹄之”。“哈哈,我以为你有多大的本事!本事了了啊!”老虎心里一边窃喜,一边扑上前去,“断其喉,食其肉,乃去。”这黔之驴的故事,是千百年来不幸文人的生动写照。首先,文人都自视很高,在刚刚接触的别人看来,似乎是有本事之人,是“庞然大物”,就象老虎眼中的驴。李白初到长安,做宰相的贺知章就惊叹李为“谪仙人”,似乎也是个“庞然大物”,但时间久了,似乎也如小老虎眼中的驴一样“本事了了”,最终被流放出京城。其次,文人多有被贬被流放的不幸遭遇,就象被流放到深山老林里的黔之驴一样。虎落平川遭犬欺,龙入池塘遭虾戏。文人遭贬遭流放的结局必然是任人宰割,最惨的结局就是那个被断喉食肉的驴。再者,文人善叫,最大的本事就是通过写文章鸣不平,就象吓跑老虎的那个黔之驴的一声长鸣。其实,文人在统治者的眼里不过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空言”既不能救国也不能亡国,不过耸人听闻而已,伤不着我一根毫毛。最后,文人文斗。文人不是武夫,当然不会武斗。文人看重自己的事业,还有点忧国忧民的毛病,当然也学不来痞子流氓的那一套。就象那个黔之驴,“是可忍,孰不可忍”时,最大的本事也不过“蹄之”,对方流不了血,更亡不了命。生前学驴叫的王粲死了。他可以瞑目了,因为至少有曹丕这样的帝王真正理解他的不屈的灵魂。那个被断喉食肉的黔之驴也可以瞑目了,因为有柳宗元为它唱一曲忧伤的挽歌。然而谁为寒江独钓的柳宗元去祭奠呢?谁为为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抑郁不平而驴一般鸣叫的千百年的文人祭奠呢?他们的大孤独大寂寞大悲痛大愤怒大憎恶大轻蔑大不屈!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对日辰迷信忌讳,禁忌特别奇怪)。以为己生岁直子(逢子年);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yí,衣架)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三戒》“文前小序”所给予的寓意: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拓展:“三戒”在儒佛道三家的涵义:儒家——《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所得。”道家——《孙真人卫生歌》:“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佛家——“戒贪”、“戒痴”、“戒嗔”。
先秦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内篇·应帝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耗尽)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杂篇·列御寇》)■先秦寓言→柳宗元《三戒》→刘基《郁离子》三、高启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有志于功名。张士诚据苏州时,为其参政饶介所赏识,结交甚广,然终未仕。后对政治完全失望,乃隐居乡里。明初应召赴南京参与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修。不久授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受,仍归田里。朱元璋认为他不肯合作,洪武七年,借苏州知府魏观改修府治案,将他牵连,腰斩(李斯、晁错、方孝孺)于市,年仅39岁。“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遭遇均不幸:杨基——被谗夺职,服劳役,死于工所。张羽——流放岭南,半道召还,被扔到长江淹死。徐贲——以“犒师不周”处死。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其诗众体兼长,七言歌行与七言律诗尤能表现他的个性特色和艺术才华。七言歌行豪宕凌厉、隽爽透脱,颇近太白风神,情感沉郁顿挫,又似杜甫生气;七言律诗清新俊逸、涵浑从容,确有盛唐风范。七言歌行《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文学史55页,作品选5页)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金陵怀古》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七言律诗《梅花九首》(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毛泽东:“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1961年11月6日毛泽东连写三信要秘书田家英查高启的咏梅诗,说明高启诗作给他的启发或许并不亚于大家熟知的陆游《卜算子·咏梅》。高启的九首梅花诗,首首不见“梅”字。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下阕首句原为“梅亦不争春”,修改定稿时改“梅”为“俏”。这样,全词无一“梅”字出现。这或许是毛泽东有意为之。高启的咏梅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许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诗作提供了借鉴。杨基《新柳》:浓如烟草淡如金,濯濯姿容袅袅阴。渐软已无憔翠色,未长先有别离心。风来东面知春浅,月到梢头觉夜深。惆怅隋宫千万树,淡烟疏雨正沉沉。袁凯少时以《白燕》诗得名,人称“袁白燕”。洪武年间任御史,得罪太祖,靠伪装疯癫才得幸免,以病归。《白燕》诗: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明代中期诗文一、诗文概况明代中期,约从弘治至隆庆年间(1488—1572),诗文领域内的最重要现象,便是复古思潮的活跃: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唐宋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二、前七子(一)代表人物: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前七子崛起于文坛,其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其他成员有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边贡、徐祯卿。