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课文回顾(必修1-5)201909罗外高勇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测一测: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使……增加B.越国以鄙远鄙:边远的地方C.阙秦以利晋阙:消减,侵损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损害【解析】B项,“鄙”用作动词,把作为边邑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敢以烦执事阙秦以利晋C.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越国以鄙远A.秦伯说,与郑人盟B.既东封郑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共其乏困D4、下列各句中,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夫晋,何厌之有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答案】A【解析】例句与A项均为判断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B、D均为状语后置句。5、下列对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B.《左传》善于描写战争,也精于刻画人物。其笔下人物形象,往往是寥寥几句,就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C.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公、侯、王、伯、子、男六级。D.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结为“秦晋之好”。后来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答案C可大致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答案】C【解析】“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7、翻译(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归纳知识1、微
①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国势衰微。
④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⑧微微,稍微。(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词,把作为边邑。)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轻视,看不起。(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jue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⑤jué阙疑,解除疑惑。(多闻阙疑)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指示代词,那)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表示祈使语气,还是)5、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名词做动词,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7)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8)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9)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
(11)若不阙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6、通假字
⒈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⒉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⒊秦伯说(说,通“悦”,赞同,高兴)
⒋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⒌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知足,满足)
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7、文化常识(1)《烛之武退秦师》中涉及到三个秦、晋、郑三个集团的领导人,他们的称谓是:秦伯、晋侯、郑伯。春秋时期有共、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如周公(为我们解梦哦)侯:西周春秋时期最普遍的爵称就是侯,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是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如晋国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如郑伯。子: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男:《春秋》所见男爵仅有许国。在这五等爵位之上的就是“王”,王是指周天子而言,另外个别非天子的王者都属戎狄首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只是春秋时期的爵位等级,随着历史的演进各朝各代爵位等级并不一样。(2)《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体裁)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主要记载了春秋(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8、写作参考(1)小我与大我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不少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之内敛与怀才不遇之无奈。但是,官职卑微并怀拥悲愤与期待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仍可坚毅,张扬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2)有志不在年高烛之武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因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以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郑伯执政的几十年间,烛之武从未受到重用。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几十年的寂寞隐忍中,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韬光养晦,终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人们总是感叹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但只要养精蓄锐,总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3)国家的脊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在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荆轲刺秦王《战国策》填空《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臣愿得谒之 谒:拜会。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购:购买。B.①荆轲知太子不忍忍:狠心。 ②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考虑。C.①而右手揕其胸 揕:刺。 ②乃令秦武阳为副 副:助手。D.①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兴:调动。 ②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士兵。C2、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D①②均有“假如没有”的意思;③只是,表轻微转折;④回头看。3、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C.秦兵旦暮渡易水D.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4、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秦王)乃以手共搏之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A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矣。C.荆轲有所待,欲与俱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解析】B项和例句都是被动句。