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9种基础证特征分析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9种基础证特征分析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9种基础证特征分析_第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9种基础证特征分析_第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9种基础证特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9种基础证特征分析

慢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限制特征的疾病。气流限制并不完全可逆,而是进展缓慢。主要影响肺肠,但也可能引起全身不良的影响。本课题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在证素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基础证及特征,以期为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研究提供依据。1对象和方法1.1中医门诊及住院copd稳定期患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青岛市中医药、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辽宁省中医研究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9所医院于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COPD稳定期患者。1.2病例选择1.2.1西医的诊断标准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2.2中医“感冒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肺胀”、“喘证”的相关内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喘病”的相关内容;并根据《中医药学名词》进行名称规范化。如有不符合上述诊断的,研究者依据临床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调查表。1.2.3标准物质的包含符合COPD诊断标准且为稳定期的患者;年龄大于18岁且小于80岁者;中医辨证诊断经副主任医师以上确诊者;依从性好的患者。1.2.4肺栓塞合并用药痴呆、各种精神病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或支气管扩张,或活动性肺结核;合并有气胸、胸腔积液、肺栓塞者;合并/并发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者。1.3参加培训1.3.1一般人口学1.3.2疾病和疾病相关指标1.3.3中医诊断信息指标1.4检查方法1.4.1疾病相关指标根据文献整理和预调查研究结果,课题组制定了《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临床研究调查表》。调查表中包括16个疾病相关指标,22个证候诊断备选项,17个舌象和11个脉象备选项,64个症状调查条目(5级分类法)。考虑到临床证候的复杂性,为便于统计处理,设立封闭式问卷栏,当出现调查表中未列出的临床证候类型或相关诊断指标等内容时,可由问卷研究人员或被研究者如实填写。1.4.2调研前统一培训(1)制定统一的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临床调查研究相关规范文件;(2)调研前,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进行一致性检验;(3)中医辨证诊断需经副主任医师以上者明确诊断;(4)为确保质量,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对研究病例进行抽样和复核。1.5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由数据管理员负责。使用Epidata3.0版软件,将所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审核、整理后,由两个数据管理员独立进行双录入,建立COPD稳定期临床调查研究数据库。运用SPSS13.0for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频率或均数的统计描述,统计推断中主要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索COPD稳定期基础证及其特征分布。2结果2.1结果此次调查发放表格1000份,收回表格978份,其中35份因缺乏中医证候诊断而排除,有效943份进行分析。2.2不同虚证频率及构成比附表显示,943例COPD稳定期患者资料中,共出现了9个基础证,其中肺气虚证的频率(68.0%)及构成比(27.55%)最高,其次是肾气虚证,其频率与构成比分别为44.2%、17.91%,而肾阳虚证与脾阳虚证的频率(2.5%)及构成比(1.01%)最低。