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1.gif)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2.gif)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3.gif)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4.gif)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2f8f137c8805e2392090e48bce15d3b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师范大泉州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与盐酸反应 B.与二氧化碳反应 C.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D.与氧化铁反应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A.bcadefB.abcdefC.bcadfeD.abcdfe3.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D.与Mg反应放出氢气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5.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液氧作为助燃剂 B.用铜制作导线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二氧化碳灭火6.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B.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CaCO3+CO2+2H2O=Ca(HCO3)2化合反应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Cu+Ag2CO3=CuCO3+2Ag置换反应D.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复分解反应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8.能表示两个分子的是A.2H B.2CO2 C.2SO4 D.SO29.在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木炭的仪器是A.铁夹 B.试管夹 C.坩埚钳 D.玻璃棒10.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纸张粉碎C.钢铁生锈D.汽油挥发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无时无刻离不开空气。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空气中氧气的性质与制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B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②写出一个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将B、C装置组装在一起制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③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④已知一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3)加热分解6.3克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_;b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装置应选用_____(填字母),该发生装置不足之处是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E装置收集,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可多选);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加热前就将导管伸入集气瓶(3)将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15.某班级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1)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做为反应物的是_____,说明你的判断依据_____。(2)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问题二)反应原理的选择反应①:利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②:利用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反应①而不用反应②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问题三)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____(填字母)组合成发生装置。(4)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5)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下图中能够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实验结束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甲、熄灭酒精灯乙、松开铁夹,移走试管丙、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问题四)计算制取一定量的氧气所需原料的量现需制取1.6g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问题五)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成为氨水。_____。(1)完成上述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_____(填字母)组合成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16.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3)如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利用此装置测量出的氧气体积_________(填>、<、=)实际体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醋不仅是调味品,而且还有较强的灭菌、抑毒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的相当分子质量为多少;(2)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4)200g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18.将4.9g氯酸钾与1.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所需氧气后停止实验,剩余固体质量为5.0g。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2)4.9g氯酸钾是否完全分解______?(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环保。如图是一款自行车的图片,所标材料中,车架主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为防止车架生锈,可以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其硬度更_____(填“大”或“小”)。(2)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是炼铁的一种矿石,Fe2O3属于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我国是使用“水法冶铜”最早的国家,请写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①Fe、CuSO4溶液、Ag②FeSO4溶液、Cu、Ag③FeSO4溶液、Cu、AgNO3溶液④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
A.由于氢氧化钠可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可推知LiOH也能与盐酸发生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于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可推知LiOH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氢氧化钠可与氯化铜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可推知LiOH也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于氢氧化钠不能与氧化铁反应,可推知LiOH也不能与氧化铁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C【解题分析】
根据实验室用加热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dfe。故选C。3、C【解题分析】A.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B.酸都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正确;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这是浓硫酸的特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错误;D.稀盐酸、稀硫酸能与Mg反应放出氢气,正确。故选C。4、C【解题分析】
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故A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C、有的分子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例如水分子是由3个原子构成,故C不正确;D、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C。5、D【解题分析】
A、用液氧作为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B、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C、金刚石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D、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二氧化碳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
故选D。6、A【解题分析】
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B、钟乳石的形成是因为溶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为了碳酸钙沉淀、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碳酸银难溶于水,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C【解题分析】
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一种操作,由图可知,箅渣取液符合该操作。故本题选C。8、B【解题分析】
A、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B、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符合题意;C、2SO4缺少粒子所带电荷,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SO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故不符合题意。9、C【解题分析】
在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木炭的仪器是坩埚钳,故选C。10、C【解题分析】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酚酞溶液显无色,故选项错误。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知,36.5份质量的盐酸与56份质量的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则充分混合后,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酚酞溶液显无色,故选项错误。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生成的氢氧化钾显碱性,酚酞溶液显红色,故选项正确。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酚酞溶液显无色,故选项错误。故选:C。11、C【解题分析】
A.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纸张粉碎只是纸张的形状发生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汽油挥发是汽油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12、C【解题分析】
A、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故选项错误。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B分液漏斗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A检验装置气密性C0.6g【解题分析】
(1)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不具有可燃性,该选项叙述不正确;B、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该选项叙述正确;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也能够产生氧气,只不过产生氧气的速率慢一些,该选项叙述不正确;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该选项叙述不正确.故填:B。(2)①a是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锥形瓶中注入液体药品。②因为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应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停止制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可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③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故选发生装置A,在加试剂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④已知一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排水法,选:C。(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解得:x≈0.6g,生成氧气的质量是0.6g。14、酒精灯集气瓶AC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收集满了BD24.5g【解题分析】
(1)a是酒精灯;b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发生装置为A,由于收集干燥的气体,所以不能用排水法而只能用排空气法,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收集装置为C,所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装罝应选用AC;由于固体颗粒容易随气流进入导气管,所以发生装置不足之处是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用E装置收集,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收集满了;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不会影响纯度,故A错误;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导致混有空气而不纯,故B正确;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不会影响纯度但是会影响得到氧气的量,故C错误;D、加热前就将导管伸入集气瓶,收集的气体中含有装置内空气,影响氧气的纯度,故D正确。故选BD。(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0.9g﹣21.3g=9.6g;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x=24.5g。15、NaCl该物质不含氧元素分子构成不同反应②需要通电,较麻烦集气瓶长颈漏斗ADFBH集气瓶没有装满水III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丙0.1molCaCl2+2NH3↑+2H2OAFE【解题分析】
[问题一](1)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气,反应物中必须有氧元素,NaCl中无氧元素,故选NaCl;故填:NaCl;该物质不含氧元素。(2)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问题二]反应原理的选择反应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利用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反应①而不用反应②的原因是反应②需要通电,较麻烦。故填:;反应②需要通电,较麻烦。[问题三](1)仪器①是水槽,②十长颈漏斗;故填:水槽;长颈漏斗。(2)氯酸钾固体与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发生装置选择AF,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排水法收集;故填:ADF;2KClO32KCl+3O2↑。(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BH;故填:BH。(4)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没有装满水,没有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气体;故填:集气瓶没有装满水。(5)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下图中能够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实验结束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选:Ⅲ;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丙。[问题四]计算制取一定量的氧气所需原料的量设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x。解得x=0.1mol。故填:0.1mol。(6)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CaCl2+2H2O+2NH3↑;AF;E。【题目点拨】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6、锥形瓶AD防止氧气溶于水无<【解题分析】
(1)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为:②锥形瓶。(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要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应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6 《谏逐客书》《与妻书》《促织》(含答案)
- 公司员工座谈会发言稿
- 感恩发言稿400字
- 电子竞技与健康如何平衡游戏与身体健康
- 中学后勤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 人事专员工作总结精彩
- 财务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 电力行业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化
- 社交媒体与品牌形象建设策略
- 出租房房屋租房合同范本
- 立春气象与健康
- 卵圆孔未闭病因介绍
-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7)试题及解答参考
- 《消费者行为分析》全套课件
- 室内空气治理技术培训
- 小红书文旅营销CityWalk城市漫游(通案)
- 寒假生活回顾分享小学主题班会 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学习地图》课件
- 抓住人工智能科学机遇 A new golden age of discovery Seizing the AI for Science opportunity 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