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团体辅导对初一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_第1页
自信心团体辅导对初一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_第2页
自信心团体辅导对初一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_第3页
自信心团体辅导对初一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_第4页
自信心团体辅导对初一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而其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之一就是自信,因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我国唐代的诗人李白曾经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强调了自信对于个人成材的重要性。美国著名的思想家艾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强调了自信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自信心对学习有巨大的激励作用。自信心既是学生进步的基础,也是个体事业成功的强大动力。有人可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自信到底重要吗?有多重要?一些研究者提供了如下的答案。Kleitman和Moscrop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一些条件后,其中包括性别、智力、年龄、亲子家庭动力学、学校类型等条件下,针对小学儿童学段的学生,更高水平的信心也就预测着有着更高的学习成绩。也就是说教师更倾向于把高的分数分配给表现更多,更自信的孩子上;而缺乏自信的孩子们,他们的分数往往不高,甚至偏低[1]。这是真的不考虑孩子的年龄、性别、智力和其他关键因素,而得出的结论。这证明了从学校报道来看,学生有更高水平的信心似乎会变得更好,最有可能会积极地影响他们的信心水平。这个周期可能会持续到孩子成人,甚至会影响成人之后的雄心,抱负还有表现。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父母对孩子的过高的期待和要求,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健全、和谐、全面发展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程龙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安徽省6088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各分量表的阳性总检出率为68.1%,总分阳性检出率为2%。据2003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自信心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挫,表示对自己“经常缺乏信心”的有17.8%的学生,表示“总对自己没信心”的有4.4%的学生,更有15%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自己的自信心。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自信心的发展[2]。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认识、评价和信念。对于从小升初,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小学养成了懒散放松的学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过多的科目使他们难以应付,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其中就包含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自信心水平降低,经受几次打击,学习的劲头下降,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滑,对学习丧失信心。初中是为高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长此以往,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深造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较强的自信心不仅能使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也会为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满足和幸福铺开道路。不仅如此,自信心还会产生“波纹”效应,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其它许多优秀品质,如创造自己的运气、很好地应付压力、具有更好的判断力等等。而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缺乏进取的动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可能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感到失望和茫然。因此,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今天,增强初中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心理素质的任务迫在眉睫。1文献综述1.1国内外关于自信的研究1.1.1自信的概念西方对于自信的研究要比国内早很多,1943年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自信是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包括对获得成就、能力、本领、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能力、效率和信心ADDINCNKISM.Ref.{E62B00C8AED04e2d8046197AD3B89E70}[3]。自此之后,学者们根据自己研究不同的需要,对自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也分别给出了自信的定义。Coopersmith把自信定义为是个体能够对自己做出自我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个体认为自己干得好,并且富有价值。ADDINCNKISM.Ref.{467F437131D144a4AB2D45EF61F9CDDA}[4]Elias和Branden认为自信是对自我价值与自我评价的一种感觉,有足够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应对生活中困难与问题,是自我价值的一部分ADDINCNKISM.Ref.{9A744F72ABCE4e668B5F9C5F62CBFC93}[5]。Chusmir,Koberg和Stecher认为,自信是个体在某个活动领域或担当某个角色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效能感ADDINCNKISM.Ref.{8AA7D71D9B1A4b10BF6FD1FDB9C3E25D}[6]。Shrauge则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己能力或某种技能的了解程度,是个体有效应对各种外界环境的主观评价ADDINCNKISM.Ref.{D51B8E42BF8246b48C02F7DC2C8808EF}[7]。Rosenberg指出自信是相信自己,是根据内心愿望和诉求而获得成功的能力,是对自我的肯定ADDINCNKISM.Ref.{78AC2A8CD6DB4ca99111B0DBDC50B3A5}[8]。而圣保尔认为自信是一种情感,当我们知道我们能够面对某种情况的时候所感受到的那种情感,拥有自信,就是感受到自己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大部分情况ADDINCNKISM.Ref.{EAC2AE1BD17F4191885FEC8DD7BD4B9B}[9]。Kleitman等人则认为,自信是元认知体验的一个方面,自信的建构属于元认知更广泛的领域ADDINCNKISM.Ref.{90CD5FAD26F9492dAFE4A2BE1D083055}[10]。关于自信,我国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黄希庭认为自信是个体过去获得很多经验的结晶,是人格健全的核心要素之一ADDINCNKISM.Ref.{74F72A91656F4e4994B1A3CC33201AE2}[11]。刘敏岚认为自信是指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一种主观倾向,是自我的确信程度ADDINCNKISM.Ref.{2EB66EF35548490eA4BDA891659E11F0}[12]。杨丽珠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身能力、价值的认识和评估所产生的一种体验ADDINCNKISM.Ref.{13099B3DDF2F440b9A8F06CF6E6511BB}[13]。车丽萍认为,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ADDINCNKISM.Ref.{E2777E36F28A4bc9AE8FE27C228C9C51}[14]。车文博指出,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一种自我意象ADDINCNKISM.Ref.{2EB0E45A40254baeB8A1D26846C59FE9}[15]。王娥蕊认为自信,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ADDINCNKISM.Ref.{505328F8BF6542d99871A19DE2BFD28E}[16]。罗鸿则认为,自信是人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多个维度,是个体对自己能力、价值及其综合素质等做出的积极的评价和认可ADDINCNKISM.Ref.{0D797F918B6741a4892840B03DEE2432}[17]。李小霞则认为,自信是个体对有关自我各方面的正确认识及接纳的程度,并通过具体的活动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ADDINCNKISM.Ref.{76BE7CA8EAFC4efcB080D44B8CB08D2E}[18]。