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第三章80年代中后期的主潮小说:寻根、先锋、新写实_第1页
下编第三章80年代中后期的主潮小说:寻根、先锋、新写实_第2页
下编第三章80年代中后期的主潮小说:寻根、先锋、新写实_第3页
下编第三章80年代中后期的主潮小说:寻根、先锋、新写实_第4页
下编第三章80年代中后期的主潮小说:寻根、先锋、新写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80年代中后期的主潮小说:寻根、先锋、新写实一、寻根文学1、寻根文学的兴起(1)“杭州会议”1984年12月,《上海文学》杂志社组织一批青年作家、评论家聚会于杭州,在“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的主题下,“要求大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作一交流,并对文学现状和未来的写作发表意见”。结果,“文化”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话题。在这次会议后,一批与寻根相关的文章相继发表: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们在这些文章中普遍关注民族文化问题,认为文学只有立足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求得发展。寻根文学思潮由此滥觞。

(2)寻根文学兴起的原因第一、新时期文学自身内在发展律动的要求:社会问题小说走向低谷反思文学向文化反思延伸对现代派小说全盘西化进行反拨文化风俗小说取得成功,形成示范效应第二、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对中国作家的启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三、80年代中期的文化热对文学的影响:海内外兴起一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2、阿城的《棋王》(1)阿城简介阿城(1949~)原名钟阿城,祖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在山西、内蒙古、云南等地当知青。1979年回到北京,曾为民间诗刊《今天》做插图,参与策划“星星美展”。80年代后期出国,主要作品有中篇《棋王》、《孩子王》、《树王》,短篇小说《遍地风流》系列,散文随笔集《闲话闲说》、《通识与常识》等。(2)《棋王》解说①文化意蕴

小说以知青生活为题材但更着重表现的是对传统文化中理想精神的寻找与肯定。作品淡化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矛盾,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和佛教禅宗思想在主人公身上转化成为一种现代人生存的人生理想和生命境界,使传统的思想精华焕发出了一种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新和复活。作者在传统文化中发现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精神支柱,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流连忘返,这是寻根文学中对传统文化加以肯定的一种文化立场和倾向。②人物形象

主人公王一生是“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小说从饮食、下棋两个方面展开对他的描写,揭示这一人物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神韵。吃是生存之必需,对他“吃”的描写,既有社会意义,更有生命意义。棋乃精神之必需,下棋是他在政治风浪中保持内心平衡、适应外界各种变化的一种方式。王一生从表面上看是痴呆木讷、淡泊虚静,但并非完全规避现实,而是于超脱旷达中隐含积极进取、勇顽执著,耽于下棋本身就是对现实的一种默默抗争,在关键时刻更是能迸发出他坚毅壮烈的生命之光。文化意义:第一、王一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显示了对内在自由的自觉追求,折射出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与自觉超脱的意向。第二、他的人生哲学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不随流,不合污,矢志弥坚,操守如一,超然于世,寄情养性,物我两忘,离形去智。文本片断:《棋王》结尾

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王一生已经睡死。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肩着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③艺术探索第一、叙述语调的冷静从容:受传统文化的气定神闲、平和冲淡的思想的影响,小说的叙述语调也异常冷静、从容,即使叙述极悲惨的事情也显得无动于衷。第二、重视叙述的过程性:这是对传统线性情节结构和因果逻辑关系的松动,带来了艺术结构上的散文化倾向,许多似乎无关紧要的琐事作者娓娓道来,一切漫不经心,读来却引人入胜。第三、叙述语言的特点:极端简洁经济,多平实白描,少修饰渲染,句子结构简单,语言成分文白相杂,富有古典意味。3、韩少功的《爸爸爸》(1)韩少功简介

韩少功(1953~),湖南长沙人。初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78年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在省总工会工作,后为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专业作家,现在海南省工作,主编《天涯》杂志。主要作品有短篇《西望茅草地》、《飞过蓝天》、《归去来》,中篇《爸爸爸》、《女女女》,长篇《马桥词典》、《暗示》等。

