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系统开展产学研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企业全面系统开展产学研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企业全面系统开展产学研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企业全面系统开展产学研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企业全面系统开展产学研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全面系统开展产学研工作实施方案一、序言1、定义“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具体到公司来说,“产学研”合作是指公司与外部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技术研究机构的各种合作形式的统称。2、“产学研”合作的目的及对企业及意义(1)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2)相对企业自主开发,降低研发成本和周期;(3)促进资源共享及互补、分散创新风险;(4)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快速切入目标市场。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技术开发思路,立足公司战略及经营发展需要,配合公司技术发展规划,着力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及交流的技术创新氛围;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利用外部科技优势资源,提升公司技术研发实力、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构建富有“公司特色”的科技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三、公司目前“产学研”工作现状自公司建立以来,一直秉承“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外部优质资源,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理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攻克了一批产品开发技术难题,支撑了公司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1、“产学研”已经完成了一批项目,攻克了一批技术难关,开发了一批新产品,支撑了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升了公司研发水平。2、正在实施的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正按计划推进。3、已经与一批大学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具体合作项目正在研讨、落实。但是,在“产学研合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组织机制还不够完善,未统一落实统筹管理部门。公司管理高层战略层面的号召多、意向多;与相关科研单位的互访和战略协议签订多,具体形成实际项目的合作少;“产学研”合作意向难落地、落实到项目。(2)合作的组织形式松散。意向性的合作协议多,责权利界定模糊,合作关系缺乏法律约束力,可执行性差,缺乏保障合作意向实施、落到实处的组织机制。行为短期化、形式化(3)公司已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多为“外包”式的委托开发,缺乏紧密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开发,也缺乏持续性的技术合作关系,未能通过合作提升本身的研发水平和能力。(4)“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及管理比较松散,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未统一落实统筹管理部门,无定期的项目例会、月/季报制度,导致项目进度、项目目标进展缺乏有效管控;(5)资金及资源投入无保障、不到位。四、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基于集团战略及科技规划,紧密结合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作现状,服从和服务于科技规划需求,将“产学研合作”作为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方式。2、重大合作项目领域:(重点任务)(1)海工装备及关键技术。重点包括:海底钻探采矿工程船、大型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等海洋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2)港口装备领域。重点包括大型装船机、大型集装箱岸桥、四连杆组合臂架式门座起重机等新型装备开发。(3)先进制造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包括面向海洋工程装备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数字化。(4)智能化、信息化。重点集装箱装卸转运系统智能化,实现全过程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5)环保。重点包括卸船机除尘系统、防堵抑尘、聚流板设计、无动力除尘、环保系统设计等。3、近期目标(2021-2022)夯实基础,在现有的“产学研”工作基础上,深化分析内部科技发展需求,理顺“产学研”组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为配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启动国外“产学研”合机制分析,进行国际化“产学研”合作的调研和规划。(1)推动已立项“产学研”项目实施,规范其运行,暂参照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对“产学研”管起来;(2)制定“产学研”合作相关的规范及制度,初步建立“产学研”工作管理体制;(3)推动与已形成战略合作意向的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对接,挖掘合作要点,促进合作意向转化为实际项目落地“生根”,落到实处,进而“开花”、“结果”;(4)利用公司专家信息库等资源,广泛建立“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寻找新的合作机遇和合作资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做好技术储备;(5)申报“产学研”合作奖励项目,以省市级项目为起点抓手,实现“产学研”项目申报零的突破。4、中期目标(2022-2023)配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启动国际化“产学研”合作的调研和规划。(1)拓展“产学研”合作机构范围和层次,实现国内合作对象均为全国一流水平;(2)建立“产学研”管理专业队伍,形成外联沟通、项目管理两个职能模块;(3)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以实际项目带动,通过与业内领军院士联络对接,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争取相关配套资金支持,并逐步建立产业技术合作开发联盟;(4)针对已实现对接的“战略合作”伙伴,基于双方优势资源,进一步深化合作,打造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建设省市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5、远期目标(2023-2025)基本形成较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形成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国内、国际“产学研”合作均取得较好成效;“产学研”合作成为公司技术提升、开发新产品、进入新领域、新市场的主要技术开发方式之一,合作成果为经营及战略发展提供显著的保障和支持。(1)与业内国际著名、典型的机构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实现“产学研”国际合作项目遍地开花,以国际合作方式迅速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2)建设国家级(部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争取相关国家级资金及政策支持。