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复为慷慨羽声”中的“羽声”是指古代音乐中的七音之一,这七音是指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A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提出以樊将军之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而太子却“不忍”,由此可知太子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B.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在文中用的笔墨很少,是因为这些不是主要情节,这样安排突出文章详略得当,剪裁合理的特征。C.“易水送别”在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并且重点写慷慨悲歌,同时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D.本文为了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衬托荆轲英雄虎胆。【解析】A项,“由此可知太子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错,文中是以太子的“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8、翻译(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词类活用1.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认为……迟3.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4.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朝服5.使使以闻大王闻:一般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听到6.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7.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亲: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8.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9.群臣怪之怪:形容词用作意动词,觉得……奇怪10.左右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走上前古今异义例句词语古义今义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处境困窘贫穷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流涕流眼泪流鼻涕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袒露一臂偏护一方。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侍卫中医医生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达到目的左右既前,斩荆轲左右近侍人员一般指左面和右面或表示概数文言句式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即“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3.取之百金状语后置句,即“以百金取之”。4.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句,即“嘉为先于秦王言”。5.见燕使者咸阳宫状语后置句,即“于咸阳宫见燕使者”。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表示被动。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为”表示被动。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也”式。9、人不敢与忤视(省略句,即“人不敢与之忤视”)10、秦王复击轲,被八创(省略句,即“秦王复击轲,荆轲被八创”)文化常识1.太子:古代对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仅一人得此称谓,一般都是以年龄为长来确立,除废长立幼以外。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与摄政的权利,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2.足下: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它是旧时的交际用语,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3、五音:即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宫、商、角、徵、羽,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4.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5、《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6、“诸郎中执兵”——宫廷的侍卫,战国始有,秦汉治置。战国时为宫廷的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6、箕踞——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膝盖着地,臀部坐在后脚跟上,双手放在膝前。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比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小结:这篇课文在艺术上的特色【提示】1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如: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弭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如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的遇事审慎、三思而行进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以秦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写作探讨】荆轲刺秦王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英勇无畏的荆轲背负着燕太子丹的期盼进入强大的秦国,他明知成功的机会渺茫,但仍在易水边诀别众人。在秦国的朝堂之上,他机智英勇,虽最终失败,却名传千古。有人赞扬他,有人同情他,也有人认为他违背了历史的潮流,注定要失败。在你的理解和想象中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课本的原句形容刻画的荆轲【写作赏读】唱一曲别离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揾一把英雄泪,“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你作别了白衣冠的太子丹,踏上了无归期的秦国路,丢开生死,守住承诺!壮哉,荆轲!你是一名剑客。剑道曾经是你毕生的追求,游侠天下曾经是你唯一的夙愿。一袭青衫,三尺长剑,涉过了吴越的水,翻过了齐鲁的山。烈烈长风,你倚剑而行;皑皑白雪,你把酒而歌。你凭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的气势,挟一把匕首闯入秦宫,只为守住那份承诺。太子丹的嘱托,樊於期的信任,燕地百姓的希望,使你坚定信念:刺杀秦王,别无选择。你正是循着这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英勇地捍卫着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鸿门宴《史记·项羽本纪》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籍吏民,封府库籍:户籍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B.杀人如不能举 举:列举臣请入,与之同命 同命:同生死。C.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而听细说细说:详细说D.沛公则置车骑 置:放弃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解析:A籍:登记。B举,尽。C细说:小人离间之言。答案:DB:A项,动词,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副词,幸而,幸亏;B项,介词,把;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D项,判断性动词,是/介词,被。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C、①③④名词活用为动词,②⑤名词作状语,⑥使动用法。4、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其他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就尽可以称王了。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您替我把他请进来,我须像对待兄长一样地对待他。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强盗进入函谷关和防止意外的变故。