2.3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及主次症特征以频率≥10%且累计构成比≥75%为依据,拟定了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即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痰湿证、血瘀证,并对其主次症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2.3.1肺气虚综合征2.3.2症状与体征(1)症状与体征分布:(1)二分类变量中,频率≥25%的症状与体征有:舌体胖大(84.4%),舌体齿痕(83.6%),舌质淡(79.8%),舌苔白(60.2%),舌苔腻(45.9%),舌苔薄(35.5%),脉细(34.6%)。(2)等级变量中,平均分值≥3分的症状与体征有:咳嗽(4.48分),喘息(4.56分),肢体困倦(4.26分),乏力(3.58分),痰多(3.08分)。(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模型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4,P=0.003),最终预测准确率为87.0%。结果显示,OR值>1(95%CI不包括1)的症状与体征有:纳呆(6.231),乏力(5.426),胃脘胀满(3.554),舌苔白(2.801),舌苔腻(1.677),舌质淡(1.698),脉缓(1.805),脉弱(1.740),咳嗽(1.553),气短(1.238),舌体齿痕(2.065),舌苔薄(2.344),脉沉(2.341),气短(1.772),肢体困倦(1.347)。(3)脾气虚证特征:主症:咳嗽,喘息,乏力,纳呆,胃脘胀满,肢体困倦,舌体胖大,舌体齿痕,舌质淡。次症:气短,痰多,舌苔薄,舌苔白,舌苔腻,脉细,脉沉,脉缓,脉弱。2.3.3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相关临床资料见表1(1)症状与体征分布:(1)二分类变量中,频率≥25%的症状与体征有:舌苔白(37.4%),舌苔薄(34.3%),脉细(50.1%)。(2)等级变量中,平均分值≥3分的症状与体征有:咳嗽(4.46分),喘息(4.21分),腰膝酸软(4.26分),神疲(3.87分),气短(3.71分),乏力(3.84分),头昏或头晕(3.22分),耳鸣(3.16分)。(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模型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31.464,P<0.001),最终预测准确率为89.4%。结果显示,OR值>1(95%CI不包括1)的症状与体征有:神疲(6.137),乏力(4.679),脉弱(3.578),脉沉(2.731),脉细(2.654),喘息(1.255),气短(1.495),尿后余沥(1.293)。(3)肾气虚证特征:主症:咳嗽,喘息,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脉弱。次症:气短,头昏或头晕,耳鸣,尿后余沥,舌苔薄,舌苔白,脉细,脉沉。2.3.4症状与体征(1)症状与体征分布:(1)二分类变量中,频率≥25%的症状与体征有:舌质红(79.6%),舌苔少(76.9%),脉细(56.3%),脉数(51.1%),舌苔薄(36.6%)。(2)等级变量中,平均分值≥3分的症状与体征有:咳嗽(4.37分),喘息(4.19分),痰少(4.20分),盗汗(4.16分),咽干(3.39分),气短(3.05分)。(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模型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979,P=0.000),最终预测准确率为88.8%。结果显示,OR值>1(95%CI不包括1)的症状与体征有:脉细(8.162),脉数(5.238),舌质红(2.249),咽干(1.819),干咳(2.111),阵阵发热(1.539)。(3)肺阴虚证特征:主症:咳嗽,喘息,痰少,盗汗,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脉数。次症:气短,咽干,干咳,阵阵发热。2.3.5不同病因的预测结果(1)症状与体征分布:(1)二分类变量中,频率≥25%的症状与体征有:脉数(71.1%),舌苔少(45.0%),舌苔薄(36.7%),舌质红(55.6%),脉细(57.6%)。(2)等级变量中,平均分值≥3分的症状与体征有:喘息(4.53分),腰膝酸软(4.26分),五心烦热(3.58分),头昏或头晕(3.53分),耳鸣(3.43分),气短(3.11分),盗汗(3.10分)。(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模型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574,P=0.000),最终预测准确率为85.5%。结果显示,OR值>1(95%CI不包括1)的症状与体征有:舌苔花剥(6.441),腰膝酸软(5.218),五心烦热(4.888),干咳(3.223),舌质红(2.043),脉细(2.725),脉数(2.512),咽干(1.816),形体消瘦(1.295),耳鸣(1.387),头昏或头晕(1.352)。(3)肾阴虚证特征:主症:喘息,干咳,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苔花剥。次症:咽干,气短,头昏或头晕,耳鸣,盗汗,形体消瘦,舌质红,舌苔少,舌苔薄,脉细,脉数。2.3.6症状与体征(1)症状与体征分布:(1)二分类变量中,频率≥25%的症状与体征有:舌苔腻(43.8%),脉滑(33.3%),舌苔白(58.1%),舌苔薄(36.0%)。(2)等级变量中,平均分值≥3分的症状与体征有:咳嗽(4.58分),气短(3.19分),喘息(3.21分)。