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文明与环境问题摘要:本文阐述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说明了工业革命后生态环境危机出现的原因,讨论了环境与发展能否实现双赢的问题,指出和谐环境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关键词:文明;环境;发展;和谐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翻阅人类文明史册,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适宜的自然环境促生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而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文明的衰退。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实质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历史。只有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文明才会源远流长。1、文明形成与环境的关系考察人类文明起源可以发现,人类文明的形成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人类文明的产生都是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开始,并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演进。可以说,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关于人类文明的形成有着不同的诠释。来自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观点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农业社会。因为农业社会需要农耕体系,需要食物来源,需要生物多样性。所有这些必定要求人们选择能够满足条件的地理环境用以定居,从而开始形成人类的文化和文明。而能开始文化和文明的地方一定是自然地理条件俱佳,自然环境良好的地方。若不具备这些,人类不会定居于此,文化不能形成,文明不可能产生”。回首诞生于农业社会的“四大文明”,其文明的诞生地都曾拥有共同的特征:都处于河流流域,河流流域周围遍布茂密的森林,湿润的气候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宽阔肥沃的土地承载力极高,易于人口的繁殖。这样,人类定居于此,文明得以形成和繁衍。“四大文明”的形成印证了生态环境科学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起源是以一种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并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一旦离开自然环境或者破坏自然环境,人类文明则会衰退、消失。人类文明可以依赖良好的自然环境而形成,同样也会因自然环境的退化而面临危机,甚至消失。如果说自然环境是形成人类文明的主导性因素,那么人类则是塑造自然环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实质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历史。2、文明衰退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反映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人作用于环境的强度一定要适度,一旦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文明必然衰退。古代“四大文明”中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都是由于文明诞生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文明衰退。同样,工业革命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资源枯竭、大气污染、土地沙化、森林危机、生物灭绝、酸雨污染等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不断从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从中等规模破坏向大规模破坏发展,致使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人类文明能否继续发展受到质疑。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本质,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1.人类征服自然忽视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使自然平衡和原来生态系统内在的稳定受到强大冲击。多种多样的植物被种类很少的庄稼所代替,开辟的土地只有部分时间得到利用,人工改造自然的力度超出自然本身承受的能力,最终造成自然环境退化,文明走向衰退。工业文明亦是如此。人类以自然主人自居,征服和主宰自然已成为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战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加工重组各种物质,将天然自然更多的转变为人工自然,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对工业发展的承载力,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有的和谐。缺乏理性的哲学观和价值观以人是自然主人为哲学依据和以人为中心的实利主义价值观是古代文明衰退、近代工业文明面临危机的又一原因。在这种哲学观和价值观的诱导下,人类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本着“资源无价,环境无限”的错误思想,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工业化生产,只索取、掠夺,不付出、保护,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致使自然资源供不应求,从而严重干扰自然界原有的物质平衡与循环。缺乏整体协调观念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只是单纯注重对物质财富增加、经济增长、生产效率提高的追求,忽视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全球协调等重大社会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各种竞争日趋激烈,更加鼓励人们通过获取生态环境带来经济效益,进而引发人类无限度地开发、浪费自然资源,破坏地球结构等生态问题,使“人异化为工具和物质的奴隶”,使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失调。从古代文明衰退消失,工业文明发展受到阻挠的原因背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文明能否延续、传承,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如何,而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态度以及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发挥。同样,人对环境的征服强度、利用程度并不是无限的,也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它还要接受环境本身承受能力的考验。因而,文明进步与否取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协调、适度和合理,人是否真正遵循了自然环境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如果违背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人类文明必然为之付出代价。3、环境破坏导致文明衰退的启示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协调发展,不仅仅在于人类文明能否延续,而且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否则人类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最后毁灭人类自身。1.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古代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更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若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文明的源远流长,必须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统一起来,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构建一种新的生态文明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人类文明延续不断。2.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人们应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们应认识到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之间应保持共存共荣关系。