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市场分析_第1页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_第2页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_第3页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_第4页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市场分析1.基建稳增长趋势延续,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增量空间1.1.稳增长重要性不减,基建投资高景气预将持续2022年我国基建投资保持高景气,电力与水利工程表现亮眼。自2021年底以来,基建稳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基建投资力度全年维持高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1月~11月广义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1.7%,狭义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8.9%,基建投资力度继续加强,年内累计同比增幅持续提高;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达到24.6%,水利管理业达到14.1%。根据水利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11月全国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085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33%。我国消费与出口压力继续增大。2022年在国际形势紧张、疫情反复爆发等不利影响下,我国消费与出口持续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1月~11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万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11月同比下降5.9%,降幅较10月扩大5.4pct;11月实现出口金额2955亿美元,同比下降8.9%,降幅较10月扩大8.7pct。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继续承压,我国出口与消费回暖或较为有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GDP实际同比增长率预计为2.65%,较2022年进一步下降0.54pct,全球经济预计继续承压。经济低迷形势下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持续走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4月,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86.7,为1991年指数统计以来首次跌破90,而后维持低位至今。房地产开发各环节指标2022年均出现较大程度下滑,预计2023年仍是经济拖累项。2022年1~11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9.8%,较1~10月进一步下降1pct,对经济造成拖累仍在加大。其他环节方面,1~11月我国购置土地面积同比下降53.8%,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8.9%,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6%,各项指标均呈现较大降幅,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从拿地至开盘一般需要1年~2年,我们预期房地产开发2023年仍会是经济显著拖累项。已发三箭,期待后续政策带来的地产链边际改善。2022年以来,地产信贷支持政策不断加强,各地因城施策逐步放松购房和贷款限制,房贷利率不断下探;11月8日,交易商协会宣布将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融资;11月28日,证监会在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方面提出5条举措,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等。1.2.杠杆率仍有空间,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增量资金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近国际水平,政府部门杠杆率仍有空间。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达到61.6%,较2017年初提高了16.2%,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62.2%;政府部门杠杆率方面,我国为75.0%,较2017年初提高了25.8%,距离国际平均水平88.9%、主要经济体欧元区94.3%、美国113.4%、日本233.6%仍有一定差距;相较而言,未来我国政府部门或更具加杠杆空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财政缺口持续增大。1月~11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3万亿元,差额达-4.1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84.1%;1月~11月,我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2万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60万亿元,差额达-3.5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148.9%,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12万亿元,同比下降24.4%。基建稳增长资金诉求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成重要增量来源。6月初,国常会指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6月底,国常会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8月底,国常会再提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考虑2023年基建稳增长资金需求强烈,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支持力度或有限,建议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带来的增量资金。2.两会前建筑行情复盘,关注能源工程与国际工程机遇2.1.复盘2021年与2022年,建筑行业均在两会前后走强过去两年,建筑行业均在两会前后走强。过去两年我国两会都在3月初顺利召开,建筑装饰行业在两会召开前后均走出了较强行情,我们以每月总市值加权平均涨跌幅进行统计。2021年2月初至2022年3月底,建筑装饰行业实现区间涨幅12.4%,同期全部A股为-0.3%,超额收益为12.7%;2021年12月初至2022年4月底,建筑装饰行业实现区间涨幅16.4%,同期全部A股为-13.9%,超额收益为30.3%。