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爬模施工方案完整_第1页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爬模施工方案完整_第2页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爬模施工方案完整_第3页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爬模施工方案完整_第4页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爬模施工方案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爬模施工方案(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

核心筒爬模施工方案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爬模施工方案(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核心筒概况本工程写字楼地上35层,高158。3m,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楼体为型钢砼柱框架内筒结构。核心筒模板系统概述本工程核心筒高度158。3m,地上核心筒竖向结构将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液压爬模施工体系.工序关系核心筒地上部分先于楼层钢结构安装施工,核心筒外围的钢构件安装的相对核心筒墙体滞后控制4~5层;核心筒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滞后剪力墙4层施工。模板配置核心筒筒体8层以下按常规方法施工,采用木模满堂架支撑体系。核心筒筒体自8层开始内外墙体采用导轨式液压爬模施工。爬模系统的组成爬模架组成示意主要由附墙装置、H型钢导轨、主承力架、架体系统、液压升降系统、防倾防坠装置、全钢大模板、聚苯乙烯保温板等部分组成。它具备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墙体养护保温、安全防护等功能。外爬架外爬架三维示意图内爬架井道爬架三维示意图爬模组件架体的基本传力模式上部架体将恒载、活载传到主框架,主框架除每层给支座卸了一部分荷载外,将其余的荷载传给底部挂架,挂架通过附墙支座传给墙体,整个传力模式可靠且安全.液压爬模架选型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JFY(M)50型液压爬模架进行施工.单个JFY(M)50承载力为10t。每片爬架由两个导轨组成,相连之间间距200mm,通过翻板相连。JFY(M)50由轻型油缸驱动,操作方便。在核心筒筒体施工过程中,整个一圈的爬升体系通过控制调节器相互协调同步工作,实现同步爬升,带动大模板共同均匀上升。脚手架架体系统两附墙点间架体支承跨度:1。1m~4。3m架体高度:17。6m架体宽度:爬模爬架1.4~2.6m步距:1.5~3。0m步数:4~8施工荷载:≤3kN/㎡电控液压升降系统额定压力:21MPa油缸行程:550mm伸出速度:550mm/min额定推力:100kN双缸同步误差:≤12mm电控手柄爬升机构爬升机构是有自动导向、液压升降、自动复位的锁定机构,能够实现架体与导轨互爬的功能.安全装置防坠落装置下坠制动距离:≤50mm防坠落装置承载能力:>130kN防倾装置导向距离:>2.2m附墙装置序号附墙形式适用部位1预埋套管沿墙厚横穿墙体,绝大多数为此种形式.1、销轴2、导轨挂座3、固定座4、附着靴座5、墙体6、螺母7、垫板8穿墙螺杆9、穿墙套管Φ602附墙件预埋件不能贯穿墙体的情况,如端部墙肢的两组架体,预埋件平行墙体长度方向埋置墙中.在帮扎墙体或梁钢筋时在墙体上预埋Φ60的套管1、销轴2、导轨挂座3、固定座4、附着靴座5、墙体6爬锥7、8高强螺栓9、安装螺栓液压爬模大模板体系工作原理外墙爬模架外墙爬模架布置于核芯筒外墙,该形式爬模架可带墙体一侧大模板一起爬升,平台宽度2.25米,其覆盖四个层高,架体共有六层操作平台,从上至下分别为:上两层为绑筋操作平台,可借助此两层平台绑扎钢筋;中间两层为支模操作平台,可在此平台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层为爬升操作平台;最底层为拆卸清理维护平台。当墙体混凝土达到脱模要求后,先爬升爬模架,将爬模架爬升至上一层,此时将模板退550~700mm,即可借助此空隙清理模板,然后将支模体系靠近外墙,并对其进行刚性拉接,此时即可借助上两层操作平台绑扎墙体钢筋。内墙爬模架内墙爬模架可兼做物料平台,并可带布置机位及对面的两侧模板一起爬升。平台宽度为内筒宽度减10cm。内爬模架覆盖四个层高,架体共有六层操作平台,从上至下分别为:上两层为绑筋操作平台,可借助此两层平台绑扎钢筋;中间两层为支模操作平台,可在此平台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层为爬升操作平台;最底层拆卸清理维护平台。电梯井筒内随架体一起爬升的模板通过手动导链钩挂在支架的横梁上,其它模板可直接放置在电梯井爬模架的主平台上;当电梯井混凝土达到脱模要求,将电梯井筒内放置在主平台上的模板全部吊走,使用手动导链将随架体爬升的模板脱模,并借助特定模板丝杠将两侧大模板固定后,此时可借助电梯井爬模架模板上方的支架平台绑扎上层墙体钢筋。当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开始爬升电梯井爬模架,将架体爬至上一层.爬模系统模板组成本工程核心筒爬模系统模板主要采用大钢模板、补偿模板、洞口模和角模等模板形式。核心筒墙体模板选用定型大钢模板,对于墙体截面尺寸按250mm、200mm、150mm、100mm变化处采用更换不同尺寸的角模来调整。大钢模板采用6mm厚钢板加工制作,模板底部与混凝土搭接200mm。为了防止硬化过程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墙体开裂,需对墙体进行保温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即开始对墙体进行脱模后养护。为了实现脱模后养护,专门设计了墙体保温体系,在模板横竖肋之间放置聚苯乙烯保温板。核心筒大钢模以4000、3000和2000的标准模板为主进行平面配置,相应配置非标准模板和阳角模及阴角模。模板拆除爬架上爬后,专门保温构件通过活动支腿与爬架体进行连接,与爬架一起进行爬升,实现墙体的保温.其它信息见下图表:墙体模板模板面板采用6mm厚钢板加工制作,标准模板单块宽度主要为4000mm,3000mm,2000mm,补偿模板根据实际放样配模尺寸加工制作;模板高度根据层高利用补偿模板组装调整;在核心筒剪力墙内收变截面时,内模板宽度发生改变,利用补偿模板进行调节,补偿模板根据实际放样配模尺寸加工制作。模板结构厚度:6mm+86mm+100mm;面板为6mm钢板,内楞为[8轻型槽钢,外楞为[10轻型槽钢。对拉螺杆所有内外墙模板安装时,其螺栓孔的位置严格对应,模板上的螺栓孔根据计算确定间距后,预先进行开孔。锥形对拉螺杆由三节组成,对拉螺杆安装按对应的螺栓孔布置,拆除时,将带螺纹的对拉螺杆和套锥均拆除以便重复周转。洞口模板核心筒剪力墙内洞口按门窗洞口和预留洞口划分,小于1m×1m的预留洞口采用木模板制作相应尺寸的木盒子,埋设在墙内,两边大钢模板封闭;门窗洞口采用上图所示的可调节洞口模板,其尺寸根据图纸设计情况工厂定制。可调节洞口模板示意图阳角模阳角模将起到两个作用,确保转角部位的结构外观质量、保证阳角的方正,根据墙厚的变化阳角模尺寸相应收减,即由墙厚变化造成模板宽度的变化完全通过角模尺寸来调整,大面积模板无需变动。角模宽度的调整主要通过标准拼接板来完成。标准拼接板块为多块拼接方式,每块角模宽度根据墙体截面内缩尺寸而定此宽度与墙体每次收进尺寸等同,故每次的截面变化通过顺次减少标准块数量得以实现。阴角模通过阴角模拉钩将两侧大钢模与阴角模连成整体。阴角模三维节点核心筒爬模工艺流程安装条件为保证导轨能正常附着在标准层层的墙体上,在施工下层结构墙体施工时,就在有爬模爬架机位预埋套管.当核心筒地上标准层墙体钢筋绑扎时,再在有爬模架机位的位置预埋套管,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时,即可进行首次安装.安装工艺流程墙体预埋、附墙装置的安装→地面组装、整体吊装→铺脚手板、挂护网、安装液压装置(见安装示意流程图)A、现场施工中用2mm的铁皮板将2。20m的主操作平台密封,提高安全防护效果,同时用竖梯将六层操作平台相连,形成上下通道。B、根据核心筒内木模、爬模的具体布置情况,墙体两侧的配模包括“爬模+爬模”和“爬模+木模”两种情况。下图所示的安装示意选取墙两侧均布置爬模的一种情况进行架体安装过程的图示说明,实际上墙两侧的架体相互独立并且同侧架体亦划分成若干单元、各自独立机动;墙两侧分别采用木模和爬模的情况时,架体的安装与之相同,内模的木模脚手系统按三层满配、循环周转。C、墙体预埋、附墙装置的安装:根据核心筒的结构特点,在绑扎墙体钢筋时在墙体上预埋Φ60的套管。爬模系统组装A、在绑扎墙体钢筋的同时预埋爬模爬架所需的预埋套管,当打完混凝土拆模后,在预埋套管处安装附墙装置。B、将主承力架、导轨及上下爬升箱组装一起,现场用塔吊吊至附墙装置内,并插上防倾插板.C、当主承力架都组装完毕后,组装两主承力架之间的连接侧片,用M12×35的螺栓连接两附墙点间的侧片。D、铺主平台脚手板。E、在地面将模板支撑体系组装完毕,整体对其进行吊装。F、铺上两层绑扎钢筋用平台的脚手板。G、在地面将爬模爬架挂架体系组装完毕,整体对其进行吊装。H、铺爬模爬架下两层平台的脚手板。I、挂安全网,安装液压爬升系统.核心筒爬模系统爬升流程核心筒爬模自8层以上每层爬升1次,顶层爬升2次,整个核心筒爬模经过28次爬升完毕。施工流程爬模施工由以下施工步骤完成:支模→浇筑混凝土、绑上层钢筋→拆模、提升导轨→爬架提升、模板就位爬模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爬升条件当上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时,由项目土建工程管理部开据爬升通知单,爬模爬架技术指导与项目部安全员共同对架体系统(包括架体上的杂物,各连接部位的连接,及液压控制系统等)进行检查并填写爬升前检查记录表,清理架体杂物,符合要求后方可爬升。