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B.氯气、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D.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2、将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加人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在相同条件下,前者与后者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是()A.3:1 B.1:3 C.2:1 D.1:13、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H+、SiO32-、NO3- B.Fe3+、K+、SCN-、SO42-C.I-、H+、Na+、NO3- D.Ca2+、Na+、NO3-、Cl-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可作制糕点的发酵剂 B.晶体硅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钠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D.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5、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 B.碘升华 C.食盐溶于水 D.氯化氢溶于水6、如图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配制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B.操作2是将溶解并放置至室温的Na2CO3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C.操作4如果仰视,会使配得溶液的浓度偏低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7、要证明某溶液中含Fe2+而不含有Fe3+,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②观察到无现象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8、工业上60%的镁来自海水,从海水中提取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工艺流程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B.操作1为过滤,实验室里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搅拌液体C.操作2实验室可用该装置对MgCl2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获得无水MgCl2D.该工艺的优点是原料来源广泛,同时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9、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O2 B.Cl2 C.NO D.SO2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变为NaHCO3粉末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铜粉,溶液变蓝且有黑色固体析出C.Cl2能与石灰乳反应,可用于制取漂白粉D.向KCl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AgCl沉淀11、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是氨气发生装置B.是氨气发生装置C.是氨气吸收装置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12、一定条件下,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D.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颜色变浅13、0.5molNa2CO3中所含的Na+数约为()A.3.01×1023 B.6.02×1023 C.0.5 D.114、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O的同时,消耗n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逆(H2O)15、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下图所示的分类方法的名称是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C.单一分类法 D.以上方法都不正确1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B.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S2-、K+、HCO3-、Na+C.酸性溶液中:Na+、Fe3+、SO42-、Cl-D.0.1mol/L的FeCl3溶液中:Na+、H+、SCN-、I-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固体中可能合有Na+、K+、NH4+、Fe2+、Fe3+、Cl-、SO42-、CO32-、HCO3-,将其配成100mL溶液。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确认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100mL该溶液的过程中,“定容”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B.C.D.通过鉴定,该固体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生成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实验结论符合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A.该固体中可能含有(NH4)2SO4、K2SO4、NaClB.该固体中可能含有(NH4)2SO4、KCl,一定不含NH4ClC.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l、K2SO4D.该固体中可能含有(NH4)2SO4、KCl18、将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2)气体A是________(填化学式)。(3)A与Cl2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A在该反应中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4)溶液B中的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5)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6)向溶液D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写出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19、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测定CO2与Na2O2反应后的残留物(成分为Na2O2、Na2CO3及少量不溶性杂质)中Na2O2的质量分数。(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①试样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实验中用12mol•L-1盐酸配制2mol•L-1盐酸500mL,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③称取试样5.12g,得滤渣0.10g,烘干得固体5.85g,则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2)乙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实验中应选取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a稀盐酸b二氧化锰c蒸馏水d碳酸钙②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略)。20、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部分,方法有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应用广泛,环己醇脱水是合成环己烯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H2O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Ⅰ.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Ⅱ.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_。(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填字母)。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填正确答案标号)。A.蒸馏烧瓶B.温度计C.分液漏斗D.牛角管E.锥形瓶21、MgO和Al2O3都是常用的耐火材料。某研究小组取100kg报废汽车镁铝合金材料来制备MgO和Al2O3,其工艺流茬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_______,产品M是_______。(2)操作①所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3)足量CO2与溶液C发生反应生成沉淀E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4)由沉淀E转化为产品N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题分析】

A.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是弱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A错误;B.氯气、液氯的构成微粒都是Cl2,二者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B正确;C.Cl2与石灰乳反应产生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产生的Ca(ClO)2和CaCl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正确;D.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因此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2、D【解题分析】

因酸碱都是足量的,则铝完全反应,铝的质量相等,则生成的氢气的量相等。【题目详解】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2molAl分别与足量酸、碱反应都生成3molH2,则两份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酸、碱反应生成等量的氢气,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则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1,答案选D。3、D【解题分析】