相关政策中重要性提升或为建筑行业两会行情主要驱动因素。建筑行业上游以基建和房建为主,受政策影响较大,两会前后密集出台的政策与高层表述对市场预期带来改变,或是建筑行业两会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回顾2020年~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022年报告中对经济增长的目标明显加强,基建投资在来年工作规划中重要性水平明显上升。2022年建筑两会行情持续5个月,主要源于基建稳增长。2022年建筑两会行情自2021年12月启动,延续至2022年4月,持续5个月,期间中国建筑、中国交建、陕西建工等央国企涨幅居前;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提出了开工一批重大工程等基建稳增长措施;2022年4月,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召开,研究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会议明确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要全面加强五大领域的现代化基础设施。2.2.2023年两会行情展望,关注能源工程与国际工程机遇展望2023年两会行情,能源工程与国际工程版块或更具优势。我们认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能在2022年两会前后随着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政策的出台建筑装饰行业整体表现,其中能源工程与国际工程版块或表现更优。能源工程方面,碳中和趋势确定了清洁能源的长期发展方向,国际形势的紧张或进一步加速其发展。2022年在俄乌战争,极端天气多发情况下,全球多地出现能源紧缺,原油与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原油商品均价在6月份达到高位116.8美元/桶,1月~11月均价98.8美元/桶,较去年全年平均价格增长了43.1%;全球天然气商品价格指数在8月份达到高点454,1月~11月均值284,较去年全年平均水平增长了117.6%。能源独立与能源安全重要性提升,两会前后或有更多政策体现。2022年3月,欧盟鉴于俄乌战争提出REPowerEU方案,计划加速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独立性,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燃料进口的依赖;5月,欧盟发布太阳能战略,提出包括充分开发屋顶太阳能,试点车载光伏等举措。新能源电站快速发展下,配套电网和储能需求持续提升。近年风光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迅速提升,因其存在强烈节律性,且风光电资源集中在西北地区,与主要用电区域存在区位差异,对电网和储能提出更高要求。2021年11月至今,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已陆续规划了两批风光大基地项目,装机规模超500GW。随着风光大基地的持续建设和并网,电网与储能配套需求预将进一步提升。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或释放市场活力。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确定了自2023年起,所有抽水蓄能电站将统一执行新的两部制定价机制。2022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合理拉大峰谷价差,加强中长期与现货价格机制衔接。2023年两会召开前后恰逢两部制电价执行之初,如有关于拉大峰谷价差、核算电量电价等细则的进一步落实,或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3.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建筑央国企弹性可期3.1.建筑央国企竞争优势与日俱增,经营质量持续改善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大型化、综合化。近年来,大型产业园区、综合开发项目等开发形式迅速发展,在专项债更多地成为重要资金来源情境下,功能完善、收益稳定的项目群开发形式也更便于项目申报和获批。工程项目体量增大,建设内容更趋综合性,也对承接项目的建筑企业的资质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建筑央国企竞争优势加大。建筑央国企技术与设备具备显著优势,研发实力强劲,更具备通过持续科技创新带动生产模式变革的能力,有利于承接重大工程项目;以建筑八大央企为例,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1069亿元,自2018年前三季度至今CAGR高达29.5%,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研发费用率也由1.7%提升至了2.2%。资金成本方面,我们以当期利息费用和期末带息债务作商进行测算,发现八大央企该指标从2018年前三季度的2.24%逐渐下降至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1.95%,相当于年化2.99%下降至2.61%,资金优势持续提升。建筑央企订单高增,市占加速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前三季度建筑业新签订单23.43万亿元,同比增长6.77%,同时期八大建筑央企新签建筑业订单9.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37%,增速远高于行业水平,市占率提升至42%。回顾过去,建筑央企订单增速自2019年起显著高于行业水平,且2022年前三季度增速差高于2019年~2021年中每一年水平,高增订单预期后续将有序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支撑企业业绩持续释放。建筑央企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经营质量持续提升。近年来,建筑央企坚持稳字当头,致力价值创造,为经济大盘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实现了企业业务规模的稳步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八大建筑央企实现营业总收入4.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自2014年以来CAGR11.1%;归母净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13.0%,自2014年以来CAGR11.5%;毛利率9.7%,净利率3.2%,与往期基本相当;资产负债率74.8%,自2014年以来已下降7.3pct。3.2.建筑央国企目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建筑央国企目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我们以12月30日收盘价进行测算,东北证券建筑央国企846组合平均近10年/近5年PE分位数分别是16.6/25.5,平均近10年/近5年PB分位数分别是17.3/26.9,均处于低位。其中,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标的PB显著低于1,估值修复动力较强。建筑央国企目前PB显著低于上市与增发定价水平。建筑央国企在进行上市与增发时,发行价格一般不得低于上市公司最近一期定期报告的每股净资产值,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我们对东北证券建筑央国企846组合上市与增发的发行价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合目前整体平均PB为1.2,除了去年回A的中国能建,其余标的目前的PB水平均低于此前上市与增发的平均水平。