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第一条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第七条
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十七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此模式,归纳1950年《婚姻法》的内容。废除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型婚姻制度。1.
50年代——初创时期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
50年代——初创时期2.文革时期——严重破坏3.8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两部宪法的目录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放在国家机构前面,凸显公民的地位。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尊重保障人权。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
50年代——初创时期2.文革时期——严重破坏3.8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90年代——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五大以后)(1997——1999——2004——2010)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法制: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法治:法律统治的简称,是治国的原则和方法,相对于“人治”,强调依法办事、法律至上,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基础和前提立足点和归宿一字之改的意义:目标更明确,从重视制度建设→既重视制度,又重视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
50年代——初创时期2.文革时期——严重破坏3.8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90年代——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五大以后)(1997——1999——2004——20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意义)届数时间制定、修订的法律第五届1978-198218部第六届1983-19877部第七届1988-199213部第八届1993-199710部第九届1998-200273部第十届2003-2008115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
50年代——初创时期2.文革时期——严重破坏3.8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90年代——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5.2012年后——全面以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十八大以后)党的领导,依宪治国民法典宪法修正案立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010605020304依法治国1954年~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我国第二次起草民法典,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文革”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与此同时,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废止。如何理解民法典编纂历程中的“阶段性、渐进性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点?颁布意义?有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
50年代——初创时期2.文革时期——严重破坏3.8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90年代——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5.2012年后——全面以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婚姻法》《土地改革法》《五四宪法》《组织法》《八二宪法》《刑法》《诉讼法》《经济合同法》“依法治国”“尊保人权”入宪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宪法修正案》《民法典》结合上表分析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呈现出的特点?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继承发展宪法主体曲折发展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与影响?①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有效途径;②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能动作用。“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作用上相辅相成,互为目的和手段。依法治国,必将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增强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顺利实施。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50年代初创时期法治建设进程精神文明建设文革时期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新发展20C90S以来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0C80S20C90S中共十八大以来五讲四美三热爱三大系列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向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等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当堂检测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会议是(
)
C2、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典的颁布()
C当堂检测3、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B.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申通快递快递运输服务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领养服务合同标准范本2篇
- 纺织行业纺织培训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货运代理业投资监管细则3篇
- 酒店管理的管理技能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仓储行业搬运工劳务派遣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与企业个人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品牌授权区域代理销售委托代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教育培训贷款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入学新生教育法律协议书(全面创新发展)3篇
-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专家共识
- 住院成人高血糖患者血糖监测医护协议处方共识
- DL-T5816-2020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 2024年4月自考00832英语词汇学试题
- 竞赛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规范》
- T-ACEF 095-2023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红外成像仪(OGI)技术要求及监测规范
- 骨科手术的术后饮食和营养指导
- 旅游定制师入行培训方案
- 2024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