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周《春云叠嶂图》的版本、内容与版本考述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集的沈周作品包括丝绸罐头画和其他作品,如春云重叠的重叠。其款题:“十日消闲障子成,看君堂上白云生。有人若问谁持赠,万叠千重是我情。文美赵君,知余老,报拙静远,以汉鼎为赠,用助萧斋日长,焚沉悦性,其惠多矣,文美读书好古,于书画尤萃意焉。因作春云叠嶂报之,愧莫敌施也。弘治新元七夕日,沈周。”此作在康熙年间被高士奇收藏,并著录于其《江村消夏录》。其题画诗见于《四库全书·列朝诗集》明代五十六丙集第八。近年出版的有关沈周的文集、年表或画集,如《沈周书画集》、《沈周精品集》、单国强《沈周年表》、田洪《沈周现存绘画作品系年》和《沈周绘画作品编年图录》,均收编此作或题画诗。有意思的是,榕溪园收藏的《秋云叠嶂图》(以下简称《秋》),也为绢本,规格113.5×57厘米。粗略一看,其题画诗词、跋语、行数、格式与《春云叠嶂图》(以下简称《春》)没有两样,但细心品读,会发现两件作品在跋语处有一字之差,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春云叠嶂”,而榕溪园则题为“秋云叠嶂”,各自的题目因此产生。《春》以墨笔展现春山云霭景象;而《秋》却是青绿设色,其群山重叠,青松高耸,高士蹲坐溪岸,眺望云海,一派青山白云红叶树的秋山气象。两者画境、格局、技法相差甚远(图1)。按年款所示,弘治新元(1488),沈周已62岁。从现存的作品看,沈周作品的题识,多为自作诗,偶有一诗多题,也必然会出现章法布局异样。作为一个职业画家,这似乎不难理解。而出现上款人、年号,甚至格式的多项重复,就有悖常理,显然其中必有讹诈。但是,《春》本从康熙年间的高士奇收藏、著录,至今深藏故宫,期间出版累累,几乎无人提出异议。而《秋》本却不见任何典籍,也无任何藏印。按照一般思维,《春》既然无人质疑,《秋》本必然是伪迹。果真如此吗?文明作伪系列上述两件作品,虽然仅是“春”、“秋”一字之差,却体现季节的不同。而这个细节,容易被忽略。因此,首先从款识差异之字入手。古人的创作,很注重季节的实时性。故找出合乎“春”或“秋”相关的信息,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幸的是,两件作品都提供了清晰而重要的时间:七夕日,即七月初七。此时已入秋季,“秋”与“七夕日”显然完全符合季节逻辑。秋高气爽的季节,好友赵文美持汉鼎相赠,沈周绘制《秋云叠嶂图》回报,合情合理。相反,“春”则存在着季节矛盾。因此,撇开沈周书画技法不说,“春”字就是致命硬伤。其次,从绘画本身寻找真相。《春》的整体风格,似乎有些米家元素,虽同样横点干皴,但山峦单一,林木呆板,与沈周其他仿米真迹如《西山雨观图》相去甚远。其结构松懈,笔法单薄。撇开仿米部分,其他的绘画元素也与传世的沈周真迹差别太大。与此相似的有某拍卖会的《溪山云霭图》,此卷著录于明清诸多典籍,并多次图片出版。后面有文徵明的嘉靖乙巳年(76岁)的草书长题,从内容、风貌看,的确是文徵明有感而发的题跋真迹,以此判断并非后人拼接而成。此卷印鉴“白石翁”、“启南”与保利拍卖的《花卉卷》的用印相同,《花卉卷》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墨林的数枚藏印。虽然《春》的出版图片清晰度不够,但款识的大致形态和签名特征,却与上述两件作品的款识书法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由此推断这三件属同一人所为。这个书法水平不差,但是,遗憾的是,却完全不符沈周任何时期的书风,更别说62岁的风貌。笔者近年以书法和印鉴为主要手段,结合绘画元素,对挂名沈周的公私藏品逐一排查比对,发现这个作伪系列,其最大的特征是签名“周”字右肩的唐突内拐(图2),还有两套相对固定的印鉴(将另文分析)。其伪品甚至进入各大博物馆,主要作品有苏州博物馆的《行书五律诗》、堪萨斯博物馆的《山水册页》、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扁舟思诗图》等,从前者的文徵明题跋和后者项墨林藏印这两个重要信息看,这个作伪系列的活跃期应在嘉靖年间。有关文徵明收藏沈周的掌故,明代大收藏家詹景凤在《玄览编》卷二有载:“太史(文徵明)曾买得沈启南一山水画,悬于堂,予过称真,太史曰:岂啻真而已,得意笔也。顷以八百文购得,岂不便宜。时予念欲从太史乞去,太史不忍割。既辞出,至专诸巷,则有人持一幅来鬻,如太史所买者,予以七百购得之,及问鬻太史,亦此人也。间以语太史。太史好胜,卒不服。”