孙军玲认为,自信是人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自己能力、价值及整体素质等方面做出的积极的评价并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和在自己应对环境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效能感ADDINCNKISM.Ref.{D3F1818B67914b0cB8ACAEE52530C1CA}[19]。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对于自信的不同看法,也分别给出了自信的定义,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综合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自信的概念主要呈三种看法,第一种关于自信的看法是,自信是在特定场所,特定环境,特定身份下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效能感;第二种关于自信的看法是,自信是对自我的价值和能力的肯定;第三种关于自信的看法是,自信是一种情感或者感受,是在不断积累地下获得的一种成功的体验。1.1.2自信的结构国外关于自信结构的探索较早,Rosenberg首先提出以单因素结构为基础,把自信定义为自己办某事的确信程度ADDINCNKISM.Ref.{2DCD855B26A74194A3FAE882F2D14F54}[8]。Wylie认为,自信由能力和自我接纳这两个维度构成,其中能力指掌握和控制自我行为的一种感觉;而自我接纳指的是自我认可和自我尊ADDINCNKISM.Ref.{9B0C3B814539474d8EECB6352D30111A}[20]。Branden认为自信是由自敬和自我效能感这两个成分构成的ADDINCNKISM.Ref.{A3F579F5AF3E4e8eADA833D7696B464D}[21]。Shrauger认为,自信包含八个维度,即学业成就、体育表现、外貌、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和心境状态ADDINCNKISM.Ref.{D40C6BC3FB134241B3604AF309F2EF83}[7]。Fleming和Watts则用实验验证了构成自信的三个重要因素,社交自信、学业能力和自重ADDINCNKISM.Ref.{B21D8B226E5C4fb4A7CA50339107B553}[22]。戴安娜,麦克德莫特认为,自信心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那就是目标、毅力和智谋。只有在这三方面都具备的情况下,自信心才起作用ADDINCNKISM.Ref.{7C62E8FBCFEE4fd883C83F5051FE4AFC}[23]。国内关于自信结构的研究是从2000年之后开始的,这也是由我国的国内环境所影响的,由人们迫切需要而决定的。刘敏岚认为自信由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构成ADDINCNKISM.Ref.{F4DF02F75CCD4eecABA8E0B25132F824}[12]。杨丽珠对于幼儿自信的研究表明,幼儿自信心由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主动性这四种因素构成ADDINCNKISM.Ref.{C72A6E9E4AA84cb7B893B93814C8D1CE}[24]。车丽萍编制了大学生自信的测量量表,认为大学生自信包含四个层次,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ADDINCNKISM.Ref.{39AB12831CE14843AF660B6D1C046D4D}[25]。王娥蕊认为,3-9岁儿童自信心的结构由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四个维度构成ADDINCNKISM.Ref.{54587B01A2CE4655A24484B24C5E45DC}[16]。毕重增吸收并修改了黄希庭的五维度自信人格模型,这五个维度具体包括开放创新、人际和谐、好我自纳、未来定向和毅力勇气ADDINCNKISM.Ref.{94AA8815CE6B42f4B7A9B50409CFF279}[26]。罗鸿,将自信分为整体自信、能力自信、人际自信、外表自信、品德自信和学业自信ADDINCNKISM.Ref.{FD795830B8E647d884C324219216FABE}[17]。陈旭,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自信心结构模型,初中生自信心,由成就自信、人际自信、家庭自信、身体自信、应对自信、能力自信六个维度构成的ADDINCNKISM.Ref.{DDC9EFC383D1468b872EA62AB3704002}[27]。李小霞将初中生自信分为整体自信、情感自信、交际自信、特长自信、表达自信和学业自信这六个因素ADDINCNKISM.Ref.{8AA500EB7C8E43aeA80CE8E718B46608}[18]。纵观国内外关于自信结构的研究,笔者总结了一下,关于自信结构研究,一共分两类,第一类就是成分研究,这种研究通常认为自信由多种成分或多种因素构成,以国外研究居多;第二类就是多层结构研究,这种研究则认为自信是由一个多级的层次系统构成的,整体自信下面包含具体自信,不同的学者关于具体自信的定义是不同的,自信的各维度与其子维度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层级关系,这种层层递进的层级关系,构成了自信层次结构系统,这类研究以国内研究居多。笔者相信,随着对自信研究的深入,关于自信结构的研究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科学。1.1.3自信的测量工具最早关于自信的测量工具,以国外为主都是以间接测量方式为主的,经常用自尊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量表来测量自信。目前测量自信的方法通常采用访谈法、自我报告法、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观察法等方法,但是最常用的还是问卷调查法,其他方法则作为辅助方法。国外关于自信测量的问卷和量表有,Janis—Field缺陷感量表(1959)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1965)、Coopersmith的自尊调查表(1967)、Helmreich的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1974)、Marsh的自我描述问卷(1984)、Roid&Fitts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1988)、Shrauger个人评价问卷(1990)、SnyderCR.等人的儿童自信心测量表和少年自信心测量表(2000)等等。其中,使用Shrauger个人评价问卷(1990)测量自信的研究相对较多。国内早期对自信研究多采用国外的量表,杨中芳则认为,中国人有中国心,中国的心理学应该本土化ADDINCNKISM.Ref.{0370D6EBF55E4664845E945C12E99799}[28]。从此之后,开启了国内学者对于自信研究的大门,2002年我国学者车丽萍对我国大学生的自信特点做过系统研究,并编制出了《大学生自信问卷》。ADDINCNKISM.Ref.{A89729962FC34d439F9726183DE8C50E}[25]2004年,沈龙科编制了《运动员运动自信心量表》,同年赵开强也对运动员的自信心理进行了探索,对运动员的内隐自信进行了测量ADDINCNKISM.Ref.{04E9198B5B544867878A24755ED06CBA}[29]ADDINCNKISM.Ref.{A820BA1C774E4d56B38938FB11C83348}[30]。毕重增和黄希庭编制了《大学生自信问卷》和《青年学生自信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使用也很广泛ADDINCNKISM.Ref.{01F9D65F8F4F4de58064A4E7F10E0DCD}[26]ADDINCNKISM.Ref.{931EBF73FF574cceA48933A7AF13A8D3}[31]。针对儿童,王娥蕊编制了《3-9岁儿童自信心教师评定问卷》,此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ADDINCNKISM.Ref.{F4C282DE707C4069B12ECDE971C17B57}[16]对于青少年群体,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潘运改编的《中学生自信量表》和罗鸿编制的《中学生自信问卷》,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施测对象可以是初中生,也可以是高中生ADDINCNKISM.Ref.{B27AB971CB09428aBE0F4B2915365848}[32]ADDINCNKISM.Ref.{66F184741ECE4572BE2E6F35266F29E6}[17]。对于初中生,李小霞在前人研究自信心问卷和量表的基础上,改编出了自己的《初中生自信心测查问卷》,索雪原经过改编形成了自己的《初中生自信问卷》,陈旭也编制了《初中生自信心测查问卷》ADDINCNKISM.Ref.{FA01DA33A0D042059DDA3199C0304065}[18]ADDINCNKISM.Ref.{91CD1F2CE9464fab8EA7AE898138DFD8}[33]ADDINCNKISM.Ref.{0012017FC4A14f4988CF1B0C54F4252C}[27]。对于小学生,施党辉将王娥蕊的量表进行改编,成功编制了自己的《小学生自信问卷》ADDINCNKISM.Ref.{57AC60D021D7453eA1E9E35040C985F2}[34]。王新波和孟万金编制了《中国中小学生自信心量表》,发布了《中国中小学生自信心量表编制的报告》ADDINCNKISM.Ref.{50E6D71F93C5423192F81C6DF4DE78AF}[35]。目前,国内对于自信心的研究,从最初的大学生和儿童,已经拓展到了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为以后进一步探究不同群体的自信心提供了工具基础。1.2关于自信的实证研究1.2.1自信水平的差异研究自信水平的差异研究主要从自信性别差异和自信地域差异这两方面来阐述。自信性别差异研究纵观国内学者对于自信的研究发现,自信存在着性别差异。在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女生的自信水平高于男生的自信水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成熟度相较于男生而言是早一到两年的,进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后,女生更在乎自己的外貌,由于生理特点和身体构造不同,女生在运动方面的自信水平也低于男生。强海燕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女生普遍没有男生自信ADDINCNKISM.Ref.{4E6E0FE32E184d4d8AFC20B8660BDA41}[36]。