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古诗“用典”浅说_第1页
(微课)古诗“用典”浅说_第2页
(微课)古诗“用典”浅说_第3页
(微课)古诗“用典”浅说_第4页
(微课)古诗“用典”浅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古诗学修辞系列微课(三)古诗“用典”浅说景德镇七中余昌江

古诗用典浅说

用典,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作者往往借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强作品意蕴。因此准确理解典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将前人的语句,照原或稍加改动引用过来,融合在新的意境中。

一、引用前人语句王维《山居秋暝》:“王孙自可留”,引自《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王维反其意而用之,以“王孙”自况,表明厌弃污浊官场,留恋“山居”生活,流露出归隐思想。二、点化前人诗句

化用前人的语句,用自己的话写出,更生动形象或更富有内涵。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由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化用而来,原诗是说许多山峰矗立在冰天雪地中。王诗推陈出新,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比喻自己清白、高洁的品格。三、演化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表现奇特的艺术境界,可以增强诗文艺术表现力。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引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诗人借鲛人泣珠的民间神话传说,塑造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意在说明梦想与情思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泪水,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怅然与哀怨。四、借用历史故事

用历史人物故事入诗文,表达诗人相同或相反的心志,这种方式在古诗文中最为常见。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借用了历史人物檀道济的故事。《南史·檀道济传》写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塞上长城”喻指能为国家捍卫边疆的将领,诗人以此明志,表达出赤诚报国的忠心。引用历史故事方式

①明引:“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②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指宣汉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③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李商隐引用此典,却反其意而用之,加上“可怜”二字,表示叹惋遗憾。“典故是把双刃剑”,它在增强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带来了障碍。阅读古诗文,理解其中的典故,要把握两点,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透过本意理解作者借用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