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一模历史试卷讲评_第1页
各区一模历史试卷讲评_第2页
各区一模历史试卷讲评_第3页
各区一模历史试卷讲评_第4页
各区一模历史试卷讲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区一模试卷讲评2012.4石景山37.(36分)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具有多样性特征。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如了贡献,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1)“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依据上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并概括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12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影响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影响集体管理新形式法治基础上任期制差额选举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37(2)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莱些根本变化的运动。——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2)在治国理政方面,早期儒学思想家们各自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12分)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2分)练习:材料一

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同?(6分)(1)融合: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佛教与儒家融合。(2分)原因: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佛教与儒家融合是纯粹的民间文化运动。(2分)结果: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2分)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2分)(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2分)

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5分)

(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分)37(3)“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牧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3)在20世纪50年代和1978年后,我国曾两次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8分)(4)依据自己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积累,说说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文明?(4分)练习:29.世界现代史上出现了哪三次国际格局的变化?比较这三次国际格局变化的异同,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的认识。(13分)

变化:①一战后初期形成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爆发,凡一华体系彻底崩溃(1分)②二战后,建立起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分)③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认识:①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基础,只有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国际舞台(2分)②多极化趋势使中国面临机遇和挑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分)40(2)阅读下列材料,试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8分)

材料一

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缴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记录了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其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这两条史料的记述十分一致,其中所言“崎头”是我国古人对礁屿和浅滩的称呼:而“涨海”.即我国古代对南海最早的称谓;“涨海崎头”指南海诸岛的礁滩。材料二

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材料三

二战期间,日零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政策版图战争和亲设机构(专门机构或辖区)西域都护、宣政院、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册封朝阳15.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是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不同……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练习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3分)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分)20.右侧(图5)这幅漫画表现的是A.国民大会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B.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前夕的公民调查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正在进行总统大选D.第三共和国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图5

法国大选“我们要选路易·波拿巴,他至少是个有名的人物。”古斯塔夫·多雷作于1848年21.1882年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宪法考察团”决心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最终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这两部宪法的共同点是①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②宪法一定程度上确立分权原则③元首及议会总揽统治大权

④国民被赋予普遍平等的选举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皇帝拥有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合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和统帅军队;日本臣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25岁拥有一定财产的男子拥有选举权,30岁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内阁对天皇负责,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日本历史发展进程一、明治维新1、措施: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殖产兴业:政府的主导、示范——低价卖给私人)文化(文明开化)军事2、影响:工业强国二、二战后经济恢复发展1、原因:美国扶植、推定民主化改革、国家干预经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军事订单、依据国情制定政策、重视科技教育2、20世纪70年代崛起,80年代世界经济第二位三、当今多极化的重要一极德国历史发展进程一、1871年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三、二战后分裂到统一:1949年--1993四、西德经济发展的原因:马歇尔计划援助、国家干预经济、重视科技教育、依据国际环境制定适当政策五、促进欧共体---欧盟: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盟成立顺义23.图10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了A.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B.二战后的初期美国向日本和韩国提供经济援助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丰台37(3)罗斯福新政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一、北美独立战争:1776---1783《独立宣言》二、1787年宪法及民主政治的发展1、邦联体制——制宪会议---1787年宪法2、1791年10条宪法修正案3、1865、1868、1870年第13.14.15条修正案,扩大公民权4、1920年第19条修正案给于妇女选举权5.20世纪60年代保障黑人选举权6、两党制:19世纪20年代形成,50年代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局面形成三、南北战争:1861—1865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美国的成就2、影响五、罗斯福新政1、背景2、内容3、影响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1、外交:全球战略2、主要措施(1)政治军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独占日本、扶蒋反共、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制度

(3)科技:第三次技术革命七、战后70年代:

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2、与苏联争霸处于守势,改善与中国的关系3、霸主地位动摇4、经济出现滞涨后,减弱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八、两极格局之后1、世界唯一超级大国2、适应经济区域化、全球化趋势: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九、美国长期维持大国地位的原因1、政治2、经济3、教育科技朝阳