(二)理论主张:1、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明高棅《唐诗品汇》、明胡震亨《唐音统签》、清曹寅、彭定求《全唐诗》)2、李梦阳论格调:“格古,调逸。”(《潜虬山人记》)“高古者格,宛亮者调。”(《驳何氏论文书》)认为格调包含思想内容和声律两个方面。主张从格调入手去模拟汉魏盛唐的诗歌。诗之于唐,格调均备,故七子的尊唐与格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三)实质:1、进步与保守交织。复古是为了创新,意欲借助复古手段变革文坛现状。2、尊情抑理。隔断同宋代文化主流(特别是理学)的联系。他们鼓吹真情,赞扬民间文学(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与晚明文学的新精神遥相呼应。三、归有光与唐宋派(一)代表人物: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首倡“唐宋八大家”之说)、归有光等。(二)主张:反对前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观,标举唐宋古文。唐顺之:“三代以下之文,莫如南丰(曾巩);三代以下之诗,未有如康节(邵雍)者。”(《与王遵岩参政》)王慎中:“由西汉而下,(文章)莫盛于有宋庆历、嘉祐之间,而粲然自名其家者,南丰曾氏也。”(《曾南丰文粹序》)◆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江苏昆山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官浙江长兴(今属湖州市)知县,南京太仆寺丞(负责马政事务)。著作有《震川集》。时人称归有光为“今之欧阳修”,其散文也被誉为“明文第一”。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散文特点:选材上多着眼于日常平凡的生活琐事,以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富有真情实感,感情平淡、朴素、自然、真切;尤其是细节的描写生动传神。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王世贞)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四、后七子代表人物: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报刘一丈书》)、谢榛、吴国伦。后七子承接前七子的文学思想,效法汉魏、盛唐,推崇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论格调:“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艺苑卮言》)认为格调是诗人才气与思想的表现,是作品艺术意境的反映。王世贞尊情抑理:“有真情而后有真诗”。李梦阳“真是乃在民间”,王世贞“有真情而后有真诗”,前后七子的主情说与明代后期公安派直抒胸臆的性灵说神理相通。明代后期诗文一、诗文概况明代后期,受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文学流派大都以中期的复古运动作为自己的反拨对象,提倡张扬个性、抒发性灵,诗文创作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李贽提出“童心说”。2、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提倡“性灵说”。3、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反对公安三袁的浅率俚俗的一面,作诗“幽深孤峭”。4、明末,复社和几社等爱国团体重新举起七子的复古旗帜,反对抒写性灵,诗作具有天裂地变的鲜明时代气息。5、以张岱为代表的晚明小品文,大放异彩。
二、异端叛逆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原姓林(当地望族),原名林载贽。林李同宗两姓分派的缘故,效曾祖父从本姓改为李姓。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今河南辉县市,隶属新乡市)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云南姚安府(云南姚安县,今属楚雄市)知府。旋弃官,讲学各地。在湖北麻城(今属黄冈市)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后因“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下狱,自杀死。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心学王阳明的学生)的学生。追溯:王阳明(王守仁)“心学”(“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四句教》格物(格心)——致知(致良知)王学“心即理”的主张: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的主张,“格心”以穷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学这种“心即理”的主张,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存天理,灭人欲)。王艮创“泰州学派”王艮(1483—1541),泰州安丰(今江苏东台市安丰镇)人,人称王泰州。王阳明的学生,“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泰州学派,又被称作王学左派,将王阳明的心学推向一个极端,认为理存在于心中,“人人可以成尧舜”,(孟子:“人人皆可为尧舜”)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延展:朱熹编《四书》,朱元璋删《孟子》。