爬升时现场项目部在相应楼层准备临时电箱。模板与导轨的爬升当上层的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脱模要求后,可将模板后移或吊走模板,在预埋孔处安装穿墙螺栓和附墙装置,操作液压升降装置,将导轨爬升到上一个楼层位置.选择使用长度为9m的爬模架导轨,在挂架的原有结构件体系下需使用脚手管再向下伸长800mm。这样保证大多数架体的附墙装置可在绑扎钢筋的时候拆除,不占用爬升时间。架体的爬升当导轨爬升到位后,再操作液压升降装置将架体爬升到上一个楼层位置,然后再移动支承架将外墙模板安装就位,并浇筑墙体混凝土。架体的防护架体爬升到位后,对相邻两架体100mm的空隙用翻板进行封闭.重复正常工艺流程直至结构封顶。设备的维护、检修维护、检修的内容:检查架体系统的连接部位和防护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及时整改,对液压控制系统要定期调试,及时更换易损件.内爬模平台连接和防护的检查由于内爬模平台为独立同步整体提升系统,因此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架体系统的连接部位和防护是否符合要求,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及时更换易损件.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核心筒模板体系为逐层提升系统,模板为定型大钢模,支设和拆除均依靠施工平台进行操作.钢筋半成品通过附着在核心筒内的塔吊吊装至物料周转平台,然后进行钢筋连接和绑扎施工。钢筋隐蔽验收后,先关外模后封内模,对截面尺寸和垂直度偏差进行复核后进行加固处理.布料机的选择核心筒布置有两台移动式混凝土布料机,混凝土对称浇筑。模板系统的脱模与清理措施:清理主梁齿条上的杂物,拔出滑车楔板,利用脱模器同时操作将模板退出,退出最大离墙面距离为700mm。模板退出到位后,立即用滑车楔板将滑车锁定,同时调节调节支腿,使模板垂直。定期清理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每施工3层对导轨、主梁齿条、调节支腿、防坠装置等进行保养,以保证架体的正常使用。见以下大样图:特殊部位处理核心筒外墙变截面爬模本工程核心筒墙体变截面处采取增设导墙和附墙钢垫板使架体竖直向上爬升3层,然后通过设置临时支架、导轨滑移滚轮、顶丝滑动装置和防坠钢丝绳将架体移入正常位置的方式来克服截面变化对架体带来的影响。核心筒变截面爬升工况图:10#槽钢变截面处预先向上部墙体浇筑一段混凝土导墙。10#槽钢变截面处预先向上部墙体浇筑一段混凝土导墙。墙体变截面三维节点示意图在变截面位置上一层采用辅助钢支座(长200mm),与预埋螺栓连接使外爬架能正常爬升。敷设临时支架,使外提升架导梁与它能够连接,当需要拆除钢支座时作为临时支撑。在变截面位置上两层采用辅助钢支座,使导轨爬升时不致于倾斜而影响爬升。当导轨完全超出变截面位置以上时,采用架体上的顶丝滑动装置,将外提升架移入正常位置,固定附墙装置.拆除临时支架。恢复正常爬升。墙体变截面位置,在核心筒剪力墙两侧顶端附加[10双槽钢加固,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下一层墙施工至变截面位置上方,采用木模板吊模处理;墙体变截面位置,下层墙顶端采用木模封口。该部分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以便于作为墙体模板定位的导墙。与钢结构连接板的处理在核心筒内局部存在钢骨柱,特别是阳角处的钢骨柱,钢骨柱与核心筒外的钢梁通过连接板相连,因此在支模时,预先考虑采用大钢模避让模板,阴阳角处采用角模。具体见下图:特殊部位的调节和避让模板在遇施工电梯和塔吊附着装置影响爬模体系时,采用避让模板和木模板相结合的方式,来克服对大钢模的影响。核心筒内电梯大堂处存在钢筋混凝土梁板,混凝土梁钢筋通过预留钢筋接驳器来解决梁端钢筋的连接问题;板筋在墙体内留设足够的搭接长度以90度角紧贴模板预埋在墙体保护层内。钢骨柱与筒外钢结构通过钢梁连接板相连。采取的方案是:在普通层时使用非开洞模板,当施工至有钢梁接头和混凝土梁接头层时,将部分模板更换成局部可调节模板完成本层施工,施工上一层时,再将模板换回原来的状态。爬模平台垂直运输通道核心筒垂直运输通道由两台电梯和与爬模相连的楼梯组成.电梯把施工人员直接输送到爬模操作平台;爬模通过爬梯与爬架下层的楼梯相连,形成紧急疏散通道。安全通道构造图竖向安全通道与施工通道设置原则1)考虑到超高层结构紧急事故状态下电梯不可使用,人员安全疏散通道考虑如下:a。复合楼板结构施工时:各施工楼层→核心筒内消防楼梯→地面安全通道→安全区域b.核心筒结构施工时:爬模工作面→爬模挂架→安全通道→核心筒内楼梯→地面安全通道→安全区域c.钢结构施工时:钢结构工作面→安全通道→核心筒内楼梯→地面安全通道→安全区域核心筒内无混凝土水平结构,需要搭设紧急疏散通道,从最高工作面(核心筒爬模平台)连通至核心筒内楼梯,如下图所示:安全通道竖向剖面图2)照明:核心筒内在电梯、各楼层、楼梯以及爬架内设置临时照明系统.3)。爬模平台楼梯通道外爬架通过挂架上的定制的钢爬梯作为人员操作的施工通道;内平台内架设钢爬梯,上端可到物料平台,下端与高区施工电梯相接,作为主要施工通道和消防通道.所有楼梯及爬梯均设置护栏和扶手,且与架体一样封闭在外围护钢丝网以内。挂架底部采用木板、钢网和定做翻板进行防护。定型钢楼梯下挂简易爬梯定型钢楼梯下挂简易爬梯平台走道出口平台走道出口外爬架上操作平台的施工通道施工平台出入口通道爬架兜底防护爬架兜底防护爬架底部防护和封闭4).垂直运输机械对爬模平台的影响一台内爬塔吊,附着于核心筒剪力墙上,塔吊标准节与墙体最小距离为1650mm采用宽度较小的平台,不影响爬模的爬升.以上机械穿平台时,均采用钢管模板护栏进行防护,水平方向用水平兜网防护.爬模架的安全防护本工程所使用的爬模架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以下主要部分:爬模架的防坠装置、外侧全封闭的密目安全网、爬架各工作平台上满铺的竹笆、工作平台上的踢脚板、工作平台外的防护栏杆、导轨滑移滚轮、爬架底部全封闭安全隔板及底部兜网。爬模架设置避雷装置并与外框筒避雷相连。防坠装置防坠装置附墙装置导轨爬模架防坠装置详图爬模架安装时的安全措施1)爬模架安装前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对主要构件进行严格验收,特别是附墙杆、导轨、主支撑架的主要承力构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2)爬模架安装时必须严格按如下顺序进行安装:安装附墙杆→安装导轨→安装主支撑架→安装模板支架→安装防坠装置→安装吊栏架→安装其他配套构件.3)爬模架交付使用前,其上所有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全部安装完成.4)爬模架安装完成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验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爬模架正常爬升时安全措施1)爬模架提升前应认真检查千斤顶、导轨、主承力支架、防坠装置,保证这些构件工作性能完好。2)爬模架在导轨提升过程中,主承力架与附墙手的连接件严禁松开。3)导轨提升到上一层的附墙杆上后,应用附墙杆上的卡扣将导轨扣紧。4)主承力架提升到上一层的附墙杆上后应立即用连接件将主承力架与附墙杆连接牢固。5)爬模体系的临时堆载在4m跨内限值1。5t。爬升机构的安全保护1)液压爬架的爬升机构,主要由带有爬升踏步块和导向板的H型导轨与附着其上的上下爬升箱和液压油缸等组成,并通过上爬升箱上端的连接轴与爬架的竖向主承力架连成为整体.上下爬升箱内均设有能够自动导向的凸轮摆块(人字形摆块或承力块)和联动式导向轮.2)导轨或架体爬升时,启动油泵,通过油缸的伸缩,上下爬升箱内的凸轮摆块和导向轮就自动沿着H型导轨表面的导向板和踏步块变换方向、自动导向、自动复位与自动锁定,从而达到架体的爬升。钢绞线锚夹具式的防坠装置防坠装置上端的固定端,安装在导轨的上端部;防坠装置的锁紧端,安装在主承力架的主梁U形挂座上;预应力钢绞线一端锚固在防坠装置上端的固定端内,另一端从防坠装置下端的锁紧端(紧固端)内穿过.如下图所示:架体与墙体的防护及架体间的防护1)爬架水平梁架上绑小横杆,在小横杆上铺设脚手板,通过小横杆控制脚手板离墙的防护距离,要求脚手板离混凝土墙面的距离均应小于100mm2)各单独独立的架体在搭设的过程中留有100mm爬架各操作平台的连接在铺设架体各平台时,在每个单独独立的架体水平位置中间留700×700mm通道通道架体与墙体的防护及架体间的防护在爬架水平梁架上绑小横杆,在小横杆上铺设脚手板,通过小横杆控制脚手板离墙的防护距离,要求脚手板离混凝土墙面的距离均应小于100mm爬模架在混凝土浇注时的安全措施为了防止墙体顶部混凝土浇注时外溅,在爬模架的模板设计时,筒体外侧的模板高出内侧模板200mm爬模架变截面爬升时安全措施1)爬模架在变截面处爬升时,变截面墙体上附墙杆上的钢垫片厚度必须符合要求,2)爬模架在向变截面墙体平移前,临时支架必须安装就位,并使爬模架的重量过度到临时支架上,同时临时防坠钢丝绳连接到位.3)爬模架平移到位后,必须立即与附墙杆安装牢固后才能拆除临时支架和防坠钢丝绳。爬模架拆除时的安全措施1)爬模架拆除必须按与爬模架安装的相反顺序进行。2)模板在拆除时,钢筋操作平台上的杂物需全部清除干净,防止杂物高空坠落。爬模体系的拆除拆除工作的施工部署人员组织:爬模爬架技术提供单位配备现场工程、安全负责人1名、技术指导2名、专门负责爬模爬架拆除过程中的的技术指导和安全培训工作,甲方成立爬模爬架拆除工作小组,负责爬模爬架的拆除工作。拆除工作应配20名专业架子工分成2个作业班组,并事先由设备所有方进行培训,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持证上岗。