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1.gif)
![湖北省黄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2.gif)
![湖北省黄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3.gif)
![湖北省黄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4.gif)
![湖北省黄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e12fb549f7763ca704d673530ddc97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其发声的响度来判断的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的原理相同的是()A.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B.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D.手影游戏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8m/s
B.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每本约重100N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人大声说话的声音约有100dB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用力,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D.来往车辆“靠右行走”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小球质量m/g102030木块移动距离s/cm8.316.825.2A.实验时,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B.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
C.物体质量越大,动能一定越大
D.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力的作用
D.足球静止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A.夏天打开冰棒纸,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烟”
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如图所示,将几颗相同的象棋子叠加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钢尺沿桌面迅速击打最下面一颗棋子,可看到该棋子被打出去了.下面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最下面棋子动而其他棋子没跟着出去,因为其他棋子有惯性而最下面棋子没惯性
B.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滚动轴承
B.写字时用力
C.合页加润滑油
D.用力磨冰壶前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有的外力都消失了,该物体将会慢慢停下来
C.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D.飞艇和风筝都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乌云遮住月亮”、“月亮在云中穿行”这两句话所选的参照物相同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一样大 B.甲大些 C.乙大些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显微镜实际上是两个凸透镜的组合,物镜成像原理与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相同,水在______℃时的密度最大.如图是喷雾器工作时的示意图,当你推动活塞时,瓶口的空气速度快,压强______,当压强比瓶口液体上面的大气压强______时,液体就被大气压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由于光的______(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______(填“红外”或“紫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自行车的人用力捏闸来刹车,这是用增大______的方法,使闸皮和钢圈间的摩擦力增大,如图中的硬币的宽度为______cm.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0分)如图(1)所示,请画出光线进入球形镜和通过球形镜两次折射的光路图(O为圆心).
(2)请在图(2)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3)如图(3),支点为O,在A点挂一重物,请用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此位置处于静止状态,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在本实验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3)当测力计由竖直方向(如甲)变为向右倾斜下拉(如乙)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4)关于本次实验,学习小组展开谈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如果杠杆在倾斜位置静止,就不会遵守杠杆平衡条件
B.如图甲测力计,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测力计的重力等于测力计读数
C.本实验弹簧测力计只能在右侧拉
D.杠杆的平衡条件是阿基米德发现的.
小红和小军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小红利用天平等工具测量过程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④再用天平测量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m2;
⑤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______.
(2)小军利用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测量过程如下:
①先将轻质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指针调到零刻线处;
②在小桶中装满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③将小桶中的水倒尽,再装满盐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④根据小军的测量结果可知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把本测力计改装成密度称,则该测力计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为______kg/m3.
用一个动滑轮在5s内将一重为150N的物体向上提起3m.
(1)如果拉力为100N,这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拉力的功率有多大?
(2)如果该动滑轮重为3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该动滑轮此时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如图甲所示,一实心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复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图乙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
(1)圆柱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该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蝙蝠是靠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探测障碍物和昆虫的;故A错误.
B、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利用超声波不能测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故B错误.
D、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其发声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
故选B.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B、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D、音色是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防止噪声的途径和声与能量等几个方面去分析,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2.【答案】A
【解析】解:A、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叶脉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影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4)“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答案】C
【解析】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3kg×10N/kg=3N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人大声说话的声音在60dB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4.【答案】A
【解析】解:A、射箭时,弦的弹性势能转化成箭的动能,箭离开弦后高速运动,由于惯性运动很长一段距离才停下,故正确.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这是由于重力的原因,故错误;
C、自行车下坡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快,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错误;
D、来往车辆“靠右行走”属于交通规则.故错误.