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的思想:李贽比王阳明、王艮走得更远——离经叛道。1、强调人欲:“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焚书·答邓石阳》)2、对“心”进一步阐发,强调童心,“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焚书》卷三)3、反对假道学、卫道士、伪君子,否认儒家正统地位,挑战权威与偶像。认为道学家“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焚书·又与焦弱候》))“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续焚书·三教归儒说》)《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焚书·童心说》)“人皆可以为圣”(《焚书·答耿司寇》)(孟子:“人人皆可为尧舜”)。4、为妇女鸣不平:“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5、政治理想(以道抗儒):“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焚书》)“童心说”对理解文学创作主体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三、袁宏道与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万历年间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郎)、袁中道(袁小修)三兄弟,因三袁世居湖北公安(今属荆州市),故称“公安派”。公安派的文学观念:一是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流弊,提出文学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一代不如一代的倒退的历史观,也反对摹拟剿袭;二是在继承李贽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性灵说,认为诗文创作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信口由心,乃见其真。另外,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性灵说重个性、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但后期流于俚俗。袁宏道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文学成就也最高,诗文兼长,散文尤其出色,代表作品有《虎丘记》、《满井游记》,《徐文长传》(宣传徐渭的力作),著有《袁中郎全集》。
袁宏道《满井游记》(作品选49页)燕地寒,花朝(zhāo)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jìng),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huī)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四、竟陵派竟陵派是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流派,因代表作家锺惺、谭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今天门市,属随州市)人,故称竟陵派。竟陵派在反对摹古,推崇性灵,表现自我等方面,与公安派是基本一致的;另一方面,又不满公安派末流的空疏肤浅,力图另辟蹊径,倡导用“幽深孤峭”的风格来表现“幽情单绪”。在创作上他们刻意求新求奇,喜用怪字险韵,处处表现出作者的孤寂情怀和远离现实的冷漠,形成一种冷僻苦涩的文风。五、张岱与晚明小品文(一)小品文的起源与界定“小品”一词,始见于晋代,本指佛经的节本,详本为“大品”。如《大品般若(bōrě,大智慧)经》、《小品般若经》。《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签注。读书有疑难处,夹上字条做标记),皆是精微,世人幽滞(深奥难解)。尝欲与支道林(支遁,东晋高僧,佛学家,与王羲之友善)辩之,竟不得。今《小品》犹存。”明人王纳谏最早将“小品”视为文学概念,指深入浅出、夹叙夹议的短篇杂著。认为苏轼小品文具有“圆融精妙”、“活我心灵”的艺术魅力,是苏轼散文中文学性更强的品种,也是其自然真率之美的典型代表。他在《苏长公小品序》中说:“人与万物,大者取大,小者取小。诗文亦然。……余读古文辞诸舂容大篇者,辄览弗竟去之。噫嘻,此小品之所以辑也!”(舂容:用力撞击,谓窾坎镗鞳之声。一说,从容。《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中文的小品文似乎义涵较广,凡是篇幅较短,性质不甚严重,起于一时兴会的文字似乎都属于小品文,所以书信游记书序语录以至于杂感都包含在内。”据上,小品文应具备以下特点:1、篇幅短小。“小品”是相对于“大品”而言的,是篇幅上的区分,而不是题材或体裁的区分。“小品文”类似今天所说的“文化快餐”。2、题材的包容性和体裁的自由性。凡是短篇杂记一类的文章,均可称之为小品,如尺牍、游记、日记、序跋、辞赋(侧重抒情的)、小说(篇幅短小的)等。这样,中国上古短篇神话,先秦诸子中的寓言,南朝《世说新语》,历代文人的山水游记、杂感、杂文性质的杂说体等似乎都可以归结到小品文中。3、小品文应是独抒性灵、以艺术价值赢得读者的散文。本人对小品文的界定:小品文应该是与尺牍(书信)、游记、日记、序跋、辞赋(侧重抒情的)、小说(篇幅短小的)等传统的散文文体不同的一种文体,内容应侧重对人生的感喟,独抒性灵,深入浅出,有较强的艺术趣味,属于一时兴会、闲适类的短篇杂著。为此,我把古代小品文的发展分为大致五个阶段: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小品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晚唐小品文;宋代小品文;明清(以晚明为主)小品文。上世纪周作人、林语堂等现代作家高举“闲适”文学的大旗,对明代小品文推崇备至,所创散文当然属于小品文之列,不过是白话而已。(二)发展阶段1、先秦小品文钱穆《中国文学史中的散文小品》:“中国最古的散文小品,应可远溯自《论语》。”