机械设备:由现场已有塔吊配合爬模爬架的拆除作业.爬模爬架拆除条件1)当结构施工完毕,即可对爬模爬架进行拆除。2)爬模爬架的拆除必须经项目生产经理、总工程师签字后方可。爬模爬架拆除前,工长要向拆架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工作。交底有接受人签字。3)拆除时,写书面通知,拆架前先清理架上杂物,如脚手板上的砼、砂浆块、U型卡、活动杆件及材料。爬模爬架拆除后,要及时将结构周圈搭设防护栏杆.4)拆架前,先对爬模爬架进行检查验收,待检查合格后方可拆除。5)拆架前,先将进入楼的通道封闭,并做醒目标识,画出拆除警戒县,严禁人员进入警戒线内。拆除顺序按机位编号,顺时针方向依次拆除:拆爬升设备→拆大模板→拆模板支架→拆挂架→拆主三角支架拆除步骤(见爬架拆除流程图)A、清理架体杂物,拆除架体上的脚手板和踢脚板,将架体分割为2-4个机位的独立单元,将两独立单元间机位架体的连接解除。B、用塔吊吊住支模体系,拔出调节支腿和高低调节螺栓上的销轴,将支模体系吊离主承力架至地面分解。C、用液压油缸将导轨提升出来,然后用塔吊吊离作业面。D、拆除上、下爬升箱、液压电控系统和爬模爬架下两层附墙座并吊离作业面。E、将主承力架及挂架体系整体吊至地面进行分解。F、以上拆除的爬模爬架各零部件要统一堆放,统一管理.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大连xxx项目位于大连市xxx交会处。地下四层,地上60层,建筑最高点达279。25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与混凝土混合支撑框架巨型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0万㎡,标准层每层面积约1600㎡。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工程测量技术说明》(06—H165)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合同文件、施工图纸.三、施工测量放线准备1、认真审阅各专业设计图纸,检查平面坐标、高程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熟悉测量规范对施工测量要求,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规范相关规定要求。3、对所有进场测量器具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检查检定合格证书。4、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5、与业主或前期施工单位办理测量成果交接手续。6、检查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及水准点。7、编制测量工程一级平面控制网控制桩布置图。8、控制点测量成果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测量数据库。四、测量器具测量器具配备计划表序号仪器名称数量用途性能检定时间1TKS—202全站仪1台测设平面控制网2+2ppm2021/04/272KTS—552R全站仪1台钢结构测量2+2ppm2021/10/273J3激光垂准仪1台主轴线竖向传递2〃2021/08/174S3型水准仪2台标高测量与传递3mm2021/08/175J2级电子经纬仪1台投测轴线2〃2021/08/176无线对讲机1对通讯联络3km750m钢尺3把轴线、标高量测±5mm2021/08/17(根据我们项目已有的仪器填写,检测报告附后)五、测量人员项目经理部工程部下设测量组,设测量组长一名,测量工程师3名,专职测量工5名;测量负责人负责整个工程测量方案的制定、实施管理和测量技术复核工作;测量工程师在测量负责人领导下,完成整个工程施工测量任务。六、施工测量基本要求1、明确测量工作为工程施工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要求。2、认真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做到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3、根据测设场区控制网测设本工程控制网。4、定位、放线工作在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雇主和监理验线。5、认真做好测量定位桩的保护工作。6、做好误差分析,尽量减少误差,发现问题及时报雇主和监理。七、场区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本工程场区面积较狭小,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城市控制点在施工场地外测设4个主控点,经闭合平差后确定其坐标,此时首级施工控制网设置完毕。(见方案附图PN-04-01:首级控制网点布置图).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场区平面控制点测量1)控制点的布设:根据实际场地情况在场地外以雇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点测设4个平面控制点与雇主提供的坐标点形成闭合导线,再根据此首级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网.控制轴线应选取在通视条件好的位置,轴线号如下:S2—A、S2-C、S2—D、S2-1、S2-2、S2—5.(见附图PN-04—02:轴线控制点布置图)2)平面控制点的测量:进行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测量前,测量工程师应对雇主提供的城市控制点进行复测,符合点位规定误差要求后才可使用。本项目采用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ppm的全站仪测设二级导线网,依据雇主提供的大连市城市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进行测量控制。控制网指标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51/200003、水准点布设3.1、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1)为了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的建立应先对雇主提供的2个水准基准点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再根据雇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场外雇主给出的高程点为:G1、G2,采用水准测法,测设一条闭合或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控制点,以此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竖向精度控制的基点。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以测绘院提供的水准基点作为永久性水准点,该永久性水准点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内标高控制点复核原始依据,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4)场区内至少应有四个水准点,水准点根据场内条件确定,距离基坑开挖边线应尽可能大,每月对场内水准点进行复核。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按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仪器型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附和或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三等±3±6DS1DS3因瓦双面往、返往往、返±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等级视线长度(m)视线高度(m)前后视校差(m)前后视累积差(m)基辅分划读数校差(mm)基辅分划测高差之差(mm)三等≤75≥0。3≤2≤52.03.0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MW=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相应线路长度: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内业计算最后形成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等水准精确至1mm。八、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桩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正常施工及工程测量的精度。2)采用测角精度2″的电子经纬仪,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投测.2、轴线投测方法1)轴线投测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用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东西方向布设3条轴线控制桩;南北方向布设3条轴线控制桩;将轴线投测在地下二层顶板之上,在硬化的地面弹线;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轴线投测的精度。