(2)《爸爸爸》解说①文化立场

韩少功在理论宣言中主张“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特质方面……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但在创作实践中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启蒙主义式的批判性思考。《爸爸爸》通过描写湘西大山里一个原始部落的历史变迁,把乡村风俗、轶闻掌故、打怨祭祀、土语人情揉和在一起,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艺术手法,展示出我们民族的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文化心态,表达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②丙崽形象1)出生:无父。2)形: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像个倒竖的青皮葫芦,一直也长不大。3)语言与智力:只会咕哝“爸爸爸”和“×妈妈”。4)地位:众人嘲笑和戏弄的对象,但在神秘的昭示中他又被当作“丙仙”。5)生命力:当村寨集体迁移,老弱病残中毒而亡,惟有丙崽不死。意义:作为儿童,他是人类童年心态的象征;作为实存个体,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象征,揭示了传统文化中畸形、丑陋与非理性的一面。③艺术探索第一、对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借鉴与运用:小说采用了类似荒诞的“寓言体”写法,复活了楚文化中瑰丽浪漫的神话色彩,并融入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变形、夸张等手法,形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第二、抽象和具象的互相融合与生发:抽象在具象的平面上展示,具象被抽象赋予象征意义。小说中村民和丙崽分别用写实和象征手法表现,两者神秘互渗,有机结合,诞生了一种奇异化的审美效果。4、王安忆的《小鲍庄》

(1)王安忆简介王安忆(1954~),福建同安人,出生于江苏南京,1969年初中毕业后赴安徽省五河县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现为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短篇《雨,沙沙沙》、《本此列车终点站》,中篇《小鲍庄》,长篇《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和文学理论集《故事和讲故事》等。有六卷本《王安忆自选集》出版。

(2)《小鲍庄》解说

①故事内容小鲍庄是个仁义之乡,但与仁义并存的是贫穷和愚昧,它们的结合形成了小鲍庄人冷漠、封闭、排外的行为方式。小说主要讲述的故事包括:A、建设子、文化子与小翠子的婚姻纠葛;B、拾来与二婶“伤风败俗”的恋情;C、鲍秉德家的争吵;D、“仁义之子”捞渣的故事;E、文疯子鲍仁文的故事②文化内涵

第一、通过对一个小村落几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剖析了我们民族世代相袭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借这个小村庄的人凭着这种精神能够置身乱世而安贫乐道、临难不惊,也包含了一种复活与再造传统的作用与意义。

第二、王安忆用反讽的笔调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仁义精神。自以为守着千百年仁义遗风的村民们作了刽子手而不自知,连“最后一个仁义之子的死”——捞渣舍身救人的仁义之举也未能将他们唤醒。

③艺术探索第一、采取写实与虚拟,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形式,在作品中创造了现实与神话的两重世界,从历史哲学意识上揭示小鲍庄的文化层面。第二、结构上完全改变故事的线性逻辑,以多头并进的叙述方式对故事进行立体性的观照。5、莫言的《红高梁》

(1)莫言简介

莫言(1956~)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1976年入伍,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工作。主要作品有短篇《枯河》,中篇《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等。出版有五卷本《莫言文集》。

(2)《红高粱》解说

①故事内容这是关于上一辈人的热血传说,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加上一个忠烈千秋的抗日传奇。“我奶奶”16岁时出嫁。迎亲路上她与年轻轿夫余占鳌互生爱怜。后来,“我爷爷”余占鳌杀死“我奶奶”丈夫一家,成为我奶奶的情人,并当了土匪。日本鬼子入侵后,在“我奶奶”家做长工的罗汉大爷被剥皮示众。余占鳌率领队伍伏击日寇,“我奶奶”戴凤莲也悲壮地死在高梁地里。