3.3.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建筑央国企估值有望全面重构交易所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央企估值回归。12月20日,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在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上交所下一步将以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开展投机炒作整治专项行动,多措并举遏制“炒差”“炒概念”乱象。上交所同时也制定了新一轮的《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涉房企业融资放松,部分建筑企业或直接受益。10月20日,券商中国记者从证监会相关人士了解到,对于涉房地产企业,证监会在确保股市融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务的前提下,允许以下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部分建筑企业满足存在少量涉房业务定义,政策顺利实施将拓宽其股权融资渠道,或有助于其在控制资产负债率的同时实现业务增长,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建筑央国企有望迎来全面估值重构。建筑央国企目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PB显著低于上市与增发定价水平,在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过程中有望迎来全面的估值重估。一方面,基建稳增长作为经济托底力量力度延续,建筑央国企作为主力有望持续释放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建筑央国企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积极采用限制性股票等激励措施,积极探索资产盘活渠道,ESG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等,经营效率不断改进,有望进一步获得市场认可,享受更高估值。REITs等创新模式融资或成为建筑央国企提升估值重要手段。传统建筑企业因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中应收账款比重高、业务多元化等原因资产存在一定折价,开展公募REITs或类REITs,有助于盘活优质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建筑类企业投资运营的良性循环。目前,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能建已经成功发行了公募REITs/类REITs产品,中国电建目前正以五一桥水电站作为底层资产申报中,成功后预期将拓展公司的轻资产经营模式,有利于公司提高资产周转率,优化资产结构。4.能源工程持续高景气,BIPV或迎来快速扩容4.1.双碳战略下,能源工程市场高景气有望持续经济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使用。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要素之一,人们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对能源的大量使用,世界银行统计数据表明,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能源消耗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源变革是必然趋势,继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生态风险难以估量。自工业化以来,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2019年全球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590亿吨,其中二氧化碳约340亿吨。2019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莫纳罗亚气象台监测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415ppm,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超过了自人类出现以来的所有历史时期,且浓度仍以约2.5ppm每年的速度提升。高浓度的温室气体使得全球热循环失衡,气温上升,进而导致剧烈的环境变化,生态风险之高难以估量。降碳成为国际共识,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根据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全球各国家与地区将共同努力,争取将全球气温的升幅限定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以内,为此各国必须每五年提交一份经修订的减排计划,即由各国家决定的减排贡献。2020年各国家与地区做出了最新的减排承诺。其中,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沙特阿拉伯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印度承诺2070年实现碳中和。光伏发电已具经济性优势。全行业降本增效下,我国商业侧光伏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已经接近燃煤标杆基准电价水平,光伏发电已成为技术成熟、成本领先的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已经具备现实的经济性。目前行业内技术迭代迅速,降本增效趋势明显,未来经济性有望进一步增强。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陆地太阳能的理论储量高达186万GW。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将太阳能总辐射年辐照量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主要是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等地区;B级主要是山东、河南、广东南部等地区。根据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的信息显示,我国陆地太阳能的理论储量高达186万GW,有2/3的地区年辐射量大于1400kWh/㎡,属于太阳能资源A级或B级。国内外光伏新增装机预期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根据CPIA的预测,我国2022年新增装机预计在75GW~90GW范围,2025年90GW~110GW,预测中值4年CAGR4.9%;全球2022年新增装机195GW~240GW,2025年270GW~330GW,预测中值4年CAGR8.4%。2022年7月,CPIA上调我国和全球2022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预测10GW,预计光伏市场或开启加速模式。