2)根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点),(当同一轴线上只有一个控制点时,可以某一距离远视线好的控制点做后视,然后转角度到轴线方向上),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精度要求:边长误差小于1/10000,测角精度小于6′。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拉尺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控制线弹墨线标明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然后在该平面上测出轴线及细部线(见附图PN—04—03:基础放线图).控制线投点间距不应大于10m,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30cm控制线。弹墨线时要对准点位,小线要拉紧。框架柱要弹轴线立线至顶,以控制梁位置.所有弹线均要求墨线清晰,并用红三角标注。3)施工放样各部位技术要求如下表。施工放样各部位技术要求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L)L≤30m±530m<L≤60m±1060m<L≤90m±1590m<L±2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4)圆弧部位放线以主控轴线交出圆心,用钢尺直接量出圆弧墙曲线及内外控制线。地下二层以上放线采用底板留洞与经纬仪十字交会测出圆心位置,测设间隔5度的曲线点,然后用木制弧型模板画线连接。3、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控制、测量1)高程控制点联测在施工过程中每三个月对场内高程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雨季前后复测一次,在结构施工至±0.000时进行一次整体校核。2)标高测量为了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楼层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施工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进行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间的校核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楼层平面施工中标高控制的基准点。并用红色油漆画三角作标志,同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3)施工过程中使用时先检测基准点的准确性,无误后,再检测几个基准点同一标高的校核误差,当校核误差小于3mm时方可作为施工层标高抄测的依据。4)在施工层墙、柱上抄测+1。000m线,误差在2mm以内,弹墨线并标明高程。5)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在立筋上抄测标高,间距大于6m时加设附加筋,标高抄测误差2mm以内。用以控制结构标高及设备预留预埋。设备预留预埋前应校核至少三根立筋上的标记,当误差大于3mm时,应与测量员联系,由测量员提供准确的标高。九、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1、楼层平面轴线测量对于建筑物—5.5米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在建筑物地下一层内底板上测设轴线内控点,先准备2套内控布置方案,到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权衡选择。(见附图PN-04—04:—5。5米以上内控点布置图)。1)地下一层放线验收合格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引测轴线等级不得低于建筑物控制等级。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建筑物内底板上埋设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应埋设4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偏离轴线1。0-2。5m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钢筋与首层楼面底板钢筋焊接,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0mm×150mm)。并做好防护。2)轴线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轴线控制网(钢板基准点)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得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如下表: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高度(m)允许误差(mm)每层±3H£30m±530m<H≤60m±1060m<H±20轴线竖向投测如下图所示:控制点位垂直引测示意图3)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铅直仪,先在底层基准点处架设激光铅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激光铅直仪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铅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考虑到核心筒剪力墙浇筑位置比筒内楼板高出数层,故将一带洞钢板代替楼板放置接收靶,钢板与爬模连接并随爬模提升,至预订位置后固定于剪力墙侧,然后投测控制点并放设轴线。激光点位捕捉如下图所示:透明蒙板透明蒙板环形光斑追踪吻合全圆四等份取中激光点位捕捉方法示意图同样方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并与外墙、柱立向轴线校核,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50m)。在施工层用电子经纬仪连线,用墨线标明。供楼层放线使用。然后放出各部位细部线,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30cm控制线。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主要精度指标详见《施工各部位放线技术要求》。2、高程的传递1)首层墙柱结构拆模后,将场区高程控制点引测至首层框架柱或剪力墙上,不得少于三个,且精度不得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以此作为首层以上各层的高程控制点.2)在首层以上的框架结构和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首层墙体上已有标高点(1。000m线,红色油漆标记)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以上各层均在相应位置用红色油漆标记,并注明其相对高程.3)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引测均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需保证钢尺铅直),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调整。4)建筑物应至少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高度(m)允许误差(mm)每层±3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5)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核误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量范围的中心位置。十、钢结构的测量1、建立建筑物控制网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塔楼主体结构建筑高度高,钢结构安装测量精度要求高,建筑面积较小,施工场地有限。平面控制网在布置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顺序、施工分段和定位放线的精度及放线方便等因素,才能充分发挥控制网的作用,保证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如下测量控制.2、基坑内轴线控制网根据甲方、业主交接提供的坐标控制点A、B、C、D、E、F(在裙房的-1F楼面)和测量成果表。利用全站仪投点建立基坑内矩形轴线控制线,轴线控制线和建筑轴线相平行,间距为1—3米。基坑轴线控制线平面图3、基坑内标高控制点根据甲方、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换算成建筑标高.利用水平仪将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裙房混凝土上,作为基坑内的标高控制点。基坑标高控制点4、-1F以下及基础坐标控制点由于测量受场地影响,故-1F以下采取外控法测量.