谢佩丽的研究证实了男女生在学业自信、爱情自信、社会互动自信、交友自信以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体育自信和外表自信上男生比女生得分要高ADDINCNKISM.Ref.{7988B4A0F10B4b40A070BDF8F07CF599}[37]。所以,在给学生做自信心训练时,应对女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针对男女生分别设计不同的自信心训练,效果应该更显著。自信地域差异研究纵观国内学者对于自信的研究发现,自信还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李小霞的研究表明在交际自信因子上,城市初中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的初中生ADDINCNKISM.Ref.{4DC66A8F3B9A495cB60587E159849712}[18]。同时,全小山和潘运的研究也证明了,在成就自信、应对自信和人际自信等方面,城市初中生的自信水平高于农村初中生的自信水平ADDINCNKISM.Ref.{A66D25B477CB4f5f8ABCDAF4ED2388C9}[38]。潘运的研究也证实了,在综合确认方面和人际方面,城市少数民族初中生显著高于农村少数民族初中生,而在自我否定、体育运动、动作身材和健康素质,农村少数民族初中生远高于城市少数民族初中生ADDINCNKISM.Ref.{DBD83E4FBB1940b5897C19318484F4FF}[32]。笔者认为,不同的地域文化,教育背景和成长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水平。农村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境和所在环境的原因,在与城市学生进行竞争时,就会不自觉地感觉到不自信,甚至是自卑。除此之外,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的差距也是十分悬殊的,农村的孩子在社交和特长方面,也十分欠缺,他们很少会有成功的体验,自信水平也会相对低些。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心理辅导推广出去,对农村的学生进行自信心提高训练,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年龄和年级的差异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是笔者在读过大量文献之后,发现不同学者得出的关于年龄和年级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甚至相悖,这也是笔者所关注的,希望在未来的研究当中可以得到一个普遍性的结论。1.2.2影响自信水平的因素研究Bandura和Schunk认为影响自信的因素有过去的成就与表现,替代经验,口头说服的能力,情绪状态和生理状态ADDINCNKISM.Ref.{13B87497655F49a29DE2B7AB18A098BC}[39]ADDINCNKISM.Ref.{0C9291CE276A4704A22EE0FEDCDD63F2}[40]。Jonsson认为个体的差异、知识领域的不同(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性别的差异和认知风格的不同,这四种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自信的程度ADDINCNKISM.Ref.{42CCF61F5FA84daa9C8FAC2EA3C90E27}[41]。贝蒂·扬斯提出了影响自信的六个因素,包括生理安全、情感保障、自我确认、归属认同、自我能力意识和自我责任使命ADDINCNKISM.Ref.{B115F562459541d78CF841F34012EF35}[42]。而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总结,发现主要影响自信的因素有以往经验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影响。以往经验的影响一个人的自我信念,绝大多数都是在童年期和之后不断的体验中形成的。在童年时期,儿童体验到的成功的经历越多,自我信念越强,在之后的人生路上,这种人都是意志坚定,富有很强自信心的;而在童年期,体验到的失败的经历很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很多挫折,大多时候,会影响孩子成功的体验,经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导致不自信,甚至自卑。张子霁的研究表明,高自信水平组对成功自传体记忆情感体验的强度更大,对失败自传体记忆情感体验的强度更小,因此,以往成功体验经验多的人,自信水平相对高些ADDINCNKISM.Ref.{52C59902A8484ef1B8D8E1EF3398B74D}[43]。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状况,来做出不同的选择,能经常给自己做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越高,自信心就越强ADDINCNKISM.Ref.{BD529EB7703640e9A439542FB40DAF0B}[44]。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教养方式上来看,父母正确的、适度的情感支持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ADDINCNKISM.Ref.{883FA2BDD2DD48198E1F5F603558F81D}[45]。宽容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更容易得到孩子的信任,对于父母的关心,孩子也能够接受,同时,有易于高中生自信的提高ADDINCNKISM.Ref.{AC7DEE5F0D3844e8837FEABB66E75BE6}[46]。答会明认为在家庭中如果父母采取的不良教养方式越多,向子女表达的负性情绪越多,青年大学生的自信、自我效能水平也越低ADDINCNKISM.Ref.{F570797B34E742119B2A05D7A2E1C67F}[47]。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看,家庭的贫困,不会直接影响低收入家庭孩子的自信,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婚姻质量,进而破坏亲子关系,加剧孩子的心理困扰ADDINCNKISM.Ref.{0148948DB7054ac2BEA7F75933D8F84A}[48]。王力维对中职学生的研究表明,家庭成长环境较为优越的学生,他们的自信水平一般较高,反之较低ADDINCNKISM.Ref.{5CAFC2ADCF894fda93484F28DC286278}[49]。此外,顾淑芳的研究表明,教育方式偏差家庭的儿童自信心不足ADDINCNKISM.Ref.{182ACA07F78A42e5AC873D491E328794}[50]。父母的婚姻状态也是影响孩子自信心的一个因素,王惠萍的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对青少年学生的自信心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明显的消极影响ADDINCNKISM.Ref.{190E16B2F1134b208D64D091FF60F038}[51]。同时,涂敏霞的研究证实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学历越高,青少年的自信心就越强,尤其在行为表现、社交能力及综合能力方面ADDINCNKISM.Ref.{A0F2CF3C5ADF49d196BDDFFBFEC64290}[52]。笔者认为除了家庭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经济地位和父母学历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也受到了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越亲密,孩子的自信心可能会越高;在面对家庭重大变故时,家庭适应的越好,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没有得到理论上的支撑。学校的影响在学校的影响中,校园文化环境、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生的自信心影响深远。校园文化主要表现形式是学校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教育体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无形中会提高学生对学校整体的满意度,其中也包括对班级、对老师、对同学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大量缺失,因此应该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是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自信影响的表现之一ADDINCNKISM.Ref.{276C9C26567D4facA64BD0FA7BFCA07E}[53]。汪茂华的研究证明,师生关系与学习自信心呈显著正相关ADDINCNKISM.Ref.{7BB585A748D84f7a99D1BE0A2D732CA8}[54]。也就是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接纳与认同、鼓励与赞美、关心与爱护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陈呈超的研究证明,初中生同伴关系和自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ADDINCNKISM.Ref.{AA68A25C405545009CE5E3DD8AEE95FF}[55]。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因为很多时候不想与父母沟通,如果此时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向好朋友来倾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取得一定的成就时,也可以向好朋友分享成功的喜悦,得到同学的认可与支持,让学生在心理上就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其他方面表现的会更比以前更好,自己也会更加自信。1.2.3自信心与成绩的关系研究自信心与成绩的相关关系研究姜月和杨丽珠研究表明,不同自信水平的7-9岁小学生的学业总成绩及其数学、语文和英语成绩差异非常显著,得出自信心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ADDINCNKISM.Ref.{D9F196A967EB4e5fB34E0DDBB289B977}[56]。韩艳的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呈下降趋势。