(3)组建“海工装备”等国家级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依托联盟,加强从技术创新、专利申请、标准制定、项目申报、行业会议等方面的打造技术话语权和影响力。(4)依托“产学研”合作,进行金融创新,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开拓更有利于“产学研”新模式的金融服务业务,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做强、做大、健康发展。五、目标分解1、“产学研”制度(机制)建设(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产学研”工作管理机构2021-2022年,成立公司“产学研”创新协调领导小组,并通过领导小组,探索、研究形成一套“由上而下”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产学研工作实施组织机制;到2022年将相应模式固化为“产学研”工作的标准流程。(2)制定“产学研”管理制度及激励政策2021年,探索制订《“产学研”项目实施及管理试行办法》;2021-2022年按照制度进行试运行,2022年优化、完善,固化为制度。(3)加大“产学研”工作的资金和资源投入2021-2022年,探索、试行设立“产学研”项目合作专项资金,每年度根据拟合作项目情况制定专项预算,专款专用。2022年后,形成稳定、充足的“产学研”项目合作专项资金。2021-2022年,筹划建设“产学研”专用办公场地(区域),便于合作单位驻公司办公、促进双方技术人员交流、共同攻关。2、“产学研”项目管理(1)2021-2022年,推动现有“产学研”项目实施,规范项目运行,借鉴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实施“产学研”项目管理,确保已签约项目按计划推进。(2)2021-2022年,推动与已形成战略合作意向的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对接,通过“碰头会”、洽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匹配项目合作需求,并落实到具体项目,促进合作意向转化为实际项目落地“生根”,落到实处,进而“开花”、“结果”;(3)2022-2023年,利用公司专家信息库等资源,加大对外联系与公关,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基于公司科技规划重点,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开发一批新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打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4)到2023年,实现基于“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知识产权数量80件。3、“产学研”平台建设(1)2021-2023年,推动“产学研”在项目合作、联合研发平台建设两方面并行,实现与5至8家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到2023年底,建成“产学研联合技术研发中心”;(2)到2023年底,基于“产学研”合作成果及合作组织模式,建成“产学研”示范基地;(3)2024-2025年,依托“产学研”项目合作内容及相关合作方智力资源,建立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或工程研究实验室)。4、“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建设依托“产学研”合作的重大项目为载体,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创新合作的组织化、持续化,保障在共同执行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形成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2022-2024年,探索通过“产学研”模式,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并力争申报成国家级“产学研”科技创新示范联盟模式;(2)到2023年,依托“产学研”模式,建立大学本科生实习基地、研究生实习基地;(3)到2025年,依托“产学研”合作及高水平项目,建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博士后进行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重大技术。5、“产学研”科技专项申报(1)到2024年,依托“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术攻关,解决行业关键技术8项以上,到2025年,累计攻关突破行业关键技术难点20项以上;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1家,到2023年后,实现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2件以上,省级项目5件以上;到2025年,实现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突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项。六、重点措施/保障措施鉴于集团战略发展需求,及技术、产品开发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基于我司当前现状,应该积极利用外部优势资源,大力推进和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进行项目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平台、搭建产业技术联盟等方面进行重点部署。为了更好的实现预期目标,计划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建立较完善的“产学研”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宣贯力度,统一“产学研”工作定位,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产学研”合作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有效利用外部优势资源的关键途径,是对生产力要素进行新组合的过程,有利于保证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和保护,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尽快改变公司科技力量薄弱、技术储备不足、高新产品开发缓慢、技术升级进程不快的状况,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由上至下”的方式,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意义、作用以及我司已取得的产学研合作成果的宣传,提高公司对产学研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通过高层资源支持,大力营造“产学研“合作的工作氛围,推动产学研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利益保障机制探索“产学研”共同投入、成果分享、风险分担的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中投入、收益、风险的协同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人、物、财的等资源投入的承担,以及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的有效机制。健全“产学研”项目运行机制。结合公司经营实际,建立主动出击、以公司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风险共担、成果共有、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公司“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将产学研工作纳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的各个环节,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学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产学研”合作改造传统产业,着力解决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通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产学研”资源投入。