1944年英国政府公布关于就业政策的白皮书,凯恩斯的思想被官方接受。同年,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津贴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二战结束时,英国仍控制着14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亿左右人口。由于德国和日本等国战败及战后主要国家的普遍衰落,为作为加工贸易国的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1948年至1952年英国接受共计31.66亿美元经济援助,这一切都对战后经济逐步恢复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3)依据材料,概括英国摆脱战前经济危机和二战造成的困境的条件和措施。(10分)(3)条件:发挥原有殖民帝国优势(2分);利用海外市场(2分);借助马歇尔援助计划(2分)。措施:加大政府干预力度(2分);以立法手段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分);英国历史发展进程一、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2、早期殖民活动、海外贸易、三角贸易3、圈地运动4、工业革命,最早进入蒸汽时代,确立世界工厂地位二、政治有利条件1、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2、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确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3、19世纪形成责任内阁制4、工业革命后分别在1832、1867、1884年进行议会改革,代议制民主发展三、科技、思想条件1、政府颁布《专利法》鼓励科技发明2、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推动对自然界的认识3、亚当斯密提倡自由主义(洛克《政府论》,提倡天赋人权、分权思想)主题类型题目朝阳37(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发展,提炼出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6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相关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三条资料,立意明确;逻辑清晰合理。

序号资料11991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2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31992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的通知41993年7月乔石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讲话51993年8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61994年7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7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8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序号资料11991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2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31992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的通知41993年7月乔石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讲话51993年8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61994年7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7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8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1、主题:民主法制建设(2分)序号4、6、7(4分)补充资料(2分),仅供参考,阐释(2分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999年“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2、主题:经济体制改革(2分)序号2、3、4(4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主题:祖国统一(2分)序号1、5、8(4分)1992年海峡两岸两会达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1997年香港回归时

间大事记备

注19世纪30、40年代出现海上运输蒸汽汽船

英国人经营1872年轮船招商局购置蒸汽机船,且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航线李鸿章主办1876年淞沪铁路开通不久拆毁英国商人经办1881年唐胥铁路修建通车李鸿章主办1895-1911年西方列强在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并控制94%1902年汽车初见于上海国外购进1908年广西省龙州到那堪的公路修筑清政府出资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詹天佑主持完成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和天津之间载运旅客的航空北洋政府出资顺义37(3)探究问题三: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近代中国交通大事件简表(3)阅读上表划分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原因。(12分)时

间大事记备

注19世纪30、40年代出现海上运输蒸汽汽船

英国人经营1872年轮船招商局购置蒸汽机船,且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航线李鸿章主办1876年淞沪铁路开通不久拆毁英国商人经办1881年唐胥铁路修建通车李鸿章主办1895-1911年西方列强在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并控制94%1902年汽车初见于上海国外购进1908年广西省龙州到那堪的公路修筑清政府出资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詹天佑主持完成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和天津之间载运旅客的航空北洋政府出资顺义37(3)探究问题三: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近代中国交通大事件简表(3)阅读上表划分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原因。(12分)(3)

(12分)①按交通工具的变化划分(4分):A.汽船

B.火车

C.汽车和飞机②按历史时期划分(4分):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③按兴办经营者划分(4分):A.外国人兴办

B.清政府兴办

C.北洋政府兴办(答对一种即可得4分)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④政府采取实行的政策。⑤西方工业革命交通成就对中国的影响。(答出四点即可得8分)主题型题目答题方法:主题要有概括性,不是指某一具体事件。从第一个材料开始往下找同类项,考查归纳分析能力。分析角度:从阶段特征角度从专题角度,如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思想近代化(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近代化、爱国救亡、民族觉醒、民族工业、全球化、改革开放等从时间角度从生产力(工具、技术)、生产关系角度从产业部门或经营者角度序号主张1打倒列强,除军阀2实业救国3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兼容并包5民主共和6提倡国货7打倒孔家店8恢复《临时约法》9文学革命丰台37(3)辛亥革命之后的2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变化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主张。(4)上述主张反映了哪些时代主题?请在每一主题后列出相关主张的序号(序号无遗漏)。(12分)选择一个主题,阐述其时代背景。(2分)序号主张1打倒列强,除军阀2实业救国3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兼容并包5民主共和6提倡国货7打倒孔家店8恢复《临时约法》9文学革命丰台37(3)辛亥革命之后的2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变化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主张。(4)上述主张反映了哪些时代主题?请在每一主题后列出相关主张的序号(序号无遗漏)。(12分)选择一个主题,阐述其时代背景。(2分)(4)主题一:反帝反封建

序号:1、3(3分)主题二:政治民主化

序号:5、8(3分)主题三:发展民族经济

序号:2、6(3分)主题四:思想解放

序号:4、7、9(3分)