小学生自信心的高低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自信心与学习成绩互相影响ADDINCNKISM.Ref.{85E5A5DB418C46a58F4B3B33005BCCAD}[57]。董春驹的研究表明,学业成绩与学生建立自信心有直接的关系。自信心是取得良好成绩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也是后选生转化的突破口ADDINCNKISM.Ref.{55658DB2892F49f78816B95DD1B787EC}[58]。卢学钦和李毓灵对初中生的自信心与成绩的关系进行过探究,结果发现初中生数学成绩和数学自信心,相关关系非常显著。初中生数学成绩和一般自信心,相关关系非常显著ADDINCNKISM.Ref.{3A8F1808201B4e2eAF9D9E9CF41E81C3}[59]。甘琳在调查了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的自信水平,对学生自信心水平和学生英语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两者之间呈中等程度正相关的结论,自信心的培养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ADDINCNKISM.Ref.{56DBC31734734e17BAB3AF7BC5F037D3}[60]。贺香沛和吴兴发现,中职女生的自信心及各维度与学业成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自信心及各维度对学业成绩具有正向的预测力ADDINCNKISM.Ref.{C8F74939F13F41f498A74F08DC54F5E3}[61]。胡鸿雁曾用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四级的考试成绩与大学生的自信水平做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学生英语成绩与自信心呈中度正相关ADDINCNKISM.Ref.{87A8ABEEAA9440bbA816092F52C8DEBF}[62]。殷晓旺曾做过自信心对体育高考成绩的影响研究,在总体上表明体育高考生在考前的自信心评价(包括体育锻炼与学业评价)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ADDINCNKISM.Ref.{92DE9A3653214792AC46320668D1524D}[63]。李金娜和朱云霞对5所学校102名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综合考核成绩与其自信心有关,自信心愈强,成绩愈好ADDINCNKISM.Ref.{CCB6FF616AB6459096AC074D08E72232}[64]。张文通过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运动自信心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得出运动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运动自信是运动成绩的重要预测因子ADDINCNKISM.Ref.{3375D84832E94b9d989CED91A1B23A4A}[65]。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在对自信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研究之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信与学业成绩有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的大小则与研究对象的层次水平、考试科目的类型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自信心与成绩及其他因素的关系研究苏华曾对高中生的自信、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做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信各维度均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自信总分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预测力ADDINCNKISM.Ref.{47C762358E354f799F6B53ED70704A73}[66]。Christopher对19岁左右的学生进行了学业成绩、动机、自信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ADDINCNKISM.Ref.{15180A06302547119A005C14494AAB65}[67]。赵文君和苑杰的研究结果表明,希望特质和自信心对学业成绩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希望特质对个体的自信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ADDINCNKISM.Ref.{84CB8BA3E083458395A1F5D7FDAEB550}[68]。王力维对自信水平、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成绩的关系的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自信水平对职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自信水平较高的职校学生,其学习成绩要比自信水平偏低的学生更优秀ADDINCNKISM.Ref.{8FFCA4BB8AA44203898E80A2B619BE88}[49]。张娟对大学生自信水平、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信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三个方面均与学业自信显著相关ADDINCNKISM.Ref.{44C5B485C624414aA10AB58A1BFBD5C9}[69]。胡鸿雁对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研究发现,焦虑和自信心这两个自变量与英语成绩这一因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焦虑与英语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自信心与英语成绩呈正值相关,即自信心越强,学习效率越高,成绩越好ADDINCNKISM.Ref.{2804625291EC4845A9D6ECEF47A6BFAD}[70]。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自信的水平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的预测力。1.3团体辅导1.3.1团体辅导的概念团体辅导是从英文groupcounseling翻译而来,莫雷认为团体心理辅导是为一组人提供心理援助和指导咨询的一种形式,以相似性问题为基础,通过讨论、培训和指导,解决共同的心理问题ADDINCNKISM.Ref.{EBB04265154746e59978EE9955F467FC}[71]。樊富珉则认为团体辅导是指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识和技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团体领导者,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协助团体成员获得有关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态度和行为的专业工作。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许多人在参与团体辅导过程中能够成长、改善适应和加快发展ADDINCNKISM.Ref.{A4C763303A594028949B46CB1DFD16A6}[72]。而黄慧慧从更加细化的角度来阐释了团体辅导的概念,她认为团体辅导是利用团体的情境,设计出活动、课程、内容,用来防止个体在各发展阶段中,因碰到各类问题所引发的一般性困扰。ADDINCNKISM.Ref.{A4C763303A594028949B46CB1DFD16A6}[72]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团体辅导是指在设定团体活动目标和运用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以团体活动的形式为主,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使成员获得体验和感悟,进而达到促进个体澄清概念,改善行为,解决问题,并使成员学会自我成长的目的。1.3.2有关自信的团体辅导关于自信的干预研究,笔者从实验对象的年龄层,进行黄苗燕对英语学习困难儿童曾做过提升自信心的干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对照组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却较前测无明显差异,说明小组团体辅导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有促进作用ADDINCNKISM.Ref.{34257BC013084499A66EA329360EF911}[73]。霍艳艳的研究表明,以自信心为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自信心水平ADDINCNKISM.Ref.{5328DB4F908A438d9660CB6E12E7DFF2}[74]。余也冰对30名高中生进行为期8次的增强自信心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高中生进行自信心培养是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效果,并具有长效性ADDINCNKISM.Ref.{17D6DB119E194a4e92E989CADC2DBB8A}[75]。于凯荔为16名中专生指定团体辅导方案,8次团体辅导课结束后,发现自信心团体辅导对提高中专生自信心作用显著,且社交回避及苦恼也显著下降ADDINCNKISM.Ref.{9BE1847DFFF14ae1B3648209D13173B5}[76]。李桂英对高职学生进行团体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有长效作用ADDINCNKISM.Ref.{42E865502581413dA27985A830BC125C}[77]。戴雯在对女大专生进行自信心团体干预一个月后,实验组的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与对照组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团体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实验组各成员的自信水平。