A.氢离子和硅酸根离子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硅酸沉淀,A项错误;B.Fe3+有颜色,并且会与SCN-会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B项错误;C.氢离子大量存在时会体现强氧化性,溶液中的I-会被氧化,C项错误;D.上述四种离子均无色,并且不会发生反应,可以共存,D项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若溶液中的离子会发生以下几类反应则不能共存: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以及强烈互促的双水解反应。4、B【解题分析】

A项、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A正确;B项、光导纤维是利用光反射原理制成,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故B错误;C项、钠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高压钠灯射程远、透雾能力强,故C正确;D项、镁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镁是制造信号弹、焰火、闪光粉,故D正确;故选B。5、B【解题分析】

化学变化中一定破坏化学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电离破坏化学键,而分子晶体升华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A.加热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和HCl,发生化学变化,化学键一定破坏,故A不选;B.固体碘升华,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故B选;C.食盐为离子晶体,溶于水后破坏离子键,故C不选;D.氯化氢溶于水时H-Cl共价键被破坏,故D不选;故答案选B。6、D【解题分析】

A选项,10.6g碳酸钠物质的量,溶液体积为100mL,因此所配制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操作2是将溶解并放置至室温的Na2CO3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操作4如果仰视,溶液的体积偏大,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选项,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7、C【解题分析】

要证明某溶液中含Fe2+而不含有Fe3+,首先要证明不含有Fe3+,所以要先加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到无现象;再加入足量氯水,看到溶液呈血红色,证明此时溶液中含有Fe3+,从而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由此得出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③②①,故选C。8、D【解题分析】

A、该工艺流程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无置换反应,其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石灰乳是化合反应,向沉淀池中加入石灰乳生成Mg(OH)2、Mg(OH)2和试剂a反应生成MgCl2,这两个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电解无水MgCl2为分解反应,A错误;B、过滤时,不能使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B错误;C、先通过冷却结晶获得MgCl2晶体,再在HCl气流中加热晶体得到无水MgCl2,C错误;D、该工业流程的原料生石灰、海水等来源广泛;电解氯化镁得到镁的同时,也能获得氯气,D正确;故选D。9、C【解题分析】

A.NO2易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反应,所以不用排水法收集,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符合题意;B.Cl2既能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C.NO能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符合题意;D.SO2能溶于水,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C。【题目点拨】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收集方法。10、C【解题分析】A.NaHCO3粉末在空气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Na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变为碳酸钠,A项错误;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铜粉,铜与三价铁反应生成二价铁和二价铜,所以溶液变蓝无黑色固体析出,B项错误;C.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C项正确;D.KC1O3溶液中不含氯离子,所以滴加AgNO3溶液无AgCl沉淀生成,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Na在空气中吸水生成NaOH,二氧化碳不足量时NaOH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Na2CO3与水,二氧化碳足量或过量时NaOH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NaHCO3,NaHCO3可风化成Na2CO3,所以最终产物为Na2CO3。11、B【解题分析】

A.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的NH3和HCl在试管口遇冷会重新化合生成NH4Cl,故A错误;B.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固体上时,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会导致NH3逸出,此为氨气的发生装置,故B正确;C.NH3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倒置的漏斗口刚接触水面即可,不能浸于水中,故C错误;D.收集NH3时,为防止NH3与空气形成对流使收集的NH3不纯,通常在导管口放置棉花团,故D错误;答案选B。12、B【解题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题目详解】A.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减少生成物浓度,合成氨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与化学平衡移动有关,故A不选;B.H2、I2、HI混合气体达到的化学平衡是H2+I22HI,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混合加压后,平衡不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系体积减小物质浓度增大,和平衡无关,故B选;C.Cl2+H2OH++Cl-+HClO,饱和NaCl溶液中有大量的Cl-,抑制Cl2的溶解,故C不选;D.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滴加硝酸银溶液,Ag+和Cl-产生白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B。【题目点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13、B【解题分析】

由物质的构成特点可知,1个Na2CO3中含有2个Na+,故0.5molNa2CO3中含有1molNa+,则个数约为6.02×1023,故答案为B。14、A【解题分析】

A.4v正(O2)=5v逆(NO),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O的同时,消耗nmolNH3,都表示反应正向进行,不能说明到达平衡,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物质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错误;D.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的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v正(NH3)=2v逆(H2O),D错误。答案选A。15、B【解题分析】

