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的理论审视_第1页
医患关系的理论审视_第2页
医患关系的理论审视_第3页
医患关系的理论审视_第4页
医患关系的理论审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医患关系的理论审视关系,即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彼此关联的、双向互动的。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具有一般“关系”所具有的彼此关联性、双向互动性。正是这种关联性和互动性,架起了医患互通的桥梁,构筑了医患联系之网,促成了医疗过程的实现。第一节医患关系的内涵、特征与实质一、医患关系的内涵列宁指出:“人们在生产人类必需的产品时彼此所发生的关系,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转移的。所以,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人类的意向、观念和法律,都是由这种关系来解释的”。①因此,我们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也必须从生产关系入手。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即最基本的现实活动,是通过劳动获取生活资料。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开始生产他们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以及接踵而至的产品交换与分配的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物缘性的交往关系。这种物缘性的交往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也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初始。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化程度越强,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其他关系就越多、越复杂。人类为了生存和种族延续,仅有生活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解决疾病与健康问题。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技的进步,部分人逐渐从一般的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疗技术和所拥有的医疗手段专门从事医疗活动,解决人们的疾病与健康问题,形成了特定的医学职业,由此医务人员的独特角色也得以确立。进而,人们在物缘性交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医、患交往的医患关系。这种关系是医疗实践中医、患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求医行为与行医行为的互动,它以医疗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著名医学史学家西格里斯认为:“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种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患者,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在这里,作者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医患关系进行了说明。目前,在国内外也大多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界定的。一般认为,所谓狭义的医患关系是特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专门术语。广义的医患关系指以医生为主的群体(医疗者一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就医者一方)在治疗或缓解患者疾病过程中所建立的相互关系。在此,“医”既包括医生,也包括护理、医技人员、①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8-89页。1管理和后勤人员等医疗群体;“患”既包括患者,还包括与患者有关联的亲属、监护人、单位组织等群体。尤其是患者失去或不具备行为判断力时(如昏迷休克的患者、婴儿等与患者有关的人往往直接代表患者的利益。①但是,对医患关系内涵的认识还远不能停留于此。更广泛地说,医患关系中的“医”应包括一切与医疗活动有关的人员及组织,如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者、临床科研工作者等等。因为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关系着医疗活动的重点及卫生资源的分配和投入,影响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及患方的健康利益。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本应该以治疗慢性病为重点,但由于受传统医疗卫生体制的影响,政策制定者仍以治疗急性病为重点,结果影响了大多数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利益②。而临床科研工作者在临床实验过程中,为了验证药物的疗效、新技术的可靠性,不可能不与患者相接触,患者往往是其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医患关系中的“患”,也未必就是患有疾病者或其亲属及代理人,也应包括正常的健康者,因为有求医行为的人或者说到医院的求医者未必就是身患疾病者,如参加正常体验者、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接受预防疫苗接种的儿童、婚前检查者等,都不是真正的病患者,但相对于医务人员方而言,他们可统称为患者。因此,“医”与“患”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可以把以医生为主体的与从事医疗实践活动有关的一方称为“医方”,把以“患者”为中心的与求医行为有关的一方称为“患方”。这样,广义的医患关系就应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医方与患方所发生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医疗人际关系的法律处理。如若将健康的体检者,正常的分娩者等排除在“患”之外,那么当医务人员过失而对他们造成人身损害时,就不能依《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处理,而应当按一般的民事损害事件处理。由此,就可能得出不同的处理结果。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它反映了医患双方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如果医患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能够获得各自需要的心理满足,那么相互之间就会产生并保持一种亲近的心理关系;如果医患双方都感到难以满足其各自的需要,那么双方的关系就会疏远或中止;如果医患一方在交往过程中对另一方不真诚或不友好、不尊重,那么就会使另一方产生不安或发生冲突,并产生敌对情绪。因此,在医患交往中不论是亲近的心理关系,还是疏远、敌对、冲突的心理关系,都反映了医患双方的心理需求和互动,都属于医患关系。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医患关系是主观的,完全取决于医、患双方的心理动机,想如何建立医患关系就怎么建立。其实,心理需求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医患关系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首先,一个人必须承认并接受医患关系的客观事实,不可能凭主观愿望随意选择医患关系。对此,马克思有曹开宾,邱世昌等.医学伦理学教程.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美]沃林斯基.健康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80页。2#11胡.晓翔.再论国家主体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年9第1期。12李.春明.医患关系:一种综合性法律关系.医学与哲学,199年9第7期。13曹.永福,魏青.对医患关系为民事法律关系积极作用的思考.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年9第1期。14夏.民,刘同君.医患关系的法理学思考.医学与社会,200年0第5期。15张.波,王汝艳等.医患关系的特征及现状分析.医学与哲学,199年7第7期。16王.吉善.对医患关系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