如果不是詹景凤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描述,谁也不会相信作为沈周弟子,又是吴门巨眼的文徵明会因鉴定沈周作品而栽跟头,虽然尚未找到其他资料,但至少《溪山云霭图卷》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云水的勾线表现为几个特点与《春》不同的是,《秋》显示出沈周青绿山水的所有特征,此图呈现两大要素:工笔青绿,云水勾线。在沈周的山水作品中,设色所占的比例要多于墨笔。但是,青绿设色却很少,其青绿系列,笔法上粗笔和工细有时难于界定,而在设色上浅绛和青绿也有模糊边沿。所以,本文不做明确界定。偏于工细重彩一类,目前存世的公藏作品屈指可数,有藏于天津博物馆的《青山红树图》、首都博物馆的《桐荫濯足图》,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桐阴玩鹤图》。私藏有曾现身于保利2011秋拍的《秋水泛舟图》(图3),此作有董其昌题跋:“石田先生设色,山仿赵承旨,遂欲过蓝。□瞻珍之。”赵承旨,即赵孟。在这个题跋,董其昌一语道破天机,道出沈周青绿山水的来源。赵孟的青绿山水,温润、柔和,华丽而不艳俗,上述几件工细青绿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黄色铺底、青绿层层叠加的共同点,确实可见赵孟的影子。从整体构图看,将图3所列的四件作品与《秋》搁在一起,会发现这些青绿山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重心上移,上部分量较大,而底部简约。但是《春》本上下分布均匀,尤其是底部太过于复杂化,这点也与沈周真迹的图式不相符合。云水勾线是《秋》突出且重要的绘画特征。这个元素,传世的沈周作品少见,但仍然可以找到依据。较为典型的是中央美术学院所存的《云水行窝图》。此作极尽夸张地展现沈周的转折、粗细、徐疾等线条技能,大面积地表现云水的变幻莫测。虽然外围的皴、擦、勾三者并用,与《秋》本有所区别,但内部细线的结构和线性,仍然与《秋》有很高的相似度(图4)。可喜的是,在多件青绿山水作品中,我们也看到这个特征。如《桐荫濯足图》、嘉德19期的《青绿山水》。通过比对,发现沈周在这些青绿山水的云水勾勒法,无论结构的疏密安排,还是行笔的转折轻重,都与《秋》如出一辙(图5)。有两件图式接近并与《落花诗》有关的作品,也采用云水勾线,分别是台北王雪艇所藏的《文徵明与落花图并诗卷》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落花图并诗卷》,勾云流动的形态过于松散,尤其是后者,折笔多处圭角,明显犯了大忌,转笔又太过圆滑,不知如何控制节奏,显示画作者在勾云的理解和把控能力有限,其他元素暂时不论,就此云水法便足可存疑(图6)。很少人大面积写意地表现勾线云水。沈周之后,曾影响到文徵明和仇英等吴门画家也参与类似的尝试。文徵明在《万壑争流图》和《听泉图》的泉水用线较为畅快,表现出溪泉潺潺的流动感。仇英的《松下论道图》(保利拍卖)的勾云在节奏把握和技法审美基本延续文徵明的上述技法,行笔疾速,但结构平铺。此作的诸多元素,显示这是仇英从周臣转学文徵明的那个阶段完成,难说仇英是受启发于沈周的画技,还是直接得到文徵明的指授。但是仇英的《春山游骑图》,为衬托复杂的山峦,却呈现另外的审美,云的表现比较简要,节奏缓慢而用线从容(图7)。皴法:以沈周为首的吴门绘画圈,倡导了以书入画的新的文人画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写”画,从而脱离浙派“画”画的旧习,确立了真正属于明代绘画的风貌特征。沈周的皴法,“写”味尤其明显,我称之为线皴,包括长线皴、短线皴两种,相对而言,短线皴侧锋较多,而长线皴则以中锋为主,笔笔见线,中部多有扭曲抖动,这个技法基本来自吴镇的粗头笔法加王蒙的线条形态。《秋》显然属长线皴法,虽然山峦丘壑着墨不多,又被青绿色所掩,但基本线皴形态清晰可见。类似的技法屡见其他公藏真迹,如上海博物馆的《西山纪游图卷》和《耕读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山祝语图》、广州美术馆的《湖山佳胜图》等(图8),虽然或因毛笔、题材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略有差别,但是笔性和线性却符合沈周一贯的特征。必须提醒的是,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如果缺失“写”味,而强化皴擦,多为赝品。点苔:《秋》本的皴点,呈现横点趋向,通过查找,这个横点,很少存在于沈周的青绿和设色山水系列中。但在表现倪瓒水墨技法时却每每使用,尤其是59岁前后。如台北故宫的《策杖图》、上博的《西山纪游图卷》,还有下面将要谈到的《溪山晚照图》,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相对而言,《西山纪游图》的长线皴结合横点,与《秋》的组合搭配相近。