故选A.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即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抛在高空的物体由于重力的原因会向下运动;
(3)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4)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来往车辆“靠右行走”属于交通规则.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5.【答案】C
【解析】解:A、此实验中利用的是质量不同的小球,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应让小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相同,所以该实验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故A选项说法正确;
B、小球动能越大,木块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以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的,故B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大的物体,速度可能很小,所以动能不一定大,故C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过程中因有多个影响因素所以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同时动能的大小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的,这是利用了转换法,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应该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去分析解决;球把木块推出的距离长,说明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本题全面考查探究动能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注意此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6.【答案】C
【解析】解: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再受到脚对它的力,其仍能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造成的.由此可知,足球不受力时,仍能运动.故A错误.
B、足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但平衡状态包括两种: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若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故C正确.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汽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汽车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利用对应的物理知识,逐个分析选择项的说法,从而确定其正误.
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若发生改变,则受到的外力一定不是平衡力.若其运动状态不变,则其受到的外力一定是平衡力.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首要条件是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受力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就是平衡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就是相互作用力.7.【答案】A
【解析】解:A、夏天打开冰棒纸,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烟”,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
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属于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8.【答案】B
【解析】解: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不管是上面的棋子还是下面的棋子都有惯性,故错误;
B、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正确;
C、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错误;
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对桌面的压力变小,接触面积不变,故压强变小,故错误.
故选B.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3)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该题考查了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9.【答案】D
【解析】解: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故B错误.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故D正确.
故选D.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也能成正立的虚像.
(3)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
把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镜、凹镜的成像情况和应用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效果很好.10.【答案】B
【解析】解:A、滚动轴承是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
B、写字时用力,这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符合题意;
C、合页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光滑一些,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D、用力磨冰壶前冰面,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的.不合题意.
故选B.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增大摩擦的办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办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
要判断哪些是增大摩擦的实例,首先要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然后根据此知识来分析.11.【答案】C
【解析】解:A、人造卫星沿椭圆形的轨道绕地球运行时,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质量不变,相对地面的高度增大,动能减小;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势能,故A错误;
B、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物体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故B错误.
C、托里拆利实验是利用水银进行测量的,该实验最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故C正确.
D、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而风筝是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1)从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相对高度.质量越大,相对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当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托里拆利实验是利用水银进行测量的;
(4)浮力与升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不同的物体升空的原理也不尽相同.热气球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密度改变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实现升降;风筝、飞机、鸟等是利用流体压强产生的升力升空的.
该题考查了动能势能的转化、牛一定律、大气压的测量和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12.【答案】D
【解析】解:羊角锤、手推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筷子、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所以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①③.
故选D.
判断杠杆的种类,可结合生活经验,根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是等臂杠杆.
准确分析题目中工具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是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关键、13.【答案】D
【解析】【解析】: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他们之间相对位置的不变,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故A正确;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他身边的乘客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与站在地球上的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站在地球上的人为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月亮为参照物,乌云相对于月亮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云为参照物,月亮与云层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选的参照物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
要解决此题,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关键是选定参照物后,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是一道很典型的题目。14.【答案】B
【解析】解:
(1)因为两容器的液面等高,容器底面积相同,
所以两种液体体积:V甲<V乙;-------①
(2)根据p=,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
所以桌面受压力相等,
因为F=G,两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
所以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②
由①②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
(3)根据p=ρgh,两容器等高,
所以p甲>p乙;
故选B.
由底面积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可知压力相同,又因为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所以可知容器里面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由题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可以得出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液体密度关系;又知道h相同,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选择.
灵活运用固体压强公式p=和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定性分析.15.【答案】幻灯机;4
【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幻灯机;
事实表明,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故答案为:幻灯机;4.
(1)解答此题要明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2)水在4℃以上跟一般的物体一样,遵循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4℃之间,水出现反常膨胀现象,即是“热缩冷胀”的.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还要熟知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16.【答案】变小;小
【解析】解:
当推动活塞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减小,此处压强小于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水就在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的这个较大压强的作用下,沿着细管上升到上端开口处,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故答案为:变小;小.
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时,细管的上端开口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这样细管的上下两开口端就出现了压强差,水就在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的这个较大压强的作用下,沿着细管上升.
