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第一篇: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要求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下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就问题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简单论述。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教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的智慧之门,构建敏锐思维的阶梯,创设想象思维的空间,提升优秀的思维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独立思考问题、正确解决问题与准确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给学生想的时间、问的权利、说的机会、创的激情、爱的关怀。总言之,就是将教学内容化作问题,按照“提示问题―思考问题―检查调控―归纳整理―强化巩固―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按照课堂教学问题化、问题设计科学化、解决问题民主化的过程,使讨论、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的良性发展,都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逐步提高。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分为初、高中两个轮回,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基本是初中的翻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馈,在教材的取舍上,课堂教学的处理上,难免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因而学生会感到乏味,从而把历史课看作是“45分钟的煎熬”;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可以从电脑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学生由于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的浅显,而产生种种疑问,却又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供与求”的矛盾。实行“问题教学法”,一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有的放矢地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育更有针对性,同时缓解教学内容过多、课时偏紧的压力;二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一、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1.“问题教学法”是现今历史高考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对历史学科的考查与以前的高考有了很大的变化,试题立意以“知识为主”转向以“能力为主”,命题特点也以“浅知识、新情境、热问题、重综合、重能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空间,使学生能在突破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及学科内部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高考形势的变化。2.实施“问题教学法”是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事物的认识喜欢刨根问底。问题设计从置疑开始,设置悬念统贯全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究动机。课堂最后还可以问题留伏笔,使课堂余味无穷,给学生一种期待的心理,给学生一片求索的天地。二、“问题教学”的实施步骤1.提出问题、以疑导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适切的教学流程,以各种方式呈现或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呈现或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与探求答案的心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问题背后原因的探索和孜孜不倦的毅力。2.自学思疑、横向议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形成一定的见解、看法;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横向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学习讨论中注意总结,对发现和生成的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互相启发,推进问题教学走向深入。3.有效设计问题。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层次、心理特点。②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那种简单地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题,是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③设置的问题要注意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贴近生活,体现问题价值。④设计的问题要疏密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考、质疑和释疑。不论学生的疑问是否符合老师的既定思路,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给予鼓励,从而培养学生善疑好问,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⑤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因为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要避免难度太大、太深,若学生不知如何作答,结果不只是望而却步,还会扼杀学生的兴趣,扼杀学生的思维。4.评价总结问题。让学生整理探究所得出的结论。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还能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对学生的结论要及时地予以客观评价,评价要体现鼓励、赏识的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使用都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教师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问题教学法”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在实践中尝试这种教学模式怎样才能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第二篇: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波利亚教与学的“主动学习原则”认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阶段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利用率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当属“问题式”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法中问答法的运用立足知识基础,着眼提高能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问题激起思维,以探究产生共鸣,以争辩掀起高潮,以问题解决实现目标达成,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高效地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关键词】历史教学;问答法的运用及探索新课程教学已实施好几年了,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仍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创新的现象,课堂教学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学习,每节课接触的不是生动有趣的问题,而是抽象死板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这使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和厌恶心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这迫使我要改变教学方法。我常用问答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传授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二为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其做法是:一、精心设计把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能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重要概念等设计成问题,提前一天告诉学生,便于学生预习。这里的关键是设问要老道,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什么四大发明的文明之花开在中国,却在西欧结果?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在中国是同时产生的,结局却不同?(2)设问要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相衔接,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后是什么?有哪些影响?(3)设问要有利于章节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如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在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怎样?(4)设问要有利于总结,掌握规律性认识。如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5)设问要联系实际,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综合。(6)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设疑。二、把握主体课堂上采用学生举手发言与老师点名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即为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遏制了被动学习的学生心存侥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及时提示,点评把握主题,把握时间。这里的关键有两点:(1)教师要把握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想知道却不知道时不告诉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点拨他。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又确保识记,理解的效果。(2)点评要简洁,明确。不但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让失败者能总结经验,走向成功,因为任何失败者都不是徒劳的,让成功者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风气养成,老师上课越上越轻松,学生上课越上越喜欢。三、重视导言课,密切联系实际当然,要确保用问答法上课顺利持久地进行下去,确保学生一如既往地钻研教师的提问,还需以下配套功夫:(1)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中学的历史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除了少数学生由于特殊的兴趣对于过去的事情有所关注外,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现实的意义来接受历史的。所以,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深化到规划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例如,讲世界史《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中涉及到中东、巴勒斯坦和犹太人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回避的,也使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以“巴以问题历史探源和思考”为题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资料和列出相关的问题,然后,从历史根源、巴以冲突现状、巴以和解的困难、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原因和巴以前景展开讨论,然后写出研究性论文。通过讨论,学生对民族冲突,战争与和平,国家稳定与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史实和精彩的语言,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等。(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模拟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间接兴趣。如在讲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首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三权分立,核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和局限,当学生答出核心是权力制衡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得出权力制衡是手段,目的是防止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教师继续启发:既然权利制衡是手段,那么手段相同,目的可能不同,让学生联系中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中国的皇帝用权力制衡来维护君主专制,从而掌握了殊途同归的一个特例,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总之,课堂教学中运用问答教学法摒弃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做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功能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运用。