交叉法就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把物质分成若干类的方法,如碳酸钠既是碳酸盐又是钠盐;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单一分类法是以一个标准将物质进行分类;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分类法,故选B。16、C【解题分析】

A.无色溶液中,MnO4-呈紫红色,与题干矛盾,A错误;B.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HCO3-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C.酸性溶液中,Na+、Fe3+、SO42-、Cl-都能大量存在,C正确;D.0.1mol/L的FeCl3溶液中,SCN-、I-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BK+、NH4+CO32-、HCO3-Na+、Cl-NH4++OH-NH3↑+H2OAD【解题分析】

(1)配置100mL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视线应平视刻度线,故正确的操作为B;(2)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有气体生成,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反应得到溶液,说明没有沉淀生成,则原溶液没有Fe2+、Fe3+.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原溶液含有K+,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没有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没有CO32-、HCO3-,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含有SO42-,溶液中Na+、Cl-不能确定,故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K+、NH4+;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CO32-、HCO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Cl-;实验过程生成气体的反应是:NH4++OH-NH3↑+H2O;(3)由(2)分析可知,一定存在的离子是:K+、NH4+、SO4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2+、Fe3+、CO32-、HCO3-,不能确定的是:Na+、Cl-;故答案为AD。【题目点拨】对于离子的检验,需掌握其特征反应,并需要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的影响以及加入的试剂因过量对后续相关离子检验是否有干扰等。对于K+常见检验方法是焰色反应(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若观察到有紫色火焰,则说明有K+,但不能证明是否有Na+。18、过滤H2还原剂AlO2-Fe2+2Al+2OH-+2H2O=2AlO2-+3H2↑Fe+2H+=Fe2++H2↑4Fe(OH)2+O2+2H2O=4Fe(OH)3【解题分析】

金属混合物中Fe与NaOH溶液不反应,而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H2,NaAlO2易溶于水,所以气体A是H2,溶液B是NaAlO2与NaOH的混合溶液,固体C是Fe,Fe是比较活泼的金属,与HCl发生置换反应产生FeCl2和氢气,因此溶液D为FeCl2,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操作X的名称是分离难溶性的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金属混合物中Fe与NaOH溶液不反应,而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H2,NaAlO2易溶于水,所以气体A是H2,故答案为:H2;(3)A是H2,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照会发生爆炸,反应生成HCl,在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H2作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剂;(4)溶液B是反应产生的NaAlO2与过量的NaOH的混合溶液,所以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AlO2-,铁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溶液D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Fe2+,故答案为:AlO2-;Fe2+;(5)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加入稀盐酸,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Fe+2H+=Fe2++H2↑;(6)溶液D为FeCl2,向溶液D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其中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题目点拨】本题考查金属铁以及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HCl的氧化性比较弱,只能把Fe氧化为Fe2+,Cl2、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Fe氧化为Fe3+;Al既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也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反应氢气,等物质的量的铝与足量的酸、碱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19、2Na2O2+2H2O=4NaOH+O2↑100mL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偏高15.2cDBAC【解题分析】

(1)由流程可知,称样、溶解后,过滤分离出不溶性物质,加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蒸发、烘干、称量得到NaCl的质量,结合钠原子守恒计算;(2)图2中利用测定氧气的体积计算过氧化钠的含量,分液漏斗中试剂为水,排水法测定氧气的体积,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1)①试样溶解过程中式样中过氧化钠会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②用12mol•L﹣1盐酸配制2mol•L﹣1盐酸500mL,浓盐酸的体积为=0.083L=83mL,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V偏小,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③加入过量盐酸后溶液Na元素的存在形式只有NaCl,烘干工程中过量的盐酸会挥发掉,所以烘干得到的固体为NaCl;设混合物中Na2O2、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解得x=0.01mol,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100%=15.2%;(2)①本实验的目的是要通过生成的氧气的量来确定过氧化钠的量,为了保证生成的气体只有氧气,可选用蒸馏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影响结果;②集气瓶中装满水,排水法测定氧气的体积,排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