在诸子散文中散见小品文,如《孟子·离娄下》中“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jiàn,偷看)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迤,暗中跟踪)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都城内)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fán,坟墓)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yíyí,喜悦自得的样子)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体现儒家修身之道:要有羞恶之心)2、《世说新语》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裈
(kūn)中?(任诞)王子猷(王羲之第五子)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任诞)(体现魏晋风度:放任、怪诞)3、唐代小品文以罗隐、皮日休、陆龟蒙为代表的晚唐小品文:罗隐《谗书.英雄之言》: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屦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恒其性耳。视玉帛而取之,则曰牵于饥寒;视国家而取之,则曰救彼涂炭。牵于饥寒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噫!彼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之所窥者,鲜矣!(揭露现实:英雄之言乃窃国大盗之言也)皮日休《原谤》: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利用)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dú,怨恨)
,蓰(xǐ,五倍)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者,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而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zuó揪,抓)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批判最高统治者)陆龟蒙《野庙碑》(节选)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清民之暍(yē热),未尝怵于胸中。民之当奉(供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逼迫百姓纳贡),较神之祸福(这跟那些泥土捏的、木头刻的鬼神对百姓的祸害相比较),孰为轻重哉?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挠脆怯(懦弱畏惧),颠踬窜踣(bó跌倒),乞为囚虏之不暇。(官僚比野庙里的木土偶像更无能)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明末的小品虽然比较的颓放,却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这种作风,也触着了满洲君臣的心病,费去许多助虐的武将的刀锋,帮闲的文臣的笔锋,直到乾隆年间,这才压制下去了。以后呢,就来了“小摆设”。
——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李白小品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4、宋代小品文苏轼小品文集《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在黄州,黄冈)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唐宋两代的小品文形成了后代小品文的两种传统:一种是讽刺、抨击现实,似匕首、投枪,具有战斗性的小品文;一种是以闲适轻快为基调的小品文。5、晚明小品文与张岱小品文作为一种文体,兴盛于明代。代表作家如袁宏道、王思任、屠本畯、张岱等。晚明小品文大家张岱张岱(1597年~1679年),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小品文集有《琅嬛(lánghuán)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黍离情节)、《夜航船》等。代表作品有《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等。《琅嬛文集》书名的由来:(元)伊士珍《琅嬛记》:“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张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琅嬛:传说中神仙的洞府,是天帝藏书的地方。后泛指珍藏书籍之所在。
《夜航船》书名的由来: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tán)台灭明(孔子弟子,山东费县人)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夜航船》序)《夜航船》序:“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他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形成了空灵中不乏凝重,诙谐中间有悲凉的独特风格。《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作品选57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ná撑船)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水气)沆砀(hàng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尽褫(chǐ脱去)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陶庵梦忆·扬州瘦马》)