第三篇: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分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问题情境设计的策略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与社会教学;运用;问题情境问题教学法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实例阐述问题教学法有何作用?怎样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法?一、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恰到好处的悬念问题,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问答疑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基础教育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发展智力。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在实施整个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巧妙提出,多角度分析及最后解决,不仅要求老师要有广博宽厚的知识,而且要不断完善其自身反应能力,论辩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时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会促使历史与社会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研究式的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从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尤其是教学艺术和科研能力。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其核心是问题情境的设置。怎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呢?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设置:1.巧用趣味故事,设置问题情境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趣味历史故事不但能丰富课文的内容,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在教学《郑和下西洋》一课时,本人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南宋时一支商队准备从广州出发,出发前应准备带什么东西?从气候角度分析,商队出发的最佳时期应选在哪个季节?之后又带回当地的什么物品,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当时带去的东西是否卖给当地居民,带回的物品又给谁使用?从而很自然地让学生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2.联系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历史与社会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历史与社会知识,如果能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它们为背景来设置问题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与社会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与社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地图的语言”时,就设计了让学生在观看了一系列地图后,由每个小组的一位同学画出自己家庭位置,并由小组的其他同学来描述其家庭位置,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地图语言的重要性以及这些语言的用法。又如:在中考复习《保护水资源》时本人就引入“五水共治”这一时事热点,请同学们列举我们镇政府在治理我们身边的河流时,采取了哪些措施?而我们青少年又应该怎么做?这一环节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入手,学生感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水资源忧患意识,加深对家乡水资源状况的认识。3.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模拟问题情境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提供给他们亲自体验、思考历史的思维空间。而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越高。例如,我听过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这一课,教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历史再现)面对西方的殖民掠夺,假如你是当时的爱国青年,你会怎么办?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明自己的选择。这个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了当国家遭遇侵略时,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这种问题情境设置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4.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问题情境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它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技术,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堂效率。如:本人在上八年级《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视频片断,再现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过程及爆发后所带来的全球性的震荡。在感受体验之后,通过“用一些简短的语言来描述你的所见所闻”并提问:“从刚才视频中我们可感受到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重的是哪些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经济危机及其所带来的全球性的震荡的具体认识。三、应用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设计问题要科学科学的设计问题是问题教学法中最基本的一环,而且贯穿始终。因此,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基本原则。首先,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宜。这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问题太容易,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但是难度太大,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应设在适中的水平。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时代特征。用新颖的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引进一些新颖的时政热点材料或能吸引人的生活材料,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保证在课堂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3.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农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创建新型的公平、民主的师生关系,为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同时还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改变农村学生胆小不敢发言的现状,消除学生害怕被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总之,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探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3]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四篇: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初探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初探昔阳中学石金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初探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尤其在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历史课的教学效果。那么,借助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法,不失为改变这种状况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问题教学法的涵义与适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依据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以及养成心理品质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适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依据:(一)问题教学法符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学生在教学中活动的自主性,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自觉积极,能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感知、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将其变成自身财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注意维护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通过科学、适宜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知、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的目标。二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是指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如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问题教学法,通过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并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之下,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三是创造性。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性更多的是指以下几个方面: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创造性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学生的品质、特征和属性。学生的这种创造性说明:只要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适当,诱导得法,学生必定能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学会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教师科学设计并恰当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原来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然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二)问题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问题教学法从其心理机制看,属于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的。因此,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发展智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着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对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可以发现后者正是适合前者需要的一种侧重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三)问题教学法符合理沦联系实际和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教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将过去的史实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相联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育学理论还告诉我们:启发性原则是又一重要的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问题教学法,设计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去思考、去探究、去争论,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争论当中感悟已有知识,获得新的见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我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不少较成功的实践,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案例。