火电投资回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占比55%,仍是我国主力电源,火电具有出力稳定的优势,可给电力系统兜底保供,经灵活性改造后可充分响应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变化,实现降低最小出力、快速启停、快速升降负荷三大目标。2022年前10个月,我国火电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640亿元,同比增长42.8%。核电核准加速,或标志双碳战略下核电重要性提升。2011年~2021年,我国共核准10台新建核电机组,年均仅1.25台,其中2015年核准了8台新建核电机组,2011年、2013年~2014年、2016年~2018年都没有核准新建核电机组。2019年~2021年,新建核电机组核准明显加速,分别为6台/4台/5台。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共4台新建核电机组,至此2022年已核准10台新建核电机组,为历史新高,或标志双碳战略下核电重要性提升,建设整体加速。双碳战略下抽水蓄能需求提升。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占比仍将不断提高,因其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供需平衡带来挑战,抽水蓄能作为目前最主要的储能手段,重要性显著提升。目前,政策明确指引将大力发展抽水蓄能,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2025年62GW,2030年120GW的装机目标。抽水蓄能工程市场迎来快速发展。2022年6月,中国电建董事长丁焰章在人民日报发布《发展抽水蓄能推动绿色发展》,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双两百工程”,在200个市县开工建设200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开工目标270GW。截止2021年底,我国在建抽水蓄能项目约55GW,270GW较此有近4倍增长空间,假设2025年我国实现270GW开工目标,且每瓦单价与工程建设周期与目前基本一致,则2021年~2025年抽水蓄能建设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高达49%。4.2.BIPV市场启动在即,或成为新蓝海分布式电站经济性较地面电站更优,效益持续提高。根据CPIA统计,2021年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初始投资成本为3.74元/W,运维成本为每年0.051元/W。在全投资模型下,分布式光伏2021年在1800h/1500h/1200h/1000h等效利用小时数的LCOE分别为0.19/0.22/0.28/0.33元/kwh,优于地面光伏电站同假设下0.21/0.25/0.31/0.37元/kwh表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具有优异经济性。预计分布式电站2022年初始投资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至3.53元/W,运维成本也将继续略有下降,经济性有望进一步提升。分布式光伏于新增光伏装机中占比持续提升。随着光伏发电经济性的提升,光伏发电相关政策与管理办法的不断完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在全部新增光伏装机中占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16.3GW,其中分布式光伏仅0.8GW,占比6%;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光伏装机52.6GW,其中分布式光伏35.3GW,占比达67%。分布式光伏电站中,将光伏组件与建筑结合的方案,称为BIPV或BAPV。BIPV(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又称为“建材型”太阳能光伏建筑。BAPV(BuildingAttachedPhotovoltaic)指附着于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又称为“安装型”太阳能光伏建筑。BAPV通常通过简单的支架实现安装,可以后期加装,不改变建筑外观,与建筑物原来的功能没有冲突。BIPV在前期设计时已经将光伏组件内置在建材中,一体化程度更高,通常外观也更简洁美观。屋顶和幕墙是分布式光伏的主要应用场景。屋顶受光照时间较长,能充分利用当地日照资源,后期加装BAPV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有效盘活存量屋顶闲置资源。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结构,非承重,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组成,因存量改造难度大成本高,主要应用场景为新建BIPV。BIPV较BAPV一体化程度更高,经济性、可靠性具有优势。BAPV通常通过简单的支架实现安装,可以后期加装,更适合应用于存量屋顶改造,适用于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的需求;BIPV需要在建筑的前期纳入规划,在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一般在新建筑中应用,长期空间广阔但短期受到新建筑投建数量与周期限制。根据郑东驰对某钢结构屋面场面的实际案例测算,采用BIPV比BAPV在材料费上节约34元/㎡,且使用寿命更长,不涉及屋顶更新时光伏组件二次安装、高负荷导致屋面沉降变形等问题,优势明显。随着BIPV应用日趋成熟,新建工程中渗透率逐渐提高,其降碳与发电效益值得期待。BIPV市场至2025年或有十倍扩容空间。我国BIPV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中国建研院统计信息,我国主要光电建筑企业2020年BIPV新增装机709MW,占当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0.5%,对于市场整体规模和构成目前缺乏权威数据统计。为判断行业景气度与发展机遇,我们根据多方数据做假设、推演和校验,以预测市场规模整体增速,关键参数为BIPV安装面积、每平米装机容量、每瓦装机价格。其中,BIPV安装面积分新建屋顶、改造屋顶、新建幕墙三种场景,幕墙改造因市场较小暂不考虑。新建BIPV屋顶面积方面,预测未来新竣工建筑保持40亿平方米水平;其中可安装光伏屋顶占比15%;;BIPV安装比例自2023年起在特斯拉SolarRoofv3.5对行业的带动作用下迎来较快上涨,到2025年达到12%水平;预计2025年新建BIPV屋顶面积达7200万平方米。改造BIPV屋顶面积方面,预计2022年存量建筑为650亿平方米,此后增量为新竣工建筑的90%;可安装屋顶光伏占比15%;改造比例在低基数基础上持续上升,至2025年达0.04%;预计2025年改造BIPV屋顶面积455万平方米。新建BIPV幕墙面积方面,根据《建筑装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统计的2020年幕墙工程行业4300亿元总产值和1500元/平方米造价假设,推算出2020年新建幕墙面积2.87亿平方米,假设此后年增速10%,忽略翻新部分;BIPV安装比例自2023年起快速提升,至2025年达到6%;预计2025年新建BIPV幕墙面积2773万平方米。每平米装机容量方面,根据中国建研院统计信息,我国主要光电建筑企业2020年BIPV新增装机709MW,对应安装面积377.4万平方米,推算每平米装机容量188W,假设此后年增速5%,至2025年达240W/㎡。BIPV装机每瓦价格方面,根据CPIA《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2年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有望下降至3.53元/W,结合硅料价格或回落,成本更低的薄膜电池商业化预将加速,假设此后每年价格下降5%,至2025年达3.03元/W。