链接:范学亮《断肠人就是那个瘦马》六、陈子龙与复社、几社明末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发起者为张溥和张采。代表人物陈子龙。几社:代表人物为陈子龙、夏允彝、夏完淳。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号大樽。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伤害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即松江府)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今校点本《陈子龙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其中收其词79首。《秋日杂感,客吴中作十首》(其二)(作品选26页)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夏完淳(1631~1647),祖籍浙江会稽,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陈子龙的学生。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夏允彝)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别云间(作品选27页)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南冠:囚犯代称。典出《左传》,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毅魄:英灵。典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灵旗:战旗。出征前必祭祷旗帜,以求旗开得胜,故称。典出《史记.孝武本纪》。明代词一、关于词的几个问题:(一)词与音乐1、中国古典音乐发展四阶段:(1)古乐(雅乐)。先秦即汉代以前的音乐,是古代帝王祭祀﹑朝会时所奏音乐。即孔子所称的雅乐,以别于民间音乐。如《诗经》中“雅”、“颂”所配音乐。(2)相和歌。汉代音乐,一部分是继承先秦楚声传统而形成的音乐,如刘邦《大风歌》。大部分来自民间的“街陌谣讴”,如汉乐府中诗歌。(3)清商乐(清乐)。是相和歌的直接继续和发展。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的一种音乐。它是晋室南迁之后,旧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发展起来的“吴声”、“西曲”(或称“吴歌”、“荆楚西声”,如《西洲曲》)相结合的产物。清商乐在长江流域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南朝音乐的主体。因为清商乐是对相和歌的继承与发展,所以,我们往往把相和歌的阶段并到清商乐,因此,汉魏乐府所配音乐即统称为清商乐。(4)燕(宴)乐。是隋唐时期,以中土音乐为主体,融合了西域少数民族音乐而形成的一种新音乐。汉魏乐府配清商乐;先有诗,后配乐。词配燕(宴)乐;先有乐(曲牌、曲调)后有词,即“倚声填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中国古代三大音乐体系:雅乐、清乐、燕乐)(二)词的别名1、曲子,曲子词,曲词,歌曲;乐府这揭示了词的配乐歌唱性质。《敦煌曲子词》、柳永《乐章集》、王安石《临川先生歌曲》;金元好问《中州乐府》、元刘秉忠《藏春乐府》2、长短句。3、诗余,词渊源于诗;诗人业余即兴之作。尊诗贬词观的表现。(三)诗与词的区别“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词为艳科,“诗庄词媚”。文人词集名:后蜀词人集《花间集》、柳永《乐章集》、晏殊《珠玉词》、李清照《漱玉词》、朱淑真《断肠词》(二)词的产生与发展唐代词——五代词——北宋词——南宋词——元明清词(清词中兴)1、唐五代词民间《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莫攀我):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李白(相传)《菩萨蛮》(平林漠漠):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忆秦娥》(箫声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白居易《江南好》(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五代后蜀(成都)赵崇祚《花间集》: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意象绵密,装饰美,“严妆”;局外人欣赏的视角,情感隐藏。孤芳自赏:闺妇思夫;感士不遇。)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自然,浅易;“淡妆”;情感外露,直抒胸臆。)五代南唐(南京)词人: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未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比起花间之“香软”,内涵广阔,“堂庑特大”。已启李璟李煜父子之“感慨”)(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感慨已深)比较《摊破浣溪沙》与《浣溪沙》: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摊破浣溪沙》,又名《添字浣溪沙》。在上下片的结句各增3字。由《浣溪沙》之46字增到48字。“减字”如何减?欧阳修《木兰花》(别后不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在上下片的一、三句各减3字。由《木兰花》之56字,减到50字。)