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秦朝的时候项伯跟我一起玩,项伯杀了人,我却活了下来。D项,“游”是交好、交往的意思。“活之”是“使之活”,意思是“救了他”。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沛公居山东时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财物无所取DA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B项,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C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D项,古今义相同。6、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本纪记述历代帝王政绩,世家记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的兴亡,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C.“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解析:C项“游刃有余”出自庄子的《庖丁解牛》。7、下列对与本文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B.古人的称谓比较复杂,如“留侯张良”是封号加姓名的。留,古地名,刘邦得天下后,封张良为“留侯”。再如“左尹项伯”,也是封号加姓名的。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的“参乘”也叫“车右”,其任务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龙虎”是皇权的标志。古人将北极星看作天帝的居所,把龙虎星象看作是天帝的守护神。B项,“左尹项伯”是官职加姓名。8、下列对课文中文化文学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B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C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D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季、叔。D解析:D项“伯、仲、季、叔”应为“伯、仲、叔、季”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人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老师教书育人,也算是劳苦功高,用传统的方式略表感谢之意也并无不妥。B.欧洲央行趁希腊财长在欧洲各国游说之际,突然取消了希腊国债的融资抵押品资格。有人认为,欧洲央行这一举措可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真正的目标是德国。C.在四年多的服刑生活里,他不再是“一言九鼎”的企业一把手,而只是个谨小慎微的老头儿,对监狱规章秋毫无犯,与各色人等友好相处。D.传统金融行业如果现在还不积极行动,不进行改革,赶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那么几年之后必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项,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人民的利益一点也不侵犯。不合语境。A项,劳苦功高:指勤劳辛苦,功劳很大。使用恰当。B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的言语行为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行为者的真正意图。使用恰当。D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恰当。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鸿门宴》中的“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常被后人用来比喻表面上的言语行为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行为者的真正意图。它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相近。B.《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司马迁通过对这次宴会的全过程包括宴前斗争和宴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是他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C.文章对樊哙“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樊哙的粗鲁莽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忠于职守、不畏强暴、果敢作为的特点。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C解析在当时的特定情况下,樊哙的行为不能说是“粗鲁莽撞”。11、翻译下列句子(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译文: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要告辞干什么呢?知识整合一、相关常识1《史记》: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52万余字。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2纪传体:我国史书的一种常见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它最重要的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结合起来。从体裁的形式和结构上看,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故通称纪传体。3、人物称谓(古人的称谓比较复杂,有直称姓名的;有称字、称号、称谥号的;有称籍贯的。)(1)封号加姓名的,如“留侯张良”,留,古地名,刘邦得天下后,封张良为“留侯”。“沛公”,文中用以称刘邦,是因为公元209年,刘邦响应陈涉起义于沛,被立为“沛公”。(2)有称官职加姓名的,如“左司马曹无伤”、“左尹项伯”、“都尉陈平”等。(3)尊称,“君”“公”“君安与项伯有故”“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谦称,“项伯杀人,臣活之”(5)贱称,“竖子”“竖子不足与谋”,表示责骂轻蔑。4、坐次(1)坐席:在古代礼仪中,坐次是非常讲究的,一般来说,“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意思是,室中和堂朝堂上的坐次是各不相同的,室中是“宾主位,东西面”,堂中是“君臣位,南北面”,所以又有“南面称孤,北面称臣”的说法。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2)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3、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5、天文星象中国天文学的传统星象体系为四象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是古人为了天文观测的需要而在赤道附近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座,并根据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命名为四象,分别是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龙虎,是皇权的标志,古人将北极星看作天帝的居所,把龙虎星象看作是天帝的守护神。二、文言文语法(1)通假字(2)重点字词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2、因招樊哙出(介词表示趁机)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4、沛公不胜桮杓(禁得住)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6、秦时与臣游(游,结交)3、活用4、特殊句式(1)沛公安在宾语前置,“安在”翻译时应调为“在安”,在哪里(2)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4)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按照现代汉语的句式应为“具以事告之”(5)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句式“于此”应在“见”前(6)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何以”翻译时应调为“以何”,凭什么,为什么7客何为者宾语前置,“何为”翻译时应调为“为何”,干什么8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何操”翻译时应调为“操何”,带了什么写作欣赏鸿门宴刘邦项羽樊哙张良善于抓住机遇虚心纳谏和则兴,散则败沟通与合作自信与自负选择与用人勇气与智慧情感与理智诚信英雄题乌江亭(2001)