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培养人们正确的环境意识、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3.注重人类平和心态的培养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同时,人类应该审视自身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人类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用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人或者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相处,互为依存的关系。人类应该关爱自身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要树立同其他自然存在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态伦理意识,摆正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只有这样,人类与自然才能真正的持续发展下去。21世纪的人类发展,生态重要,人的心态更重要。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对当今社会构成现实的和潜在的重大威胁。约束人类的行为,走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进化的道路,势在必行。二、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18世纪中叶,英国棉纺织业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此后机器生产扩展到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工业革命从此开始。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于投入使用以后,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工业生产逐渐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传统的手工工场日趋衰落,新兴的生产形式—工厂兴旺发达,生产力大幅度增长,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和机床制造业迅速成长,运输网络迅速开拓。煤成为重要能源,它是蒸汽动力的源泉。铁路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网的构建储备了强大的后劲。如果说,动力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引擎,那么煤在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先是普及蒸汽动力,后又发展电力取代它,并最终整个生产部门均为电力所囊括。1、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人类从人力动力的约束中解脱出来,结束了依赖手工工具,靠人力、畜力、风力所维系的农业经济时代,而进入用机器大工业体系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获得了空前的速度和规模,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化和繁荣。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庞大复杂的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化石燃料产生的能量代替了人力、畜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力,产品的生产量和种类大大增加。由于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他们的统治地位逐渐得到确立。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开始出现。由于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发展,工业劳动力的需求空前旺盛,致使人口迅速向城市流动,因此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转变成更多联系、更加依赖于商品的状态,世界观、价值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另一方面,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又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成为西方的从属。工业迅猛的发展,带动和刺激了商业、交通、运输、农业、银行和能源等各行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意识形态同样也从中获取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工业革命的影响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在追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导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生命维持系统瓦解,而最终导致危及人类利益,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关于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系统与资本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归根结底不是由工业化引起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美国学者维克托·沃尔斯也认为“当前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节制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造成的。”另外,也有人认为工业革命造成了生态环境危机,而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无关,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生态环境危机。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这个阶段中人类智慧和生产力(也可以是破坏自然的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但还没有达到可以正确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度。这种不足够高的智慧可以使人类获得足以伤害自然的力量,然而却不足以避免对自己伤害。当然,生态环境危机不只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只要有人类的扰动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限度,这种危机就会出现。只是工业革命引发的生态危机更加迅猛、更加广泛。工业革命这把双刃剑,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生态环境危机的到来,且使之更加深重。工业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扰动能力。目前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工业革命有一定的联系。例如,被认为是大规模环境灾难的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明显增强所致。另外,臭氧层破坏、酸雨,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都是不当的工业生产造成的。而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也是人类过度掠夺生产资源的恶果。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人们开始思考并逐渐认识生态环境问题。早在古代,就有少数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对话》中深刻地写到: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那么今天的繁华只为明天留下一些“荒芜了的古神殿”。公元前590年,棱伦意识到希腊城郊的土地已恶化,不适合种谷物,就提倡种橄榄,挽救土地的恶化。中国唐代,把山川林泽、城市绿化、打猎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同时把京兆、河南二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宋代,继承了先朝的禁令,并令基层官吏捉拿违禁之人。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危机的认识是伴随着生态学和新的生态思潮的发展而日益深化的。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生态问题认识的深化和生态危机的共同关注;1987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讨论的主题都是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有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均来源于对生态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其中生态学和生态科学工作者发挥了核心作用。