案例:‚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教学。材料:在美国处于一片大萧条之中的时候,1932年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罗斯福以选举人票472:59票的绝对优势当上了美国第32任总统。面对这么多的困难,罗斯福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探究问题一: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帮助罗斯福总统解决阿尔和阿尔那个时代的美国人遇到的困难。把学生分成四个委员会,分小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同学们刚才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下面是罗斯福为克服危机采取的措施,你的建议有没有被罗斯福总统采纳?你认为罗斯福总统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阅读教材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意图。采用文字与图片材料来启发同学的思维,如:出示材料:罗斯福:‚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让学生思考罗斯福迁就工人的目的是什么?展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兴办工程有什么好处?探究问题二:罗斯福总统为克服经济危机开出了很多‚秘方‛,与以前的政策相比,这些‚秘方‛的独到之处是什么?并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出示材料进行比较:柯立芝总统(1923-1928)提出‚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提出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不干涉大企业经济,‚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联邦)政府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施加的约束和控制‛。胡佛(1929-1932)的就职演说中表示要继续奉行前任的政策。学生根据材料及课本知识,展开讨论,分析并回答问题。材料: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1945),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出生于纽约。在从政早期,支持改革;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但仍从事政治活动;1928年竞选纽约州州长,任期内,实行发放老年津贴、失业保险、控制女工童工工时、发展公营电力等政策;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1933年就职。执政后,以‚新政‛对付经济危机,颇有成效,故获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选连任。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罗斯福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构想,也得到了实施。63岁时由于脑溢血去世。探究问题三: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及其你对罗斯福个人的了解,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而言,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得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运用问题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科学地设计问题问题的科学设计是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因此,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基本原则。首先,设计的问题要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完全是太容易的问题,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但如果一开始就难度太大,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的设计应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层次分明。最好能使学生在解决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而解决下一问,前一问为后一问的解决作铺垫。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使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解题目能力得到了提高,进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运用问题教学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定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搞清楚为什么这样问?能服务于教学的哪—点?在具体操作上一是根据教材设问,或在核心处设问,或在热点处设问,寻找问题良好的切入点。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设问,不断设计出富有价值、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是根据前后知识的关系设问,或联系,或比较,使学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再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扩展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要设计一些比较新颖、开放性或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能只拘泥于课本或标准答案。比较好的方式是利用一些新颖、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材料,灵活地设计和提出问题。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兴奋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二)恰当地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教学法能否实施的前提条件。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比较好的方式是利用相关的文字、表格、图片、录像、地图等资料,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然后水到渠成地提出问题,切忌干巴巴地由教师强行提出问题。采用前者时,往往这些资料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已经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从而使得提出的问题容易受到学生注意力的关注,有利于加快学生的思考和解题速度,使问题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明确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来解决;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来解决;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概括、归纳,最后由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员发言来进行;甚至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来进行。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最后都必须明确地解决问题,有效解除学生的糊涂认识,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但这里强调明确解决问题,并不等于任何问题都必须得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学生对于该问题所存在的疑惑得以解除,至于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符合客观事实就行。(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运用问题教学法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应该在树立师生人格地位平等的思想认识基础上,为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体,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活动意味着参与、对话、沟通,它不仅是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也是和他们—起分享、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体验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不违背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言权,允许他们自由地抒发各自的思维结果。(五)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一要不断加深自身学科知识基础,并根据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历史学科的知识面非常广,只要是过去发生的几乎无所不包。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吸收知识,使自身的基础越来越雄厚和越来越新,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和提问时的材料,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永远保持吸引力。二要切实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如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解释说明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等等。否则,再好的教学方法到了手头,也发挥不了该有的功效。三要转变观念,明确教师在新形势下的“角色”。要摒弃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做法;改变教师永远是主角、是支配者,学生是配角、是服从者的陈腐教学模式;改变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管得住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的陈腐观念。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功能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教师的角色应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领导者,学生理智、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指导者。有了新的角色意识,教师才会不断浓化“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的感觉,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关注社会实际,吸纳各个学科的知识;也才会促使自己去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促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问题”互动合作,共同提高。由于接触和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时间还不长,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还是以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模式为主;至于由教师设置问题情境、由学生提出并合作解决问题的模式,在目前情况之下,仍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期望今后继续努力,探索出最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问题教学模式。第五篇:历史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遇到问题历史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遇到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转换教学思路和方法,是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也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大多不能在45分钟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占有较大比例,教师决定、掌握、控制乃至主宰着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水平低,少有创新能力。因此新课改要求和呼唤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打破和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过程,一个高效课堂的生成,不仅离不开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也离不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是为了不教,准确地说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能够逐渐达到学生的自学、独学、共学、好学和乐学。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选择何种方法来完成教学活动,这要看它是否有助于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目前,由教育专家邱学华提出的“尝试教学法”经实践论证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的精髓是“先试后学”,让学生不断尝试,在尝试中学习,不断提高。中学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人文特点决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