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情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的血流过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鲁迅说成功是把好的东西包装给人看,而失败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釜破舟沉是你无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长予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与你同行情感与理智同行,由沧海,至桑田。每天每年,我们在这样的战争中整编记忆;每日每月,我们在这样的同行中梳理我们总也凌乱的灵性。辨着火的脚印,水的足迹……他们似乎不共戴天。凌云壮志中夹杂了儿女情长,就好像总也难逃西楚霸王的悲剧,四面楚歌仍时时在历史深处回响;纯粹的情感中掺拌入世俗实务的因素,终将使美珍碧玉粉身碎骨,坠入泥淖,红楼遗梦,终难掩那“原应叹息”之声。水,难与火同行……可是,沉睡多年的智慧偏要在水深火热之中诞生。在火热的情感中锤炼,在静如冰水般的理智中复苏——淬火后,它获得了爱与美的涅槃,情与理的新生。(2003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只为了那张脸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其实,在敌人追求之前,他本可渡船过江,他日东山再起。可他已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他认为自己必须以死谢罪,于是,为了那张“脸”,那铮铮傲骨,项羽自刎乌江,孰不知江东父老是何等的悲恸万分啊!项羽虽然最终败在刘邦手下,可他的霸气和傲骨却永远刺刘邦于众人的口碑之下!孟轲有云:“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正因为人们有着自己的尊严和志向,所以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誉,“士可杀,不可辱”,是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2005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我能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2007辽宁
倾听项羽“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巨鹿的战火早已烟消云散,鸿门宴的歌舞也早已消歇,而我依旧固执地在乌江之畔寻觅着,倾听滔滔的江水诉说着一个英雄的辉煌与末路,倾听“成也优势,败也优势”的项羽。……鸿门之宴:自矜功伐,优势断送前程。沛公战栗地坐在座上,惴惴不安地向你表白自己的忠心。那一刻,你却突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一种权欲、威信被承认的满足。范增一次次地举玦暗示,项庄舞剑,樊哙的情急闯入,你都看在眼里。你悠然地品着酒,觉得鸿门宴就像一场戏,一场因你而起、为你而演的戏,你认为自己的一根手指就可以操纵全局。于是,你置范增的暗示于不顾,放走刘邦。你觉得自己是一头大象,没有踩死这只小蚂蚁的必要。可你却不知道,哪怕只一次的疏忽大意就可以断送一生;你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败在这个小人物的手里。优势是双面镜,放大了自己,缩小了对手。优势,可以断送前程。
兰亭集序《晋书》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悟言一室之内答案:CA项,“趣”通“趋”;B项,“景”通“影”;D项,“悟”通“晤”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长,高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处所,地方C.信可乐也信:诚,确实D.不能喻之于怀喻:比喻D(“喻”应是“晓,懂得”的意思)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夫人之相与失其所与,不知B.及其所之既倦足以极视听之娱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D.向之所欣或因寄所托B(前者是动词,到达,这里是得到的意思;后者是助词,的。A都是动词,交往,结交。C都是介词,因为。D都是助词,和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4、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句式相同的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虽无管弦之盛C、悟言一室之内D、死生亦大矣答案B(定语后置);A(状后)C(省略“于”)D(判断)
5、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文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B、“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C、本文有“引以为流觞曲水”一句其中“流觞曲水”是古代的风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祓fú除不祥。D、“永和九年”是按皇帝的年号纪年,“岁在癸丑”是按天干地支纪年。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B“及时行乐的人生观”说法错误,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只是感慨万千。悲叹并不等于悲观。补充:王羲之的人生观其实并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儒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认为道德仁义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7、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一、重点字词1、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2、一⑴若合一契(一起)⑵其致一也(一样)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3、之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2)曾不知老之将至(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结构助词,的)(5)以之兴怀(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6)暮春之初(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7)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8)夫人之相与(主谓间,取独立性)(9)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4、所以(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表方法,以此用来……的)5、列坐其次排列 6、向之所欣以往7、少长咸集都8、终期于尽至,及9、或取诸怀抱(兼词“之于”)10、信可乐也。(诚、真)三、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
(2)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
(3)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览使……奔驰)
(4)所以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6)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7)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
(8)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四、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2、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3、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4、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二、文化知识1、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3)干支纪年法。(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如:《兰亭集序》“岁在癸丑”。)