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危机的显现日益严重,使生态学从研究自然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到对“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研究,并正在成为一门把人类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综合性科学。现代生态学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把可持续发展中提出的复杂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从中获得向纵深方向演进的动力。在此过程中,生态学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研究思想和原则,如整体观、综合观、系统观、层次观、进化观。同时,发生了与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甚至经济学、社会学和美学等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形成众多分支学科,如,全球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能量生态学、社会生态学、节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人口生态学、灾害生态学等。同时,针对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新的生态学理论与热点不断涌现。例如,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生态学、全球生态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生态风险评估研究、生态系统预测。其研究尺度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宏观领域由景观→区域→全球生态系统,微观领域则已深入到分子水平。2、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途径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时,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但智力还不能正确地驾御生产力。工业革命以前,区域性的、局部的生态环境危机已经出现,工业革命推波助澜,使这种态势进一步加速加剧。概括地讲,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超出地球生态系统可自我恢复能力限度的不当活动诱发的,它的出现牵扯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从世界观、意识形态,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它的出现涉及相当大的时空跨度,从古代到现代,从全球到局部。生态环境危机是一个多时空层次、极其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途径必须是一个持久性的、考虑到多时空层次、综合了人类文明各方面智慧的完整体系。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人类文明健康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人类利益应兼顾生态利益、当代人利益兼顾未来各代人利益、个人利益应兼顾社会整体利益,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根治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球达到共识的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指导性纲领,真正根治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对纲领的具体化,明确科学可行的行动方案,并坚定不移地予以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不只是简单的道路选择,而是一场涉及到人类文明所有方面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根治生态环境危机要以生态学的整体观、综合观、系统观、层次观、进化观的思维,统筹制定根治方案。宏观着眼—设计全局性的方略和指导思想,微观着手—提出具体可行的行动路线和方法。生态环境危机的全球性要求全人类共同的环保理念和协调一致的行动。具体的根治途径都应围绕减轻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展开。作者认为根治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一方面要降低总的资源与能量的消耗和有害废物的排放总量。主要措施有: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降低人均消耗水平;改革生产工艺和流程,走清洁生产之路,发展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提高资源和能量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电、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加强宣传教育,使民众加强环保意识,确立可持续的消费观,通过共享节约资源与能量;另一方面要避免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冲击强度超出它的自身恢复能力,造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甚至崩溃。主要措施有:严格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实现消费总量与生产总量的平衡,生产不应无止境的扩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对传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总的来讲,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环节的合理性和自然友好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性。只有实现各环节的可持续和协调均衡,才可能消除生态环境危机。探索根治生态环境危机的途径,是一项复杂、系统、多层次的艰巨任务,还需做出不懈的努力,付出沉重的代价。根治生态环境危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全人类的共同的事业,而且也只有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革命,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次,并在意识形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安全等诸多方面与传统思维和行为存在激烈冲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治生态环境危机,要求进行以下几个转变。世界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基于人类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人类应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等多层次的关系,实现与自然对立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转变,使自己成为对地球生态系统负责任的物种;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向与自然、与其它物种共存共荣的思想转变;从追求最高经济利益向追求最高生态利益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效益向追求长期效益转变,每一步行动都应服务于长期效益;从传统的消费观念向生态的、绿色的消费观念转变,节约资源与能源;从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模式向清洁、高效、循环和节约型转变;从盲目、自由竞争向统筹、协作竞争转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利用传统能源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变。同时要求人类应具有:(1)全球观念—区域的、局部的可持续只是暂时的,终将被其它区域的不可持续所淹没,因此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弱化国家观念;(2)计划和统筹观念—追求全球尺度的资源、能源、空间和利益的合理、公平配置与分配,因此对市场经济和私有制提出了挑战;(3)有限的观念—生产量应与消费量平衡,生产应是有限规模的,而不是追求最高经济利益的无限扩张;(4)节俭的观念—人类的欲壑难填和铺张奢侈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之一;(5)生态的观念—保护生态系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城市在地球上迅速地扩张,侵蚀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引起了诸多生态环境危机,因此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引起“去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涉及时间尺度问题,理论上讲,发展不可能无限持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类最终追求的应是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生态系统平衡、人类消费与产出平衡,地球生态系统与外界的能量物资交换平衡,不论是无限的发展还是无限的衰退,都会导致系统的崩溃。