三个半月后,效果仍然持续ADDINCNKISM.Ref.{1CFBBD928FFC462cBDEBC7B8CDF2FFF2}[78]。李婷婷针对抑郁情绪相关因素,对大学生进行团体自信心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自信心团体训练能够减少抑郁,提升自信,提升个体对他人支持的感受性ADDINCNKISM.Ref.{78E59D94B53E4a8aADF190167D1E4F9C}[79]。陈玉梅筛选了40名大学生作为团体辅导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7次团体辅导活动后,实验组的自信心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同人交谈维度有非常显著的提高ADDINCNKISM.Ref.{090969DDF45A47fe809626EEEF9A4309}[80]。从以往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针对初中生进行的自信心主题的团体辅导较少,主要是针对中专生、大专生,尤其是大学生;自信心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有效并具有长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水平。1.3.3团体方案的理论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库尔特·勒温在1939年提出,其认为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团体的特征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每个成员的状况与行动与其他成员的状况与行动密切相关。团体动力学不仅为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团体气氛的创设、辅导者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充分利用团体的教育资源,创建良好的团体舆论,营造积极的人际互动团体环境,促使学生在互助与自助中成长。人格发展观从12岁到18岁,是青年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统一感和防止统一感混乱,体现着忠实的实现ADDINCNKISM.Ref.{5E062507E9A24cf78F73543B320B8FD8}[81]。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不适应,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等迷失问题。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班都拉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行为与环境、个人的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特殊情境,团体成员相互沟通,交流信息,探索自己,互相模仿与学习适应社会的态度与技巧,团体环境易引起学生行为的改变。人际沟通理论人际沟通不仅具有传递信息和维护心理平衡的功能,还具有增强自我认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就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过程。人际沟通理论为团体辅导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辅导者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对自我和对他人的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人本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其认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伴随美妙的和有条理的复杂性,向着他的奋斗的目标前行。人的本性在生长和发展,富有建设性和创造力。只有个体的行为产生积极的经验体验,同时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或尊重,人就会形成积极地经验、成就感。人本身有积极关注,成就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自我人格理论霍妮将人格分成三部分,即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真实的自我包括那些在任何特定的时期都能真正体现我们自己的东西,理想的自我反映了人们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有些人由于不满真实的自我,无法容忍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因而产生自卑感,造成自我贬低的心理阴影,同时也影响他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产生许多困惑。初中生群体由于发展还未完全成熟,不少学生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定位还不明确,往往因为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帮助学生们认清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引导他们接受自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2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2.1问题提出2.1.1以往研究的不足从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学者对于自信的研究起步晚、不系统、不全面,仍然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调查阶段。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来看,国内关于自信的研究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自信的理论研究和现状研究,而且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架构作为指导,关于自信的干预研究也相对较少。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研究的对象过于零散,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幼儿,关于初中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由于研究者水平层次不尽相同,导致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入,研究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扩大研究对象的种类与范围,丰富并充实研究的内容,形成系统的理论架构,以实证研究去验证理论架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生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经验对于自信领域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者对于自信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非常感兴趣,并也得出相应的结论,大多是自信心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秉着既要学业成绩又要心理健康的原则,更多的教育者还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成绩上面,很少有学者采用提升自信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升成绩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干预研究的方法,探索其现状,丰富现有研究。2.1.2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探索初一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处于何种状态,并针对自信不足的学生,编制相应的团体辅导方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具体目标如下:目标一:探究初一学生的总体自信心水平,重点分析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产生差异的原因。目标二:编制团体辅导方案,检验该方案对于提升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的有效性,以期为今后自信心的干预研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目标三:验证自信心团体辅导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提高老师们对于学生自信的重视程度。目标四:对于没有心理健康课的学校,如何进行团体辅导和心理班会给出建议和意见。2.2研究意义2.2.1理论意义目前,国内有针对性的解决初中生的自信问题不多,自信心团体辅导大部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中小学的实际应用训练较少,探讨自信心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研究更是罕见,本研究将通过自信心团体辅导的方法探讨对于初一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作用,补充了自信心对于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材料和理论基础,为与自信有关的干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2.2.2现实意义初中生是特殊阶段的学生,初中阶段是个体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使初中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但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常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部分研究显示初中生自卑感的心理现象尤其普遍,严重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紧扣初中生的成长需要,希望通过自信心团体辅导的方式,提高初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使他们在人生的关键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初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初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和建设性意见,为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和丰富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对于学生自信的重视程度。