在对塔楼-1F(包括-1F,标高—5.500m)以下及基础轴线控制使用裙房上控制点A、B、C、D、E、F,示意图如下:-1F以下及基础轴线控制线5、—1F以下及基础标高控制点利用基坑内标高控制点把标高引测到核心筒剪力墙上,利用水平仪逐层测量。-1F以下及基础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的水平传递6、—1F以上楼层坐标控制点从1F开始,测量采用内控法.利用全站仪将裙房上的坐标控制点由塔楼外引测至塔楼内。楼板结构在此部位留孔,利用激光铅垂仪进行竖向轴线传递。为缩短激光铅垂仪投点的距离,工作基点分别设置在-1F(标高-5。500m)、22F层楼面(标高93.950m)、45F层楼面(183。650m)处。塔楼轴线竖向传递的仪器采用激光铅垂仪,在施工层的预留孔处水平固定一块有机玻璃板做成的光靶,在平面工作基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慢慢旋转铅垂仪一圈(0°、90°、180°、270°、360°),便在接收光靶上得到一个激光圆,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传递点。步骤1:架设激光铅垂仪于首层基准控制点上并打开激光发生器.将有光学成像物镜与光点传感器的激光接收靶由导线引入计算机系统。如右图:激光铅锤仪测量示意步骤2:由于自振或风振因素所引起的投点偏差。如右图:投点测量偏差示意图步骤3:移动接收靶至投点中心。如右图:测量投点位置调整示意步骤4:通过移动接收靶使靶中心与基点中心相吻合,得到控制点。如右图:投点重合示意步骤5:弹正交十字墨线至楼板面上,作好标记,并保护好接收靶.如右图:投点位置标记各个控制点依次传递至施工层,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施工层轴线控制网。7、-1F以上的标高控制线利用轴线竖向传递所预留的孔,从上到下用水平仪、50m钢尺和铅锤分别对每层进行标高传递,每层标高控制线按照比每层钢梁顶面高1.000m设置,弹线到核心筒混凝土上。高程控制点的竖向传递8、钢柱吊装测量流程钢柱吊装测量流程图9、垂直钢柱的测量控制9。1、钢柱测量定位控制点设置由于本工程钢柱截面较大,施工精度要求高,所以在测量钢柱平面定位时采用同截面多点测量。钢柱平面定位点如下图:钢柱平面定位点示意钢柱顶标高的测量按照截面形式不同分别测量,H型钢柱测量对角,□型柱测量四个转角,选用最高点为柱顶标高的测量依据.钢柱标高测量控制点9。2、钢柱轴线测量因钢结构为施工先行部分,所以作业位子受很大的限制.钢柱轴线校正时仪器的架设位置应当视野开阔,位置牢固可靠不晃动。所以在校正之前根据核心筒已完工结构,选择视野开阔的核心筒门洞处架设仪器测量。对于在核心筒门洞位置视线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应搭设测量平台。钢柱轴线测量即在柱角顶部平面定位点上,用油漆笔做上控制记号,预先在图纸上计算出钢柱平面定位点的平面坐标值(x、y),在柱子吊装到位后,将全站仪架设到视野开阔能够大面积观测的核心筒门洞处,在柱子校正过程中,将小棱镜置于柱子顶部四点逐一测量各点,直到柱子设计坐标值与仪器所测坐标差相符。此方法可保证超高层建筑的精度需求。以便对中和控制垂直度.全站仪小棱镜测量仪器图示钢柱轴线测量示意图9。3、钢柱标高测量在钢柱吊装完成初校以后,及时对钢柱柱顶标高进行测量记录,以便校正调整。在最终校正和焊接完成后再一次对钢柱顶进行标高测量,做为最终资料依据.钢柱柱顶标高测量10、倾斜构件的测量控制本工程ST2塔楼的倾斜构件主要为CC1、CC4、CC5、大支撑。其中CC1、CC5每米倾斜21㎜,CC4每米倾斜50.7mm,而大支撑的安装需要支架调节。10。1、倾斜构件的倾斜度和轴线测量倾斜构件的倾斜度校正方法基本与垂直钢柱相同,测量方法是测量人员事先计算出构件的倾斜度和倾斜构件的柱顶定位点坐标。测量校正用全站仪控制钢柱的倾斜度和柱顶轴线坐标。架设全站仪于核心筒的门洞口处或搭设在钢梁上的测量平台上,通过后方交汇或极坐标交汇法确定测站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全站仪与微型反射棱镜配合,测量倾斜构件的柱顶定位点坐标,用实测坐标与理论坐标相减计算出轴线偏差,用本节构件顶部的实测坐标与下节构件顶部的实测坐标相减来计算倾斜构件的倾斜度偏差值。测量方法如下图:倾斜钢柱轴线测量示意图支撑定位测量示意图10。2、倾斜钢柱的标高测量倾斜构件标高测量同垂直钢柱标高测量相同。同样是用核心筒剪力墙上的标高控制点,用水平仪测量倾斜构件顶四个控制点标高。其中大支撑的标高根据图纸分段长度和斜率,事先由测量人员计算出四个控制点的标高,用水平仪测量.11、转换层桁架测量控制11.1、转换层桁架控制点的布置在接头附近的上弦节点上方和下弦节点上方用钢尺分出观测控制点,由内业人员计算出控制点坐标值和标高,作为桁架对接控制点.桁架拼接接头定位点正投影图11.2、平面定位控制带状桁架安装用全站仪进行控制.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轴线上,整平对中后,输入测站点(X,Y)坐标数据,用全站仪十字丝中心照准反射片中心,所测设数据与控制点设计坐标值进行对比得出偏差,如偏差较大,则用倒链和千斤顶对轴线方向进行校正,直到偏差符合规范要求,然后用同种的方法对桁架另一端进行校正,各点安装到位后再由电焊工对接口进行点焊加固。加固好后再对桁架进行一次全面测量复核。桁架下弦平面定位测量示意图桁架上弦平面定位测量示意图11.3转换层桁架标高控制转换层桁架标高控制用水准仪在核心筒门洞处观测。桁架下弦标高测量示意图桁架上弦标高测量示意图12、Y型柱测量控制根据组合柱安装顺序,Y型柱在安装后两个侧面被箱型柱所遮挡不能通视,所以用全站仪在核心筒门洞处测量.测量方法和钢柱测量方法一致。12.1、Y型柱平面定位点布置Y型柱测量定位点示意12。2、Y型柱平面定位测量Y型柱平面定位测量示意12。3、Y型柱标高测量Y型柱标高测量示意13、预埋件测量控制ST2塔楼的预埋件主要是在核心筒剪力墙上的钢梁预埋钢板和焊接在钢梁预埋板的钢梁连接耳板.13。1、钢梁预埋件预埋测量流程土建核心筒钢筋绑扎和支模土建核心筒钢筋绑扎和支模预埋钢板标高测量预埋钢板轴线测量预埋钢板安装固定土建核心筒砼浇筑钢梁连接耳板标高测量钢梁连接耳板轴线竖向引测钢梁连接耳板平面定位焊接固定测量监控调整钢梁预埋测量流程13.2、钢梁预埋钢板标高测量钢梁预埋板因为主要作用是钢梁连接耳板定位焊接,所以对其位置要求精度不高。在标高测量时可以直接利用下部标高控制点用铅锤和钢尺测量.13.3、钢梁预埋钢板平面定位测量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楼面上根据土建竖向轴线控制点,用全站仪在核心筒剪力墙竖向投影出轴线.再利用线锤确定预埋钢板在模板内轴线位置。部分预埋钢板轴线位置利用已在剪力墙上投影的轴线用钢尺量距定位。预埋钢板平面定位测量示意图14、钢梁连接耳板标高测量钢梁连接耳板的标高测量,选择直接用水平仪测量,并用墨斗弹出线进行标记.钢梁连接耳板标高测量示意图14.1钢梁连接耳板定位测量在标高测量完成后.根据图纸选择正确的钢梁连接耳板,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在核心筒上的钢梁预埋件上投影出轴线,在用全站仪根据计算得出的钢梁连接耳板最外端坐标进行坐标测量。在同一竖向平面的连接耳板,只需测量两端头的钢梁连接耳板,中间部分利用两端头连接耳板拉的内外两根钢丝线用钢尺和线锤定位.钢梁连接耳板平面定位测量示意图钢梁连接耳板拉线定位示意图15、测量保证措施所有测量工具必须经专业检验站检验合格方能投入施工。每次放线前,均应仔细审图,弄清楚各个轴线之间的关系。放线时要有工长配合并检查工作。放线后,质检人员要及时对所放的轴线进行检查.重要部位要报请监理进行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所有验线工作均要有检查记录。对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15。1、测量仪器架设条件的要求本工程因为是超高层,钢结构部分为先行部位,测量受施工场地所限制,所以在钢结构上部结构测量时仪器架设位置应稳定,不晃动;并且在测量时避免周围有碰撞内施工.根据大连市气候的原因,测量时应综合考虑影响,当气候不能满足测量条件时应停止测量.当施工部位不能满足测量条件时,应当在下部已施工完毕部位搭设测量平台,平台应当牢固、可靠、不可晃动。15.2、钢柱标高控制本工程钢柱的标高控制主要测量和控制各节柱顶标高,由于钢材压缩变形、基础沉降及钢材线胀变形(⊿=K×⊿t×HK即为钢材的线胀系数)等的综合影响,随着施工楼层高度的增加,柱顶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差会越来越大,因此柱顶设计标高不能作为钢柱标高控制的标准,此时需要对整个建筑物基础沉降观测及结构变形验算的综合考虑,从而近似得出每一节钢柱顶部实际应该控制的目标高度。操作难度较大。故确定:钢柱高度采用相对标高控制。为保证整个建筑物的设计标高不受影响,每次标高引测均从标高基准点开始,按设计高度控制每次吊装的柱顶标高.钢柱标高控制主要方法:采用全站仪利用三角高程的测量原理,测量出各节柱顶的标高,根据测量标高偏差值的大小,在吊装上一节钢柱时,通过加衬板和割衬板来垫高和降低上一节钢柱的标高。标高允许偏差:+5~—5mm,内部控制目标:+3~—3mm.三角高程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先将标高基准点引测至施工作业层的测站点,在测站点上架设水平仪,在安装完成的柱顶上立塔尺,利用三角高程的原理:H=H0+△h(H柱顶标高,H0测站点标高,△h测站点与柱顶高差)层高偏差控制目标:±5mm。当层间高度偏差超限时可通过加垫板垫高或切割衬板降低上一节钢柱标高的方法来达到对钢柱的标高进行控制的目的。15。3、钢柱轴线测量控制根据场地通视条件,选择架设全站仪的最佳位置。第二节以上的钢柱吊装首先是柱与柱接头的相互对准,塔吊松勾后用全站仪和水平仪进行坐标点垂直度控制或用经纬仪根据钢柱中心线和轴线的位置关系控制垂直度,校正上节钢柱垂直度时要考虑下节钢柱相对于轴线的偏差δ,校正后上节柱顶对于下一节柱顶的偏差为-δ,使柱顶偏回到设计或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以保证便于柱间柱和斜撑的安装精度.