增长应有极限,发展也应有极限。地球生态系统容量是一定的,它的资源与能量和空间与时间同样是有限的。地球可以从太阳获取大量的能量,但这种能量如果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积累过多,就会对它造成严重影响,使地球生态系统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同时,当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足够大时,至少会引起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使用它们会改变地球的能量平衡(太阳能)和自然的风场(风能),因而造成气候的变化;二是制造、安装和运行生产太阳能、风能的发电机也要耗能、耗材,并造成污染。人类如果不加自律,就会像人体中的癌变组织,将毁坏地球生态系统的肌体的正常组织,造成系统的崩溃,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地球生态系统对人类基本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人类没有天敌,它的灭亡只能是由自己造成的生态系统崩溃来完成。不论人类匆忙快速的进化和文明发展是否意味着它正迅速地向自己的终点靠近,生态环境危机都肯定是在加速这种靠近的进程。根治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三、环境与发展能否双赢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悲观论者总是把环境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发展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根源,人类在发展与环境面前只能两者取其一,要么因发展而牺牲环境,要么因环境而牺牲发展。这种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基调。随着环境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逐步跨越环境与发展的分裂,走向环境与发展的整合,这便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题。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因此,环境与发展能否双赢?如何双赢?这是环境哲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这里所探究的解决方法,不是在技术层面上由生态学所研究的具体的技术操作,而是在观念层面上由生态哲学所研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在这些观念指导下的奋斗目标和实践原则。下面,笔者就从逻辑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1、“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交织,构成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逻辑主线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似乎一直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辩与交锋,其分歧点在于是否把包含了人在内的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存在。人类中心论者独尊人的价值,而把环境作为人的生存条件和改造对象;非人类中心论者则强调生态系统的价值独立性,把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主张用系统思维的广阔视野替代单一人性的主体思维的偏狭。两者看上去彼此矛盾,不可调和。事实上,任何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在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点,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共存性。无论人类中心论还是非人类中心论,他们所着眼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独尊人的价值并不是要抛弃自然,将人超越于生态环境之外;而强调生态系统的价值存在,也决不是要隐去人的存在,追寻无人的生态平衡。诚然,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握得并不十分一致,如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而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对立,但在这两种自然观指导下,人们都是去发现自然规律,而非创造自然规律。深层生态哲学家指责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把人类看成宇宙的中心,就是人类全面征服和控制自然,显然是一种以机械论的方式把问题推向极端。笔者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和谐共存是最高原则,人与自然不可分,人是有人世界的一部分,无人世界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在环境与发展关系上,由于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作为基本观念和出发点,两者在逻辑上就可以实现双赢。这种双赢意味着环境为发展提供条件和实现的可能,发展则不以突破环境限度为代价,并保持生态系统持续的动态平衡和逐步优化。要实现这种双赢,最为关键的是人们在发展目标上的价值设定,那就是要改变过去将物质的无限制增长作为发展目标,而是将人的物质充足和生态系统平衡相协调为目标,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2、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演进,提供了环境与发展关系演化的历史线索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始终,并表现为不同的生产方式。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都来自于环境,而他们的排泄物和废弃物又要环境来吸收。人类的生存潜力使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并通过劳动不断提高工具水平,克服环境阻力,人类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发展总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导向,并随着稀缺资源的改变而产生转向,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而所有资源均来自环境,资源稀缺性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环境条件的变化。因此,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从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角度来认识。当人类处于原始文明的阶段,人们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生存所依赖的是生态系统中其他自然生长的动植物。当人口规模扩大,这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就变得相对稀缺,于是人们转向作物栽培和牲畜养殖,通过人工有目的地扩大动植物的规模和数量,以满足人类发展之需要,人类文明也由原始文明阶段进入到农业文明阶段。由于农业带来了人类食物的充分保证,使人口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人类对能源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作为燃料的树木产生稀缺,于是人们开始使用化石燃料——煤。煤的使用引发出了蒸汽机技术,机器逐步代替土地成为人类生产的主要方式,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阶段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的矿物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之中,又造成矿物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吸收能力的稀缺,人类的生产方式正由物质生产转向信息生产,人类的文明又面临着新的阶段,即由工业文明阶段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发展阶段,我们看到,在每一个文明阶段,都存在着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在前三个文明阶段,环境与发展矛盾的解决是通过转换稀缺资源来延缓的,但到了生态文明阶段,可供转换的稀缺资源已陷入危机,人们不能再以过去的方式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这就是将利用资源与保护资源相结合,发展不再以物质和能源消耗为主流,而代之以信息资源,进而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环境与发展的真正双赢。