②文化意义第一、民间的还原与展示:对农民真实的文化心理进行原生状态的描述,伟大与渺小,强悍与虚弱,自尊自信与自卑自贱,善良与残忍,坦率与狡猾,机智与愚昧,以及那种足以使民族强盛的气概与足以使民族停滞不前的落后的传统意识,还有那片土地上恒古如斯的生老病死……。

第二、民族生命力的寻找:莫言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敢爱敢恨、杀人越货、行为放荡、无所顾忌的未被文明驯化的村夫乡民,通过他们,作家挖掘出了我们民族的生命意志和精神。第三、“种的退化”的思考:小说中“我爷爷”、“我奶奶”等人的惊天动地、活力沛然的传奇故事正映照出现代人的生命退化、生机萎缩、生活局促,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宏观思考。③艺术创新第一、视角的多重化: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迭合在一起,营造出某种奇妙的“多声部”叙事效果,不同的人物心理与人物视角有机交融,使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历史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为一同时又隐含着一种对比。第二、叙述的感觉化:善于从人的主观感觉、体验出发,表现人物心理、意识的跳跃、流动、联想,意象纷呈,色彩斑斓,语言汪洋恣肆而又咄咄逼人,表现出体验化、感觉化而又无节制性的叙述风格。第三、事象的隐喻化、象征化:以“红高梁”这一意象来象征抗战期间中国北方农民的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识。而每一个人物和画面也都充满着深刻的寓意。

二、先锋小说1、先锋小说的三次浪潮

在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是先锋小说的第一次浪潮。与寻根文学同时兴起刘索拉、徐星的中国“现代派”小说是先锋小说的第二次浪潮。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先锋小说第三次浪潮,最初作家主要有马原、莫言、残雪等,后来有苏童、洪峰、格非、孙甘露、余华、叶兆言、扎西达娃、北村。

2、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1)刘索拉简介刘索拉(1955~),祖籍陕西,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8年至1993年前后移居伦敦与纽约,2003年后回北京。自1997年,成立由国内外精英音乐家参与的乐队项目。现任德国世界文化议院的国际顾问成员。主要作品有短篇《蓝天绿海》、中篇《你别无选择》、长篇《女贞汤》等。《你别无选择》发表当时被认为是“真正的中国现代派的文学作品”,它在思想和艺术上受到了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影响。(2)《你别无选择》解说

①内容意蕴小说表现了8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校园里反传统的生活和情绪。这所音乐学院中的学生和教师以对待社会传统价值观的态度不同而分属不同的精神类型:反叛传统、追求自我:森森、孟野、金教授等;维护传统、僵化保守:石白、董客、贾教授等;动摇于两者之间:李鸣、马力、小个子等。小说中,传统的价值观点受到质疑和挑战,而那些坚持个性、我行我素的人物却得到了作者的理解与同情,他们尽管从表面上看行为乖张、神经兮兮、玩世不恭,但其实这正显示了对自我个性的坚持与追求。他们以激烈的姿态反叛一切,但唯一不可打破的就是真正的音乐和艺术。②形式技巧第一、情节的荒诞化和无序化:无一定的中心情节,采用了拼贴画的技巧,情节具有闹剧色彩,不再追求精雕细刻地摹写生活,而是力图表现一种来自主体的情感体验。第二、人物的抽象化: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了一种抽象的精神素质。第三、独特的艺术渲染:奇异的音乐效果和独特的情感氛围的刻画。3、徐星的《无主题变奏》(1)徐星简介徐星(1956~),北京人。1975年下乡插队。1977至1981年当兵。复员后曾在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工作。1989年11月出国,1994年回国。现在主要靠打工为生。主要作品有短篇《无主题变奏》、长篇《剩下的都属于你》等。《无主题变奏》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影响。(2)《无主题变奏》解说①内容意蕴