3初一年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调查研究3.1研究目的调查吉林省某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的总体状况,分析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不同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是否离异、是否与父母同住、家庭经济情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3.2研究对象选取吉林省某市某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六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65张问卷。实际回收260张问卷,有效问卷257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7%,以下为全体被试分布情况:表1全体被试分布情况(N=257)人口学变量类别人数百分比合计性别男12749.4257女13050.6独生子女是15961.9257否9838.1父母离异是7228.0257否18572.0与父母同住是16564.2257否9235.8家庭经济情况稍有困难5119.8257收支平衡15961.9小康4517.5富裕20.803.3研究工具采用2008年罗鸿编制的《中学生自信问卷》为测量工具。本问卷共有36道题,由整体自信、能力自信、人际自信、外表自信、学业自信和品德自信六个维度构成,并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计分方式,“完全不符合”、“有些不符合”“介于中间”“有些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其中第5题、第14题、第15题、第21题、第23题、第24题、第28题、第33题、第36题这九道题为反向计分题。本研究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7,分半信度为0.732,结构效度为0.846,结构效度良好。3.4研究过程在问卷中加入人口学变量,如性别、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与父母同住、家庭经济情况等,对吉林省某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自信心的问卷调查,笔者为主试,班主任老师进行协助,在问卷回收之后,筛选出了有效问卷,并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本次问卷的结果。3.5研究结果3.5.1初一学生的自信心水平的总体状况为了得到自信心水平整体状况,笔者对全体初一学生的自信心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由表2显示。因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计分方式,所以每道题的中数是3,全体被试的自信总分略高于中数,自信心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自信心维度水平大多高于或略高于中数,但自信心部分维度水平低于中数,如能力自信和外表自信。自信心各维度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品德自信、整体自信、人际自信、学业自信、外表自信、能力自信。表2初一学生的自信心水平的总体状况(N=257)维度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平均每题分数整体自信82518.923.8463.78能力自信73418.305.5362.61人际自信73020.654.4343.44外表自信62916.534.5342.76学业自信42012.273.3653.07品德自信174030.475.0143.81自信总分74171117.0715.16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不同性别的差异检验在得到初一学生的自信心调查问卷的数据之后,想看出不同性别的初一学生是否有差异和不同,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由表3显示。自信心总分以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经检验整体自信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人际自信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而其余维度以及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但从自信总分来看,女生的总分是略高于男生的总分的。表3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不同性别的差异检验维度男(N=127)女(N=130)tp整体自信19.47±3.8418.39±3.792.2660.024能力自信18.06±5.6818.52±5.41-0.6590.511人际自信20.03±4.4221.24±4.38-2.1940.029外表自信16.79±4.9916.27±4.060.9130.362学业自信12.22±3.2512.31±3.48-0.2160.829品德自信30.4±5.3530.53±4.69-0.2190.827自信总分116.95±15.6117.19±14.8-0.1260.9003.5.3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检验在得到初一学生的自信心调查问卷的数据之后,想看出初一学生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的自信心水平上,是否有差异和不同,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由表4显示。自信心总分以及各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经检验整体自信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独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得分;能力自信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独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得分;人际自信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独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得分;自信心总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独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得分;而其余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表4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检验维度独生(N=159)非独生(N=98)tp整体自信19.47±3.818.03±3.782.9480.003能力自信19.2±5.8116.83±4.743.4090.001人际自信21.25±4.1419.66±4.742.8270.005外表自信16.34±4.6716.84±4.3-0.8530.394学业自信12.47±3.3811.95±3.341.1960.233品德自信30.89±4.7329.79±5.41.7160.087自信总分119.61±14.95112.96±14.683.4880.0013.5.4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父母是否离异的差异检验在得到初一学生的自信心调查问卷的数据之后,想看出初一学生在父母是否离异的自信心水平上,是否有差异和不同,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由表5显示。自信心总分以及各维度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分析,经检验整体自信得分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异常显著的差异(p<0.001),具体表现为父母在一起的得分显著高于离异的得分;外表自信得分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父母在一起的得分显著高于离异的得分;学业自信得分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p<0.01),具体表现为父母在一起的得分显著高于离异的得分;自信心总分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父母在一起的得分显著高于离异的得分;而其余维度在父母是否离异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表5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父母是否离婚的差异检验维度离异(N=72)父母在一起(N=185)tp整体自信17.41±4.1619.49±3.57-4.0000.000能力自信18.85±5.7918.09±5.440.9830.327人际自信20.44±4.0620.73±4.58-0.4670.641外表自信15.34±4.316.98±4.55-2.6320.009学业自信11.38±3.712.61±3.18-2.6450.009品德自信29.61±5.4230.8±4.83-1.7080.089自信总分112.85±15.11118.69±14.92-2.7980.0063.5.5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是否父母同住的差异检验在得到初一学生的自信心调查问卷的数据之后,想看出初一学生在是否与父母同住的自信心水平上,是否有差异和不同,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由表6显示。