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码头堆场管理优化研究_第1页
港口码头堆场管理优化研究_第2页
港口码头堆场管理优化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港口码头堆场管理优化研究

1堆场能力演化上海中华码头有限公司(cpt)将堆场容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最大堆积量为17.038万吨。设计年吞吐能力为70万吨。2005年,张华浜完成1400037吨,比之前的项目呕吐还要好一番。有限的堆场能力已成为提高码头生产力的瓶颈,本文将从堆场管理角度出发,优化堆场管理,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下面是对SCT张华浜码头生产现状的分析:1.1班船期实际存箱量以2005年10月10-16日为例,在总共36条周班航线中,日本线占69%。航线的集中直接导致了周班船舶作业分布过于集中。同样以10月10日-16日周班船期为例,如表1:自周四至周一,堆场实际存箱量始终在13000TEU以上,10月14日凌晨(周五),码头堆场实际存箱量一度达到16000TEU,当时的堆场密度为97%。同时,周二的船舶开港进箱时间为周五中午12点,开港进箱的船舶数为14条,由于双休日因素,大多数客户将出口箱都提前到这第一天进港。因此,堆场密度上升至60%以上,出口重箱进场呈现高峰,码头船舶作业频繁,这“三高”在每周末都集中到了一点。1.2集装箱船作业集中船舶可装载箱量多以500-800t为主,因此在船舶作业集中的时间内,码头可靠泊5条船同时作业,这一方面需要后场有大量的机械维持作业的运作,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装卸船作业不冲突。1.3保证口口通量由于逸仙路高架、外环线隧道的通车,码头外社会车辆明显增多,在周末生产高峰时,本码头必须保证道口的畅通,由此才能不影响外界车辆的通行。因此,本项目是一种应急措施,是在码头堆场密度高于60%,生产作业集中的特定时间内,通过优化出口重箱堆放原则,达到缓解堆场压力,提高码头生产力的目的。2装船翻箱重箱目前的码头堆场出于安全目的,第6排只堆3层高,因此,一个箱位可放23个箱子。堆放原则主要采取按“排”堆放原则,即同一船名、航次、吨位、港口的出口重箱,以“排”为最小堆放单位选择箱位、区分堆放,只有空排才能选入箱子。按”排”原则可以控制装船翻箱率。但是,当码头堆场密度达到60%以上时,这个原则就会出现一系列缺点,无法有效提高箱位利用率:2.1外集卡的时差现象严重按照按“排”堆放原则,一旦出口重箱箱位中没有空排,不同吨位、港口,但船名、航次一致的出口箱无法选入此箱位,导致箱位利用率低。2.2机械油路显示当不同船名、航次的出口重箱混在一个箱位时,(图1)对码头作业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作业路冲突,影响装船效率;机械油耗增加。同一箱位上的出口箱,轮胎吊要通过多次拉动才能装完。当出口箱分布箱区太多时(图2),轮胎吊使用量多,行驶距离拉长,导致轮胎吊油耗增加。以下显示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出口船舶。以上颜色代表同一出口船舶“大清河”558S的出口重箱分布,未采用“混堆”原则。3按“排”堆位安排出口重箱进出3.1增加出口重箱进场堆放原则选项:混堆。这个“混堆”并不是平常概念中的混,而是被设置了一个前提,保证同一船名、航次,在堆场密度大于60%,生产作业集中的前提下,同一船名、航次,不同港口、吨位的出口箱选箱位时,不必等待空排,即使6排中的第一层都选满,出口箱仍可按“混堆”跳入。3.2在安排出口重箱进场时,“混堆”仅是个应急措施,适用于解决堆场紧张时产生的问题,不能作为长期的堆放原则。对于出口重箱进场,在进箱初期优先选择按“排”堆放原则,最大限度减少装船翻箱率。图3所示为“海丰上海”237S出口箱分布,其11、12、13、15、26箱区的出口重箱在“按排堆放”的基础上采用了“混堆”原则。4实现的效果4.1出口箱引导流量分析张华浜码头自2005年5月开始“混堆”应急措施的效果明显。提高箱位利用率,每个出口箱位实际可堆满23个出口箱,箱位利用率可达到100%。下面有3个折线图,第一幅是张华浜码头2005年1-9月份道口集卡流量的趋势分析见图4(1);第2幅是码头1-10月份吞吐量走势见图4(2);第3幅是码头1-9月份外集卡超30分钟量的走势见图4(3),自5月份采用了“混堆”原则后,外集卡超时现象大大降低。4.2外集卡出口重箱进出量teu张华浜码头8月9日完成昼夜箱量6958TEU,11月7日完成7014.25TEU,大大超越了额定指标(6000TEU)。然而,外集卡出口重箱进场超30分钟量:8月9日为0,11月7日仅为2箱。以2005年海丰上海191E(3月29日),与海丰上海237S(10月18日)两个航次单船效率进行对比(见表2):4.3最大的经济方式由于减少了出口箱分布箱区,一方面减少了机械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轮胎吊等机械的拉动距离与次数,机械的利用率达到了最经济的方式。本文截取了2001年至2005年张华浜码头机械油耗及码头吞吐量的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