小说写了一个蔬离主流社会生活规范的“我”的无所等待、愤世嫉俗的生活状态。“我”从大学里自愿退学,蔑视和调侃一切世俗的价值观念。他对生活这样追问:“我搞不清除了我现存的一切,我还应该要什么?我是什么?更要命的是我不等待什么。”他完全厌倦了世俗生活中的种种虚伪俗套,他从那些所谓庄严神圣的事物中发现庸俗滑稽,他嘲笑同学、演员、作家,也嘲笑自己的女友。他以白眼还击别人的白眼,以嘲笑还击别人的嘲笑。他不愿自己的生活被别人设计,只迷恋自己喜欢的世俗生活。他与女友老Q分手的宣言就是:“老Q!我只想做个普通人,一点也不想做个学者,现在就更不想了。我总该有选择自己生活道路和保持自己个性的权利吧!”徐星通过这个人物展示了中国“垮掉的一代”的精神模式,也揭示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②形式技巧第一、情绪化的艺术结构:写法上与《你别无选择》相似,无一定的中心情节,整篇小说只是表达主人公一连串的感觉和散乱的意绪。第二、调侃、玩世的语调:开了后来王朔文体的先河。4、马原的“叙述圈套”

(1)马原简介马原(1953~),辽宁锦州人。做过知青、工人,高考恢复后考入大学中文系。曾赴西藏工作七年,当过记者、编辑,后回沈阳当专业作家。现为同济大学教授。主要创作有中短篇《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叠纸鹞的三种方法》、《虚构》、《错误》,长篇《上下都很平坦》等。有《马原文集》4卷出版。

(2)马原的形式实验——“叙述圈套”

第一、“元小说”意识

马原小说的叙述不承载任何的现实所指,他明确指出他的小说就是虚构。常用的手法是将叙事的过程也纳入叙事之中,在小说中经常大谈自己写作的目的、动机,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办法等等。

第二、有意混淆真实与虚构的界线

将作者自己引入作品,作为生活的目击者、参与者或被叙述对象。“马原”成了马原的叙述对象,甚至还被其所虚构的小说人物返身叙述,似乎连“马原”也成了一个被虚构出来的形象。第三、情节拼贴化、片断化马原小说拒绝将生活纳入一个封闭的情节模式中,而宁愿将相关或不相关的故事拼接在一起,常常是一些片段化的故事情节的连缀,故事往往有头无尾,构成一个平面化文本。

(3)代表作简介

《冈底斯的诱惑》:叙述了几个互不关联的“西藏故事”:一是老作家的西藏经历,二是猎人穷布的猎熊故事,三是陆高和姚亮看天葬的过程,四是藏民顿珠、顿月兄弟的故事。这些故事除了都是发生在西藏之外,相互之间再没有其他联系。几个故事突如其来,又倏忽而去,显得莫明其妙,这也许就是题目的含义。《虚构》:开头作者声称小说是根据自己在麻风村——玛曲村七天的经历和观察结果编排出来的。接着,作家便叙述了自己在玛曲村的怪异“经历”。在小说结尾,作家又直接拆穿了上述“经历”的真实性。一方面,他自陈自己的玛曲村经历是依据其西藏经历、妻子在麻风病院的工作经历、有关麻风病的书籍等虚构而成;另一方面,小说叙述其进入玛曲村的时间是5月3日,他在玛曲村度过了七天时间,然而其离开的日期却是5月4日,这也从时间上取消了他的“经历”。

5、格非的“叙述迷宫”(1)格非简介格非(1964~)原名刘勇,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短篇《褐色鸟群》,中篇《迷舟》,长篇《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等。有《格非文集》三卷出版。

(2)“叙述迷宫”的营造方法

第一、关键处的空白设置:

通过在情节的关键处设置空缺,故事失去了确定性,读者由阅读故事变成欣赏作者的叙事智慧。

如《迷舟》,小说叙述北伐期间孙传芳手下旅长萧神秘的死亡经过。那个向萧报告其父死讯的老太婆为何能找到严格保密的军事指挥所?那个老道为什么告诫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