自信心总分以及各维度在父母同住上的差异分析,经检验自信心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在父母同住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表6初一学生自信心水平在是否父母同住的差异检验维度父母同住(N=165)不与父母同住(N=92)tp整体自信19.15±3.818.51±3.921.270.205能力自信17.95±5.218.92±6.07-1.3610.175人际自信20.75±4.4920.47±4.350.4810.631外表自信16.81±4.4616.03±4.641.3130.190学业自信12.35±3.2912.12±3.520.5290.597品德自信30.5±5.0330.41±5.010.1280.898自信总分117.48±14.82116.34±15.830.5810.5623.5.6自信心总分及各维度与家庭经济条件的相关分析在得到初一学生的自信心调查问卷的数据之后,想得到自信心分数与家庭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对数据进行处理,比较自信心总分以及各维度与家庭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如表7所示。能力自信与家庭经济条件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外表自信与家庭经济条件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总分以及其余维度与家庭经济条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7自信心总分及各维度与家庭经济条件的相关分析总分整体自信能力自信人际自信外表自信学业自信品德自信家庭经济条件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自信总分1.000整体自信.734**1.000能力自信.031-.295**1.000人际自信.629**.422**-.175**1.000外表自信.572**.379**-.157*.271**1.000学业自信.678**.598**-.266**.325**.351**1.000品德自信.775**.571**-.165**.414**.286**.560**1.000家庭经济条件.086.105-.136*.030.280**.058-.0011.000**.相关性在0.01级别显著(双尾)*.相关性在0.05级别显著(双尾)。3.6结果讨论从自信总分来看,初一学生的自信心总分均值117.07高于108分,平均每道题的平均分也高于3分,因此初一学生的自信心及其各维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个别初一学生的自信心水平还很低,如极小值的自信心总分仅为74分,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还有个别初一学生是自信心水平很高,如极大值的自信心总分为171分,我们应该多多关注自信心处于极值状态的初一学生,这样的学生多数对自己的评估不够准确,对自己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过分看轻或抬高自己。自信心得分较低,可能产生自卑,不自信等不良心理;而自信心得分过高,可能产生过分看重自己,产生自负,目中无人的不良心理,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从自信各维度的总分来看,品德自信的总分最高,原因是社会的整体道德风尚与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的影响下,学生们不仅仅能做到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他们的品德素养和道德品质也在逐步提升,在回答与品德自信的相关题目时,得分也就自然而然的普遍偏高了。当然学生的品德自信的培养,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经常宣扬好人好事,注重优秀校园文化的培养;老师言传身教,尊重学生,利用教育机智,抓住一些关键时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家长以身作则,孝敬老人,关心身边人,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使学生与身边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说“不”,提高他们的品德自信。从自信各维度的总分来看,能力自信的总分最低,原因是全体被试都处于从小学升入到初中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科目的增加,学习任务的繁重,在校时间的增长,对校园的陌生、对老师的不熟悉、对同学的不了解,加上父母和家人态度的转变,导致各方面的波动较大,自己经常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很多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也会认为自己不行,或者做不到,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对于学生的未来都起着一定程度的不良作用。针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自信,可以加大对学生的心理暗示。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我能行,我可以,多看一些名人传记和成功人士的访谈录,让他们从中获得启示,得到榜样的力量,设定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老师和家长多关心学生和孩子的近况,鼓励学生和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逐渐他们就会在一个良好的氛围内成长。从自信总分与不同的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来看,自信心总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独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得分。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家里的所有关爱都落到了孩子一个人的头上,有着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很容易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会有人与之争抢玩具,食物,父母也不会拿孩子进行内部的比较,家庭氛围很好,并保证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父母也更加注重孩子的生活体检,平时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在休假时也会带孩子出去增长阅历,拓宽视野。这样精心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的自信心水平自然就会高一些。自信总分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与父母在一起的得分显著高于父母离异的得分。原因可能是在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与父亲或者母亲其中的一人生活,缺少了母亲或者父亲的陪伴,他们并不能享受到父母全部的爱,很难感到来自家的温暖,还有一些孩子甚至是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身边长大的,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隔代长辈又很难交流,无形中少了很多关爱,内心脆弱又敏感,很小的事情都会刺痛他们的内心,在有人提到他们的父母时,往往难以启齿或者闭口不谈,这些累积起来的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像一颗颗种子他们的心中慢慢的扎根,生根,发芽。长此以往,他们心中多少有些怨言和不满,如果不及时处理,他们在青春期时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这是我们应当引起重视的。因此,相比之下这样的孩子就没有那么自信了。从整体自信这一维度与不同的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来看,整体自信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原因可能是性别差异导致的。这一时期的男生成熟的较晚,普遍对自己要求不高,很少给自己施加压力,更容易满足,经常处于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而相比之下,女生成熟的较早,女生普遍对自己要求过高,经常给自己施加压力,喜欢互相攀比,虚荣心强,很难满足,经常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整体自信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独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得分,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将全部的爱都倾注给自己的孩子,相比非独家庭的孩子,他们不需要同兄弟姐妹分享来自父母的关爱,他们获得了父母更多的照顾和青睐,父母只愿将最好的都给他们,家长也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们,满足了他们的尊重与爱的需要,被满满的爱浇灌的孩子,在整体表现上自然也就会更自信一些。整体自信得分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父母在一起的得分显著高于离异的得分,原因可能是父母离异导致孩子的心态和性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怕再度受到伤害,对外界接触的人与事物都有很强的防备心理,喜欢与外界对抗,做无声的抗争,他们很难打开自己的心扉,并一度认为自己父母离异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是给自己减分的项目,甚至偶尔会冒出低人一等的想法,这些错误的认知同样影响了他们在很多事情上的整体表现。从能力自信这一维度与不同的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来看,能力自信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独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得分。