差别在于,前者纯为水墨,更讲究笔墨情调而偏于写意;而后者因为需要铺色,较为规整(图9)。相对于沈周秃笔砸戳的惯用苔点,将倪瓒的横点嫁接于青绿山水,不失为沈周新的尝试。除了《秋》,传世不再有其他作品有类似的表现。树木:《秋》本近景的林木有多种,最主要有松树、夹叶树。《南山祝语图》的松树结构特征与此相近。因其更为写意,故松针表现较为随性,不若《秋》本规整。但是,在《桐荫濯足图》和《文会图》可以找到这个规整性。另外,夹叶树在沈周作品,也是常用的道具,《秋》最左边的半棵红叶树,与《青山红树图》的树干、红叶几乎完全一样。其中的树梢枯枝的这个细节,一般不为人所留意,正因为如此,才彰显关键。两件作品在枝丫分杈断离的形态,以及逆笔空点的笔法等特点都是惊人的相似(图10)。人物:山水画的人物,虽然仅仅是作为点景之用,但其造型、用线却不容忽视。《秋》本高士,线条精准,造型生动,完全符合沈周简、朴、拙的人物特点,而这些特点在传世作品中,如《卧游册》、《听泉图》、《青山红树图》、《文会图》、《灞桥诗意卷》都是类似的表现,人物结构、造型相似,因创作时间不同,用笔略有差异罢了(图11)。“0.5岁”及“乙未岁”此画受赠人赵文美,沈周曾在多件作品的款识上提到他。其一、沈周在《溪山晚照图》题款云:“文美赵君别一载,再会方暑赫赫,晚凉为作溪山晚照图,仍即景成此诗,消遣半日之闲耳。乙巳岁六月五日,沈周。”乙巳岁沈周59岁。这个时段,是沈周仿倪瓒作品最倾心的时期。其二、沈周曾题跋倪瓒《松亭山色图》:“此图实我松贵游家物,尝目击其人之爱护比珠玉。人往物移,今为淮扬赵文美所得,文美好赏识,其致重将逾于前而保于久也。云林先生戏笔,在江东人家以有无为清俗,此笔先生疏秀轶常,然非丹青炫耀,人人得而好之于此,而好者非古雅士不可,先生之道,殆见溢于南而流于北矣!文美特来求跋,因次先生之韵为诗,用偶得失之叹云。”综合以上题跋,大致可以知道,赵文美应是淮扬人,好古玩,喜欢书画,与沈周交往不错,至少在59至62岁之间,他们交往频繁。但是具体何人还有待详查。对文人画的数据分析通过上述的分析,答案一目了然,故宫所藏《春》为赝品,而《秋》本才是真迹。根据款识格式相同这个特征,《秋》本真迹最早在嘉靖年间,曾经仿家之手,仿家虽为牟利,却并未完全模仿,而是根据其内容格式,有意留下破绽而臆造春景。过去仿家讲究职业规矩,觉得仿造将会遭天谴,所以,往往留下一点与原作不一样的地方,既可以让人辨别,内心也聊以自慰。以文人画的抒情性笔墨为核心的吴门文人圈,沈周在晚年是以粗笔、拙劲、率意见长,《秋云叠嶂图》的发现,为沈周存世极少的青绿山水系列,增加一抹亮丽的色彩。不单如此,《春》、《秋》二作的挖掘和比较,留给我们两个思考,遇到关乎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商业底商以租赁形式转让使用权合同版B版
- 2024年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佳木斯大学《牙体牙髓病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全新机械设备租赁合同违约责任
- 2024年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模板版
- 饭店2024年度卫生与食品安全合同3篇
- 全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2024年专用2篇
- 济宁学院《英语报刊阅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会计职业道德》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英国继续教育与培训
-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 青岛版(六三制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4.16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培训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解读
- 小学数学 人教版 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作业设计
- 沥青路面病害的分类与诊断
- 混合式教学学生问卷调查
- 贵州省六盘水水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 初三化学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 五行称命书--源自唐朝手抄本(檀香四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