(4)年号干支兼用法。(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2、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序分两种:一种是赠序;一种是书序。古人宴集时,常常赋诗,诗成后推一人作序,《兰亭集序》就属于这类书序或宴集序。写作运用1、 新的旅程,路途漫漫。回看我们的行囊,必须是充足的。古语有云:有备无患。而我们唯一的目标,那就是奔向远方。……王羲之书法纵横天下古今,可没有那墨池为伴,何来《兰亭集序》? (《有备无患,奔向远方》 )2、要学会寻找风景,欣赏风景,享受生活,赞美生活。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时,我们何不远足“崇山峻岭”,穿行“茂林修竹”,“一觞一咏”,“游目骋怀”? 3、挥洒如掾大笔,他书写入木三分的霸气; 泼墨如浪豪情,他成就墨染一方的壮举。 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笔底波澜,书中骨筋。他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以苍穹为纸,以大地为砚。仿佛吸纳恒星之阳刚与星月的柔芒,他在刚柔并济中舒展侠骨柔肠;仿佛窃取惊雷之声响与闪电的光亮,他在群星璀璨中初显锋芒。 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中,放浪形骸之外,他用一枝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色定格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他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4、我思故我在。兰亭让人难忘,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让人难忘,他衣袂飘飘、仙风道骨;王羲之的“旷古之叹”更是令人难忘,作者能超越当时的游目骋怀之乐,意识到快然自足中孕育着怅然若失,人生易老之痛,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和人文联想,充斥着乐痛相依、阴阳相伴的人生辩证思想,闪现出人生哲理中理趣美的光芒。兰亭不朽,王羲之不朽,能冥心奇想、独立开放的思想更是不朽!5、个性与人生。王羲之在魏晋名流中不算是另类,但个性绝对鲜明,可以称得上卓尔不群、特立独行:他不云里雾里地“清谈”,他很务实很深情;他自爱不自戕、率真不夸张,他自信不沉沦、旷达不怪诞;他有责任感,有才情,有忧患意识,有独立思想,有人生理想,有坚强意志。个性成就未来,独立的个性和优秀的品质,成就了王羲之辉煌的业绩和千古风流的英名。赤壁赋苏轼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B抱明月而长终C而卒莫消长也D纵一苇之所如选A。A项,“属”通“嘱”,劝酒。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B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下D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食用选D。D项,食:享受。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B举匏尊以相属 举:举起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危险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选C。C项,危:端正(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4、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用法相同的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麋鹿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羽化而登仙A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舞”“使……哭”5、对下列语句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月出于东上之上 ②客有吹洞箫者③相与枕藉乎舟中 ④而今安在哉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不同C.①③不同,②④相同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B【解析】①③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②为定语后置句,④为宾语前置句。6、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三十为晦。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与"人生常离别,动如参与商"中的"参""商"相同,都是星宿的名称,前者是"斗宿"和"牛宿";后者是"参星"和"商星",后者因为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常用来比喻亲友难以相见。D"苏子"当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与"将子无怒"中的"子"同,与《核舟记》中"虞山王毅淑远甫刻"中的"甫"也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将子无怒”中的“子”在古代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中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音调转到悲伤,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C.客人借眼前之景引出曹操落败,又继以他横槊赋诗时志得意满进行对比,对曹操这个奸雄进行了抨击。D.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的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C8、将上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何况我和您在江中沙洲打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侣,与麋鹿作朋友。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东西【课文点拨】1、感情变化过程:乐——先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悲——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的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抒发悲的情怀;乐——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文章写作者秋夜泛舟游赤壁的情景。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和主客之间的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点拨】1、“美人”指作者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2、文章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写作运用品味经典,拥抱自然在流淌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古诗文犹如高山上的白雪,幽谷中之兰花,露散后的明月,成为历史长河所积淀下的璀璨瑰宝。与野鹤做伴,与孤菊为友的五柳先生,自由自在地看天地间云卷云舒,写下《桃花源记》,成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人飘逸潇洒的楷模;苏子在举酒属月中获得思想上的解脱,凌驾于万物之上,写下《赤壁赋》,与长江明月相结合……在不计其数的杰出经典诗文中,有太多向我们传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理。从诗文经典中可以看出,大自然是人类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共同财富。奔跑扎实的功力,奔放的才情,铸就了他的潇洒;尖锐的锋芒,纵横的才气,凝聚为他的不羁。他注定了要承受政治与文坛一起泼来的污水。峥嵘的岁月已去,宁静的时光在一片朦胧的月光下铺展开来:大江明月的赤壁之下,诗人驾一叶扁舟,用一份创痛之后的宁静来丈量千里的皎皎月光;用一支更加稳重的笔来书写描绘风云激荡之后的一段人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诗人从容地穿过一片人生的风雨,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中归去。殊不知,在这次轻悄悄的归去中,诗人抖落一身的污水,以奔跑的姿态闯进一番崭新的天地。激情与闲适,豪放与舒缓,旷达与超脱,如上天的仙音降落在大江赤壁之上,徘徊在东坡上一个小小的草庐之中。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先后以奔跑的姿态在文坛现身,让我们后人望尘莫及,长叹不已……而今捧读《赤壁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个旷达之人勇敢地跨越人生的挫折,以昂扬的姿态穿越于人生的风雨之中,以潇洒的形象奔跑在赤壁的月光之下……游褒禅山记《临川先生文集》1、下列句中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B项与例句中的“观”都为景象,其余为动词,观看,观察