(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属于平仄韵转换格。词可以压仄声韵。江南方言古入声字。请听黄妃演唱的李煜《虞美人》。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2、宋词柳永:创制慢词;城市与歌妓题材;雅俗苏轼:以诗为词与豪放词风周邦彦:以赋为词与格律精工(对苏轼豪壮语的矫正)辛弃疾:以文为词;苏辛比较姜夔:清空骚雅(远绍周邦彦,对辛弃疾豪壮语的矫正)女性词人李清照在词史上的贡献:1、作为女性,大胆表现女性内心真实的情感。2、铺叙;白描;直抒胸臆。3、著有《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严守诗词界限,讽刺苏轼的“以诗为词”为“句读不葺之诗”;作词要协音律;主情致;重铺叙;尚故实。明代沈谦《填词杂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1、慢词;2、题材:都市;歌妓。清代陈锐《袌碧斋词话》:“屯田词在小说中如《金瓶梅》。”3、风格:俚俗李渔在《多丽·春风吊柳七》词中称柳永为后世“曲祖”:“柳七词多,堪称曲祖,精魄不肯葬篙莱。”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绘有彩绘的屏风)。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通俗歌手)柳永《定风波》(自春来):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duǒ,下垂),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nuǒ,无聊,无可奈何)。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俚俗)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雅)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比较:1、生活的时代不同:北宋中期相对稳定;南宋末年抗金。如诗歌中李白与杜甫。2、思想:儒释道;儒家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如诗歌中李白与杜甫。3、豪放中见洒脱、旷达;豪放中见沉郁、悲愤。4、以诗为词(诗化);以文为词(散文化)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豪放中见缠绵,摧刚为柔)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持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láo)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豪放中见沉郁。以文为词)
3、金元词:词衰元曲成为文学主流是词衰落的重要原因。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金元工小令套数而词亡。”近人陈匪石《声执》卷下:“词肇于唐,成于五代,盛于宋,衰于元,敝于明。”元词衰微,但不乏佳作。金代词人元好问:号遗山,山西忻州人,有词集《遗山乐府》,三卷,380余首。所编辑的《中州集》,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诗歌理论主张《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后运用绝句形式阐发诗歌理论的组诗。如:“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据唐圭璋《全金元词》统计,元代共有词人212人,词作3721首。刘秉忠,河北邢州(邢台)人,著有词集《藏春乐府》,收词81首。白朴,有词集《天籁歌词》,存词104首。姚燧,有词集《牧庵词》,存词约50首。仇远,有词集《无弦琴谱》,存词近200首。虞集,有词集《道园乐府》,存词31首。张埜,河北邯郸人,著有《古山乐府》,存词60余首。张翥(zhu,去声),有词集《蜕庵词》,存词130余首。萨都剌,有《雁门集》,存词仅15首。张翥《摸鱼儿.赋湘云》:问湘南,有云多少?不应长是为雨。平生宋玉缘情老,赢得鬓丝如许。歌又舞。更一曲琵琶,昵昵如私语。闲悲浪苦。怪旧日青衫,空流泪满,不解画眉妩。空凝伫。十二峰前路阻。相逢知在何处?今朝重见春风手,仍听旧弹《金缕》。君且住,怕望断、蘅皋日暮伤离绪。新声自谱。把江南江北,今愁往恨,尽入断肠句。二、明代词:滑入谷底。(一)词衰原因明钱允治《国朝诗馀序》:“我朝屏诗赋,以经术程士。士不囿于俗,间多染指,非不斐然,然求其专工称丽,千万之一耳。…骚坛之士,试为拈弄,才为句掩,趣因理湮,体段虽存,鲜称当行。”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明词专家少,粗浅、芜率之失多,诚不足当宋元之续。”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金元工小令套数而词亡。论词于明,并不逮金元,遑言两宋哉。”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至于明,而词亡矣。”近人陈匪石《声执》卷下:“词肇于唐,成于五代,盛于宋,衰于元,敝于明。”1、程朱理学2、八股取士3、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繁盛(二)明初期刘基、高启刘基,词集《写情集》(四卷),233首。高启,词集《扣舷集》(一卷),32首。刘基《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簧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高启《沁园春.雁》: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相呼共宿寒烟。想只在、芦花浅水边。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高启《行香子.芙蓉》如此红妆,不见春光,向菊前,莲后才芳;雁来时节,寒沁罗裳,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兰舟不采,寂寞横塘,强相依,暮柳成行;湘江路远,吴苑池荒,恨月朦朦,人杳杳,水茫茫。“吴中四杰”之一的杨基《清平乐》(欺烟困雨):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曾把腰肢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回顾:杨基《新柳》诗:浓如烟草淡如金,濯濯姿容袅袅阴。渐软已无憔翠色,未长先有别离心。风来东面知春浅,月到梢头觉夜深。惆怅隋宫千万树,淡烟疏雨正沉沉。(三)中期陈铎、杨慎陈铎,字大声,号秋碧,江苏邳州人。有散曲集《秋碧乐府》、《梨云寄傲》、《滑稽余韵》等,词集《草堂余意》。