阐述背景,言之成理、全面,即可给2分。例:中外发展模式的转型(含社会转型)一、春秋战国与明清中国面临的两次社会转型,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命运1、春秋战国(1)原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分封宗法制、井田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铁工具和牛耕推广提高生产力水平(2)制度转型:宗法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3)对文化的影响:社会变革下出现了百家争鸣从不同的哲学、人性观点到不同的政治主张,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格局(4)转型的余波——秦汉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正式确立以及经济、文化制度充分体现了君主意志汉武帝独尊儒术,为中央集权的统治完善了思想理论。大一统的农耕社会所需的文字、数学、医学等文化定型2、明清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征兆,但未实现转型(1)农业农业商品化发展,但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沉重的封建剥削,进一步束缚了农民的购买力(2)工商业民营手工业发展、白银普遍流通、商帮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面临着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商帮也是依靠政府特权才能发展。(3)外贸中国处于巨额的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但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民营工商业的发展(资本、海外市场)。(4)思想出现民主思想,但与法国启蒙思想相比,理论不成熟且社会影响力小,理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不成熟:没有实现深刻地人性解放,没有完整的政治构想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民主化:戊戌、辛亥及余波、广州国民政府、三三制与普选、双十协定与政协、国统区民主运动与五一号召、过渡时期、新时期(含法制化:钦定宪法大纲、临时约法、共同纲领、54与82宪法、依法治国)工业化:洋务运动、民资发展三阶段及受阻、一五计划、大跃进与经济调整、改革开放思想近代化:林则徐(创造条件)、早期维新、维新(首次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民主革命思想、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新文化、马克思主义、(含中共三次思想解放:毛泽东思想创立与成熟、真理标准、南巡)社会生活近代化:鸦片战争后吃穿住、洋务与新政的交通通讯、维新辛亥新文化的礼仪与报刊、电影、当今的信息时代三、新中国经济转型

变化内容原因1953-1956年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1978年-今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三、新中国经济转型

变化内容原因1953-1956年所有制形式: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到单一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三大改造时引进苏联模式(斯大林高度集中体制)1978年-今所有制形式:由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管理体制:政企分开,再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1978年开始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1992年十四大确定目标四、资本主义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民主化开始:英国创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创立三权分立式的共和制法制化开始最早确立代议制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近代第一部成文宪法,首次实践了分权制衡学说——美国1787年宪法以法律肯定启蒙思想——法国《人权宣言》形成资本主义立法规范——法国《民法典》19世纪中前期工业革命——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民主化:代议制民主完善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完成经济新模式:以科学为先导,垄断组织取代工厂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从1933年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以国家干预取代了自由放任政策(具体措施:基础部门建立国营经济、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实行福利制度)滞胀时期国家干预的减少五、苏联经济转型:战时共产主义(强制走向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一:沙俄时期:1、17世纪彼得一世改革2、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3、1917年二月革命,结束沙皇专制统治二、苏俄—苏联时期:1917---1922---19911、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苏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2年苏联成立2、政治(1)两极格局1949年成立经互会1955年华约成立,对立格局形成与美国争霸3、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2)新经济政策(1921---1925)(3)斯大林体制(4)赫鲁晓夫改革:20世纪50.60年代(5)勃列日涅夫改革:20世纪60.70年代(6)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4、苏联解体:1991年,两界格局瓦解三、俄罗斯联邦: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其他角度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戊戌变法,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五四运动,体现了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抗日战争爆发,全民族广泛参与,抗战胜利,增加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近代化进程的突出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工业化、教育近代化开端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第一次思想解放——维新变法运动20世纪初辛亥革命——民主化开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新文化运动——彻底的思想解放在辛亥、新文化、经济发展共同推动下的社会习俗变迁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中国与世界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希腊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十二铜表法》背景:罗马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奴隶制经济,农业发展比较型题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中国与世界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希腊罗马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奴隶制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奴隶制共和国商鞅变法: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十二铜表法》背景:罗马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铁犁牛耕,土地私有确立,井田制开始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奴隶制经济,工商业发达奴隶制经济,农业发展百家争鸣,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较型题1500年前后的世界与中国政治

天主教会封建统治各国君主专制统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而来,对外政策走向海禁;经济上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天主教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的现象出现;康熙等君主对传教士以及西学的态度;经济

小农经济

思想文化

社会风俗

商业气息浓厚

人文主义传播;追求财富;重视现实生活1500年前后的世界与中国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天主教会封建统治各国君主专制统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而来,对外政策走向海禁;经济上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天主教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的现象出现;康熙等君主对传教士以及西学的态度;经济

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私营手工业为主体;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商人;大批工商业市镇发展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兴起;早期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出现;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商业中心的转移思想文化

理学占据统治地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农政全书》、书法、小说、绘画、京剧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社会风俗

商业气息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