资金保障:设立“产学研”项目合作专项资金,形成稳定、充足的“产学研”项目合作专项资金,每年度根据拟合作项目情况制定专项预算,专款专用;场地保障:以总装调试坪、试验中心场地为“产学研”试验测试场地;筹划建设“产学研”专用办公场地(区域),便于合作单位驻公司办公、促进双方技术人员交流、共同攻关。建立内部“产学研”项目管理机制,形成定期的项目例会、月/季报制度,实现项目进度、项目目标有效管控,保障“产学研”目标实现。通过“产学研”项目培养技术人才,以人才再保障“产学研”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探索、完善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锻炼企业技术人员,提升企业整体研发水平的机制,进而以专业人才再反过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形成坚实的人才保障。“产学研”管理人才保障。通过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懂技术、懂政策、懂管理的“产学研”管理和实施队伍,对外积极外联对口高校/科研院、政府部门,对内实行“产学研”项目管理,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合作攻关解决企业内部技术难关,形成具有公司特色、高效率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2、创新合作模式,拓展“产学研”合作范围。(1)大力促进“项目型”产学研合作开发。根据公司经营的需要,提出技术项目,委托高校、科研院所开发或联合开发,以项目为纽带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和企业资金、管理和市场优势。(2)启动建立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或基地。通过市场化运作,经过调研分析,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基地等研发机构,形成较为稳定、长期的合作机制,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经过与公司项目结合运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逐步产业化,提高技术成果的成熟程度,降低市场风险,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探索建立科研及生产性经济实体。通过市场化运作,在充分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协同,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以合适的方式成立科技型经济实体;同时探索技术参股、期权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和方法,联合建立集研究、开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型实体,因地制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组织、促进与著名的高校及院所交流和培训。加强与有实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互访交流,利用其技术人才集中的优势,支持公司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同时,利用高校的教学培训资源优势,不定期邀约对口专家学者来公司进行先进技术和管理培训。定期开展“技术人员高校(科研院所)交流、考察行”活动;由技术管理中心定期组织主干技术工程师、项目经理科技企业到对口、实力雄厚的高校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一方面为公司现有的技术攻关难点寻求合适的合作机构,并通过反复的直接讨论、交流,落实具体合作协议;另一方面密切跟踪高校、研究院所成熟度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利用公司资源及优势,通过合作将其成果转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通过这两方面,促进公司与外部科研机构的深度联结。加强产学研的沟通和交流。技术管理中心保持较高频次的与主要合作单位的长期有效协调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和情报交流。通过技术难题招标,收集汇编高校/科研院所待转化科技成果信息等形式促进合作信息匹配;由技术管理中心定期、不定期项目碰头会、项目协调会等形式,进行“产学研”各方的信息交流、共享,实现双方信息对称、协同,保障合作项目的联合技术攻关同时,支持和鼓励“产学研”项目各方之间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协调解决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2021—2022年度具体措施及方案为实现近期目标和任务,由技术管理中心统一部署和管理,各职能部门积极协作参与,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详细如下表:序号项目及目标措施及实施方案完成时间责任人1明确定位(统一思想、确定投入)定位:召开专题会议汇报,请示公司高层,明晰公司“产学研”工作定位、目标、计划投入资源等;确定归口统筹管理部门及各部门分工。2021.3***2建立“产学研”组织机制依据序1指示精神,成立公司“产学研”创新协调领导小组,统筹管理“产学研”,规划管理流程及组织模式;并试行探索“由上而下”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产学研工作组织机制。2021.5***3参加“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为会员加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为其会员单位;参加其学术会议,紧跟最新发展潮流,学习引进“产学研”管理及组织的经验和知识。2021.12***4制定“产学研”工作管理制度制订《“产学研”项目实施及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产学研”项目实施的流程、管理要求,各部门的职责以及内部的激励政策等。2021.6***5已立项“产学研”项目管理(1)推动现有“产学研”项目实施,规范项目运行,暂借鉴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实施“产学研”项目过程管理;(2)建立周报、例会制度,每月通报一次“产学研”项目进展、每季度召开一次产学研工作例会;每年度进行次总结汇报会。2021.3***

6已有合作意向落实为“产学研”合作项目(1)推动与已形成合作意向的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对接,通过“碰头会”、洽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匹配项目合作需求,并落实到具体项目,促进合作意向转化为实际项目落地“生根”;(2)组织对接讨论会4次以上;(3)完成落实新合作项目2项(海水淡化等)2021.12***7寻找新“产学研”合作项目(1)利用公司专家信息库等资源,加大对外联系与公关,进步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基于公司科技规划重点,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开发一批新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打造公司新利润增长点。(2)组织外出拜访/专家来访对接会6次以上;(3)完成落实新合作项目3项以上。2022.3***8“产学研”知识产权申请及保护实现基于“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公司单独拥有知识产权数量10件(其中发明过半)2022.12***9“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1)2021-2022年,依托具体项目需求,实现与3~5家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联系和交流,并遴选1~2家;(2)2022年底,实现与1~2家建成技术合作平台“产学研联合技术研发中心”。(3)基于当前“试验中心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