陈铎《浣溪沙》(波映横塘):波映横塘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春城风景胜江郊。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词集《升庵长短句》三卷,辑有词集《词林万选》四卷,诗话《升庵诗话》,词话《词品》。杨慎《临江仙.“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清代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四)末期陈子龙、夏完淳陈子龙,校点本《陈子龙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其中收其词79首。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夏完淳,《玉樊堂词》,收词40多首。夏完淳《一剪梅.咏柳》: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日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往事思量一饷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五)明代女词人1、南宋女词人进入我们的视野:李清照、朱淑真、唐婉朱淑真,浙江钱塘人,《断肠词》一卷,20多首。《断肠诗集》二卷。朱淑真《谒金门.春半》: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2、明代女词人明清两代,江南才女辈出,进入人们的视野。沈宜修与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母女,张倩倩、徐元端、王凤娴、商景兰、柳如是等等。商景兰(1605~1676)明末清初诗人,字媚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兵部尚书商周祚长女,能书善画。嫁祁彪佳。商景兰《忆秦娥》:清秋节。金风陡起悲离别。悲离别。长天月影,长圆长缺。空阶萧瑟声声叶。霜花点点肠千结。肠千结。云外翔鸿,梦中化蝶。明清易代之际,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秦淮八艳:金陵八艳,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明朝遗老、清初文学家余怀的《板桥杂记》:顾横波(嫁龚鼎慈)、董小宛(嫁冒辟疆)、卞玉京(吴伟业)、李香君(嫁侯方域)、寇白门(沈士汪)、马湘兰(王稚登)、柳如是(嫁钱谦益)、陈圆圆(陈三桂、吴伟业)。柳如是:浙江嘉兴人,嫁钱谦益。字“如是”一说取自佛典“如是我闻”;一说取自辛弃疾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持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láo)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柳如是《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莫要)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安排无限销魂事。砑(yà)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六)明代词学明代在词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有关词谱、词韵专书有张綖的《诗馀图谱》、程明善的《啸馀谱》、徐师曾的《词体明辨》(附词谱)以及沈谦的《词韵》。清代《词律》(万树)、《词林政韵》(戈载)、《钦定词谱》(陈廷敬、王奕清等)等词谱、词韵专书的问世,都是基于明人的功业。清词的中兴与明代词学研究的贡献密不可分。张綖《诗余图谱.凡例》:“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约词体以婉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短视频平台运营绩效评估与合作合同2篇
- 架子工单项承包合同
- 化工设计-ASPEN软件:第七章反应器模拟
- 二零二四年度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业用地使用权交易协议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2溶解度课时3溶解度曲线混合物的分离分层作业课件
- 幼儿园环境布置二零二四年度合作协议
- 八下英语课件4单元
- 银行老员工年度总结
- 人力资源团队规划
- 《selenium安装教程》课件
- 大学生创业英语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西师范大学
- S7-1500 PLC应用技术 习题及答案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八 人教 部编版
- 钳工教学中钻孔方法的改进探究
- 水轮机结构介绍(经典)
-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高处不胜寒安全不能忘
- 管道支架载荷计算
- 防火门安装施工方案
- 无损检测射线常见缺陷图集及分析
- 最新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精品课件)
- 外墙门头改造脚手架施工(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