综合以上,我们预计2022年BIPV新增装机或近2GW,装机市场规模约70亿元;2025年新增BIPV新增装机或近25GW,装机市场规模约757亿元;市场空间或有十倍扩容空间,CAGR或达81%,前景可期。5.重点公司分析5.1.中国铁建业绩平稳,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公司2022年Q1~Q3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2644.78亿元/2760.19亿元/2579.25亿元,归母净利润56.21亿元/78.53亿元/52.7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3.84亿元/73.83亿元/51.11亿元。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毛利率8.72%,销售净利率2.79%,与去年同期水平基本相当。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1.68亿元,较去年同期少流出470.63亿元,为自2016年以来三季报最好水平。订单充足。截止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4.38万亿元,约为2021年营业总收入的4.3倍。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71%,其中境内/境外分别新签1.69万亿元/1502亿元,同比增长16.55%/32.59%,在高基数基础上再度突破。融资通道宽广。6月22日,国金中国铁建REIT完成发售,最终募集基金份额5亿份,募集资金净额47.93亿元。9月7日,公司完成交易商协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有效期2年。10月20日,券商中国记者从证监会相关人士了解到,少量涉房企业在确保不投向房地产业务前提下将允许A股市场融资,公司满足少量涉房定义,政策顺利实施将拓宽其股权融资渠道。12月17日,公司为降低下属4家全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拟引入中银资产等4家投资者合计出资人民币100亿元对标的公司进行增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5.2.中国中铁业绩稳健增长,现金流改善。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3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48%,公司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稳增长措施加快回收资金,经营性现金净流出287.9亿元,同比少流出210.31亿元。订单高增。截止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4.21万亿元,约为2021年营业总收入的3.9倍。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1.98万亿元,同比高增35.2%,其中基建订单1.75万亿元,同比增长38.1%。限制性股票激励管理团队提高经营效率。2021年11月,公司公告拟进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代理人成本,预计总成本2.988亿元。2022年1月17日,公司以3.55元/股价格授予697名激励对象首次1.707亿股限制性股票,当日收盘价5.78元/股,限制性股票附有24个月/36个月/48个月三批次解除限售期和业绩考核条件。5.3.中国建筑业绩稳健,基建业务保持快速增长。2022前三季度,公司充分发挥主业优势,抓住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在施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实现营业总收入收入同比增长14.8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05%;新签合同额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6,675亿元,同比高增30.9%,其中包括湖南安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7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土储优势明显。公司坚决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坚持精准投资,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等多元开发模式,2022年1~11月新购置土储1131万平方米,截至11月底土储9129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一线与省会城市;截止年中,拥有写字楼、酒店、公寓、商业地产等持有型物业1260万平方米,账面净值1338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5.2%。地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中海地产上半年合约销售1177亿元,行业排名第四,三道红线绿档优势明显,新增土储358万平方米,收购广州亚运村项目53.33%股份,成功发行碳中和CMBS50亿元;中建地产上半年合约销售683亿元,新增土储199万平方米,优先布局高能级城市,坚持现金为王,积极参与保障房业务,获取上海市崇明区多个保障房地块。5.4.中国交建业绩平稳。公司2022年Q1~Q3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720.95亿元/1918.28亿元/1780.5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94亿元/59.89亿元/47.3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9.29亿元/32.72亿元/42.94亿元,表现平稳。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毛利率11.18%,销售净利率3.64%,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在手订单充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Q3新签订单2303亿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滑,主要系因基数较高。截止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3.13万亿元,约为2021年营业总收入的4.6倍,在手订单充足,能够保障未来业绩稳步释放。子公司分拆上市进行中,期待资产估值潜力释放。5月,公司公告拟分拆旗下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三家公路院子公司,通过置换祁连山股份实施重组上市。12月,祁连山公告重组各方正有序推进相关工作中。目前,交易价格尚未确定。通过本次重组,公司拟将新主体打造成下属工程设计咨询领域的独立上市平台,整合内外资源,助其实现工程设计咨询业务的高质量转型,有望实现资产估值潜力释放。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推进中。12月,公司公告拟进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计划以5.33元/股价格向不超过668名激励对象授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