D、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2、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其真无马邪?3、选出下列各句中“以”不同的一项()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无物以相之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答案:D(介词,因为)。A(连词,表并列)、B、(连词,“来”)C表示“修饰”)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C人们所说的(A项中“学者”表“求学的人”,B项中“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D项中“至于”是“到……”的意思。)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旁边”)B.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筑屋定居)C.火尚足以明也(“明亮”)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使弄错)C、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6、选出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3分)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此文“学者”与《师说》中古之“学者”的意义相同,同现代汉语中的“学者”也相同。D7、下列语句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是()(3分)A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B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C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D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作者认为有力、有物的人才能到达。D、要有“志”,有信心,主观能动是关键。8、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为不在也。(5分)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古代的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收获(心得),因为他们探求思考深入而且广泛。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采取的啊。【词类活用】1、慧褒始舍于其址(名活动,筑舍定居)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活动,命名。)3、距其院东五里(名词作状语,向东)4、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侧面)5、入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说明白7、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一说动词作名词,流传文字)【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其”的用法】1代词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自己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好游者不能穷也”(2)那那些例:“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他他们它2语气词(1)表示反问的语气例:“其孰能讥之乎?”(2)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例:“其皆出于此乎?”(3)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例:“吾其还也”【文化常识】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王安石(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主题】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1、选择没有通假字的一组①终老不复取②伏惟启阿母③箱帘六七十④摧藏马悲哀⑤幸复得此妇⑥泪落便如泻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⑤⑥D.②⑤⑥【答案】D①取—娶;③帘—奁;④藏—脏。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虽与府吏要通“邀”B可怜体无比可爱C多谢后世人感谢D始适还家门适逢答案:BA约定“C“谢”意为“告诉”D“适”指女子出嫁。3、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仍更被驱遣B.汝是大家子C.为仲卿母所遣D.渐见愁煎迫B项是判断句。A、C、D三项是被动句。4、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今且报府四体康且直B君尔妾亦然诺诺复尔尔C君既若见录腰若流纨素D于今无会因因求假暂归B项“尔”均为“这样”之意;A项“且”第一个副词,“暂且”,第二个连词“并且”;C项“若”分别是“如此/像”;D项“因”分别是名词“机会”,连词,“于是”。5、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B、“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对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古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表示成年,可以结婚了。C、“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D、“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A6、下列语句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是()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兼用“比”和“兴”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的婚姻爱情悲剧,定下全篇的气氛。B、“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这种写法,在结构上,鸳鸯双飞与开头的一句都是是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象征焦、刘不朽的爱情,是一种美好意愿的寄托而已。C、焦仲卿是个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拘谨懦弱的人物,他不太守礼尽孝拘谨懦弱,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D、女主人公刘兰芝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这是个婚姻爱情悲剧,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妇女只能听凭别人决定自己命运的不幸处境。C通假字终老不复取通“娶”。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箱帘六七十“帘”通“奁”,盛物之器。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府吏见丁宁也写做“叮咛”,嘱咐。虽与府吏要通“邀”。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古今异义1、可怜体无比(句中的意思是“可爱”,而今义为“同情别人”)2、处分适兄意(句中的意思是“安排、处理”,而今义是“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古义是“教养”,今是从失败中得到知识)4、叶叶相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5、便利此月内(古义是“吉利”,今是“方便”)6、逼迫兼弟兄(这里指“兄”,是偏义复词)7、槌床便大怒(古义是一种坐具,今是睡具)8、自可断来信(古义是“使者”,今是书信)9、昼夜勤作息(古义是“劳作”,今是“劳动和休息”偏义复词)一词多义1、谢:谢家来贵门辞别/多谢后世人(告诉)/阿母谢媒人谢绝2、见:俯吏见叮咛代兰芝,“我”/相见常日稀动词,见面/渐见愁前迫(副词,被)3、为:为仲卿母所谴(被,wéi)/十七为君妇(成为,wéi)/为诗云尔(作,wéi)阿母为汝求(替,给,介词wèi)/慎勿为妇死(为了,连词wèi)4、适:处分适兄意(按照)/适得俯君书(刚才)/始适还家门(出嫁)5、“相”的用法(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②及时相遣归(代“我”)③还必相迎取(代“你”)④好自相扶将(代“她”)⑤嬉戏莫相忘(代“我”)⑥誓天不相负(代“你”)⑦不得便相许(代“你”)⑧登即相许和(代“它”)⑨蹑履相逢迎(代“他”)⑩怅然遥相望(代“他”)⑾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①相见常日稀②久久莫相忘③六合正相应④叶叶相交通⑤枝枝相覆盖⑥仰头相向鸣⑦黄泉下相见(3)名词,命相,相貌。如:儿已婚薄禄相词类活用孔雀东南飞(名作状,“向东南”)自名秦罗敷(作动词,“取名”)谢家事夫君(作动词,“侍奉”)交广市鲑珍(作动词,“购买”)足以荣生后(形容词使动,“使……容”)逆以煎我怀(使动,“使……煎”)便利此月内(形容词意动,“以……为利”)文言文句式1为仲卿母所遣(表被动)2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3自溢于庭树(状语后置)4相见常日稀(省略“我们”)古代文化常识我国古代还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方法,叫五夜或五更,情况如下。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古代夜间时辰现在时间黄昏甲夜一更19—21人定乙夜二更21—23夜半丙夜三更23—1鸡鸣丁夜四更1—3平日戊夜五更3—5《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爱情悲剧,歌颂了他们忠贞的爱情和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上》1、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途有饿殍而不知发(发动)D.