明确此题所涉及的物理过程:细管上端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液面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是关键.17.【答案】漫反射;红外
【解析】解: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的热作用强,人体可以辐射出红外线,夜视仪就是根据热作用强的原理制成.
故答案为:漫反射;红外.
(1)当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2)所有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可以将物体的温度提升.人体也可以向外界释放红外线.
此题考查了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对红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要知道红外线的具体应用,还要了解红外线的基本常识.18.【答案】压力;1.65
【解析】解:(1)自行车的人用力捏闸来刹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2)刻度尺上最小格表示的长度是:1mm,所以其分度值是:1mm;
硬币的左端对准的刻度是1.00cm,右端对准的刻度是2.65cm,所以硬币的直径=2.65cm-1.00cm=1.65.
故答案为:压力;1.65.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分度值是刻线上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物体的长度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刻度尺读数时要注意它的分度值、物体与刻度尺对齐的位置,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增大摩擦的方法、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19.【答案】解:(1)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球形镜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球形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如图所示:
(2)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作用在拇指上,方向水平向右,故画出弹簧对拇指弹力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连接OD,若在D端施力F,当F的方向与OD垂直时动力臂最大,此时最省力;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斜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
【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球形镜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球形镜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弹簧对拇指弹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3)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
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依此为动力臂,最省力.
(1)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一定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2)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3)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①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
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
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
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20.【答案】便于测量力臂;为了得出普遍性结论,避免偶然性;变大;BD
【解析】解:
(1)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便于测量力臂.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结论,避免偶然性.
(3)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不在杠杆上,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会变大;
(4)A、如果杠杆在倾斜位置静止,杠杆也处于平衡状态,遵守杠杆平衡条件;故A说法错误;
B、图甲中,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加测力计的重力等于测力计读数;故B说法正确;
C、本实验弹簧测力计也能在左侧拉.故C说法错误;
D、杠杆的平衡条件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便于测量力臂;(2)为了得出普遍性结论,避免偶然性;(3)变大;(4)BD.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需多次实验,得出平衡条件,使结论更普遍性.
(3)分析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的变化;
(4)杠杆在倾斜位置静止,处于平衡状态,遵守杠杆平衡条件;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加测力计的重力等于测力计读数;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可以在右边拉,也可以在左边拉.
本题考查的是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应用,正确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关键.21.【答案】左;m1−m2V;1.2×103解:(1)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⑤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质量;则液体的质量m=m1-m2,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2)③由图知弹簧测力计是4.8N;
④根据ρ水gV=4N和ρ盐gV=4.8N,可得盐水的密度:
ρ盐=ρ水=1.2×103kg/m3,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值是10N,
ρ液gV=10N,
而ρ水gV=4N,
则该测力计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
ρ液=ρ水=2.5×103kg/m3.
故答案为:(1)①左;⑤;(2)③1.2×103;2.5×103.
(1)①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⑤被测液体的质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减空烧杯的质量;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由ρ=求出盐水的密度.
(2)④根据装满水的重力和盐水的重力,确定出盐水的密度,然后求出把本测力计改装成密度测量工具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
此题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同时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要掌握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22.【答案】解:
(1)使用动滑轮时,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据n=2,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W有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店面商铺租赁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五年级教师年度考核思想工作总结样本(三篇)
- 2025年个人承包工地合同(2篇)
- 2025年乙方房屋租赁合同(三篇)
- 农药运输安全责任协议
- 教育科研大楼转让居间合同
- 咖啡厅装修工人合同范本
- 住宅精装修保修合同范本
- 住宅小区石材装修协议
- 展会物流支持外包合同
- 桥梁桩基础施工概述及施工控制要点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学生成长记录模板-好ok
- SB/T 10415-2007鸡粉调味料
- JB/T 20036-2016提取浓缩罐
- 考古绘图基础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GB/T 32574-2016抽水蓄能电站检修导则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准论
- 变更索赔案例分析
- 2022年4月自学考试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 《花婆婆》儿童绘本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