塔楼成层分段梁和斜撑安装完成后,对这一区段钢柱需要整体进行测量并记录。校正;对于局部尺寸偏差较大的,用千斤顶或倒链收紧合拢或千斤顶来调校。校正后紧固高强螺栓。当高强螺栓紧固(初拧)完成后,对这一片区的钢柱再次进行整体观测,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偏差值大小及偏差方向,决定施焊前偏差是否还需要进行局部尺寸调整以及确定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焊接收缩的倾斜预留量,然后交付焊接班组施焊。焊接完成后,对该片区的钢柱、钢梁再次复测,并做好记录,作为资料和上一节钢柱吊装校正和焊接的依据。15。4、日照和焊接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由于日光照射在钢柱的一侧,钢柱将会向背光的一侧发生附加的倾斜位移。这时可考虑对钢柱按如下理论公式⊿=a×⊿t×L²/2h(其中⊿:柱顶因温差影响产生的位移值;a:钢材的线膨胀系数;⊿t:柱两面的温差;L:钢柱的长度、h:温差方向柱截面的厚度)进行预偏,预偏方向与太阳光照方向相反。示意如下图:日照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示意图15.5、钢柱焊接收缩变形影响的分析与预控钢柱校正完后,钢柱垂直度和轴线位置都校正正确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焊接收缩影响往往会发生较大的焊接变形。施工经验证明,钢板厚度50mm以上时,梁---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2mm,柱———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3。5mm,每节柱由于焊接造成的柱顶垂直度位移值约为2.5mm,故在测量校正时除中心柱外,尤其是边缘柱均应考虑焊接变形对钢柱进行预控,包括焊接收缩对钢柱标高的影响也一样要进行预控。焊接收缩变形预控的做法是:在钢柱的四面沿对接缝上下各焊接一块马板并标记好测量位置,根据的板厚大小和在监测的同时满足焊接操作的需要,设置马板的大小及上下间距。对称用游标卡尺于优先焊接的柱两侧对应的下面马板上,调节游标卡尺与上面的马板顶紧,固定旋钮,记下此时游标卡尺初始读数,即可开始焊接准备.焊接收缩变形监测如下图所示。在焊接的过程中定时检查游标卡尺的读数,比较读数差值,计算出钢柱由于不称施焊所造成的焊接变形预控制值。游标卡尺监测焊接变形方法如下所示:焊缝监测示意图经计算得出如下所示位移公式:Δ=(Δs2-Δs1)×L/h.焊接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示意图变形分析:正常情况下钢柱对称焊接所造成的柱顶位移一般≤2.5mm,在对该钢柱进行焊接变形监测时两表盘读数差不超过±0.25mm(游标卡尺测量精度0.01mm),故当读数差超过这一范围时即表示焊接变形过大,这时可提示焊接操作人员重新调整焊接顺序,从而达到对焊接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的目的。根据焊接变形的实时监测,结合焊工焊接操作全过程,通过不断地分析总结,焊接工人即可摸索出一套做到完全对称施焊的经验来。否则须不断地通过游标卡尺配合观测来进一步摸索经验,直到摆脱对游标卡尺的依赖为止。15.6、测量精度控制测量精度控制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相关规定,测量允许偏差如下:平面总控制网项目允许误差测角中误差±8″边长相对中误差1/24000高程总控制网(L为往返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二等≤30m≤1。0m≤3。0m≥0.3m4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规范GB50026—2007中表3。3.18)平面控制网等级仪器精度等级一侧回读数较差单程测回较差往返测距较差一级10mm级仪器≤10≤15≤2(a+bxD)二、三级10mm级仪器≤10≤15≤2(a+bxD)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规范GB50026—2007中表8。2.4-2)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方向观测法)仪器类型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互差2c(″)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DJ23±12±18±12普通钢尺量距的技术要求(规范GB50026-2007中表3。3.21)普通钢尺量距的技术要求丈量相对中误差作业次数丈量次数读定次数估读(mm)温度读至(℃)定线最大偏差(mm)尺段高差较差(mm)同尺各段或同段各尺的较差(mm)1/200001—2230。50。5501021/100001-2220。50。57010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规范GB50026-2007中表8。3。11)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120m±20120m<H≤150m±25150m<H±30高层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柱定位轴线1.0用钢尺检查同一层柱的柱顶标高±5。0用水准仪检查上柱和下柱扭转3.0用吊线和钢尺检查单节柱的垂直度h/1000≤10用全站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同一根梁两端的水平度(l/1000)+3,不应大于10用水准仪和钢尺检查建筑物整体垂直度(H/2500)+10,≤5用全站仪检查建筑物总高度±30用全站仪检查十一、二次结构施工测量1、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楼层外墙上下层间应作校核后再进行墙体砌筑.2、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1。000m标高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3、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5m,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或框架柱边,皮数杆上的1。000m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4、校测结构施工时弹出的+1。000m标高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1米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2mm,同一楼层内允许误差应小于±3mm。十二、地面面层施工测量1、校核四周墙面与墙柱上测设的+1.000m标高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安装、装修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用连通水准管找平.电梯厅所使用的标高应与电梯安装所使用的标高一致.以防出现错台现象。2、基层贴饼、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水平仪检查控制基层面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内小于2m。3、在石材、地面砖等块材地面进行施工测量时,应在基层上弹分格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据确定后的块数和缝宽在基层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一至四块弹一分格线,并严格控制方正.4、吊顶施工时校核吊顶高度以保证楼层净空及管道安装标高。十三、电梯安装测量1、每层电梯厅弹出+1.000m标高线,应与结构、地面施工1.000m标高线一致,门套两边弹两条竖直线控制电梯门安装位置,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高度一致。2、用垂准线法测出电梯井井道两个方向的竖向偏差,并绘出剖面图.3、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最佳电梯井净空尺寸断面图。4、校测安装时测量控制线,控制电梯安装精度.十四、屋面施工测量1、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定实际偏差.2、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3、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4、上人屋面按地面面层施工测量方法施测.十五、外墙面、玻璃幕墙施工放线1、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2、整个建筑主体结构分两段验收,每次验收完成后,在有竖直龙骨的主要部位,用垂准线法,沿墙面竖向量测、记录、并绘制竖向剖面图.特别注意第一次验收完成后,要控制上部结构施工精度。3、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相配合,对其误差应在分段和分块进行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累积。