(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模型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948,P=0.000),最终预测准确率为80.0%。结果显示,OR值>1(95%CI不包括1)的症状与体征有:痰色白(15.550),舌苔白(4.658),脉缓(3.091),舌苔腻(1.440),舌苔薄(1.668),脉滑(1.881)。(3)痰湿证特征:主症:咳嗽,痰色白,舌苔白,脉缓。次症:气短,喘息,舌苔薄,舌苔腻,脉滑。2.3.7临床疗效分析结果(1)症状与体征分布:(1)二分类变量中,频率≥25%的症状与体征有:口唇青紫(76.9%),舌有瘀斑(76.5%),舌质紫黯(27.2%),脉涩(36.6%)。(2)等级变量中,平均分值≥3分的症状与体征有:胸闷痛(3.55分)。(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模型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222,P=0.001),最终预测准确率为85.7%。结果显示,OR值>1(95%CI不包括1)的症状与体征有:舌质紫黯(3.408),舌质黯红(3.152),脉涩(2.911)。(3)血瘀证特征:主症:口唇青紫,舌质黯红,舌质紫黯,舌有瘀斑。次症:胸闷痛,脉涩。3讨论3.1结合证素证候变化的表现在证素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础证,证素即证的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脾、肾、肝、胃等病位和气虚、血瘀、痰、寒、风等病性。证素虽然是构成证候的基本单位,但单一的证素在实际中常以复合的形式存在,比如风是病性证素之一,但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多变,风常与寒、热、燥结合(风寒、风热、风燥)而成为病理因素之一,因此将风寒、风热、风燥作为基础证,基础证是介于证素和证候之间的中间环节。课题研究中,临床调查了943例COPD稳定期患者资料,结果出现了病性证素6项(气虚、阴虚、痰、血瘀、湿、阳虚),病位证素3项(肺、脾、肾)(另发文),依据COPD稳定期临床实际,将影响COPD稳定期辨证的主要证素或证素组合作为COPD稳定期辨证的基础证,共筛选出9个基础证。3.2症状与体征依据基础证的频率分布状况,选取频率≥10%且累计构成比≥75%作为常见基础证,结果有7个基础证,即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痰湿证、血瘀证,分为虚证类和实证类,其中虚证类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是肺气虚与肾气虚,提示COPD稳定期以虚证为主,实证常以兼证的形式存在。对基础证临床症状特征进行了初步筛选、归纳、总结,以便为进一步深入开展COPD稳定期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本课题研究分别利用频率描述、平均分值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基础证的主、次症特征进行了筛选。对于主、次症的划分标准,参照数据的分布状况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了如下设定:(1)反映COPD稳定期的症状的体征的指标中,如指标是二分类变量,将频率≥75%的症状与体征作为证候的主症,≥25%且<75%的作为次症,<25%的症状与体征舍掉;如指标是等级变量,将平均分值≥4分的症状与体征作为主症,平均分值≥3分的症状与体征作为次症。(2)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中OR值的大小进行划分。将OR值≥3的症状与体征作为主症,1<OR值<3的作为次症,其余症状舍掉;(3)将频率(或平均分值)和OR值判定的所有主次症状均纳入,只要符合一项主症条件的均判定为主症,其余为次症。从而得到了COPD稳定期基础证的特征,这些基础证临床上可以单独出现,如痰湿证,也可以以复合的形式作为中医证候而出现,如肺脾气虚证。通过对基础证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将证型拆分成单证,比原来的证型少,达到了降维升阶的效果;另一方面先将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进行组合,避免了证素组合的不确定性。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居住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包括咳嗽、气短、喘息等症状及肺部呼吸音等体征。包括中医证候诊断和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1)症状与体征分布:(1)二分类变量中,频率≥25%的症状与体征有:喘息(52.1%),舌苔白(45.4%),脉细(43.1%),舌苔薄(34.8%),舌质淡(28.2%)。(2)等级变量中,平均分值≥3分的症状与体征有:咳嗽(4.36分),易感冒(4.15分),神疲(3.52分),乏力(3.34分),气短(3.25分),自汗(3.15分),恶风(3.13分)。(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肺气虚证(0=否,1=是)为应变量,所有症状与体征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