3、环境道德的确立,为环境与发展的双赢制定了实践规范环境道德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基本观念下,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的价值设计及其实践规范。尽管存在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之争,但都把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中心环节,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以反省,使人的道德理性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为环境与发展双赢制定了实践规范。笔者不同意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生态和谐、生物平等这些单纯从生态系统着眼而提出的环境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而主张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角度提出道德原则和规范,即把尊重生态规律基础上人的利益公正实现作为道德原则,从人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责任与利益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环境权利等三个方面提出道德规范。具体说来就是,人们对环境必须保护和利用并举,利用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以维护和促进生态优化为导向;人类必须互相合作、互相依靠,共同承担对环境的责任,任何人都不得损害公共环境,或向他人转嫁环境责任;当代人与后代人享有同等的环境权利,不得以牺牲后代人的环境利益为代价谋取发展。当然,将环境道德规范运用于实践并非易事,除了提高地球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增强人们的环境道德需要、建立必要的道德机制之外,最大的困难就是在环境与发展所涉及的具体问题上的标准或界限的确定。比如赫尔曼·戴利从资源和污染的角度提出社会在物质上可持续的“三个不超过”,即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不超过它们的再生率;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不超过可持续的可再生的替代物的开发速度;污染排放率不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这“三个不超过”的标准或界限如何确定,直接关系到对人们进行善恶评价的道德标准,关系到人类在发展实践中的行为选择。但是,我们决不能将环境道德仅当作对人类不负责任行为的警告,必须将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与具体的实践行为相结合,通过有效的道德机制加以实施,否则环境道德只会成为空谈,环境与发展的双赢也就只能化为理想的泡沫。四、和谐环境伦理一一一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1、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环境伦理的演变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是文化中积极、合理成分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面对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所造成的环境危机,现代西方一些先行者自觉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道德反省,环境伦理思想由此产生。从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来看,有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伦理。1)采猎文明与敬畏自然的环境伦理从人类诞生那天开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并且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这一时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采猎文明时代。人类面对自然长期自卑和畏惧,因为他们还不能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采取了敬畏的态度。由此可见,与采猎文明相适应的是敬畏自然的环境伦理。2)农业文明与依从自然的环境伦理随着农耕技术和种植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由采猎文明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开始摆脱愚昧,创造了古代文明的历史。这就使人类由敬畏自然进入依从自然阶段。人类开始思考自然界中的各类自然现象,并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人们发现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质、能量是可以利用的,并且能够造福人类。例如,火的利用开始使人的生活丰富起来,热能最早由木材或木炭供给,而木材和木炭来自于大自然。正是由于大自然能够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使他们生活得更幸福,因此,人类就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依从心理。由此可见,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是依从自然的环境伦理。3)工业文明与现代环境伦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又可分为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也就产生了三种环境伦理,即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1)经济增长发展观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经济增长发展观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环境污染,经济增长是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并把发展单纯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而不考虑环境资源因素;大自然仅仅是满足人类利益的工具,人类可以对大自然进行无节制的掠夺。在该价值观影响下,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应运而生。其实质是:把人类看成大自然的主宰,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大自然。该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类不仅能够改造自然,更能够创造自然,这是人类服从自然的原始意识形态进入文明状态的一次质的飞跃,但它过分强调人类对大自然的绝对支配,无视大自然对人类的承受能力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导致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从而造成了环境危机。(2)综合发展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综合发展观是将发展看作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变迁相统一的观点。在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的指导下,资源短缺、生态危机、政治动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陆续出现,造成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状况。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一书中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应该把发展看作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重组的多维过程。1随着价值观的转变,人们的价值取向也由追求单纯经济增长转向追求社会整体协调发展。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观点。