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计算_第1页
物质的量的计算_第2页
物质的量的计算_第3页
物质的量的计算_第4页
物质的量的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1、有关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求算3、有关气体密度的求算4、有关溶液浓度的求算5、计算技巧1、有关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CO2=2CO化学计量系数比:212微粒数目比:212物质的量之比:212质量比:243256质量、气体体积、2mol56g物质的量等的混合比:注意:化学方程式的相关差量也能与上面各量成比例关系。1、当有一种反应物过量时的计算:所谓过量计算,就是已知多个量,根据一个方程式的计算。这多个量,需要判断谁过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按照不足物质的化学量进行计算。常见类型:例1:n加到50ml1mol/L盐酸中,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练习:在20mL的稀硫酸与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已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铜片,若反应只产生NO气体,则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为()A、56mLB、112mLC、224mLD、448mL常见类型:2、多步反应的计算所谓多步反应的计算,就是已知一个量,根据多个步骤多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思路和基本计算的思路一致。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将多个反应变成一个关系式,从而实现快速计算。最常见的方法是原子守恒法。例2、g含FeS260%的黄铁矿可以生产98%的浓硫酸Yg,若各步反应均完全转化,则与Y的关系是()A、Y=B、Y=2C、Y=3D、Y=4A3、混合计算所谓混合计算,就是混合物参加反应,涉及多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混合计算的常规计算思路就是要根据已知的量去建立方程组,联立解得所求答案。常见类型:例3、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变成硝酸,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A、B、C、D、练习1、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克某混合气体的体积为672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练习2、已知空气中N2和O2的体积比为4﹕1,求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练习3、相同状态下,某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4,求该气体分子量。练习4、,求两种气体的质量比。只列式,不计算2、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求算2、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求算常用公式:5、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L)×224L/mol例4、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为:2A=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dB、5dC、D、2dB例5、有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CO的体积比为(

A.29

:

8

:

13

B.22

:

1

:

14

C.13

:

8

:

29

D.26

:

8

:

57C3、有关气体密度的求算常用公式:(1)密度的定义式(2)相对密度公式(3)标准状况下密度=摩尔质量÷2244、有关溶液浓度的求算例6、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D理解质量分数、溶解度、饱和溶液等概念例7、用1L水吸收560L氨气标准状况,所得氨水的密度是090g·mL-1。求:1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2所得氨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小结: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计算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练习: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气态化合物VL标准状况溶于m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密度为ρ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cMr/1000wB.物质的量浓度c可表示为ρV/MrV+C.溶液的质量分数w%可表示为MrV/D.相对分子质量Mr可表示为(×w%)/D单位换算4、有关溶液浓度的求算例8、配制500mL1mol/L的H2SO4溶液,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多少毫升?4、有关溶液浓度的求算溶液稀释、浓缩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不反应相互反应先判断谁过量,再计算对应溶质相加和特别注意混合溶液的体积问题。4、有关溶液浓度的求算练习:2mol/L的盐酸200mL和1mol/L的NaOH溶液100mL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例8、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5a%的H2SO4溶液,按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A、3a%B、6a%C、>3a%D、<3a%C练习、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5a%的乙醇水溶液,按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A、3a%B、6a%C、>3a%D、<3a%D练习、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5a%的氨水,按等质量混合,混合溶液中NH3的质量分数为A、3a%B、6a%C、>3a%D、<3a%A5、计算技巧例8:将aLNH3通过灼热的装有催化剂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A.B.C.D.例9:把2g含脉石SiO2的黄铁矿样品在氧气流中灼烧,,则此黄铁矿的纯度是()A、33%B、66%C、78%D、88%提示:黄铁矿在氧气流中灼烧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一、差量法(体积差和质量差)一般题目中有(1)有开始的质量(或体积)和结束的质量(或体积);(2)有增加了,减轻了等字眼;(3)热重曲线分析等可利用差量法5、计算技巧练习:97gCu和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将溶液稀释为1L,测得溶液的pH=1,此时溶液中NO3-的浓度为()04mol/L练习: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ol·L-1,cSO42-=08mol·L-1,则c为()03mol·L-1练习:已知Q与R和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2Y=2QR中,当16g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16:9二、守恒法: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5、计算技巧练习: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长的时间,最后试管中剩余的气体约占试管体积的()A、1/2B、1/3C、1/4D、1/5练习:8克S的和28克的铁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完全后,向反应后的物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标准状况下能生成气体的体积为()A、B、C、D、AB三、关系式法熟悉物质间的反应,找出其规律,利用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这间的关系。1、,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混合气体中()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2、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5、计算技巧CAC四、平均值的思想3、将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3标况,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NO3

C、NH4HCO3、NH4Cl

D、NH4Cl、NH42CO3D5、计算技巧练习:甲、乙两烧瓶中各盛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向两烧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甲:乙=2∶3(相同状况),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27克 B.36克 C.504克D.405克D五、讨论法5、计算技巧例:,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溶液,,则该碱金属元素是

A

Li

B

Na

C

D

Rb

极值法解题有三个基本思路:

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

②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③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练习:某混合物含有Cl、NaCl和Na2CO3,经分析含钠315%,含氯2708%(以上均为质量分数),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A、25%

B、50%

C、80%

D、无法确定BC六、极值法5、计算技巧七、估算法1、、在一定温度下将各1molCO和水蒸气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A B等于1molC D大于1mol2、在一个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放人2LAg和1L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Ag十BgnCg+2Dg达到平衡后,A物质的量浓度减少1/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1/8,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