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涵施工方法_第1页
管涵施工方法_第2页
管涵施工方法_第3页
管涵施工方法_第4页
管涵施工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涵施工措施(1)运送与装卸涵管在运送、装卸过程中,应采用防碰撞措施,防止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涵管装卸工作必须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吊具进行;除非获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许可,不容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寄存场地的位置和装卸的操作措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承认。(2)施工规定a)基础开挖基础开挖应符合图纸规定。当在原有浇灌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应开挖临时过水通道保护好浇灌水流。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管敷设及基槽回填等作业。假如出现不可防止的耽误,无论是何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必要措施,保护基槽的外露面不致破坏。b)垫层和基座砂垫层应压实到设计规定密实度,其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灰土作垫层时,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承包人应在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中要拌和均匀,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其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混凝土基座尺寸及沉降缝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沉降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c)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成品质量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接斜交角度进行处理。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假如缺陷不不小于下列规定期,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假如缺陷不小于下列规定期,不予验收,并应报监理工程师处理。每处蜂窝面积不得不小于30mm×30mm。其蜂窝深度不得超过l0mm。蜂窝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管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图纸规定,混凝土配合比、拌和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管节各部尺寸,不得超过有关规范规定值。(3)圆管涵敷设施工a)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接对的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不一样,应便内壁齐平。b)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出的砂浆及其他杂物。c)在软基上修筑涵管时,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地基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到达图纸规定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4)管节接缝圆管管节采用承插式接缝,在承口端应先坐以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管口套接后来再在承口端的环形空隙内塞以砂浆,以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并将内壁表面抹平。1管涵施工措施(1)基槽开挖a)基槽开挖应符合图纸规定及有关规范规定。当在原有浇灌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应开挖临时渠道接通浇灌水流。b)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管安施及基槽回填等作业。(2)垫层a)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持续材料层,其压实度应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b)石灰土作垫层时,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施工前报监理人同意;施工中要拌和均匀,分层摊铺、压实,其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c)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成品质量a)管涵成品需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资料。b)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c)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d)管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图纸规定,混凝土配合比、拌和均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e)管节各部尺寸,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值。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容许偏差项目容许偏差(mm)管节长度0-0内(外)直径不不不小于设计管壁厚度-3,正值不限顺直度矢度不不小于0.2%(4)敷设a)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对的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不一样,应使内壁齐平。b)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出的砂浆及其他杂物。c)在软基上修筑涵管时,应按图纸对地基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到达图纸规定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5)接缝a)涵管接缝宽度不应不小于10mm,严禁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管长度的规定,并应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测,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再用两层150mm宽的沥青油毛毡包缠并用铅丝邦扎接缝部位。b)在管节接缝填塞好后,应在其外部设置C20混凝土箍圈。箍圈环线接缝浇筑好后,应予以充足养护,使其获得满意的强度而不产生裂缝、脱落。c)当管节采用承插式接缝时,在承口端应先坐以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管节套接后来再在承口端的环形空隙内塞以砂浆,以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并将内壁表面抹平。d)当管节采用套环接缝时,应按接缝形式分别采用沥青麻絮、水泥砂浆或沥青砂紧密填塞所有接缝,使其稳固、耐久和不漏水。在填塞沥青砂之前,应在圆管的外表面和套环内表面涂刷沥青涂层,以增强其粘性,并按图纸所示部位固定捆扎绳,以免沥青砂外漏。(6)进出水口a)进出水口应按图纸所示,采用混凝土或圬工构造修筑,施工工艺应分别符合规范的规定。b)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顿顺直,使上下游水流稳定畅通。当设有跌水井和急流槽时。应按图纸所示进行施工。(7)回填a)经检查证明圆管涵安装及接缝符合规定,并且基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5%,方可进行回填作业。回填土按规范的规定进行。b)涵洞所处路堤缺口填土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不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同步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图纸规定的压实度填筑、夯(压)实。c)用机械填土时,除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部填土厚度必须不小于0.5~1.0m时,才容许机械通过。1管涵施工措施(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验槽→砖砌竖井安装穿墙管→涵管安装→灌水试验→回填土方→交工验收(2)土方开挖道路涵管工程沟槽在路基拓宽开挖结束后进行。管槽开挖采用PC-160小型反铲挖掘机挖沟,人工结合修整,由设计图可知,其基槽深约2.0米左右,可用反铲挖掘机单槽一次性开挖至距设计标高0.3m处,再由人工进行修底修坡。开挖时根据各条排水沟的走向,从排水沟的下游向上游挖进。施工中注意边坡稳定,及时用潜水泵排除基槽积水,严禁基槽长期泡水。在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清除余土,排干沟槽积水,做到基槽一开挖立即进行涵沟砌石施工,不得使基底暴露过久,基底设计标高以上30cm厚,不得提前挖除,应在管基施工的同步方可挖除,若基底土壤已受扰动或超挖,用碎石砂扎实填平。基槽外一米以内不得堆土,同步堆土不得超过l.5米(3)涵管施工a)运送与装卸:涵管在运送、装卸过程中,应采用防碰撞措施,防止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涵管装卸工作必须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吊具进行;除非获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许可,不容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寄存场地的位置和装卸的操作措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承认。b)施工规定1)基础开挖①基础开挖应符合图纸规定。当在原有浇灌水流的沟渠修筑时挖临时过水通道保护好浇灌水流。②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管敷设及基槽回填等作业。假如出现不可防止的耽误,无论是何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必要措施,保护基槽的外露面不致破坏。2)垫层和基座①砂垫层应压实到设计规定密实度,其压实度应在90%L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②灰土作垫层时,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承包人应在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中要拌和均匀,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其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③混凝土基座尺寸及沉降缝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沉降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④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⑥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成品质量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接斜交角度进行处理。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假如缺陷不不小于下列规定期,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假如缺陷不小于下列规定期,不予验收,并应报监理工程师处理。每处蜂窝面积不得不小于30mm×30mm。其蜂窝深度不得超过l0mm。蜂窝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管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图纸规定,混凝土配合比、拌和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管节各部尺寸,不得超过有关规范规定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