在这种综合发展观的引导下便产生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该理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危害环境的根源所在,在对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人类必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虽然持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者内部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主张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扩大到一切生命和自然界,认为动物、植物、物种,甚至河流、岩石、生态系统及自然本身不仅具有外在价值,而且都具有内在价值;都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应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利益主体多元化,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前提。但是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把自然物从客体提升为主体,抹杀了人与自然主客体分野的现实差异。此外,它还掩盖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3)可持续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一一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又对此做了重要补充: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注重社会综合发展的新型发展观6。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导下便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一方面汲取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直接引发了人类的主流伦理观单向伦理到具有生态意蕴的双向伦理的转换。然而,可持续发展观一开始便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发展悖论: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只停留在人类自身的持续性上,所谓人类的可持续性,归根结底不过是人类一部分的可持续性,所谓的平等隐含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和国别歧视;还没有走出增长陷阱的人类,又挖掘了另一个更隐蔽的堂而皇之的增长陷阱,追求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置于无条件优先的地位。可见,可持续发展观不过是致力于追求人类的一部分的孤立发展的一元线性发展观。这就决定了以此为基础建构的伦理观尽管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对等的。这种环境伦理没有摆正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因而无助于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在这种环境伦理主导下,人类有时也要保护非人类存在物,承认它们的价值,但那是为了更好地奴役它们,为了人类自身的伦理尊严,以实现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为了与万有存在的互动共生。2、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所取得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在不断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成果的总和。简言之,生态文明就是要求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时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9。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全球性环境危机。而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价值目标,力图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资源,主张人与自然的平等。(2)生态文明倡导把保护自然环境作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维护自然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是在遵循这一准则的前提下进行,这应当是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伦理的主题。生态文明强调人类与自然是共生共荣关系,如果人类破坏了自然,自然就必然会报复人类;如果人类保护和优化自然,自然就会造福于人类10。3、和谐环境伦理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时代的主题。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社会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人类文明形态就应当是生态文明。上文探讨了有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伦理。那么,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是什么样的环境伦理呢?既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那么将其与环境伦理融合起来就是和谐环境伦理。因此,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就是和谐环境伦理。1)和谐环境伦理的内涵(1)和谐环境伦理是指以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和谐为中介,进而研究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理论,是以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为目标,并且建立在人类利益和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旨在实现新的生态平衡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实践准则的总和。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环境伦理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超出了道德层面,仅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并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谐环境伦理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不仅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缺陷,而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11(2)和谐环境伦理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既是从事和谐环境伦理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和谐环境伦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很多,当然也涉及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视讯切换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年天然气液化装置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绕线模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直联式空气压缩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柄轴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往复式三缸活塞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在线杀毒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 辽宁省营口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江西省抚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GB/T 5237.1-2017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 GB/T 26121-2010可曲挠橡胶接头
- GB/T 25497-2010吸气剂气体吸放性能测试方法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9章 工业绿地规划
- 高中思想政治课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教材使用建议与典型课例研究课件
- 数学的发展历史课件
- 外来人员入厂安全告知书
- DB22-T 5036-2020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程序标准-(高清正版)
- 工程监理聘用合同(一)
- 写作指导:顺叙倒叙插叙课件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息技术-4网络信息辨真伪》优质课件-2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