4、干挂石材、玻璃幕墙均由雇主另委专业承包商设计施工,项目经理部提供主控轴线及标高基准点。十六、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GBJ50026-2007的规定。2、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标识保存完好。3、测量员应有上岗证。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核、复算、校测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5、加强场内测量桩点保护,所有桩点均作明确标识、防止错用。6、原始测量资料专人整理存档.7、经自检、专检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十七、验线工作平面控制网及各楼层测量放线经自检合格后报项目质量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验线并填写测量复核记录。场区平面控制网如须规划部门验线,须与雇主、监理一道与规划部门共同验线。测量复核及验线包括以下内容:1)定位依据桩及定位条件。2)主楼平面控制网。3)施工层高程控制网.4)施工层控制线的竖向投测及闭合校核误差.5)墙柱轴线位置线,洞口位置尺寸.十八、预防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事故1、质量事故预防1)图纸的全面阅读与审核.2)执行测量规范.3)对仪器、工具进行检核.4)制定作业方案,并使参与测量工作的每个人心中有数,通力合作。5)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2、安全事故预防1)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或击坏仪器。2)离开仪器时,必须有人看护。3)注意仪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4)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相关工种交叉作业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事先联系安排,避免发生仪器、人员安全事故.5)坑、槽边作业时应观察好周边环境,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十九、对分承包的服务和管理1、向需要测量提供依据的分包单位做书面、现场交底并对其放线成果予以校核.以控制分包工程施工测量质量。2、轴线及标高每层提供4条控制线和4个标准点。3、要求分承包单位对所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核后方可使用。4、室外场区总体向专业分包提供测量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并对其测设结果进行复核检查。二十、沉降观测1、本工程属于超高层建筑,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和《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须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本方案适用于大连xxx楼的沉降观测,过程数据用于监控建筑物的沉降量及安排后浇带施工;工程竣工后沉降观测成果须会同竣工资料进入竣工档案组卷。3、沉降观测基准点1)为满足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的要求,选用测绘院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为沉降基准点。2)进行沉降观测前须对沉降基准点进行联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4、沉降观测点布设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和《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2)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3)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4)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米设置一个观测点,在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见方案附图PN—04-05:沉降观测点布置图)5、沉降观测点埋设方法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首层沉降观测点的埋设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φ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5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其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可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本方案只适用于结构施工阶段的沉降观测,外墙装饰完成后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埋设。(见方案附图PN—04—05:沉降观测埋件详图)6、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以业主提供的G2为标高控制点,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观测点的标高由测回完成平差计算后决定.7、观测周期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2)施工期间每施工二层,观测一次.3)结构工程竣工以后,观测周期按下列要求进行。a.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b.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c。整个工程竣工后第一年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6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半年沉降量不超过1mm)为止。8、沉降资料提交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2)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沉降观测记录一份。3)观测作业累计三个月,提供技术报告一份.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4)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9、使用设备考虑到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该项工作所用仪器包括S3级水准仪一台,测微器一台,因瓦合金尺一把。二十一、竣工测量1、工程施工完毕后,须进行工程竣工测量。2、工作内容将施工过程中的全部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总结归纳后,以首级控制网点(见方案附图PN-04—01:首级控制网点布置图)为基准对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度上进行测量复核,仪器设备以全站仪为主,经纬仪、水准仪配合使用。测量结束后,形成书面材料报业主、监理归档.3、注意事项1)选择晴好无风天气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有效。2)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高层室内精装修专项施工策划10.1、项目精装修概况本项目X栋XXF高层住宅,交付标准为室内精装修.楼号建筑物性质总建筑面积(m2)其中:数(层)建筑物高度(m)总住户数(户)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积(m2)地上地下1#楼高层住宅2#楼高层住宅3#楼高层住宅合计10.2、施工进度计划:(插入高层住宅室内装修工程专项进度计划表)室内精装开始时间为项目完成竣工备案后开始施工:20XX年XX月31日,完成时间为20XX年X月XX日。10.2、施工组织与部署(1)装修施工的基本规则:1)装饰工程分项多,工序杂,又是高层建筑,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前必须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避免返工,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成品的污染。2)装饰材料品种多,材质差异大,对工程质量好坏有直接影响,必须严格按公司制定的采购控制程序组织进货,把住材料质量关.3)完善土建总包单位与精装单位工作界面的验收及移交手续.(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对装修施工作如下部署:1)在结构施工期间完成选材料、选厂家和订货的工作,避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脱节。