原因可能是在教育和陪伴子女方面,与非独生家庭相比,父母投注了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只给一个孩子,他们拼命打拼,努力生活,想尽一切办法会让孩子得到和受到他们能承受的起的最好的教育和生活,在没有与兄弟姐妹的比较之下,三口之家很幸福,也很知足。没有兄弟姐妹的烦恼是没有同龄人可以依赖,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这样的孩子也会更独立和自立一些。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他们时刻不忘教会自己的孩子做人做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鼓励自己的孩子,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做得更好。有了父母的鼎力支持,所以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能力更强一些。能力自信与家庭经济条件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得到的结论与之前设想的有些不同,现在有一种这样的社会现象比较普遍,往往原生家庭的家庭经济条件越好,他们的子女受到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也越高,他们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和生存需要,想要获得更高层次的满足,有一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完成自己曾经的梦想,还有一些父母他们努力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发展他们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只想他们将来可以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将生活品质提高一些。而得到的数据结果,在我反思之后我发现可能与调查对象所处的背景有关系,我所调查的学校,他们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农村或者乡镇,由于部分家长思想相对有些落后,家庭经济条件虽然富裕,他们仅极大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要,他们认为孩子的能力不太重要,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还是有些欠缺的,因此他们的孩子在能力自信上得分有些偏低。从人际自信这一维度与不同的人口学变量的关系来看,人际自信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这个现象在学生群体中很普遍,女生群体善于交际和言谈,可以很容易的和大家打成一片。她们和男同学聊游戏动漫,和女同学聊服装穿搭或者美食,或者和知心朋友聊一聊青春期的波动,甚至吐槽一下老师也是常有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她们当成谈资。即使再内向的女生,在班级里面也会有几个自己无话不谈的好友,在交流时也不会有很多顾忌。而男生群体他们很少成群结队,拉帮结派,往往只是和自己聊得来的投缘的同学有更多的接触。由于男性天生的特点,他们本来话就不多,再加上没有女生那么多可以聊的话题,班级里如果真的有很内向的男生,他可能真的一个朋友都没有。所以,在进行人际社交的时候,很难打开第一步,这也就是在人际自信这一项,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的原因。人际自信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独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的得分。是独生子女的被试,在家里只能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谈,当然在进入到青春期之后,很多话题并不想与父母说,又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倾诉,所以在家里不能说的话,经常喜欢在学校里面与同学们交谈,他们喜欢聊天。但家里只有自己是孩子,偶尔也会觉得孤独,所以,他们非常愿意与他人交朋友,也想要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喜欢被他人信赖的感觉。非独生子女的被试,家里有兄弟姐妹可以无条件的被彼此需要与信赖,他们就不会那么渴望外界的社交了。因此,在人际自信这一项上,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得分。从外表自信这一维度与不同的人口学变量的关系,外表自信得分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与父母在一起的得分显著高于父母离异的得分。原因是这些孩子缺少了父母和家人的悉心照料,顾不得自己的穿着是否得体,也很少有人提醒他们穿着得体大方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更需要的是家人的关爱,他们更希望有人可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他们很多时候在想的是自己哪做的不够好,导致父母婚姻破裂,因此对于外在的很多东西都不会过分看重的,所以在外表自信得分这一项,分数不高。外表自信与家庭经济条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原因是家庭经济条件越好,能够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越好,显然外表自信与吃穿用这些外在的东西是分不开的。家庭生活富足,孩子所买的衣物就会更好一些,所用的东西就会更高级一些,孩子在同学中的印象就会好一些,整个人的外在看起来就会更自信一些。4自信心团体辅导对初一学生学业成绩的干预研究4.1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探讨自信心团体辅导对初中生自信心培养的作用。自信心团体辅导是否可以提高初一学生的学业成绩。4.2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从研究一的被试中,根据他们的自信心调查问卷的得分水平状况,筛选出一些自信心水平中等或偏低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访谈,对于被试的选取的标准是学生本人认为学业成绩不良与自信不足有关,通过走访这些学生的老师,了解到学生在校情况和具体表现。在征得被试本人和班主任老师的同意之后,从整个初一年级共筛选出24名同学进行本次实验,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12名同学。4.3研究工具采用《中学生自信心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和后测,由各被试的班主任老师提供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本研究还需要自编的自信心团体辅导方案,自编访谈提纲(学生版和教师版),详细内容在附录部分,见附录2,3,4,5。4.4研究过程本研究采用前测-后测对比实验法。从整个初一年级共筛选出24名同学进行本次实验,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需要填写《中学生自信心问卷》,对这两组进行同质性检验。此时获取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中考试成绩,实验组进行自信心团体辅导,每周一次,共八周,每次90分钟,同一时间对照组观看可以提升自信励志类型的电影。在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证明本次团体辅导的有效性,获取期末考试成绩,对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访谈,得到实验后的反馈。4.5自信心团体辅导方案活动主题:发现闪光的我,提升自信心团体名称:我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活动目标:让成员在团体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重拾自信,乐观学习与生活。团体性质:成长性、结构性、同质性、封闭性团体。活动时间:自第一次开展起,往后每周开展一次,共8次,每次90分钟,暂定每周五下午班会时间2:50-4:20,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时,具体时间根据团体成员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活动地点:教学楼五楼会议室(该校没有心理教室,该会议室处于教学楼顶楼的一侧,远离其他教室,隔音和保密性很好,十分安静,室内空旷明亮,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方形的桌椅可以随意摆放)团体规模:12人(领导者除外)团体活动方案内容:团体辅导活动共8个单元,分为三个阶段,团体建立阶段包括第一单元,团体工作阶段包括第二到第七单元,团体结束阶段包括第八单元。详细方案内容在附录部分,见附录6。团体辅导方案理论支持: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这八个单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充分利用团体的教育资源,创建良好的团体舆论,营造积极的人际互动团体环境,促使成员在互助与自助中成长。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观指出,从12岁到18岁,是青年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统一感和防止统一感混乱,体现着忠实的实现。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因此在设计方案时,注意到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让他们对自己各个方面有一个良好和清晰的认知,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尤其体现在第二单元能力自信,第三单元人际自信,第六单元外表自信,第七单元整体自信。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分享交流,互相沟通,相互模仿,团体的环境会改变团体成员的行为。因此在设计方案时,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成员们在观察中进行学习,并间接影响整个团体的氛围。人际沟通理论自我认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