谷不可胜食也(胜任,禁得起)DA荒年B更C开粮仓2、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④/③⑤D.①②⑤/③④A(①⑤为结构助词“的”;②助词;③为衬字,协调音节;④为宾语)3、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树之以桑B.以五十步笑百步C.请以战喻D.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为连词,其它为介词4、判断下面倒装句不同于其他句的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树之以桑。C申之以孝悌之义。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E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前四句是状语后置句,第E句是宾语前置通假字通假字(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通“斑”,斑白:花白)(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通“途”,路)(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少”、“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少、变多。“加”:更)(2)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打鼓)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作动词,归罪(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动词用为名词,译“活着的人”“死去的人”)(5)谨庠序之教。(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词类活用◆固定句式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2“直不百步耳”(“只……罢了。”)3)“是亦走也”(“这是……呀。”)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同……有什么区别呢?”)思考写作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孟子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要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并且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可盲目开采毫无规划的意味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不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作为当代人我们也是该如此不能无度的索取,因而我们国家也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二千多年前孟子就知道要如此时十分难得的,所以我认为孟子是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文化常识1、帝王的自称帝王是封建社会至尊的地位,其自称有好几种,其中有很多谦逊的意味。“寡人”“孤”“朕”等。“寡人”原为小国之君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是自谦。“朕”也是,在上古贵贱都用,秦以后转为皇帝的谦称和专用。庠序iángù庠序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古代的地方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反对“霸道”。《孟子》一书共七篇,是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编纂而成的,比较集中地记录了他的游历生活和思想。后被南宋的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它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多用比喻,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充沛,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孟子与《孟子》劝学《荀子》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答案:A(B项,暴-曝;C项,知-智,D项,生-性)。2、绝:非常b隔绝c极点d停止e横f断绝1、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3、以为绝妙(《口技》)4、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5、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6)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ebcdaf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cbfdfa4、与“非利足也”中的“利”用法相同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焉用亡郑以陪邻D使动用法(A使……敏捷)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锲而舍之,朽木不折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河曲智叟无以应CA.三个“于”分别翻译为“从”“比”“向”;B.两个“者”分别翻译为“……的人”,“……原因”;C.两个“而”都可翻译为“却”;D.两个“无以”分别翻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话”。6、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青,取之于蓝。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者,……也”表判断B定语后置,应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C状语后置,应为“于蓝取之”;D状语后置,应为“而于水寒”7、翻译:(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1、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材弯曲)(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理智)(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2、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指“把……做成”;今义指“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博学:古义是“广泛地学习”意思;今义指“学问广博”。(3)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指“爪子和牙齿”;今义指“坏人的党羽”。(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寄身,托身;以,凭借。今义:①托付,②把感情、理想、希望等寄托在某人某物身上3、固定格式无以:没有办法……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设备采购项目投标担保委托保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等教育教师职称评定聘用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餐饮用品一站式供应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运输及仓储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防盗安全门承揽协议标准格式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五人文化创意产业合伙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幼儿教育辅导家教合同3篇
- 专业集装箱销售协议范本(2024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钣金加工行业人才培养与合作合同
- 2024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安全设施改造与升级合同3篇
- 华电考试初级理论复习试题及答案
- 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赛项赛卷第一套
- 塔吊司机和指挥培训
- 红色简约2025蛇年介绍
- 专题3-6 双曲线的离心率与常用二级结论【12类题型】(解析版)-A4
- 光伏电站运维课件
- 粮库工程合同范本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试题+物理 含解析
- 农业合作社线上线下营销方案
- 研发实验室安全培训
- 电信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