尽早完成上述工程是保证装饰质量和进度的首要问题。2)协调好各工序及装饰与设备安装的关系,要形成互相创造施工条件的良性施工循环和密切合作的良好风尚。3)对从事装饰项目的参施队伍和人员要进行优选,选择历年来创优质工程卓有成绩的装饰队伍参加施工,管理方面要以经验丰富的施工员严抓狠管,合理安排,保证质量。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工序颠倒。主体施工期间,及时插入二次结构工程与装修工程施工,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内外装修施工同时展开。装修作业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形成立体交叉流水作业,不但在时间上适时组织粗细装修进场施工,而且充分利用空间,有工作面出现就插入装修,且与水、电安装施工紧密配合,即有交叉,又给各工种留出一定的时间。5)装饰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要作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工艺标准及要求。施工操作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及要求进行施工。6)室内抹灰、门窗安装、水电专业的暗装管线和预埋件要走在其它项目前边,吊顶及饰面等项目安排在后,按照先干湿作业后干细装修的原则进行施工。7)在施工程序上,外装修由上而下进行。内装修抹灰施工由地下室开始,由下至上进行,楼地面、室内精装饰从上到下按顺序进行。8)装修工程实行样板引路制,各分项、各工序施工前先做样板间,再作样板层,先粗装修,再精装修,经甲方、设计、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9)工程后期强化成品保护,建立成品保护组,制订成品保护措施,各工种间要加强成品保护,避免相互破毁或损毁的现象,为早日竣工验收创造条件。10)树立精品意识,提高质量管控的原则。(3)装修施工期间,材料运输:1)部分材料考虑提前运输到位,主要材料沙子、水泥、地砖等可以考虑在总包施工电梯为拆除之前,在不影响总包施工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运输时间及楼层材料堆放部位,沙石采用要求采用袋报装好堆放整齐。提前运输材料可以保障后期进度的施工.2)由于室内电梯已安装,部分装修材料可通过电梯运入楼内,在结构施工完成后,总包等单位需将结构用材料如钢管、碗扣、木方、模板等及时退场,作为装修场地。3)室内电梯的使用前,电梯必须验收合格,由建设单位项目部与精装单位办理移交手续,精装单位须专人看管电梯,专人负责开启电梯,电梯轿厢及层门做好保护措施。10。3高层住宅精装修工程主要施工管理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广西公司及项目部制定的有关程序执行,加强过程管理、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2、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参加设计交底,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各种施工方案,并作好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的交底。3、对特殊过程及关键部位,“三新”技术应用要编制作业指导书,施工中严格按作业指导书中要求实施质量监督。4、强化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5、严把施工原材料质量关。6、选择合格的材料分承包方,把好材料采购关。重要的原材料,如砖、水泥、钢材等,要送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7、明确各级职责,专职质检员要控制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情况,工程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对工程的质量负全责.8、抓好成品保护工作,确保工程顺利交付。9、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中要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按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操作,项目部及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要定期及不定期地检查各分项工程质量,强化过程控制。10、各个分项工程要加强样板领路工作,先做样板间,经有关各方认可后再严格按样板标准组织施工,并做好检查和验收.二、技术保证措施1、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在正式开工之前,精装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专业工程师认真核对图纸,参加建设单位项目部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形成图纸会审纪要。2、建立例会制度:每周参加由监理公司主持,建设单位、监理、总包、专业分包参加的监理例会和施工协调会。3、每周定期由建设单位、监理、总包、分包共同参加的安全文明施工周检.4、建立指定专题讨论会制度:遇到较大问题时,业主、监理、总包、有关分包聚到一起,商讨解决方案。此主题讨论会按现场实际情况不定时召开。5、技术人员对各种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在施工现场的实施情况要追踪落实。6、技术人员提前编制技术交底,做好对施工员的书面技术交底,负责做好重点部位的检查。7、作好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培训。8、专业工程师随时上现场,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工作.9、专业工程师必须跟踪每个分部、分项的施工过程,发现问题配合施工员和质量员及时解决.10、建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责任制,明确责任人。11、对分包单位、业主及业主直接分包的工程技术资料在分包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三、消防、保卫措施1、加强消防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2、动用电气焊,事先必须办理用火申请手续。一切用火必须经安全部门同意,主管领导审批,否则不准使用。电气焊用火要执行“清”(清理易燃物)、“接”(接住火花)、“浇"(不能清理的可燃物用水浇灭)“看"(设专人看火)、“检"(焊前检查周围环境,焊后进行详细检查)、“严"(严格执行防火规章制度规定)。3、坚持安全消防检查制度,保证消防器材设备完好,发现隐患,及时消除,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4、消防通道要随时保持畅通,在消防通道内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及其它物品。5、装饰期间,室内要有防火专用设备。6、装修材料必须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难燃、不燃材料或少量经处理的可燃性材料。7、控制好热源、电源。8、装饰结构不得妨碍消防设施的使用功能,不能随便移动消防设施的安装位置,不能随意封闭消防设置。9、装饰结构施工不能损坏消防设置和各种管道。10、所有木结构的内骨架都应涂刷防火涂料或防火漆。11、疏散通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前室、人防层等处装修结构采用非燃材料,饰面用非燃或难燃材料.12、靠近热源的固定配置或在其上进行热操作的固定配置,必须采用防火、防烫的非燃材料。13、装饰操作现场严禁吸烟,使用大功率的电炉,电源拉线不得超过5米。14、灯具安装不应用粘结方式,宜采用吊装或螺丝固定的安装方式。15、室内装饰尽量采用冷光源或混合光源等低功率的灯泡,不能采用碘钨灯、高压汞灯,如使用应加防护罩,并远离可燃材料。四、工期保证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按计划规定时间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各个工种间按时进场组织穿插作业。2、加强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和劳动定额意识教育,努力做到交底清晰准确,针对性强,并加强过程管理,尽量做到不返工,一次成优。3、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相互间的勾通,加强班组间施工协调,解决各工种间矛盾,协调各工种间关系,保证按计划完成工程.4、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认真抓好隐蔽工程验收,强化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工作,严格控制不合格品产生,杜绝返工。5、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项目部管理人员在楼座开工前,要求精装单位对施工班组进行对口技术、安全、质量交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